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连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大连,位于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有包括大小岛屿260个。
大连是京津的门户,北依营口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大连的广大腹地,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是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位置在东经120度58分至123度31、北纬38度43分至40度10分之间。 全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其中老市区面积2415平方公里。区内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地势由中央轴部向东南和西北两侧的黄、渤海倾斜,面向黄海一侧长而缓。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余脉纵贯本区,绝大部分为山地及久经剥蚀而成的低缓丘陵,平原低地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处及一些山间谷地;岩溶地形所处可见,喀斯特地貌和海蚀地貌比较发育。大连地区主要有黄海流域和渤海流域两大水系。注入黄海的较大河流有碧流河、英那河、庄河、赞子河、大沙河、登沙河、清水河、马栏河等;注入渤海的主要河流有复州河、李官村河、三十里堡河等。其中,最大的河流为碧流河,是市区跨流域引水的水源河流。还有200多条小河。大连地区淡水资源总量为每年37.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34.2为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8.84亿立方米,两者重复水资源量5.8亿立方米。 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极端气温最高37.8℃,最低-19.13℃。年降水量550-95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小时。
土地资源
1993年,全市耕地面积为2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8%,其中水田3.3万公顷,旱田25.4万公顷。全地区林业用地42.4万公顷(据1985年大连市农业资源区划调查统计),占土地总面积的33.1%,其中有林地34.4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万公顷,宜林荒山3.3万公顷。 可利用草地面积26.7万公顷(据1985年大连市农业资源区划调查统计),土壤共有6个土类, 地带性土壤为棕壤,约90.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81.5%;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盐土和沼泽土合计占18.5%。有滩涂资源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其中黄海海岸4.2万公顷,渤海海岸2.4万公顷。
生物资源
大连地区气候温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资源较为丰富。 陆生野生维管素植物共152科、666属、1747种,其中油脂植物110种,药用植物120多种,土农药类植物50多种,可提取淀粉或做酿酒原料的植物50多种。全地区盛产苹果,山楂、葡萄和黄桃的产量也较大,近年来开展了草莓种植。沿海藻类共150多种,分属绿藻、褐藻和红藻门,其中5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海带、裙带菜人工养殖大面积开展。沿海有机碳的年生产能力平均每公顷1.4吨。全地区有无脊椎动物约4850种,野生脊椎动物约765种。其中,具有经 济价值或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132种,野生脊椎动物有442种。沿海盛产鱼虾,鲍鱼、刺参、扇贝、紫海胆、螺类等海珍品资源丰富,海湾大面积放养贻贝、扇贝等。北部山区开展了野鸡等野生动物家养。
特色物产
大连地区盛产苹果,山楂、葡萄、黄桃、樱桃的产量也较大,近年来开展了草莓种植。沿海藻类共150多种,分属绿藻、褐藻和红藻门,其中5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海带、裙带菜人工养殖大面积开展。沿海有机碳的年生产能力平均每公顷1.4吨。 沿海盛产鱼虾,鲍鱼、刺参、扇贝、紫海胆、螺类等海珍品资源丰富,海湾大面积放养贻贝、扇贝等。北部山区开展了野鸡等野生动物家养。全地区有无脊椎动物约4850种,野生脊椎动物约765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或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132种,野生脊椎动物有442种。
矿产资源
大连地区已发现金属、非金属矿产及地热矿泉水资源等近30种、500余处。其中非金属矿产中的石灰石、硅石、金刚石、石棉、菱镁矿、滑石等价值较大。金刚石探明储量为全国总储量的54%左右,在瓦房店市境内发现4个大型原生矿和1个砂矿。石灰石矿集中分布于甘井子区和瓦房店市一带,探明储量为全省的1/3左右,已发现大型矿床十几个,矿点百余处。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不大,矿体小,主要分布于庄河、普兰店二市,已发现铁矿点70处、铜矿点40多处、铅锌矿点20余处和少量的铂(镍)、金、钼等贵重金属矿点。
⑵ 大连的地理位置如何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
⑶ 大连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位于北纬38°43′~40°12′,东经120°58′~123°31′之间。
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倚辽阔的东北平原,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全市土地总面积12573.8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2414.96平方千米,所辖县(市)10158.89平方千米(含普兰店区)。全市海岸线长2211千米,其中大陆岸线1371千米,岛屿岸线840千米。
大连市基本地貌为中央高,向东西两侧阶梯状降低,直至海滨,构成山地、丘陵半岛的地貌形态。全地区正向地貌的海拔与起伏高度相差较小,故此,地形标高以海拔800米为中山与低山的界限,以海拔400米为低山与丘陵的界限,以海拔120米为丘陵与台地的界限。
(3)大连市的地理还景如何扩展阅读:
地形地貌:
大连市基本地貌为中央高,向东西两侧阶梯状降低,直至海滨,构成山地、丘陵半岛的地貌形态。全地区正向地貌的海拔与起伏高度相差较小,故此,地形标高以海拔800米为中山与低山的界限,以海拔400米为低山与丘陵的界限,以海拔120米为丘陵与台地的界限。
地理气候:
大连市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集中,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35℃左右,年极端最低气温-28~-18℃,无霜期180~200天。年降雨量550~800毫米,旱年多于涝年。
水文特征:
大连市境内有河流200余条,主要有两大水系,分别注入黄海和渤海。注入黄海的较大河流有碧流河、英那河、庄河、赞子河、大沙河、登沙河、清水河等。
注入渤海的主要河流有复州河、李官村河、三十里堡河等。最大的河流为碧流河,发源于盖州市棋盘山南麓,干流全长156千米,其中流经大连地区河段长100千米,是市区跨流域引水的水源河流。
⑷ 大连的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如何
辽宁省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极端气温最高35.3℃,最低-18.8℃。年降水量550-95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小时,经济发展的很快,好似欧洲城市,高校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等高等院校,大连人热情好客。
⑸ 大连的气候怎样
大连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连:由于一面依山、三面靠海的地理环境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降水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也是气候最宜人的地方。全年最低温度零下八度左右,最高温度零上三十度左右。年降水量550~950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夜雨多于日雨。冬季盛行偏北季风,夏季则为偏南季风,春秋则为过度转换季。
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极端气温最高37.8℃,最低-19.13℃。年降水量550-950毫米,2013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小时。
其中8月最热,平均气温24℃,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数只有10至12天。1月最冷,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1℃左右。60%-70%的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且夜雨多于日雨。
⑹ 大连的气候如何
大连市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集中,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35℃左右,年极端最低气温-28~-18℃,无霜期180~200天。年降雨量550~800毫米,旱年多于涝年。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区,7级或7级以上大风日数沿海每年40~65天、内陆10~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日照率60%左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4%~70%。年平均雷暴日数18~26天。年平均大雾日数市内四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高新园区)35~50天,庄河市、长海县为40~55天,其他地区10~30天。
以2016年的大连地区气候特点为例: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大风日数偏少,大雾日数偏多。全市平均气温11.1℃,较常年偏高0.7℃;春夏气温偏高显着,秋冬气温接近常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40毫米,较常年少近1成;降水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格局;冬春降水偏多,夏秋降水偏少。全市平均日照时数2511小时,接近常年;大风日数较常年偏少10天;大雾日数较常年偏多6天。1月中下旬出现异常低温时段;2月13日(大年初六)经历冰冻雨雪、大风寒潮复杂天气;春夏发生阶段干旱;5月初入海爆发性气旋带来强风暴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平均气温创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之最;汛期强对流多发重发;入秋雾、霾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总体上,2016年全市气候条件良好,气象灾害偏轻。但夏秋降水持续偏少,水资源少于常年;雾、霾天气较多,空气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显着偏高,春夏两季尤为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11.1℃,比常年高0.7℃。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长海县年平均气温11.1~12.0℃,其他地区年平均气温10.0~10.5℃;与常年相比,各地高0.5~0.8℃。年极端最高气温35.1℃,8月14日出现在普兰店区;年极端最低气温-21.4℃,1月23日出现在庄河市。1月23日全市出现极寒天气,大连市区最低气温降至-18.8℃,追平该站1971以来历史极值。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2月)气温接近常年,出现异常低温时段。全市冬季平均气温-2.9℃,比常年同期高0.3℃。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长海县-2.1~-1.3℃,其他地区-4.7~-4.5℃;与常年同期相比,普兰店区持平,其他地区高0.2~0.5℃。1月中下旬受多股强冷空气影响,全市出现异常低温时段,全市平均气温-5.3℃,较常年同期低6.0℃,尤其是1月23日各站气温降至全年最低。春季(3~5月)气温偏高显着,出现持续高温时段。全市春季平均气温11.1℃,比常年同期高1.5℃。庄河市、长海县10.0~10.2℃,其他地区11.1~12.1℃;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高1.3~1.9℃。其中,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3.0℃,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夏季(6~8月)气温总体偏高,8月上中旬气温为1971年以来同期最高。全市夏季平均气温23.7℃,比常年同期高1.1℃。长海22.7℃,其他地区23.4~24.2℃;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高0.7~1.3℃。其中8月上旬至中旬,全市气温异常偏高,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2℃左右,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夏季我全市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共25天,为近10年来最多。秋季(9~11月)气温接近常年。全市秋季平均气温12.6℃,比常年同期低0.1℃。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长海县13.3~13.8℃,其他地区11.3~11.5℃;与常年同期相比,市区、瓦房店市和长海县低0.1~0.3℃,旅顺口区、庄河市高0.1℃,其他地区持平。2—9月和12月全市月平均气温均表现为偏高态势,其中3月、4月和8月平均气温均异常偏高,比常年同期高1.3~1.9℃;1月和11月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降水。2016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比常年少1成。市区、旅顺口区和金州区年降水量380~429毫米,其他地区604~660毫米;与常年相比,市区、旅顺区和金州区少2~3成,庄河市少1成,长海县多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据大连市气象局区域自动站监测显示,瓦房店市东北部、普兰店区北部和庄河市北部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为700~900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300~700毫米。冬季降水显着偏多。全市冬季平均降水量35毫米,比常年同期多7成。各区市县平均降水量24~52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市区和普兰店市多1~2成,瓦房店多近7成,其他地区多1倍左右。春季降水偏多。全市春季平均降水量12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3成。各区市县平均降水量103~16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旅顺口区和庄河市多1成,市区、普兰店市和长海县多2~3成,其他地区多6~7成。夏季降水偏少。全市夏季平均降水量310毫米,比常年同期少2成。各区市县平均降水量198~456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长海多2成,瓦房店市基本持平,其他地区少1~4成。秋季降水偏少。全市秋季平均降水量7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3成。庄河市最多为149毫米,其他地区47~104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庄河市多1成,普兰店市少近1成,其他地区少3~5成。全市各月降水量差异明显,8月降水量最多达148毫米,1月降水量最少仅3毫米。1月、3月、10月和12月降水显着偏少,较常年同期少5~7成;2月和5月降水表现为异常偏多,其中2月平均降水量20.7毫米,比常年同期多2倍,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5月降水量95毫米,较常年同期多8成。
日照。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511小时,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区市县年日照时数2296~2714小时,与常年相比,庄河市多1成,旅顺口区和普兰店区少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冬季日照接近常年。全市冬季日照时数561小时,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区市县日照时数483~623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旅顺口区少近1成,庄河市多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春季日照接近常年。全市春季日照时数752小时,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区市县日照时数678~805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庄河市多近2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夏季日照接近常年。全市夏季日照时数665小时,比常年同期多32小时。各区市县日照时数564~725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金州区、瓦房店市和庄河市多1~2成,普兰店市少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秋季日照异常偏少。全市秋季日照时数530小时,比常年同期少近2成。各区市县日照时数455~592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庄河市基本持平,其他地区少1~2成。1—8月全市日照时数均比常年同期持平到略多,9月开始日照时数表现为持续偏少,其中9月和12日照时数显着偏少,均比常年同期少2成,分别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少和第三少。
相对湿度。全市年平均相对湿度65%,与常年基本持平。各月相对湿度52%~83%,1月、5月、6月和8月相对湿度比常年同期低5%以上。各区市县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1~70%之间,与常年相比,长海县基本持平,其他地区低2~4%。
大风。全市年平均大风日数16天,比常年少10天。12月份大风日数最多,全市平均3天。年大风日数金州区最多为32天,北部地区年大风日数较少,均不足10天,其他地区17~26天;与常年相比,金州区多17天,普兰店区基本持平,其他地区少10~23天。
大雾:全市年平均大雾日数43天,比常年多6天。7月份大雾日数最多,全市平均为8天。庄河市年大雾日数最多为70天,其他地区26~56天;与常年相比,庄河多24天,金州区和瓦房店市多16~17天,市区少12天,其他地区基本持平。
无霜期。全市年平均无霜期日数229天,比常年多36天,比上年少14天。其中,瓦房店市201天,金州区240天,普兰店市198天,长海县254天,庄河市201天,旅顺口区238天。全市初霜日平均出现在11月2日,比常年推迟3天,比上年提前12天;全市终霜日平均出现在3月17日,比常年提前14天,与上年终霜日相同。
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寒潮来袭,渤海海冰面积超同期。1月中下旬出现严寒天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6.0℃。各站平均气温均创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1月22日—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各地区出现2016年气温的最低值,其中市区-18.8℃,追平1971年以来极端最低值。受寒潮影响,大连海域出现“海浩”景观,沿海地区进入“冷冻模式”,渤海海冰面积迅速扩大。据风云3号气象卫星监测显示,1月24日,渤海海冰覆盖面积3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同期(2015年1月下旬)偏大2.9倍。
春节返程高峰期,突遇复杂天气。2月13日(正值大年初六),一天之内经历雨、雨夹雪、冻雨、雪多种降水相态的复杂天气,各地区出现大雪到暴雪、大风、寒潮恶劣天气,降温幅度达10~12℃,海面风力8级阵风10级,陆地7级阵风9级。此次天气过程造成大连机场进出港航班300余班取消,大连港轮船全部停航。
春夏出现阶段性干旱,灾损偏轻。3月中旬至4月上旬、6月末至7月上旬,出现两次阶段性干旱事件,降水量异常偏少。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全市平均降水量仅有1.7毫米,比常年同期少21.3毫米,是1971年以来第二少;由于降水少,气温偏高,局部地区出现轻度干旱。6月末至7月上旬,再一次出现阶段性干旱,全市平均降水量3.6毫米,是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普兰店市个别地区出现中到重度干旱,作物受灾7220公顷。
入海爆发性气旋带来强风暴雨。5月2日—3日,受黄淮气旋影响,出现大雨到暴雨和强风天气。强降水主要出现在瓦房店市和普兰店区北部地区,最大降水量107毫米。同时伴有强风天气,海区风力8~9级阵风11~12级;陆地7~8级阵风10~11级。瓦房店市极大风速达32.3米/秒。受此次强风暴雨影响,多地设施农业受损,广告牌折断,树木、通电、通讯线杆倒伏,给农业、交通、通讯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持续“桑拿天”。7月下旬到8月中旬各地出现持续闷热天气,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超过30℃的日数市区为15天,比常年多10天,是近10年最多。其中8月上旬至中旬,全市平均气温26.5℃,比常年同期高1.9℃,为1971年以来同期最高。
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跳水”如隆冬。10月末至11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2.7℃,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低。10月31日,全市出现大风、强降温天气,各地降温幅度6~8℃,同时伴有6~8级的偏北大风,各地最低气温都在冰点以下。11月8—9日,再次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各地降温4~6℃。
台风“狮子山”间接影响。8月31日,第10号台风“狮子山”以热带风暴强度进入吉林省东部,与东北气旋合并,其外围云系给大连市带来一次风雨天气。海岛站小长山乡风速最大,瞬时极大风力达12级。受“狮子山”带来的强风影响,部分乡镇出现农作物倒伏情况。汛期局部地区强对流多发。汛期先后经历6次影响较大的局部地区强对流,部分地区出现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天气。6月30日,庄河市部分乡镇出现冰雹,冰雹直径10毫米左右,部分乡镇果树受损;7月21日,庄河市东北部出现大暴雨,仙人洞镇降雨量218毫米;8月7日,瓦房店市西部和普兰店区南部出现大暴雨,最大小时降雨强度达86毫米,局部出现城市积涝。
持续性雾、霾天气出现。进入秋季,由于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偏小,出现严重雾、霾天气。11月5日,在全市集中供热开栓第一天,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大连市气象台发布秋季首个大雾红色预警和霾黄色预警。12月17日—21日,全市再次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连续多日为重度污染,此次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对全市交通运输、市民生活均造成不利影响。
⑺ 大家认为大连的地理位置到底好还是不好
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
大连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祖先就开发了大连,1899年开始称大连。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对大连地区进行了侵扰。作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大连在近代史上曾遭受两次大的战争劫,沦为俄、日殖民地近半个世纪。
大连环境绝佳,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东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1]、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
大连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夏季达沃斯的常驻举办城市,拥有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大连商品交易所。2014年6月,中国第十个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正式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