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蚌端口是个怎么样的地方
蚌 端口 简 介
社 会 资 源
蚌端口市公路、市政、道路、供水、供电、邮政通讯事业发展较快,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和辐射作用日益显现。 1998年全社会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5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1.5亿人公里,货运量2150万吨,货运周转量25.8亿吨公里,水运货运量85.8万吨;拥有营运货车3547辆,营运客车921辆,市区有26家出租汽车公司,拥有营运出租车2241辆;市内公共交通有营运车辆182台,营运线路11条,长度83.1公里,客运量达8600万人次。 蚌端口火车站是京沪线上一等客站,列车直达23个省会城市和20多个沿海、沿江城市。1997年,蚌端口站始发的列车已有10多对,平均日办理货车209列,客车118列,编组始发货车30列。全年办理车辆数1.16万辆,上车人数462万人,下车448万人,货物年发送量达120万吨。1988年11月30日蚌端口民航正式通航,开通至北京航线,飞行700多架次航班,运载旅客3万多人次,并可代理出售国内各航线机票。 1998年底,蚌端口市区自来水厂3座,日供水能力50万立方米,供水区面积39平方公里,100%的人口用上了自来水,“引天(河)济蚌”工程和三水厂的建设改善了饮用水质量,确保了生产生活用水;使用液化气家庭达12万户34.7万人;路灯达1.1万余盏,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光源先进的照明网络。绿地总面积达124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0.8%,人均占有绿地7.01平方米,绿化工作通过省“八五”规划达标验收。 蚌端口市话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3.6万门,一市三县市话联网,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无线寻呼实现全省联网,900兆蜂窝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 1998年蚌端口供电局拥有4.9亿元固定资产原值,35千伏以上变电所48座,变电总容量103.3兆伏安,送电线路1277千米,配电线路2103千米,10千伏以上电缆60.5千米,供电区域为蚌端口市区及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凤阳县等四个县,年供电量为16.2亿千瓦时。
自 然 资 源
蚌端口市是安徽省直辖市,位于东经117°12"、北纬32°57"。蚌端口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现辖东、中、西、郊四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县,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总人口323万人,其中市区面积44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4万人。 蚌端口市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棉、蔬菜和水产品等。1997年粮食产量为198.6万吨,油料总产27.6万吨,棉花总产1.7万吨。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全省前列,怀远芦笋、薄荷油、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蜚声海外。
蚌端口市是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经济建设连续五年以12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近200亿元,财政收入近20亿元,工业总产值200亿元。 现有工业企业1258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6家。全市已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并拥有机械、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的工业体系,能生产400多大类、上万种产品。近年来, 蚌端口市利用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资产重组步伐,着力实施“创牌造舰”战略,工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优势产业逐步形成,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华光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八一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丰原生物化学(集团)有限公司、圣泉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平板玻璃、压铸机、滤清器、灯芯绒、啤酒、玻璃制品、卷烟等产品产量、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柠檬酸和对(邻)硝基氯化苯产量在亚洲位居前列。 蚌端口市各类人才济济,科技力量雄厚。除拥有91个地方科研机构外,还有中央、省属驻蚌科研院所8个, 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万多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专业人员13000多人,拥有先进的技术检测手段和高科技的开发能力。 蚌端口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既具有承东启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又是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的大动脉──京沪铁路和千里淮河在蚌端口交汇。铁路日接发能力320列, 且拥有中国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日编组能力3000辆,年货物吞吐量达400万吨。从蚌端口乘火车可直达国内16 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和10多个沿海城市, 国家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将在蚌端口设站。蚌端口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公路四通八达,高标准的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联结,市区交通形成了畅通的网络,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合肥至蚌端口段业已开工建设。民航已开通了蚌端口至北京的航班。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营造了蚌端口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蚌端口风情
旅 游 资 源
蚌端口市龙湖和涂荆两处风景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水上乐园,烈士陵园、垂钓中心、风情园、度假村以及涂荆山景区内的三皇庙、洞天府地、启王殿等古迹和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的旅游区。素有水乡之称的五河县境内的沱湖,近年来经过开发建设,以其独特的生态风韵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旅客。沱湖作为天然淡水湖,有6万多亩水面,其水质较少污染,湖底较平坦,正常水位最深处为3米,以其盛产螃蟹、鱼虾、野鸭而闻名。涉足湖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天相连,碧波荡漾,渔帆点点的大影壁。乘船漫游,浅水处透过稀疏的水草,可以目睹一群群鱼虾。泛舟湖中心,是一望无际的人工网养地带,游船在网与网之间通道穿行,可见到腾空跃出水面的沱湖特产之一的大青鱼和一只只随网离水后束手就擒的螃蟹,那些体态秀美的野鸭旁若无人地在湖面上寻食嬉戏,相互追逐,让游人流连忘返。游湖后登上观光船,更有一番情趣。为让游人饱览淮河风光,1986年市航运局购进“禹王号”游船,开辟了“淮河水上游”栏目,深受人们的欢迎。市区还有张公山、珠园、南山三处园和郊、县垓下古战场、十王四妃墓、钓鱼台、双墩遗址、常遇春墓、鲁肃故居等古迹。 市中心“珠园”秀木葱茏,芳草萋萋,碧波荡漾,曲径通幽,楼亭台榭,金碧辉煌,石桥玉栏,赏心悦目,既有苏州园林的神韵,又洋溢着改革开放的现代气息,展现出蚌端口的崭新风貌。
环 境 保 护
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在全省起步较早,1976年即正式成立市级环保机构和环境监测站。三县西区逐步健立健全了环保机构,已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二级管理,成立了蚌端口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全市的环境保护工作。20多年来,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以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强化监督管理为中心,大力宣传、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家、省颁布的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市政府也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噪声管理暂行规定》、《蚌端口市环境保护奖惩、收费试行办法》、《蚌端口市保护鸟类的布告》等,城市环境保护工作逐步纳入法治轨道。多年来,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大中型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率达100%,小型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也逐年提高。实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使城市环境保护工作逐步由定性管理转向定量管理。20多年中,我市环保投资203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为实现蚌端口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近几年来,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任务,实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紧紧围绕实现淮河流域工业水污染源达标排放这个中心,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全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实现到1997年底全流域工业水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目标,市政府分别与三县、四区、12家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1998年以来,淮河干流蚌端口段水质呈逐渐好转的趋势,通过近几年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我市的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作中,我市坚持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紧紧抓住限期治理大户的治理工作,推动各水污染源企业治理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我市环境质量。为使全市人民饮上放心水,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关心和省直各综合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000万元建成天河应急水源引水工程。加上对自来水深加工处理工程的投入使用,基本保证了全市70万人民在淮河污染严重期间应急饮用100天。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结合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了环境噪声达标区和烟尘控制区建设工作。投资166万元治理了34个噪声点源。 为认真贯彻实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我市从1997年开始对城区交通干线实施机动车“禁鸣”。为加快烟尘控制区的创建步伐,1998年7月31日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对市区炉、窑、灶烟尘污染实行限期治理的通告》。 为防止新污染的产生,市环境保护部门严格新建项目管理,注重把好源头关,要求所有新建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评估。 蚌端口的环境保护工作已走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要把一个碧水、清风、蓝天、净地的美好家园带入21世纪,还将付出更大的努力。
㈡ 安徽蚌端口的地理位置
首先蚌端口因为京沪铁路和淮河接轨,因而历来就是淮河流域的物资集散中心和 水陆交通中心,这也促进了蚌端口的商业发展,中心城市都是一定区域内的商业中心,而区域中心城市,像皖北地区这样的中心城市,还必须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不仅是经济,还有科教,蚌端口是安徽三个科教中心,有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蚌端口医学院,蚌端口学院,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蚌端口坦克学院,蚌端口空军飞行学院,安徽电子信息学院,电子40何41所,核工业214所,华东光电研究所,和全国唯一的玻璃设计院等从多科研机构,交通更是不用所,未来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更将巩固蚌端口的中心交通地位,而且安徽省内的高速公路网,在皖北也是一蚌端口为中心的放射状,而且在工业方面蚌端口工业门类齐全,轻重比例协调,不是单一的资源型城市,而且最近的合肥蚌端口芜湖自主创新经济改革区的申报,更加确定蚌端口在省内的第一方阵的发展位置,历来安徽都 是重点放在皖北蚌端口,皖中合肥,皖南芜湖。蚌端口作为皖北区域中心城市不仅的现实而且也又历史传统。
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
是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是科教文化中心,拥有高等院校11所,其中解放军坦克学院与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解放军海军士官学校四所重要军校均驻蚌端口,海军蚌端口士官学校是我军创办最早的两所士官学校之一,战略地位可见一斑。蚌端口拥有科研院所众多,原电子工业部40、41所,兵器工业部214所(华东微电子研究中心)等重要军工部门附设于此。解放军第123医院设于蚌端口。
蚌端口站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一级站,原铁路分局,现上海局铁路办事处仍驻蚌端口,管辖安徽全省及江苏铜山段铁路。所有列车除直达车Z字头外均经停此站。蚌端口是京沪、皖赣、淮北线枢纽,南下列车在此变次换头,很多列车越行徐州、南京,但必停蚌端口,如T105;现京沪线每日直发特快T字头,全线仅停济南、蚌端口两站;蚌端口站也是上海至拉萨铁路唯一非省会站(工程要求一省一站)。蚌端口东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蚌端口新站(在建)是京沪高铁首设站、华东地区中心站。
蚌端口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蚌端口是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的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一等客站,并经淮南线与京九铁路相连。铁路日接发能力320列,拥有中国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并拓展了铁海联运业务。从蚌端口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0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和10多个沿海城市,国家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将在蚌端口设站。公路四通八达,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已建成,界首——阜阳——蚌端口、蚌端口——南京两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4C级标准新机场已建成投入使用。现代交通区位优势,营造了蚌端口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蚌端口市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全国前列,怀远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蜚声海内外。
㈢ 蚌端口的经济并不算发达,为什么可以成为交通枢纽呢
蚌端口,从字面看便是个“端口”,换句话说,很早以前以前,这并并不是个大地址,仅仅一个小港口、小城镇建设:蚌端口名字的来历在铁路线发生以前是多少两者之间坐落于黄河沿岸地区相关,因内河航运而盛行。
来源于“蚌”字来源于生产制造天然珍珠的河蚌,蚌端口出产天然珍珠,做为一个出产天然珍珠的港口的城区而言,用“蚌端口”二字为其取名再适合但是了,如今的蚌端口也是有“珠城”之说。危害蚌端口较大 的铁路线莫过津浦线(现京沪线)的完工。大家都知道,津浦线,在安徽省地区来啦一个折边,促使津浦线强制历经了安徽省,而没有立即直接从江浙走,一方面由于江浙水体繁杂,湖水江河诸多:另一方面安徽省合肥人李鸿章在这其中起了主导作用,竭尽全力争得才拥有现京沪线的线位,从而决策了与京沪线大概并行处理的宁杭高铁的线位(自然,蚌端口南-滁州区段由于新任二把手的缘故,家乡没有高铁动车说不过去,并且得有站,因此促使此段线位略微更改,且将其家乡本来作为越行站的地铁站升级为了更好地汽车站)。
㈣ 蚌端口在哪
蚌端口(bèng bù)位于淮河中下游,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安徽省第一个建市的地级市,是安徽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被称作两淮重镇,沪宁咽喉。蚌端口又称珠城,跨中国南北分界线,拥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口,是京沪高速铁路一等客站所在地、同时京福高速铁路也经过蚌端口,蚌端口火车原上海铁路局蚌端口铁路分局,现上海铁路局蚌端口铁路办事处仍驻蚌端口。蚌端口是中国着名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常住人口3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5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
㈤ 蚌端口作为安徽的铁路枢纽城市,为何经济发展的不行
蚌端口简介首先先介绍一下安徽省蚌端口市吧,安徽省蚌端口市之前是一个小渔村,由于公路和铁路以及水路的便捷造就了蚌端口的快速成长,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蚌端口基本上是不在发展了,或者说发展得很慢。合肥是安徽省后起之秀,芜湖也渐渐的超过了蚌端口。蚌端口现在的GDP连阜阳都不如了,真的是一个四线城市。
说句实话蚌端口这几年发展的还是不错的。新城区,高新区,大学城的陆续建成蚌端口市区面积扩大了好几倍,滨湖新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建立更加扩大了蚌端口的发展潜力。新建的两座淮河大桥拉近了南北两岸的距离,更好地促进淮河两岸的发展。高铁南站的建好使得蚌端口拥有了三座火车站,更加巩固了蚌端口作为皖北交通枢纽的地位。
㈥ 安徽蚌端口是一个怎样的城市有发展的潜力吗
蚌端口是安徽最早设立的地级市,一座交通发达的城市;是淮河和京沪铁路的交汇点,把徐州、合肥、南京三座城市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蚌端口便是三角形的重心点。
随着交通与商贸的发展,大量民众拥入蚌端口,使这座城市南北不分,成为了潮流引者。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淮海战役,蚌端口就是主战场,因此淮海战役又称“徐蚌会战”。
蚌端口经得起考验,也守得住安宁,是一座有发展前途的城市,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㈦ 蚌端口的地理位置
蚌端口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
㈧ “珠城”蚌端口市有什么地理环境上的发展优势
随着城市间的竞争发展,如今很多省份的GDP差距也在缩减,像广东和山东省,是我国GDP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要是说到安徽省,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它存在感太低。但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合肥、芜湖和马鞍市都在快速发展。尤其是安徽的这座城市,本身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属于省内的第二梯队,但却靠着省内的交通地位慢慢崛起。
所以说,城市的发展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也会依赖政策的扶持、地理上的优势和人才的认可,这些因素都将影响一座城市未来的发展。相信蚌端口有省内最重要的交通线路网,在经济发展的崛起问题上,也只是时间问题。你觉得蚌端口需要多久才能腾飞起来呢?
㈨ 安徽地理位置“最好”城市是哪座城市在安徽的哪个位置呢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各大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都是非常的快的,现如今城市的经济实力都有着显着的提升了,不过既然是发展总会有些发展上的差距的,造成这些差距的因素有很多,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境内交通状况,资源丰富程度等都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的。这些影响因素当中,地理位置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身处在一个好的地理位置,境内的交通状况自然也就不会差。
安徽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合肥、芜湖落选,不是安庆也不是阜阳,而是蚌端口,大家对于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期待呢?
㈩ 蚌端口的地理位置优先在哪些方面
处在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具有承东起西的作用,蚌端口位于淮河中游,历来就是淮河流域的物资集散中心,水路交通中心,而且京沪铁路在此与淮河结合,铁路交通一直都很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