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房地产项目地理环境分析怎么写
从项目所在的区位角度,重点介绍项目的区位优势。一般分三个部分:
一、它的地理位置(坐落)
二、环境特点:包括自然景观环境和人文交通环境
三、项目评价:包括目前的劣势(非重点),区域未来的建设发展趋势。
㈡ 大学生学校环境分析怎么写
举例如下:
关于职业环境分析报告:
学号:xxxx,班级:xxxx,姓名:xxx。
解就业的环境,以下是我对职业环境所收集到的资料:
一、社会环境分析:
对社会环境的分析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社会背景环境、行业环境、组织内部环境和岗位环境。
(一)职业所处的社会背景环境:
社会背景环境分析就是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1.区域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
地域环境不一样,地方的经济水平不同,当地的文化环境也就不同,人才储备、发展空间、竞争状态更是不同。选择在经济发达城市或经济落后城市就业各有利弊。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区域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
2.社会文化环境:
通常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水平、道德规范、宗教信仰及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体现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而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社会职业价值观念:
目前我国社会职业价值观念的特征为:多元并存,新旧交替。了解和分析整体社会职业价值取向,有利于自我职业价值观的确立和调整,有利于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方向和制定适合社会发展的生涯规划。
(二)职业所处的行业环境:
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知道自己今后想进入哪个行业,调查行业内人才的基本要求,储备和竞争的状况等。
1.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行业的数量、种类、结构和要求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行业发展还将会继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要求我们在做生涯规划和就业选择的时候,驻足现在,放眼长远,用动态的眼光审视行业的发展方向。
2.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观看完《了解环境》的视频后,有所感悟,大学生最终要步入社会工作,在此之前不得不要事先了,在了解目标行业的发展阶段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行业是属于新兴行业还是传统行业。
不能以行业的发展时间长短来判断一个行业的未来前途,而应该看这个行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否有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是否有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鼓励和扶持,以及当前国内外形势等因素,结合自身的职业兴趣爱好等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㈢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方法
你应该问的是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应从地形(地质、地貌)、气候(光照、热量、水分)【这两点是自然地理特征的骨架,必需先答的】再结合不同地区自然的特点选择性地答出土壤、生物(植物)、河流水源即可,个别的答下资源,社会经济方面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等。文科的东西不要去求一个标准答案,要放在对概念的理解上。
㈣ 当今社会环境分析
中国现在正处于近两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虽然社会上还有许多的体制弊端,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矛盾,但是政治上比较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并步入正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大地充满各种人才成长发展的机遇。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这就更需要在分析好社会现状的基础下,有针对性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与全球一体化接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因此,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职业环境的变化。
(4)地理社会环境分析怎么写扩展阅读:
社会环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环境指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具体环境,具体而言就是组织与各种公众的关系网络。广义的社会环境则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大的范畴,它们与组织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但就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来说,它主要有四个因素:
(1)政治因素,它包括政治制度及政治状况,如政局稳定情况、公民参政状况、法制建设情况、决策透明度、言论自由度、媒介受控度等;
(2)经济因素,它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实行市场经济的程度、媒介产业化进程、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广告活动情况等;
(3)文化因素,它是指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
(4)讯息因素,它包括讯息来源和传输情况,讯息的真实公正程度、讯息爆炸和污染状况等。如果上述因素呈现出良好的适宜和稳定状态,那么就会对大众传播活动起着促进、推动的作用;相反,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㈤ 区域环境分析该怎么写
首先要弄确定是哪个地方的哪个区域,之后针对该区域的人文、地理、经济、历史等进行比较全面透彻的分析。这需要查阅许多的资料,形成自己的理解,并要能够进行精炼。重点应该突出分析的侧重面,比如经济形势或者是历史沿革等。
㈥ 地理论文要怎么写,关于环境污染的拜托各位了 3Q
在临近世纪之门的时候,未来的脚步声已隐约可辨。面对21世纪现代基础教育的挑战,南洋模范中学鲜明地树起了“人格教育”的旗帜。南洋模范中学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告诉我们:成才必先育人,只有当知识与品格、意志、价值观倾向等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才能培养健全人格,选就有用人才。 人格教育是指对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主体性和社会化发展的教育。人格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学校教育应予重视。 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要改变这种恶化的关系,还要靠觉悟了的人的自觉行动,因此,通过环境教育以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理应成为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把爱护人类生存环境作为人格教育目标 我们把环境意识、社会公德与实践行为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目标。南洋模范中学曾以“勤、俭、敬、信”的校训培养了一代代爱国志士和国家有用人才。现在,将其作为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基本要求,赋予它新的涵义和时代精神。其中的“敬”除了尊敬老师、长辈,更要教育学生有两个“热爱”的精神,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事业应该有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这包括要求学生自己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只有首先尊重自然,自然才会“尊重”人,有效地服务于人。人对自然的改造,要把眼前的局部的需要同长远的、整体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促进自然界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当代,环境道德已成为每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思想素质,是健康人格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南洋模范中学在人格教育中,贯穿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关心教育”---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口、资源以及生态平衡)。并且结合上海市民的“七不”规范,倡议“校内七不”规范,少先队大队部结合“三星”队员的评比活动,设计了雏鹰计划,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调查和教育活动。总之,环境意识与在校学业课程相结合,环境责任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是南洋模范中学将环境教育目标化的基本措施。 二、“环境保护”在现行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 人格教育认定人的主动的,全域的发展。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学校首先是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场所,而智能与品格、教学与教育是“一张皮”的关系,不是割裂的形式外壳。南洋模范中学,一如既往,把“第一课堂”作为实现全面人格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把环境教育的内容列入三大人格目标(意向领域目标、认知领域目标、行为领域目标)之中,要求在必修课中增加环境保护的知识内容。 通过环境教育,首先要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总之,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是“未来最伟大的事业”,这个新世纪的期望,必然孕育于今天中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中。 现在,南洋模范中学的环境教育已渗透到语文、政治、英语、劳技、生物、地理、化学、物理、数学、音乐、美术等十几门学科,并开设了以“环境教育”为主的选修课。各教研组有计划地对环境教育工作进行研讨,开设公开课,学校把环保渗透作为教研组评优的指标之一,要求老师们写出环保渗透论文,在校内评比,给予奖励,选送优秀论文参加‘96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成果评比。尤其是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实验演示、药品处置、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时,有机地结合环保知识,做到细水长流,让涓涓细流浇灌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人格素质。 当然,人的主动的、全面的发展,又决定了它不可能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第一课堂”、“讲堂讲授”,它必须借助师生之间更充分的交往,受到更富有生气的各种经验的影响。因此,除了“第一课堂”之外,我们十分重视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大气监测”、“水质测试”等课外活动小组,用动、植物做试验,进行环保课题研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小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三、社会实践将环境意识转变为自觉行为 南洋模范中学的人格教育,在育人途径方面强调STSD模式,即把科学--技术--社会--发展(ScienceTechnology Society Development)相互联系起来的教育,要求把学校教育置于社会之中,与社会息息相通,让学生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上海市环境科学讨论会”、“全国生物百项活动”、“上海的未来设计”、“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水质调查”、“STS角色扮演活动”等社会实践,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参与中提高人格品味。 这几年,我校学生在全国以及上海市有关环境竞赛中获奖的课题几乎全部选自上海环境中的热点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调查或实验,然后整理原始记录资料,通过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写出科学小论文,其中如“无污染风动车设计与制作”、“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用生物方法评估上海公园水质的富营养化”、“卡通垃圾桶的设计”、“上海膳食结构的今天与明天”、“民工潮”、“上海气候的今天与明天”、“室小何须大,园小情更浓”等等。最近,我校高中生正在进行“合理使用土地”课题,人STS角度进行社会调查活动。 同时,我校十分重视依靠社会力量,取得方方面面对环境教育的支持。近年来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徐汇区环保局等单位联系,请市环保局、同济大学等专家、教授来校作“人与环境”、“水质与健康”、“环境现状与未来”、“环境与发展”等专题报告,聘请上海医科大学等专家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带领学生到大中华橡胶厂、合成洗涤厂等地参观,由于这些单位的支持、专家的指导,学校获得了更多的科研动态及社会信息,提高了环境教育的质量和层次,也提高了环境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四、结语 由于把环境保护纳入学校人格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中,我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正朝着制度化、经常化方向发展。每年上半年,结合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世界地球日”、六月“世界环境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暑期组织师生夏令营赴宁波等地考察;每年下半年“科技节”突出环保特色,把环保知识宣传教育与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结合起来,与学雷峰为社会做好事等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青少年护绿队,分块包管校内外区域绿地,开展护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育人效果。
㈦ 区域环境分析该怎么写
这个题目很大。
中小企业投资环境,首当其冲的是政府在认识上的高度、重视的程度,这是决定大环境的第一要素。
其次是政府各部门执行实践中的合力以及执行力环境,这是政务大环境的具体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各职能部门联合办公服务大厅的实际效率和公平性,特别是公平性更重要,是解决中小企业投资“大环境很好、小环境好狠”的关键。
三是税收环境,除了税收优惠政策外,重要的是税收环境的公平、透明程度,其重要性之所以从第二个问题中提出来单独强调,是因为当前和谐的税收环境是创建和谐的经济环境的重中之重!
——以下不分先后,因为不同地区重点不同:
四是融资环境,政府是否对中小企业的银企关系足够重视、如何通过体制系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五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行业资源优势的整合环境,重点是扶持企业进入行业园区,形成信息共享平台、产业链平台、资源循环利用平台等竞争优势。
六是区域环境,重点是交通区位环境、发展区位环境的竞争优势。
七是民间资本环境,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有点非官方,但其实很现实,因为充分撬动民间资本优势发展中小企业,不但是当地政府的课题,也是目前经济形势下维护金融秩序需要特别重视起来的问题。
八是科学发展观环境,内涵虽多,但在这个论文中的重点是人才环境和科技环境,人才环境的重点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规划布局中,在考虑到普通劳动力布局和职业培训问题外,是否重视对中小企业科技生产力的政策支持和对引入外来高素质管理、科技型人才的重视、支持。科技环境的重点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生产的引导思路和扶助措施。
九是综合治安环境。 这也点提出来,是因为有些地区只重视大型企业的保驾护航问题。
这个论文,需要大量的实地调研,以县和较大的中小企业园区为重点。要将东西部和中部地区比较来进行分析。因为各地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也有区域差异。资料参考,可以参考的有相关党政方针、一些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发展、创建和谐社会、东西部中部地区发展、科学发展观、转变生产方式等文章或者着述,内参上发表的最有参考性。
一介草民,妄自言大,见笑了!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㈧ 地理环境分析应从哪些方面来说
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口容量、文化环境
㈨ 怎么写地理的环境污染报告或小论文
试论地理美
当我们徜佯在地理大观园的时候,无不为其美丽所折服!
一、人地关系的和谐美
地理把人地相关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我们揭示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对地理人地相关性的学习,使我们能够理解到人与自然间的正确关系,理解尊重自然,才能和谐共处的理念,从而体味出一种和谐美。
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多样美
地理以区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具有广阔的空间性,上及天,下达地,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鸟鱼虫、沙漠、冰川、城市、乡村……山水之间,阴阳相配, 冥冥之中刚柔相济。宇宙的神秘与诡谲,万物的多样与和谐。面对一幅幅绚丽的世界图景,无不为大自然的和谐美丽而震憾!“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灵性出万象,风骨自高洁”,穷极于山水间,尽享世界的和谐与美丽。
三、地理伦理道德美
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就含有启蒙的人地关系的合理内涵,而儒家主张“礼乐合一”、“美善相乐”又把“仁”当作审美理想的核心,强调人类社会中人与人间的和谐,含有更多的人伦成分和浓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因而缺乏对环境、对生命的广泛关注。道家主张“游于自然之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试图在人与自然间建立起混沌的和谐。因其处世消极最终被排斥到主流社会之外。
地理学则要求我们在处理好社会关系的同时,还应处理好人与自然的一系列关系,对自然讲伦理道德,特别是要处理好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因而,在一定的层面上也包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和生命理性。强调在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之间建立起平等、公平的秩序,因而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美。有人预言:生态文化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文化,一场群众性的环保运动正在世界各地兴起。
四、地理智慧美
地理智慧主要指: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人类自身生存的智慧。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们装上一个“地理头脑”,教会人们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待世界,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指导人类理性地生产和消费。在对物质资源的消费方面,呼吁人类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地理智慧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对废物的排放,以保持人地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良好状态。在人的自身生产方面,主张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传统发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为特征的,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对立起来。地理对人地复合系统开放性和战略性的研究,为我们建立了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等,从而树立一种观察、处理当代事物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教给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和生存的智慧。
五、地理人文精神美
地理“把地球作为人的世界来研究”(J.O.M.克罗克《地理学的范畴》),主张给人以及其他生命更多的人文关照。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重点在情感和价值观。地理能赋予我们更高的人文精神。在价值观方面地理能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口观、种族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在情感方面,通过地理国情教育能增强我们的国家意识,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利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去解释空间效应,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结构和特征,展现与之相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此差异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观。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时,帮助我们形成对他人他物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心。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视野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区、本乡、本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理解并增进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间的交往交流,用以培养和平共处并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明为一体的人。
地理教育目的的重点是实现“从能力到责任感的转变”。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地理使我们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六、地理规律美
地理的规律可分为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等。地理的规律美表现为秩序美、节奏美、数学美等。想象是分析,也是综合(波德莱尔:《想象力》)。分析和综合是地理重要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朱光潜:《美感与联想》)。地理规律的认识,离不开高度的想象,在想象中体味到地理的规律美。面对精美的地图,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同时,张开自由想象力的翅膀,与之展开极富情趣的对话。跨越时空,纵横驰骋,于是一个富有色彩、声音、轮廓、香气和生命的世界便活跃于眼前。
在认识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时,使人联想到一张巨大的光盘,它们同向、共面、近圆,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壮美的宇宙乐章。在认识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时,我们联想到了对称。在认识城市中心学说时,不禁使人联想到蜂房构造。在学习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环时,会使人想到水中的涟漪。在认识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时,使我们联想到如“M”形的山峰。高度的想象,总是与热情同在。“一个冷淡、浅薄的、尖刻的人是不常具有坚强雄厚的想象力的”(郁达夫:《想象的功用》)。
学习地理需要热情,在热情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在不断地创造、联想、解释中,在对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较、归纳、演绎中,必将感受到地理规律美的无穷魅力。通过对地理规律美的认识,能赋予我们更多理性,使我们从中不断向自然界学习、模仿和借鉴,以此创造美的环境、美的生活。从一个小的盆景,一座假山,一座山水城市,大到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都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学习和模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在庭院经济的发展、小流域的治理、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小城镇和工业小区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而地理在各种决策中会提供广泛的人文咨询、人文设计和人文论证。并用美的地理规律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
七、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美
褚大健先生对复杂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独具慧眼,发现了科学知识体系具有的球状结构。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向内,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与此相似,科学知识从内到外,由知识内核、知识幔层和知识外壳组成。知识外壳由事实性知识组成,重点说明“是什么”。知识幔层由定律性知识组成,侧重说明“怎么样”,知识内核由原理性知识组成,侧重说明“为什么”。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也是如此,对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探讨,我们会感到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美。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惟一的途径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地理的审美能赋予我们对地理更多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地理审美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并用地理美去创造和谐而美丽的世界。
节能减排 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如今,许多人们不懂得如何珍惜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电,许多破坏臭氧层的物品也消耗飞速,排放的废气已经多得难以让人想象……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谁?就是我们人类。
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我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三、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四、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的一个继续生存的未来。
涂的人类啊,赶快醒悟吧!地球正在哭泣,正在呻吟,正在求助我们人类,现在补救也许还来得及,大家一起植树造林,一起来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吧!否则,我们将是在给自己自掘坟墓!
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40262961.html?si=1
㈩ 从地理,社会角度阐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从地理角度看
有利方面:我国是一个大国,大国本身就是维护周边稳定,确保安全的有利因素;
不利方面: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一是边界线漫长,由于缺少天然安全屏障,易遭外敌入侵。二是强邻之多为世界罕见,给我国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三是众多邻国中某些仍与我存在领土领海争端,使我周边安全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四是多个热点并存,使我国安全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与挑战。
从社会角度看
有利方面:(1)我国内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争取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我国与周边国家不断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总体战略环境;(3)我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或正在得到解决或暂时搁置,有利于我国安全环境的改善;(4)我周边大多数国家都存在棘手的内部问题,缓解了我国安全面临的压力。
不利方面:(1)美国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不断插手我周边地区事务,对我国安全构成了最大威胁;(2)我周边某些国家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增大了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3)“台独”和民族分裂活动的存在使我国面临严峻的反分裂和维护稳定的斗争;(4)经济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将时有显现,并对中国安全提出复杂的新挑战。但是,和平与繁荣仍将是亚太各国共同的愿望。亚太安全角势的急剧变化不会根本扭转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近一二十年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