㈠ 为什么湖水有的咸有的淡
大多数湖泊的水,都是由河水流入的。在流动的过程中,河水把所经过地区的土壤和岩石里的一些盐分溶解了;还有沿途流入河流里的地下水也使它的盐分增加,当河水流入湖泊时,就把盐分带给了湖泊。如果湖水能从另外的出口继续流出,盐分就会也跟着流出去,像这种水流非常畅通的湖,盐分很难集中。如北美五大湖,许多大河都流入湖中,然后通过湖水又都流入圣劳伦斯河,最后注入大西洋,所以它们都是淡水湖。
假如有些湖泊排水非常不便,而且气候干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盐分便会越积越多,湖水就会越来越咸,成为咸水湖。在荒漠和草原地带,因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咸水湖往往分布较多。如世界着名的大盐湖——死海。但也有人认为,在地质时期,咸水湖原是海的一部分,海水退了以后,有一部分海水就遗留在低洼地方,成为现在的湖,所以湖水保留了很多的盐分。还有人认为,咸水湖是因为结晶岩石经过风化,所含盐分释放出来,或者地下水把古代沉积的盐溶解之后带入湖中等原因造成的。
㈡ 青海湖为什么是咸的
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
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
(2)湖水为什么会咸化地理扩展阅读:
历史传说
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
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
还有的说,是当年东海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一百零八条湖水,汇成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龙王。还有说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二郎神追赶到这里,二郎神非常口渴,就发现了这个神湖。
㈢ 青海湖为什么是咸水湖是怎么形成的
青海湖的形成和变迁,是大自然的杰作。早在两亿三千万年以前,青海高原还是一片浩瀚无边的古海洋。那时候,海水汹涌澎湃,它跟现在的太平洋、地中海是连在一起的。200万年前,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得这片古海逐渐隆起,一跃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海水被逼走,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环绕起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脉堵塞而成的一个巨大湖泊。当时,它是一个外泄湖,周围100多条河流注入湖中,同时,湖水又从东面注入黄河,流进东面的海洋。后来又经过演化,青海湖由一个外流湖而变成了“闭塞湖”。大约距今100万年前,地质年代的第四纪,在青海湖东面有个日月山,发生了强烈隆起,拦截了青海湖出口,原来从青海湖向东流出的河流,被逼得向西流入青海湖,而成了一条自东朝西的“倒淌”河。
一直到现在,青海湖还是一个流水只入不出的闭塞湖。
由于青海湖位于西北气候干燥地区,湖水蒸发量大于湖水注入量,因此,湖水不断下降,湖面逐渐缩小。
距今1万年前,青海湖水比现在要深80多米,面积要比现在大1/3。
历史上曾有过青海湖“魏周千里,唐八百余里”的记载,这说明青海湖也一直处于萎退浓缩的趋势。
青海湖刚形成时是个淡水湖,后来才逐渐变成咸水湖。为什么湖水会这样呢?
青海湖的变咸是因为湖水水位下降,湖水逐年浓缩,所含杂质不断增加,慢慢咸化所致。
㈣ 湖泊盐度上升的原因和影响,从地理方面回答
湖泊盐度上升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是湖水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暖流流经湖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
(4)湖水为什么会咸化地理扩展阅读
一、内流湖存在问题、成因、措施
问题:湖泊萎缩,水量减少,水位降低,盐度升高注:湖泊面积没变,湖泊的汇水面积不变。
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气候变暖,冰川补给量减少;气候变暖,蒸发量大。
人为原因:河流沿岸居民大量引水灌溉,致使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使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
措施: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量;农业生产,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技术(喷灌、滴灌技术)。
二、外流湖存在的问题、原因、措施
问题: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萎缩;主要是湖泊面积减小,汇水面积减小。
原因:湖区围湖造田;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湖区泥沙淤积。
措施:退耕还湖;河流中上游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㈤ 青海湖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是咸的呢
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湖泊。
至于形成嘛。有许多传说:传说水晶宫里有个老龙王,他有四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有本领。一天,老龙王决定让他们独自去闯荡一番,便把大海分封给儿子们,大儿子分到了东海,二儿子分到了南海,三儿子分到了北海,分到小儿子,老龙王对他说:“孩子,我手里没有海了,你要是龙的勇敢子孙,你就自己去造一座海吧!”听了父亲的话,勇敢的小龙王精神倍增,他驾起了云头,到处寻找造海的地方。他先是沿着东海飞,看见了东部的两座大湖——洪泽湖和太湖;于是他又往内地飞,又看见了中部的鄱阳湖和洞庭湖;他飞来飞去也找不到一块适合造海的地方,只好回到了老龙王的身边。老龙王鼓励他说:“别灰心,别泄气!天地如此之大,只要你有决心,就会找到。去吧!孩子,飞远些。”小龙王一听,马上又驾起了云头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去。他飞到大西北,往下一看,哈,这块土地多么辽阔宽广呀!真是个造海的好地方!他立刻按落云头,大显神通,汇集了一百零八条河水,让它们朝一处流,终于造出了一座“西海”。老龙王看见小儿子的成就,心里十分欢喜,马上从龙宫里取出了一个宝盒子,作为对他的奖赏。小儿子打开盒子盖,向空中一扬,只见漫天五彩缤纷,金光闪闪,那金银珠宝如同下雨一般,纷纷落到水里、岛上和湖畔。从此,青海湖就成了一座美丽、富饶的宝湖。
有的还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行至日月山口,回首汉宫,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潸然泪下,泪水汇成了这蓝色的湖。
还有的神话说,孙悟空大闹天宫,把二郎神追赶到这里,二郎神又饥又渴,发现了此处的神泉。神泉眼上原有大石板盖住,二郎神大喝一通后忘了盖上石板,神泉滚滚涌出,汇成了大湖……
当然传说归传说。其实,青海湖的形成和变迁,是大自然的杰作。早在两亿三千万年以前,青海高原还是一片浩瀚无边的古海洋。那时候,海水汹涌澎湃,它跟现在的太平洋、地中海是连在一起的。200万年前,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得这片古海逐渐隆起,一跃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海水被逼走,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环绕起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脉堵塞而成的一个巨大湖泊。当时,它是一个外泄湖,周围100多条河流注入湖中,同时,湖水又从东面注入黄河,流进东面的海洋。后来又经过演化,青海湖由一个外流湖而变成了“闭塞湖”。大约距今100万年前,地质年代的第四纪,在青海湖东面有个日月山,发生了强烈隆起,拦截了青海湖出口,原来从青海湖向东流出的河流,被逼得向西流入青海湖,而成了一条自东朝西的“倒淌”河。一直到现在,青海湖还是一个流水只入不出的闭塞湖。由于青海湖位于西北气候干燥地区,湖水蒸发量大于湖水注入量,因此,湖水不断下降,湖面逐渐缩小。距今1万年前,青海湖水比现在要深80多米,面积要比现在大1/3。历史上曾有过青海湖“魏周千里,唐八百余里”的记载,这说明青海湖也一直处于萎退浓缩的趋势。
青海湖刚形成时是个淡水湖,后来才逐渐变成咸水湖。为什么湖水会这样呢?过去也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青海湖原来是一口日夜水流不息的泉。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把玉皇大帝给惹恼了,派了二郎神来捉拿。可是,二郎神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只斗了几个回合就往西北败逃,孙悟空紧追不舍。二郎神被追得又饥又渴,他翻过了昆仑山,看到山下有口清泉,马上停下来,到泉边做饭。泉上面压着块石板,他揭开石板舀了一瓢水,却忘了把石板盖上,泉水滚滚不停地往外溢,不一会儿就汇成了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二郎神发觉了,急忙顺手抓来五块石头压住了泉水,这五块石头后来就变成了现今湖中的海心山、海西山、沙岛、鸟岛、三块石等五座小岛。孙悟空看到二郎神翻过了昆仑山,也马上一个筋斗赶到了泉边。二郎神一见,慌了手脚,连做好了的饭也顾不得吃,拔腿就跑,不小心一脚踢翻了锅,锅里有盐,一锅盐水一下子全倒海里去了,从此青海湖的水就咸了。这还不说,由于二郎神的盐口袋扯了个口子,边逃边撒,一路漏盐,这样,青海湖畔有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盐湖和盐泽……
其实,青海湖的变咸是因为湖水下降,湖水逐年浓缩,所含杂质不断增加,慢慢咸化所致。
㈥ 大布苏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湖泊盐度上升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是湖水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暖流流经湖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
(6)湖水为什么会咸化地理扩展阅读
一、内流湖存在问题、成因、措施
问题:湖泊萎缩,水量减少,水位降低,盐度升高注:湖泊面积没变,湖泊的汇水面积不变。
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气候变暖,冰川补给量减少;气候变暖,蒸发量大。
人为原因:河流沿岸居民大量引水灌溉,致使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使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
措施: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量;农业生产,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技术(喷灌、滴灌技术)。
二、外流湖存在的问题、原因、措施
问题: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萎缩;主要是湖泊面积减小,汇水面积减小。
原因:湖区围湖造田;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湖区泥沙淤积。
措施:退耕还湖;河流中上游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大布苏湖,原称大布苏泡,1988 年改泡为湖。为盐碱湖,“大布苏”即蒙语“盐碱”之意。位于吉林省乾安县城西南约35 千米,地理坐标在北纬44°51′~45° 46′,东经123°37′~123°42′之间。是嫩江和西辽河之间广大闭流区内的较大湖泡之一。湖泡总面积为56 平方千米,雨季有水面积约为37 平方千米,水面标高122 米,湖底海拔高程120.5 米。泡水为碱水,丰水期水深1.5 米,枯水期平均0.5 米,蓄水量60327 万立方米。湖中盐碱曾是该地重要化工原料。参考资料:网络-湖泊
㈦ 咸水湖是如何形成的
咸水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海洋的遗迹;另一种是内陆河流的终点,由于这些湖泊都处于内陆地区,蒸发量比较大,所以河流带来的矿物质就被浓缩了,所以变成了咸水湖。
大多数湖泊的水,都是河水注入的。江河在流动的过程中,河水把所经过地区的岩石和土壤里的一些盐分溶解了;另外沿途流人河流里的地下水也带给它一些盐分,当江河流经湖泊时,又会把盐分带给湖泊。如果湖水又从另外的出口继续流出,盐分也跟着流出去了,在这种水流非常畅通的湖中,盐分是很难集中的。
以我国最大的鄱阳湖、洞庭湖为例,江西和湖南的许多大河都流到这里,通过这两个大湖,最后湖水又都流人长江。因此鄱阳湖、洞庭湖等大湖都是淡水湖。
如果有些湖泊排水不方便,而且因气候干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含盐量便愈来愈高,湖水就会愈来愈咸,成为咸水湖。 在大草原和荒漠地带,由于降水少,蒸发又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往往咸水湖分布较多,如我国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池、茶卡盐池都是世界上着名的盐湖。
有人认为,咸水湖在地质年代里,原是海的一部分,海水退了以后,在低洼地方有一部分海水遗留下来,成为现在的湖,因此湖里的水保留了很多的盐分。
也有人说,咸水湖是由于结晶岩石经过风化,所含盐分被释放出来,或者地下水把古代沉积的盐溶解之后带人湖里等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