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学劳里模型是什么

地理学劳里模型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19 23:51:13

Ⅰ 什么是数学模型,什么又是物理模型,还有什么样的模型,怎么区别

数学模型就是数学教学中用到的模型,或者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抽象成的模型。比如一座圆锥形的铁塔我们就可以抽象成数学模型——圆锥。以此类推物理化学生物等等。都是可以的。先说这些,不懂再问。

Ⅱ 什么是地学模型

一般意义上计算机模拟的只是地理现象二维或三维的视觉效果,不具有真实的地理坐标的概念。但是所谓的地学模型是建立在地球椭球基础上的,涉及投影等因素,在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间模型,可以在该模型上进行空间分析。

Ⅲ 什么叫动力学模型

刻画了地理过程动态机制的模型。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这些

Ⅳ 在物理学中,什么叫“模型法”

就是建立模型 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依据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
就是建立模型 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依据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
就是建立模型 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依据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
就是建立模型 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依据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
就是建立模型 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依据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影响

Ⅳ 请问了解GIS的达人,地理关系数据模型是什么

两种典型的GIS数据模型
1、拓扑关系数据模型
拓扑关系数据模型以拓扑关系为基础组织和存储各个几何要素,其特点是以点、线、面间的拓扑连接关系为中心,它们的坐标存贮具有依赖关系。该模型的主要优点是数据结构紧凑,拓扑关系明晰,系统中预先存储的拓扑关系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在拓扑查询和网络分析方面的效率,但也有不足:

对单个地理实体的操作效率不高。由于拓扑数据模型面向的是整个空间区域,强调的是各几何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另一方面对具有完整、独立意义的地理实体作为个体存在的事实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增加、删除、修改某一地理实体时,将会牵涉到一系列文件和关系数据库表格,这样不仅使程序管理工作变得复杂,而且会降低系统的执行效率。

难以表达复杂的地理实体。由于拓扑关系组织的要求,一个完整的简单实体在拓扑关系模型中有时需要被分解为多个几何要素(比如一条公路本是一个完整的实体,但为了记录其拓扑邻接信息,只有对其在与其它公路实体邻接的地方进行分段,这样一个完整的实体就被分成多个几何要素。所有的实体都进行如此处理,所以我们说拓扑数据模型是面向整个区域、面向不被分割的几何要素的,而不是面向用户眼中的地理实体)。复杂地理实体由多个简单实体组合而成,自然也常常被分解,拓扑数据模型的整体组织特性注定了它不可能有效地表达这一由多个独立实体构成的有机集合体。

难以实现快速查询和复杂的空间分析。由于在拓扑数据模型中,地理实体被分解为点、线、面基本几何要素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和关系表中,因而凡涉及到独立地理实体的操作、查询和分析都将花费较多的CPU时间,在大区域的复杂空间分析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局部更新困难,系统难于维护与扩充。由于地理空间的数据组织和存储是以基本几何要素(点、弧段和多边形)为单元进行的,系统中存储的复杂拓扑关系是GIS工作的数据基础,当局部一些实体发生变动时,整层拓扑关系将不得不随之重建,这样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维护和扩充方面需要更多的精力,并且容易出错。

值得说明的是,拓扑关系数据模型也能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但此时面向的对象是不被其它要素从中间分割的几何要素,往往是一个独立地理实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地理实体。这一点是拓扑关系数据模型与下一节面向实体数据模型本质不同的重要表现之一。

2、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
里称为“面向实体”,是为了强调这种数据模型是以单个空间地理实体为数据组织和存储的基本单位的。
与上述拓扑模型相反,该模型以独立、完整、具有地理意义的实体为基本单位对地理空间进行表达。在具体组织和存储时,可将实体的坐标数据和属性数据(如建立了部分拓扑,拓扑关系也放在表中保存)分别存放在文件系统和关系数据库中,也可以将二者统一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可以将坐标数据和属性数据放在同一个表中,也可以将二者分成两个表,ESRI公司SDE的存贮模式是分成四个表格,它还增加了一个Layers表和一个空间索引表。Layers表位于服务器端,用于层的管理和维护;空间索引表(服务器端)采用网格索引,用于实体的快速搜索)。
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在具体实现时采用的是完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每个对象(独立的地理实体)不仅具有自己独立的属性(含坐标数据),而且具有自己的行为(操作),能够自己完成一些操作。虽然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在内部组织上可以按照拓扑关系进行,但是作者这里所说的模型强调对象的坐标存贮之间(尤其是面与线的坐标存贮)不具有依赖关系,这是它与拓扑关系模型的本质不同点。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克服拓扑关系数据模型的几个缺点,具有实体管理、修改方便,查询检索、空间分析容易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方便地构造用户需要的任何复杂地理实体,而且这种模式符合人们看待客观世界的思维习惯,便于用户理解和接受。同时,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自然地具有系统维护和扩充方便的优点。

这种模型是当今流行GIS软件采用的最新数据模型,但也有一些缺点:

拓扑关系需临时构建。由于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是以地理实体为中心的,并未以拓扑关系为基础组织、存储地理实体,表达地理空间,因此拓扑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而是在需要时才临时导出各种拓扑关系,这需要消耗一定的系统资源。也许有观点认为,以实体为单位组织数据时,也可以将拓扑关系一开始就保存在实体的属性表中,拓扑关系并不一定是临时构建出来的。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种方案对由多个几何要素组成的实体(如一条组成要素不同的河流)不可行,因为拓扑关系不能有效准确地记录。实际上这种方案只对由一个几何要素组成的实体适用,但其本质上仍是拓扑关系数据模型,其缺点表征与上面2.1节描述的完全相同,因而不是真正的面向实体数据模型。

动态分段、网络分析效率降低。在结点---弧段---多边形拓扑关系链中,显式的拓扑表有四个:结点---弧段表,弧段---结点表,弧段---多边形表和多边形---弧段表。有了这四个关系表,我们就能直接查找任意结点、弧段和多边形的拓扑属性,便于进行动态分段和网络分析等其它与拓扑关系有关的拓扑分析,基于拓扑数据模型的GIS可以很方便地做到这一点。但由于将四个拓扑表全部存贮会使系统的空间开销成倍增大,因此一些软件只存贮其中2个(如早期的System 9版本)或将弧段—结点、弧段—多边形表合二为一(Arc/Info 8.0以前版本),被隐含的表可由显示存在的表导出。即便这样,基于拓扑数据模型的GIS在涉及拓扑关系的查询和分析上仍然有较高的效率,而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由于要根据需要临时构建拓扑关系,自然会使拓扑查询和分析的效率降低。当然构建好的拓扑关系可存放起来,供以后使用。

实体间的公共点和公共边重复存贮。由于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是以地理实体为基本单位进行数据组织和空间表达的,对每一个地理实体都进行完整存贮(存贮到点一级),在存贮坐标时是各对象独立存贮,不再依赖其它对象,那么就必然会导致实体间共有的公共点和公共边重复存贮。

难以将管理、分析和处理定位到几何要素一级。几何要素是指点、弧段和多边形等简单图形,有时构成同一实体的各个几何要素之属性差别较大(例如组成一块宗地的各边之面积不一样,某一交通闭合环路的组成道路类型不一样等),需要在地理实体的下一级---几何要素一级上进行处理,拓扑数据模型可以直接进行处理,而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则需要首先对相关地理实体进行定位、分解,因而降低系统在这方面的性能。从本质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到,由于该种模型认为组成同一实体的几何要素之属性相同,因而忽略了几何要素间的属性差异,从而导致在系统存贮和处理机制上难以定位到几何要素一级。

难以实现跨图层的拓扑查询和分析。如果这个问题放在拓扑关系模型中,则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各个要素的邻接要素已事先存在,不仅已经是分层的,而且具有实际的地理属性,因此只要顺藤摸瓜查找邻接要素并取得其地理属性即可。但对于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则不能有效地解决,因为临时生成拓扑关系时其中的几何要素一般属于同一层,不可能自动生成跨图层的地理属性,必须做进一步的处理方才有可能解决。显然,这种方法的效率不高。

Ⅵ 什么叫重力模型

重力模型

【解释】

重力模型又称引力模型。应用两区间出行数与出发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到达区的出次吸引量各成正比,与两区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反比的关系建立的未来交通分布预测模型。因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相似而得名,


【优点】

  1. 直观上容易理解。

  2. 能考虑路网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对人们的出行产生的影响。

  3. 特定交通小区之间的OD交通量为零时,也能预测。

  4. 能比较敏感地反映交通小区之间行驶时间变化的情况。

【缺点】

  1. 重力模型仅仅是将物理法则简单直观上容易理解。

  2. 能考虑路网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对地应用到社会现象,尽管有类似性,需要更加贴合人们出行的方法。

  3. 一般,人们的出行距离分布在全区域并非为定值,而重力模型将其视为定值。

  4. 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因交通方式和时间段的不同而异,而重力模型使用了同一时间。

  5. 求内内交通量时的行驶时间难以给出。

  6. 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小时,有夸大预测的可能性。

  7. 利用重力模型计算出的分布交通量必须借助于其它方法进行收敛计算。

Ⅶ 地理三维模型是什么

地理三维模型是空间分析,而空间分析的基础是空间数据模型。

GIS的概念数据模型分为3类:对象模型(ob-ject model)、网络模型( network model)和场模型(field model)。

比如基于平面图的点、线、面数据模型和基于连续铺盖的栅格数据模型,分别为对象模型和场模型,描述道路网络、地下管线等需要网络模型;定义了一种基于对象的模型和一种基于域的模型。

分别对应对象模型和场模型;OGC(open GIS consortium)的简单对象模型规范定义了点、线、面和表面模型,其中表面模型可以用来表达实体,也可以表达地形等2. 5维的连续表面。

但是随着三维GIS技术的发展,已有的对象模型和场模型在地学表达上并不充足,这些空间数据模型都缺乏对三维空间中连续、非匀质的场数据的表达能力。

随着三维GIS技术的发展以及三维GIS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BIM)+GIS、数字化孪生、透明城市、智慧城市、城市设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

GIS对现实世界的表达全面扩展到空/天、地表和地下,并从室外走进室内,空间数据模型的二三维一体化是三维GIS发展的必经之路。

早期基于平面图的空间数据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对三维属性场的表示,比如电磁场:三维空间中5G信号的分布。

空气的属性场:污染、温度、湿度场的表达;地质的属性场更多更复杂,如密度、孔隙度、杨氏模量、泊松比等。

对于三维场数据的表达,在理论研究方面,基于TEN (tetrahedron network)的数据模型,对其数据结构进行了简要描述;基于八叉树和TEN的混合数据结构。

用于平衡数据量和数据表达精度之间的矛盾;基于体元的三维场数据表达方法;构建了泛在知识数据表示模型(mubiquitousknowledgeable data representation model,UKR)。

用来表达复杂的三维空间事物,包括对场数据的表达。



阅读全文

与地理学劳里模型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