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椭球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
❷ 地理1、地球的形状2、用三组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大小: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地球赤道周长大约是4万千米;地球极半径是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
❸ 地球是什么形状
上古人类用肉眼眺望大地,从感觉上得到地球是扁平的这一印象。我国西汉时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古埃及人以为大地是个平坦的长方形桌子,古代俄罗斯人则认为扁平的大地是驮在三条鲸鱼背上的。少数哲学家则从纯理论的角度来推想地球的形状。公元前6世纪,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对称形式是事物的完美属性之一,人类居住的地球应该是最完美的,所以一定是个球形。亚里士多德发现月蚀时移过月面的地影是圆形的,为地圆说找到了证据。
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代,麦哲伦船队首次环游地球成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这一真理。现代人则可以从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上,直接观察到整个圆球形的地球。
人造卫星出现以后,地球的各种测量数据日趋精确。人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正圆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北极略为凸出,南极则略为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观察到的地球形状似乎越来越复杂。另外,地球以及地内物质始终处于运动中,地球的形状实际上也是始终在变化之中。
❹ 地理地球的形状
你好,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❺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夸张地说,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地球的赤道半径约长6378.137Km,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
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5)中国地理地球什么形状扩展阅读
地球的位置: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最近的一个世纪里,这一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拓展。起初,地球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而当时对宇宙的认识只包括那些肉眼可见的行星和天球上看似固定不变的恒星。17世纪日心说被广泛接受。
其后威廉·赫歇尔和其他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太阳位于一个由恒星构成的盘状星系中。到了20世纪,对螺旋状星云的观测显示我们的银河系只是膨胀宇宙中的数十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到了21世纪,可观测宇宙的整体结构开始变得明朗,超星系团构成了包含大尺度纤维和空洞的巨大的网状结构。
超星系团、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和空洞可能是宇宙中存在的最大的相干结构。在更大的尺度上宇宙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其各个部分平均有着相同的密度、组分和结构。
❻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
地球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在地球表面,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可以说地球表面是一个极不规则的曲面,但相对于整个地球而言,这些高低起伏变化是微小的。地球面积为5.1亿km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0.8%,约为3.61亿km 而陆地仅占29.2%,约为1.49亿km 。地表地貌的最大起伏为19.9km,陆地平均高程840m,其中多数占总面积75%在1000m以下。
世界大洋决定了地球外貌的主要特征,因为地球外壳的3/4被厚约4000m的水层包围。世界大洋洋底的地球地貌以海盆、中脊山系、断裂和深水槽为特征。另外,地球在外形方面是与赤道不对称的,比如地球陆地2/3在北半球,只有1/3在南半球,大部分岛屿、洋脊和深海沟等都在北半球。地球的南极地区有最高的大陆——南极洲,而在地球的北极地区有北冰洋,并且南极洲的面积基本上等于北冰洋的面积。
❼ 地球是什么样的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椭球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
❽ 地球什么形状
地球的形状: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简单说法:不规则的扁球体.
详细介绍:
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如果远距离的看上去,你会发现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