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中什么会导致风化

地理中什么会导致风化

发布时间:2022-07-21 18:17:15

A. 引起风化作用有哪些因素

风化过程十分复杂,通常是几种作用同时发生,造成岩石的崩解或分解。一般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B. 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B.暴雨形成的冲沟C.干旱区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是生物作用导致岩石在原地崩解、风化的,故正确.
B、暴雨形成的冲沟,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是流水长期侵蚀河床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C. 造成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有什么有哪些

岩石风化 (rock weathering) 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导致上述现象的作用称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新矿物的作用称物理风化作用。如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冰劈作用、层裂和盐分结晶、生物活动等作用均可使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以至完全碎裂。

2、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主要通过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和氧化作用等式进行。

3、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作用可以加速或促进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菌类、藻类及其他微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十分巨大,它们不仅直接对母岩进行机械破坏,化学分解,而且本身分泌出的有机酸,有利于分解岩石或吸取某些元素变成有机化合物。

大约在200年前,人们可能认为高山、湖泊和沙漠都是地球上永恒不变的特征。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高山最终将被风化和剥蚀为平地,湖泊终将被沉积物和植被填满,沙漠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行踪不定。地球上的物质永无止境地运动着。暴露在地壳表面的大部分岩石都处在与其形成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而且地表富含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岩石极易发生变化和破坏。表现为整块的岩石变为碎块,或其成分发生变化,最终使坚硬的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和土壤。矿物和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发生的机械碎裂和化学分解过程称为风化。由于风、水流及冰川等动力将风化作用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过程叫做剥蚀.在建筑中对岩石的分类尤其重要,不同的岩石结构对桩基的承载力不一样,如HW。

D. 风化作用可分为几类它是怎样形成的,各有何特点

物理风化(热胀冷缩、层裂、冰劈作用、盐类结晶的撑裂作用),化学风化(包括氧化作用如黄铁矿被氧化为褐铁矿,水溶液作用如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作用),生物风化(田鼠、蚯蚓、蚂蚁等的活动以及微生物产生有机酸...)

E. 下列地理过程中,属于风化作用的是()A.风力作用形成沙丘地貌B.烈日曝晒岩石破碎C.风力侵蚀形成

A、风力堆积形成沙丘,故不符合题意;
B、岩石破碎是风化的结果,故正确;
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故不符合题意;
D、暴雨冲刷形成的冲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F. 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一、气候条件

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二、地形条件

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一方面,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 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三、岩石性质

1、成分

2、岩石的结构构造

(6)地理中什么会导致风化扩展阅读:

风化作用的下限称为风化面。

风化,也通用于艺术品饰品等岩石质器物的表面改变。岩石类美玉类人居环境中的器物,年久存放、佩戴、把玩所致变化表现。在矿石(包括玉石)器物方面,风化的含意更多是指化学作用,通俗讲,同老化;

其性质变化为水土沁蚀,人体分泌物腐蚀等,多种因素所致其表面脆弱变化,容易产生细微崩缺纹理化,在此基础上,还会因为受到空气干燥的影响发生粉解化,所致结果通常是阴阳点状相对规律缺损,归结为一种或多种矿物元素的蚀变。风化作用的下限称为风化面,这与使用器物更加贴切。

硬度脆性相对高的玛瑙表面,风化表现为结构不可见状微裂变,脆弱易崩缺,主要为马蹄状纹痕,鸡爪状纹痕,为使用碰撞所致崩缺,或者是沁蚀为多点纹。自然界风吹流动沙撞及沁化会出现皮皱状态纹痕,后者也会表现在多种矿石器上面。

G. 地表岩石受到什么什么什么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

地表岩石受到流水侵蚀、日光照射、风力侵蚀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H. 影响风化作用的外力有哪些

【影响风化作用的外力】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1、气候条件: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2、地形条件: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一方面,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 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3、岩石性质:
(1) 成分:
a、岩浆岩比变质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
b、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
c、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
(2)岩石的结构构造:
a、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
b、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
c、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阅读全文

与地理中什么会导致风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