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九州是中国上古的地理区域,具体指哪几州
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
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至迟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九州的范围。
1、冀州∶河东郡、河内郡、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赵国、广平国、真定国、中山国、信都国、河间国及涿郡、勃海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广阳国及太原郡、上党郡、云中郡、定襄郡、鴈门郡。
2、兖州∶东郡、陈留郡、山阳郡、济阴郡、泰山郡、城阳国、淮阳国、东平国。
3、青州∶平原郡、千乘郡、济南郡、齐郡、北海郡、东莱郡、菑川国、高密国、胶东国。
4、徐州∶琅邪郡、东海郡、楚国、临淮郡、泗水国、广陵国。
5、扬州∶庐江郡、九江郡、会稽郡、丹扬郡、豫章郡、六安国 及南海郡、郁林郡、苍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6、荆州∶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
7、豫州∶弘农郡、河南郡、颍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国、鲁国。
8、梁州∶汉中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巴郡、武都郡。
9、雍州∶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及京兆尹、冯翊郡、扶风郡及陇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❷ “九州”是什么意思
“九州”:指中国。具体含义如下:
1、九州,又名赤县神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大地的代称 。
2、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3、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其范围一直稳定至1912年才发生变化,渐渐演变及奠定为今日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
❸ 九州,到底指的是哪9个地方大禹为什么要划分“九州”
在此之前,先追溯一下“九州”这一地理概念的出处,大致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而且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概念。第一种,“五德终始说”的提出者战国人邹衍还提出了“大九州说”,他将世界分为九个州,中国属其一,为赤县神州;
另外一个“九州”,则出自新出上博简《容成氏》。因为用战国楚文字书写,在考释方面存在一定争议。整理者李零先生的观点是:夹州(即兖州)、涂州(即徐州)、竞州(即青州/营州)、莒州、藕州(即并州)、荆州、阳州(即扬州)、叙州(即豫州)、且州(即雍州)。相对《吕氏春秋》多并州、莒州,少幽州、冀州。
尤其要注意的是新出现的“莒州”,这是九州说的另一个版本。莒本为小国,竟能立一州,可能与作者是山东人士有关。另外要注意的是,和《禹贡》明显不同的是,《容成氏》说九州在大禹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不是大禹设置的。
❹ 古语中的“九州”是指哪些疆域
自古中土又叫“神州大地”。相传黄帝统御之地为神州,赤帝(炎帝的别称)统御之地为赤县,合为“赤县神州”。战国时,驺衍认为中国只是天下的一部分:“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他把中国之外的天下定为九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这中国之外,犹如神州一般的九州又被称为中九州,为稗海所围绕。九个这样的中九州又形成了大九州,为大瀛海所围绕。这大九州、中九州和中国之内的九州环环相扣,一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又有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和不同的天体对应的繁荣丰富的世界。
在汉朝,对于中国与天下之间有略微不同的认识:“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颜师古解释:“八荒,乃八方荒芜极远之地也。”而《尔雅‧释地》则把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称之为四海。这四海之内的九州就是自称华夏的中国,也叫神州。
究其本意,“州”是高于水面可以住人的陆地,也就是水中浮出的高地。“州,水中可居曰州,周遶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 (《说文解字》)尧舜遭遇大洪水的时代,高山被大水隔成一块块的大陆,是为九州。
另外,州是由大大小小的部落方国所构成。“州,国也。”(《广雅》)“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舜帝命令大禹为代政王,巡行九州,辅佐舜帝,统领九伯,就是这九州的伯侯(《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这样,我们对于尧舜时代大洪水中的地理行政大致有了一些概念。
洪水平定后,大禹一双大脚一步步数算着步伐,走过重生的黄土地上众多部落居住的地方,在神州大地上划出九州的疆界,建立人间的秩序,开启了新的文明。
❺ 中国的代称叫“九州”,指的是哪九个州看看你家乡在哪个州
九州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汉族先民们用来画风民族地域概念的总称。到了战国以来“九州”更是成为了古代中国的代称。每一个州代表的一片地域,当然如今已经用省市来划分了,来看看你的家乡在九州中的那个州。
兖州
兖州最早出现是依地理区划而言的。古书中便有黄帝划州分野、建制万国之说。而到了三国时期,兖州便是属于魏国的区域,曹操领冀州牧后,为扩大势力范围,缩小其他州并入冀州。所以雍州自古以来便不特指某地,而是一个地理范围,大体在古黄河和济水之间。
❻ 中国古称九洲 请问九州具体指什么地方
“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词。九州区域于不同时期其范围划分也不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禹贡》所叙述的九州的范围,北有燕山山脉、渤海湾和辽东,南至南海,西至甘肃接西域,东至东海。
(6)九州这个地理指什么扩展阅读: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
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像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而“九”可能是确指,而不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是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的总称,也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到后来,“九州”终于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因在现有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期的作品。具体的证据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贡》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
❼ 中国古代分为“九州”,“九州”分别是指哪些地方
相传大禹治水后把中国大地划分为九州,并以九州为素材打造了九鼎,以此来象征着中华大地。很多人就好奇了,古代所谓的九州分别指的是哪几个州呢?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扬州包含的地区就比较多,主要位置是东南沿海地区,上海、浙江、合肥、无锡等等地方,还有两广地区,以及香港和澳门。在很久以前,扬州大部分地区被称为南蛮之地,直到后来经济重心往南移,这里才逐渐繁荣起来。荆州主要包括湖北、湖南以及桂林市,位于长江的中下游地段
梁州包括重庆、成都、云南和西藏等地。最后一个就是雍州,雍州是主要为位置是西北方,历史上关于这里的记载比较少,不过这里的荒漠、沙场倒是引起了众多文人骚客写诗的素材,这里也是边疆之地,有不少的将领也向往这里的沙场,肆意人生。
❽ 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九州,九州都是指哪些地方
四大文明之国的中国,拥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地大物博,文化深厚。朝代的更迭,自然环境的改变都没有使我们的国家灭亡。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到我们中国的历史,在很多的古籍上我们不难发现“九州”“神州”等这样的词语。其实这些词语是我们古代中国的称呼。那这些词语是从何而来的呢?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在听到九州或者是神州时,内心会感到特别激动。这个词语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更加是中国过去强大的象征。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还会把中国叫成九州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