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经纬度怎么看坐标初一
01
第一步、判断形状:横纬 , 竖经。
02
第二步:熟悉字母:东西经(E、W)、南北纬(S、N)。
03
第三步:判读经纬度五部曲:
判大小:按照经纬度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大的数字;
画箭头:按从小到大的方向绘制箭头;
定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定箭头的指向;
写字母:按在箭头的指向写上相应方向的字母
读经纬:最后读出所在点的经纬度。
(1)找出纬线的特征:所有纬线自成一个圆圈,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看清纬度的标注方法和纬度的分布排列的规律:纬度从赤道算起,把赤道定为0度,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代号是N;以南是南纬,代号是S,北纬90度是北极,南纬90度是南极。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
(3)特殊的纬线:
0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度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90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
23.5度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北纬23.5度是北回归线,南纬 23.5度是南回归线。
66.5度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北纬66.5度是北极圈,南纬66.5度是南极圈。
(4)看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箭头的方向是东,相反的方向是西。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 初中地理 我一朋友的小孩地理的经纬怎么分都不知道,给他一个图也不知道那是东经那是西经
哪用那么麻烦,直接左西右东就行了,第一步:判断经线和纬线 一般情况是横纬竖经;如果经纬网有圆圈的话,圆圈就是纬线,(纬线是圆,经线是圆弧这个地理书中都有的)那么那些于圆圈相交的直线就是经线了。 第二步:确定方向 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如果有圆圈的,那么就要根据自转或公转来判断是南极还是北极。逆时针转则是北极,顺时针是南极。 第三步:确定度数。 这个有点麻烦,如果每条线都标有度数最好了,如果没有标有,那么就来计算。 例1:下图A的经度应该是75度,因为左边是60,右边是90。 |60 |90 B A C 例2:下图的A应该是0度,不是10度,如果是10度那你告诉0度在哪里 |20 |20 B A C 第四步:看度数的变化 看相邻的两条经线或纬线,度数往哪个方向增加,则是什么经或什么纬。 如例1,我们根据第一步可以判断图中的线是经线(横纬竖经);根据第二步可以知道左边是西方右边是东方(左西右东);根据第三步得到A线是75度;根据第四步可以知道,A于相邻的B或C度数是往东边增加,所以A就是东经75度,同样的B就是东经60度,C就是东经90度。 如例2,我们知道A是经线,度数为0度,那么A就是0度经线,也就是本初子午线,没有东西之分,因为只有一条0度经线。而B,我们结合B和A来看,度数是往西增加,那么B就是西经20度,同样的C结合A来看,度数往东增加,那么C就是东经20度。 好了,说了那么懂不知道你看到懂不,我已经尽量一次性说清楚了!在这里不可能将各种情况都说一说,你只要掌握了以上方法,题目任他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关于初中地理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找我,我喜欢问问题的学生!
③ 初一地理经纬网怎么看
横的线就是纬线,竖的线就是经线,0度经线就是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东西经180度经线附近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0度纬线就是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南北纬90度纬线就是南北极点。
W表示西经,E表示东经,N表示北纬,S表示南纬。地图上的方位指示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初中地理经纬线怎么分扩展阅读:
地图和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见一条一条的细线,有横的,也有竖的,很象棋盘上的方格子,这就是经线和纬线。根据这些经纬线,可以准确地定出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
一个地点的经度一般与它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时差相应:每天有24小时,而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
因此假如一个人的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早3小时的话,那么他在东经45度左右。不过由于时区的分划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因此一个人所在的时区不一定与上面的计算相符。但通过对地方时的测量一个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点的经度。
为了计算这个数据,他需要一个指示协调世界时的钟和需要观察对太阳经过子午圈的时间。由于地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个计算和观察比上面叙述的还要复杂些。
④ 初中地理经度纬度如何判断
你好!
这个么,一般是以上北下南来指示方向,当看到图示,首先观察维度变化,如果向南变大就是南纬,向北变大就是北纬。经度也是一样,向东变大是东经,向西变大是西经(要注意的是西半球0~20度是属于东经),还可以通过自己画图来理解,方法:先将重要的经纬线划出来:这样可以直观观察,考试时非常实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⑤ 初中地理经纬网怎么看
N为(North)北,S为(Sorth)南,E为(East)东,W为(West)西
判断依据:看数字,往东越来越大的是东经(E),往西越来越大的是西经(W),往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N),往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S)。
做法:箭头指示法
按照经纬度数字的变化规律,从小到大绘制箭头,箭头指向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0°)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5)初中地理经纬线怎么分扩展阅读:
经度(longitude)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点的经度是向东到180°或向西到180°。不象纬度有赤道作为自然的起点,经度没有自然的起点,做为本初子午线的那条线是人选出来的。
英国的制图学家使用经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起点,过去其它国家或人也使用过其它的子午线做起点,比如罗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圣彼得堡、比萨、巴黎和费城等。
经度是指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在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叫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经度的每一度被分为60角分,每一分被分为60秒。一个经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这样的:东经23° 27′ 30"或西经23° 27′ 30"。更精确的经度位置中秒被表示为分的小数,比如:东经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数的:东经23.45833°。有时西经被写做负数:-23.45833°。
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精确位置。
纬度的每个度大约相当于111km,但经度的每个度的距离从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离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等于111km乘纬度的余弦。不过这个距离还不是相隔一经度的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最短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弧的距离,它比上面所计算出来的距离要小一些。
一个地点的经度一般与它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时差相应:每天有24小时,而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因此假如一个人的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早3小时的话,那么他在东经45度左右。不过由于时区的分划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因此一个人所在的时区不一定与上面的计算相符。
但通过对地方时的测量一个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点的经度。为了计算这个数据,他需要一个指示协调世界时的钟和需要观察对太阳经过子午圈的时间。由于地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个计算和观察比上面叙述的还要复杂些。
⑥ 初中地理的经纬度怎样判断
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⑦ 如何看经纬度初一地理中学了经纬度,可是在如何分辨
经纬本来的意思是织布时两个方向的线,经线是横向,纬线是纵向。在地理上,东西向的是经线,平时都说东(E)经,西(W)经。纬线表南北,南(S)纬,北(N)纬。
⑧ 中学地理,经线,纬线,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怎样识读
经线分东西,用字母e和w表示,如135e就是东经135度,120w就是西经120度。纬线分南北,用s和n表示,如30n就是北纬30度,60s就是南纬60度。
⑨ 初中地理经纬网怎么看
首先,你必须知道四个字母的意思: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
判断依据:看数字,往东越来越大的是东经(E),往西越来越大的是西经(W),往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N),往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S)。
做法:箭头指示法
按照经纬度数字的变化规律,从小到大绘制箭头,箭头指向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0°)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夹角的度数,就是所在纬线的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自赤道向南、向北各有90°,南纬90°是南极,北纬90°是北极。通常人们把0°—30°称做低纬,30°—60°称做中纬,60°—90°称做高纬。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34′的夹角,这样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一直往返于北纬23°26′和南纬23°26′之间,所以把北纬23°26′的纬线称做北回归线,把南纬23°26′的纬线称做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次是一年的时间。每年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然后直射点北移,在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线直射点移到北回归线。而后太阳直射点向南返回,9月21日(北半球秋分日)再次回到赤道,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到南回归线上。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直射点在北归回线上时,北半球66°34′以北地区全部为极昼时间,而南半球66°34′以南地区全部进入极夜。反之当直射点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南纬66°34′以南进入极昼,而北纬66°34′以北进入极夜。所以把北纬66°34′的纬线称做北极圈,把南纬66°34′的纬线称为南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