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特点
北方地区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南方地区
丘陵山地、丘陵:东南丘陵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非常的多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青藏地区
高原和盆地、内蒙古高原,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海拔高,气候寒冷
⑵ 中国地理地貌特征
1. 三级阶梯地形
中国地貌的一个非常显着特征就是形成了三级阶梯地形。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 4000 ~4500m,气候干冷,冰川和冻土地貌发育,表面相对起伏较小,而周边强烈切割。第二级阶梯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在 1500 ~2000m,河谷深切,地表起伏比第一级阶梯大,气候北部干冷,南部暖湿,以发育河流地貌和风成地貌为特征。第三级阶梯是东部平原-东南丘陵,海拔低,地形起伏小,气候比较湿润,河流、湖泊发育。
2. 地貌类型及成因的多样性
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形成地貌的动力多变,所以我国的地貌类型非常丰富。既有内动力形成的火山地貌、构造地貌,也有外动力形成的河流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湖沼地貌等,还有人工改造形成的人工地貌,如京杭大运河、梯田等。
3. 地貌发育的区域性
我国地貌发育的区域性特征也非常明显,具有纬向、经向和高度分带。在纬向上,从南到北依次发育的主要地貌是砖红土型风化壳-岩溶和河流地貌-河流和湖泊地貌-风成地貌-冻土地貌。在经向上,从东到西是海岸地貌-河湖地貌-黄土地貌-沙漠(洪流地貌)-砾漠。在高度分带性上,从低到高依次为海岸地貌-河湖地貌-风成地貌-冻土地貌-冰川地貌。
⑶ 回答高中地理 地势特征 和地形特征的专业术语分别有哪些
地形特征主要从两个方面回答:区域内地貌类型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以哪种地貌类型为主。
地质特征主要从两个方面回答:海拔是高还是低(一般平原区答海拔较低,丘陵、山地、高原区答海拔较高),地势的起伏即起伏是大还是小,哪边高、哪边低(一般山地、丘陵区起伏较大,平原起伏较小,高原区则不同高原不一样)。
目前中学地理答题要求是:问地势的时候只回答地势特征,但问地形特征的时候需要地形、地势特征都回答。
⑷ 高考地理地形地势特征答哪些
地形特征:主要回答地形以什么为主。如果海拔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是平原;海拔在200-500米之间,有起伏,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起伏大,是山地;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中间高四周低,中间海拔在500米以上且较平坦,是高原。
地势特征:一般回答起伏大小和哪里高哪里低。比如非洲东南高西北低,德干高原是西高东低,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等等。
⑸ 我国地理地形特点问题
我国地形的分布特点是:山地,高原和盆地主要分部在中西部地区,地势的一、二阶梯,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第三阶梯
⑹ 高中地理知识 如何描述地貌特征
思路:地形类型+分布位置+面积比例+地势。如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西高东低。
⑺ 地理中地形和地势的特点该如何回答问题
“地形”是指“自然的地貌形态”,初中阶段必须知道常见的五种(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就成,高中阶段可能还要知道一些有特色的不常见地形(噶斯特-岩溶地形/丹霞地形/雅丹地形/黄土地形)。
“地势”是指“地理海拔的高低走势”,可以根据河流的主体流向去判断。
单纯的概念很简单,难的是落实到地图上,在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确定,痴哥给你的方法是:
首先确定地理的区域范围,并给这个区域范围一个合适的地理名称------这是答案的主语
其次确定问题要求你说明的是什么(到底是要你回答“地形特征”还是“地势特征”),这样你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思考方向
第三,你得回到地图,看看地图给你的信息:河流多寡走向,地形地势的复杂程度和位置面积等等,
第四,你还得离开地图,思考思考地图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怎么描述才简单明了(第一印象很重要,简单明了很重要)。
⑻ 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平原,丘陵,高原
西北地区:高原,盆地
南方地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青藏地区:山地,盆地,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