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怎么形象地理解记叙顺序

怎么形象地理解记叙顺序

发布时间:2022-07-18 19:22:32

1. 记叙文记叙顺序及作用

顺叙及其作用
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写。
顺叙的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从头来记叙。
倒叙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开头这样写道:“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这里的“现在”,指的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后的1943年,也就是作者李星华写这篇文章的时间。

然后,从第二自然段开始,作者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十六年前(1927年)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表现。 文章以倒叙的顺序,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诚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十六年前的事情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表现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极度痛苦和对父亲的敬仰与深深的怀念。

再如六年级下册《灯光》一课,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这样写的作用是强调了“灯光”,灯光在文中象征着革命英雄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样强调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也表现了作者对战友的怀念之情,也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的先烈,与开头照应,显得结构紧凑。



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束后,再接着原线叙述。



插叙的作用: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如《凡卡》这篇文章讲述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文中插叙回忆的北荣,主要讲在乡下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而整篇文章的基调是“苦”,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内心的“痛”。对中心起到了衬托作用。

插叙大致有这样几个作用:

充实文章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第七段向我们展示了冬天百草园的无穷魅力,这中间插入了一段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这插入的小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感,丰富了儿童乐园的情趣。

突出中心。《凡卡》这篇文章讲述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文中插叙回忆的北荣,主要讲在乡下生活的快乐,基调是“乐”,而整篇文章的基调是“苦”,诉苦为主,以“乐”相衬,形成内容、情感上的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凡卡内心的“痛”。对中心起到了衬托作用。

凸现人物形象。再看《故乡》一文中,介绍杨二嫂时,有一段文字:“我孩子时间,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通过对杨二嫂二十年的身份、外貌、性格的描述,与眼前的杨二嫂进行对比,把杨二嫂久经世故的市侩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推动情节发展。我们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中,“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这句话插叙既交代了羚羊木雕的形状和来历,同时也突出了木雕的可贵,为下文爸爸、妈妈逼“我”要回木雕埋下伏笔,从而推动了情节发展、结构曲折有致。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2. 如何把握记叙文章写作顺序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根据文章的需要运用顺叙、运倒叙、插叙安排记叙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楚。

3. 记叙文的叙述顺序有哪些

楼主你哪怕是给一分也好啊。(最佳答案给我吧)
1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 记叙顺序是什么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4)怎么形象地理解记叙顺序扩展阅读

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倒叙法: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补叙法: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5. 记叙文的顺序及其作用是什么

一、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法
【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2、倒叙法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3、插叙法
【特点】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作用】 丰富内容,深化主旨,曲折有致。
4、补叙法
【特点】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6.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顺叙

采用顺叙,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如《记忆深处的冰棍》也是的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

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

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首尾呼应。

插叙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插叙一般出现在文章中段,且结构鲜明。)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根据时间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补叙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见,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分叙

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地点和发展的时间。

7. 记叙文叙述顺序

一、顺叙及其作用
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写。

【作用】1、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2、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二、倒叙及其作用脸
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从头来记叙。

【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2、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三、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束后,再接着原线叙述。

【作用】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全文

与怎么形象地理解记叙顺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