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锡门国家公园的地理概述
锡门山脉形成于2500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一直受到侵蚀,形成了陡峭的悬崖和深深的沟谷。有些峭壁高达1500米,并延伸出很远。台地南部和东北以塔卡泽河及支流为边界。这一流域是主要集水区。
锡门地区遍布古文化中心,如:阿克苏姆,拉利贝拉,贡德尔。人类定居耕种历史至少有2000年。土壤侵蚀状况表明,耕种活动起先在较平缓的高原河谷斜坡上进行,不久就向更陡峭的坡地扩展。锡门处在古代商路的交叉口,当地留下了18和19世纪的许多印记。公园内原有2500多人。尽管1979年从北部悬崖下斜坡处强行搬迁走1800多居民,但20世纪80年代发生内乱后,公园内的村庄又增多了。公园的通道和住宿设施状况很差,每年约有100-200名国际游客,有三处简易宿营地。因军事冲突,这一地区对外国人关闭。 这里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550毫米。气温最低零下2.5~4℃,最高11~18℃。白天经常刮干风,夜晚则有霜冻。达善峰顶有时有雪。
㈡ 海德公园的地理
海德公园被九曲湖(Serpentine Lake)分为两部分。
在泰晤士河东部的中心,海德公园西接肯辛顿公园(Kensington Park),东连绿色公园(Green Park),形成寸土寸金的伦敦城里一片奢侈的绿地。海德公园的东北角有一个大理石凯旋门,东南角有威灵顿拱门,但最有名的应算是这里的演讲者之角。作为英国民主的历史象征,市民可在此演说任何有关国计民生的话题,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海德公园占地160万平方米,是伦敦皇家公园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伦敦最知名的公园。18世纪前这里是英王的狩鹿场,后改建为公园。海德公园内有着名的“自由论坛”,又称“演讲之角”,这是一个可以公开发表言论的地方,经常有人在此即兴演讲,几乎每年一度的夏季大型露天音乐会也在这里举行。在海德公园的南端有海德公园骑兵营,清晨首先看到的一定是驯马。海德公园内建有喷泉和雕塑,用以纪念战争中牺牲的无名英雄。海德公园西边是肯辛顿公园。在肯辛顿公园,游人可以参观戴安娜王妃生前曾经居住过的肯辛顿宫。
㈢ 世界着名景点地理知识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简称黄石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黄石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8956平方公里。这片地区原本是印地安人的圣地,但因美国探险家路易斯与克拉克的发掘,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它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理地质狮群喷泉 黄石国家公园自然景观分为五大区,即玛默区、罗斯福区、峡谷区、间歇泉区和湖泊区。五个景区各具特色,但有—个共同的特色——地热奇观。黄石国家公园内有温泉3000处,其中间歇泉300处,许多喷水高度超过100英尺,“狮群喷泉”由4个喷泉组成,水柱喷出前发出像狮吼的声音,接着水柱射向空中;“蓝宝石喷泉”水色碧蓝;最着名的“老忠实泉”因很有规律地喷水而得名。从它被发现到现在的100多年间,每隔33—93分钟喷发一次,每次喷发持续四五分钟,水柱高40多米,从不间断。园内道路总长500多英里,小径总长1000多英里,黄石湖、肖肖尼湖、斯内克河和黄石河分布其间。公园四周被卡斯特、肖肖尼、蒂顿、塔伊,比佛黑德和加拉廷国有森林环绕。黄石公园它那由水与火锤炼而成的大地原始景观被人们称为“地球表面上最精彩、最壮观的美景”,描述成“已超乎人类艺术所能达到的极限”。 热喷泉 正如人们所熟知,黄石以数量繁多的热喷泉、大小间歇喷泉地貌、绚丽多彩的高山、岩石、峡谷、河流,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闻名于世。这是地热活动的温床,有一万多个地热风貌特征;落基山脉给这片领地创造了无数秀丽的山峦、河流、瀑布、峡谷,其石灰岩的结构又让大地添上美丽多姿的颜色;无数的野生动物赋于它生生不息的生命,这里是怀俄明兽群的故乡,也是北美洲乃至全世界陆地最大的、种类最繁多的哺乳动物栖息地。 20世纪初,一位美国探险家曾经这样形容黄石公园:“在不同的国家里,无论风光、植被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大地母亲总是那样熟悉、亲切、永恒不变。可是在这里,大地的变化太大了,仿佛这是一片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地方。……地球仿佛在这里考验着自己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黄石公园的地热景观是全世界最着名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你无法不为眼前所见的奇观所震撼。数以千计的沸泉和池水碧蓝的大湖深潭波涛汹涌,山声鼎沸,仿佛一炉烈焰正在熊熊燃烧。上百个间歇泉喷射着沸腾的水柱,冒着滚滚蒸汽,好似倒转的瀑布,它们从火热而黑暗的地下世界不时喷涌而出。一些间歇泉的水柱气势磅礴,像参天大树,其直径从1.5米到18米不等,高度有45米至90米。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它在这样的高度上持续数分钟,有的可持续将近一个小时。 黄石公园的热喷泉为世界之最,人们统计出有3000多处温泉、泥泉和300多个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尤其是间歇泉,更是黄石的骄傲。因为全世界其他地方所有的间歇泉加起来,其总数还不及一个黄石公园来得多。在冰岛、新西兰、日本、喜马拉雅、南美洲以及其他许多火山地区也都有间歇泉的发现,然而只有在冰岛、新西兰和这座公园里,间歇泉才展现出它们最为恢宏的气势和最为壮丽的风采。在这三个着名的地区中,无论从间歇泉的数量上,还是从它们的规模上,黄石公园的间歇泉都当仁不让地拔取头筹。 科学家们发现:就在黄石地表以下较浅的地方,热流和熔岩活动极为活跃。3300米的地下深层熔岩为热泉提供了充足的能量,网络的熔岩暖化了地下的泉水,泉水从地表裂缝流出、渗出或喷出,这便是我们看到的温泉和热泉。 黄石公园地形基本呈一种凹形,冬季降雪极多,提供了它丰富的地下水源。地上的水很容易流人和渗进地里,最后流到温度远超过沸点的地底深处,受到地热持续的加温由冷转热,沸腾后化为蒸汽。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蒸汽要找一条出路。如果蒸汽给往下流的流水堵住了,水的质量使蒸汽不能逸出空隙。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蒸汽的压力不断增大、热度不断加高,最终挟着泉水喷涌而出,这就形成了间歇泉。典型间歇泉快要喷发时,我们能看见水先从小洞里流出,或者发现水流量突然增加,接着,从地底深处传来轰轰雷鸣,这就表示蒸汽突破了水的阻碍。然后,我们会看见喷口的水柱被水蒸气抛升起来,时间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在水柱喷出的同时及之后一段时间,我们还能听到水蒸气隆隆的轰鸣,仿佛宣泄着内心的兴奋。最后,地下的压力解除,水蒸气喷射的力量也消失了,于是水再开始注满喷口,阻塞水蒸气的出路,酝酿下一次的喷发。 无论形状怎样,无论大小怎样,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也无论天气条件如何,所有间歇泉都在日夜不停忠实地一会腾起,一会沉落,仿佛跳着有节奏的舞蹈。这是造物主所栽培的最奇特的花朵,它们一年四季盛开,从不感到厌倦与疲惫。 这些“花朵”密集的地域,我们一般称之为间歇泉盆地,它们大多是一些位于中央高原上的开阔谷地。当那些较大的火山停止燃烧之后,冰川的刨蚀作用造就了这些谷地。这些谷地可以被视为大自然的实验室和厨房,在这数千个“烧瓶”和“锅灶”中,我们看到大自然像一个熟练的化学家或者厨师,将火、水、气体以及无数种矿物质混合在一起,她烹饪整个山峦,烧烤山崖,诺大的黄石公园,处处在它的高超手艺下冒着炊烟。 黄石大峡谷 黄石大峡谷位于钓鱼桥和高塔之间,由黄石湖流出的河水,流经大约3 8公里地带所造成的险峻峡谷,就通称为黄石大峡谷。这里是黄石公园最壮丽、最华美的景色 97公里长的黄石河是“美国境内惟一没有水坝的河流”。在这里,河水陡然变急,冲开四溅的水花,形成两道壮丽的瀑布,轰鸣着泄人大峡谷。这两个瀑布一个有130米高,这是上瀑布;另一个有100米高,称为下瀑布。 黄石河水贯穿火山岩石,长期的强力冲蚀,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黄石大峡谷,峡谷格外险峻,动人心魄,深度达到60米,宽200米,长约32公里。这一段着名的河段,对于前来观赏的人来说,最引人必胜的既不是峡谷的深度和形状,也不是汹涌奔流的瀑布,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风化火山岩。峡壁从头到脚都闪烁着耀眼的光泽,在阳光下炫烂夺目。白、黄、绿、蓝、朱红以及无数种与红色相调而出的颜色。眼前是数百万吨的岩石,——切看上去却像用油彩涂成,仿佛毫无顾忌地暴露在风吹日晒之中,颜色是那样鲜艳,牢固的色彩既不会被冲刷而去,也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这效果太奇异、太不可思议了。
㈣ 天坛公园蕴含的地理思想是什么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㈤ 万州西山公园的地理环境
万州西山公园整个地形呈南北向的狭长型自然坡地,其东西长650M,南北宽120M—250M。其最高点为北大门,海拔高度为233M,最低点为滨江大道的钟楼,海拔高度为175M,相对高差为58M。西山公园整个地形上部陡峭,下部较平缓,在现有动物园和静园的北端各有悬崖峭壁二处,长度为120M—200M不等,南坡沿东西向的钟楼、五洲池、游泳池、动物园、静园地带,分布若干自然形状小型台地。
万州公园总的地貌特征为人工种植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其中结合历史文化对公众开放有钟楼景区、五洲池景区和静园三个主要景区,中部有茶花、腊梅、楠木、竹类为主体的观赏植物园景区,在其间散布有游乐场、游泳池、动物园等综合旅游服务设施。
万州区地处长江三峡库区瞿塘峡西部,其气候区划中称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该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霜雪较少。境内地形起伏高差大,属沿江深丘低山地貌。冬季短,夏季长,有冬暖、春早、夏热、秋雨的特点,年平均气温22.10C,年平均降雨量为1185.4毫米,年日照数为1484.4小时,其温和而充沛雨量的气候特征,有利于万州西山公园多种植物资源的生长。长期以来,西山公园及周边地区形成了浓郁的森林资源,反过来对改善万州旧城区生态小气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㈥ 北秀公园的地理文化
北秀公园位于双鸭山市区南,原名青年公园,始建于1957年6月。她南接马鞍山,北连市区,一座中心站天桥把她与市区融为一体。安邦河从她身边潺潺流过,马鞍山在她面前耸立。
北秀公园占地面积29公顷,1974年重新维修,改名为人民公园。1982年5月,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义务建设人民公园,使公园旧貌换新颜,并更名为北秀公园。多年来,市政府不断地投入人力和物力修建,园内设有牌楼、亭阁、长廊、园中苑、人工湖、儿童公园、动物园、旱冰场、游泳馆等80多个娱乐观赏景点,有天然绿地3000多平方米,珍禽异兽200多种,奇花异草25000株,各种树木48个种类8万余株,是一座集动物饲养、花卉种植,水上及儿童娱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近年来,北秀公园又增设了趣味追逐乐、猴爬杆、空中脚踏车等娱乐设施,修建了游乐大世界、海豹戏水等娱乐场地,吸引外地游客和市民前来消闲、游玩。每当节假日,北秀公园游人如织,母亲带着孩子,少男少女搀扶着老人,情侣们手牵手结伴而来。
北秀公园傍山而建,绕水成园,山水相映给园中美景增添无限秀色和生机,而流传于山水之间的凄婉故事更给园中美景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令人无限向往。
㈦ 百望山森林公园的地理环境
百望山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颐和园北3公里处,百望山森林公园面积2000余亩。百望山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望儿山海拔210米,是太行山山脉延伸华北平原最东端的一个山峰。登高远望,东面是现代化的楼群,山后则是林网密布,十里麦香。百望山公园可欣赏到大面积的红叶林。登亭西眺太行群峰叠嶂,层林尽染,看漫山红叶苍松翠柏相映,红叶越发艳丽。这里当日落西山、晚霞红叶交相辉映时,看红叶感觉奇妙。从百望山沿石板路顺西山坡到深谷处有一“红叶仙子”石雕像,可环眺四周山峰。百望山主峰突兀挺拔,与黑山头、韩家山鼎立相望。登临主峰,极目远眺京华大地,气象万千。向东向南百望山是京城人登高游览的好去处。百望山环境清幽,四季景色各异。大地回春,草木俱荣,万物复苏,山花烂漫,香气袭人,徜徉其间,不觉心醉神迷,神清气爽,乐而忘返;炎炎夏季,山林中凉风习习,时闻人声鸟语,携友同行,或石旁谈天说地,或松下摆局对奕,一较短长,其乐也陶陶;秋风送爽,千亩红叶能使人遐思万千,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赏心悦目,偶得红叶一片,亦可作怀秋之记;萧萧冬日,万木常青,登而临之,怡然自得,或得雪花飞遍,山野莽莽,那将又是另一番天地。
百望山森林公园位于颐和园北三公里处,面积约133.3公顷,京密引水渠绕园而过。园内主峰海拔210米,突兀挺拔,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百望山又名望儿山,相传北宋杨六郎与辽兵在此山下鏖战,佘太君登山观阵助威,此山因而得名。百望山四季景色宜人。春花灿烂,生机盎然;夏木荫翳,清幽凉爽;秋意感人,红叶傲霜;冬雪漫卷,银装素裹。
百望山公园内建有首都绿色文化碑林,依顺山势在林中置景,景中设碑,分别建有碑亭、碑廊及碑刻艺术墙,镶嵌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知名人士题词及书画艺术家的作品碑刻600余通,以宣传绿色文化建设为中心,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倡导人们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努力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游人置身碑林,不但可以看到多年来的绿化成就,也能为碑刻艺术所陶醉,从而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瑰丽,不自觉间受到绿色文化的熏陶。
山上相继建造中日友谊亭、回头石、望绿亭等,成为了京城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为了配合旨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全民健身运动,公园还开展了多项野外运动,如攀岩、速降、定向运动等,将娱乐、体育、惊险及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公园还为游客提供野营的帐篷,让游客体验野外生存的乐趣。 为了配合旨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全民健身运动,公园与国家登山队合作建成距市区最近的天然攀岩设施,并建成飞降场所。攀岩是极好的增强心肺功能、锻炼肌肉耐力和身体平衡能力的运动项目,可以提高和培养您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更能增强您的意志力。飞降是利用钢缆、绳索的牵引,跨越深谷的运动,有惊无险,培养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心。
百望山天然岩壁高16.8米,建有12条难易程度不同的攀岩线路,适于各年龄段游客和攀岩爱好者攀登。飞降设施距谷底60米、长度150米,跨过深谷,您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大有天下无难事的感受。定向越野是百望山森林公园开展的又一项活动。
定向越野是运动员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独立完成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点并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赛程的运动。它可训练人们识图、用图能力,野外定向能力并锻炼人们的奔跑能力,是一项娱乐性、实用性极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尤其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野外生存能力。 山花节
2008年4月8日,百望山森林公园内,白色的山桃花、山杏花竞相开放,拉开了百望山山花节的帷幕。山花节将一直持续到“五一”之后。据公园管理人员介绍,园内主要盛开山桃花、山杏花、玉兰花、紫薇花、紫荆花等植物,“五一”前后榆叶梅、二月兰、芍药等将相继开放。公园里分布着黄栌、酸枣、刺槐树、栾树花、丁香、月季等植物,因花期不同,游人从4月到10月都可以欣赏到不同品种的花。
为方便游人赏花,百望山森林公园提供了500个停车位,并延长公园开放时间,推出“踏青、赏花、植树、爱鸟”的活动,公园管理处为游人准备了鸟巢,爱鸟的市民可在公园内为鸟儿挂上鸟巢。另外在公园北门准备了一片义务植树的空地,供市民亲手栽植树木,山花节将开放到“五一”之后。
红叶节
每年10月,百望山都要举办红叶节,红叶节期间近千亩红叶林竞相展艳,红得透亮,红得醉人。在百望山赏红叶有两个最佳地点,一处是友谊亭;另一处是百望山顶峰的揽枫亭。秋风飒飒,黄栌叶红。京城人民素有秋游观红叶的习惯。红叶迎秋,婆娑起舞,红艳诱人,引得多少文人墨客兴致大发,留下千古传颂的名言佳句。
金秋又至,并逢九九重阳登高时节,京城人们纷纷涌向京郊红叶区。但有的景点由于人群熙熙攘攘,只能看到人头攒动看不到红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到百望山森林公园来看红叶,则可达到您满意的效果。黄栌是秋季观红叶的主要树种,在京密运河水的滋润下,再加上夏季的高温,黄栌生长旺盛;元宝枫(俗称五角枫)以其果实酷似元宝而得名,黄里透红的五角枫叶下面挂满“元宝”,格外喜人;火炬树也是红叶似锦,象一把把火炬在山间燃烧;另外还有柿树等都互不相让,尽披红装。尤其在初霜过后,千亩红叶竞相争艳,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百望山的红叶好看,因为其一:红叶品种多。这里的人工风景林以元宝枫,黄栌为主,火炬树等秋季观叶树种散布在漫山遍野,且数量众多,这里的红叶无法以株分,只能以亩计;其二:树龄正盛。建国后,营造的人工风景林正值壮年;其三:立地条件好,土壤肥沃;其四:地处西山的背阴处,气温低,霜期早。其五:没有被人为和自然原因破坏。百望山赏红叶有两个好地方,一是登临友谊亭,这里林地开阔,坡缓路平。漫步在林中,红叶触目皆是。无论是走着看,还是坐着瞧,亦当在红雾弥漫中。另一处是登临百望山顶峰的揽枫亭,西眺太行群峰叠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千林红树宛如火伞齐张。看近山红叶,苍松翠柏相掩映,红叶越发艳丽。这里看红叶更有趣的是每当夕阳西下,晚霞和红叶交相辉映,更给人以奇妙神秘的幻觉。实有广色朱翠,幻色炫彩,使人遐思迩想。当然看红叶你也可从不同地方、不同角度探视,定有不同的色彩陪伴着你。 百望山森林公园主峰海拔210米,突兀挺拔,登临主峰,极目远眺京华大地,气象万千,是登高游览的好去处。百望山是太行山余脉进入京城的最后一道山梁。有多条山道直达山顶,有的崎岖、有的平坦,攀爬途中,山鸡、松鼠、猎隼时时可见,环境清幽。适宜各年龄段和不同身体条件的人攀爬锻炼。这里是距京城最近的登山乐园。百望山的红叶更是绚烂多彩,每逢金秋,近千亩红叶林竞相展艳,红得透亮,红得醉人,成为人们赏红叶的绝佳场所。主要景点有首都绿色文化碑林、“铁血忠魂”纪念馆、“黑山扈抗日战斗”纪念碑、游击队之林纪念碑、佘太君庙、友谊亭、望乡亭等。
1、“铁血忠魂”纪念馆:馆内介绍了200多位牺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先烈的事迹,还收藏有80多份珍贵的文物级的烈士绝笔,照片,家书和诗抄,是一个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2、首都绿色文化碑林:顺山势在林中置景,景中设碑,分别建有碑亭、碑廊及碑刻艺术墙,镶嵌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知名人士题词及书画艺术家的作品碑刻1000余通。其中“毛主席”纪念碑亭是1993年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而建,是汉白玉碑亭,正中有一汉白玉石碑,两面刻有毛主席题写的“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
3、“黑山扈抗日战斗”纪念碑:记述了一九三七年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战斗,英勇的游击队员们打落了一架敌机,打死打伤日伪军多人,缴获了一批武器,点起了抗日锋火。一九三七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西游击队在这里与日军浴血奋战,击落一架敌机,掀起了在华北抗日的烽火。园内又建立了“铁血忠魂”纪念馆,是人们接受红色教育的良好课堂,馆内陈列200多位牺牲于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的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是北京唯一的—家建立在森林公园中的烈士事迹陈列馆。漫步在百望山这片红枫世界,才知珍惜今朝的红苑硕果是先烈们“用骨肉碰钝了刺刀,鲜血浇灭了烟焰”换来,使得在这里赏红叶又多了一层内涵。
4、佘太君庙:百望山原名望儿山,相传是杨六郎与辽兵大战,佘太君为儿观战助威之地,后人为纪念杨家满门忠烈,而兴建了此庙。
5、友谊亭:是一位热爱林业事业的日本友人兴建,希望中日能世代友好下去。
6、公园还有教子台、红叶仙子像、老龙头、揽枫亭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