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徐霞客游记是什么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作《徐霞客游记》。
B. 徐霞客是什么朝代的人
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不满于“书斋讲学,面壁读书”追求功名之陋习,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放弃科举,开始艰苦的旅行探险生活。
前后共28年,年年外出游历,足迹所至,东到浙江东部海岛上的普陀山,南抵广东的罗浮山,西达云南西部的腾冲,北及河北蓟县的盘山,遍及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约20个省市。
徐霞客的贡献
徐霞客早年的旅行,主要是游览名胜,51岁后,开始有计划、有系统地考察和研究自然规律。他所到之处,对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等作深入研究,并按日记录,据实直书,不时参以己见。
尤其是对中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和描述,在中国和世界地理学史上是空前的创举,比欧洲要早一个多世纪,因此被公认为是世界石灰岩地貌的先驱。他把自己旅行中的见闻和研究心得写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该书20卷,四十余万字,叙事生动,资料翔实,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又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徐霞客
C.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的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剧情简介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徐霞客的出游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北登恒山,南及闽粤,东涉普陀,西攀太华之岭,偏重搜奇访胜,写下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游记十七篇;后期的西南地区之行,则在探寻山川源流、风土文物的同时,重点考察和记述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
徐霞客人物介绍
影视作品《徐霞客游记》中的徐霞客是由演员贾一平饰演的。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是明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着《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D. 徐霞客游记的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
徐霞客(1586一1641),明代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属今江苏)人。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年二十二弃科举,遍游名山大川,足迹所到,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等十七省,备尝艰险,将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志在考其形成、水文、地质、植物。死后由季梦良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生活在缙绅富贵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特别喜爱看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是徐霞客迈向旅游生涯的开端。这时的徐霞客血气方刚,年仅22岁。至此以后,徐霞客差不多每年都要外出旅游考察,历时30余年。他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及当时14个省,即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16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E.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写的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着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
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5)徐霞客游记是什么朝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扩展阅读
《徐霞客游记》中关于景物的描写不仅贴近现实,而且十分准确。现代科技也印证了徐霞客对于地质地貌和岩石景观记载的准确性,据对比,徐霞客对华东地区和桂林许多岩石、溶洞的描述与科学工具的实际测量惊人地吻合。
例如在《游桂林日记》中对伏波试剑石的描写:“一石柱下垂覆崖外,直抵下石,如莲萼倒挂,不属于下者,仅寸有余焉。是名伏波试剑石。”准确说明了石柱的具体位置是“下垂覆崖外,直抵下石”,形态形貌“如莲萼倒挂”,尤其是“仅寸有余”的精确描述,比前人笼统地记载要科学得多。
徐霞客“欲尽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为了达到“尽”的标准,《徐霞客游记》关于景观的描写也十分全面。这一方面体现游记所包含的内容跨时长、地域广。徐霞客二十二岁起在母亲的资助下开始云游四方,游历祖国的山水,一直到五十六岁过世之前几乎都在进行旅行考察。
在这三十四年间,他的脚步东到浙江普陀,西到云南腾冲,北至河北盘山,南到闽奥一带,覆盖了十九个省、市(区)。另一方面体现对景物的描写全面。桂林的七星岩历来是游客和地理学家的关注点,徐霞客一生两次到访七星岩,为它作较为全面的记载。
在《粤西游日记》中,他写道:“盖此处岩洞骈峙者三:栖霞在北,而下透山之东西;七星在中,而曲透山之西北;南岩在南,而上透山之东西。”从高角度全面说明了各个洞口的布局。
F.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人
徐霞客是明朝的人。
徐霞客,本名徐弘祖,他是我国明朝时期着名的地理学家,着有着名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游历了我国16个省的大好河山,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成就最高的地理学家。
徐霞客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由于他的父亲的影响,徐霞客一生不求功名,不谋名利,只是追求山水之乐。
徐霞客着作:
他从1608年到1639年,耗费了31年时间,游遍大半个中国,最终形成一部60万字的地理名着《徐霞客游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代驴友”。为了纪念徐霞客,从2011年起,人们将《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到各地旅游,行遍千山万水,行程超过5万公里,主要靠徒步跋山涉水,只有少部分路程是骑马、乘船、坐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交通开支。
G.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的
徐霞客游记是明朝时期的。
徐霞客(1586一1641),明代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属今江苏)人。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年二十二弃科举,遍游名山大川,足迹所到,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等十七省,备尝艰险,将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志在考其形成、水文、地质、植物。死后由季梦良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简介
《徐霞客游记》中涉及到很多古地名、古民族名和古代历史遗迹,这些在生活中并不常见的名词。为此,我们不但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对于原文中出现的一些古地名也追根溯源,在注释中将古地名的地理位置准确标示出来,减少了普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地理位置描述的困惑和障碍。更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最后,我们按照整部书的风格选取了精美古朴的木版画,配合图说,或是概括性地介绍了书中出现的风景名胜,或是介绍徐霞客当年途经之处的人情风物。呈献给读者的不仅是文字上的享受,更有一种文化和艺术美感上的提升。
H.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着
此书是明代后期的作品,作者徐霞客应该说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在交通条件如此恶劣的古代、克服重重困难走遍天下,为我们留下了当时那些壮美风光和地理奇观的最早面貌,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地理奇书。但要说他是真正地理学家就不准确的,因为此书以游记为主,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记录只是顺带。
I. 《徐霞客游记》是哪个朝代写的主要写了哪些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崇祯年间写的,这个是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个散文游记,语言文字优美,都是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写的,他经过34年的旅行,写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的风景地貌,写了《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他生前的一些游记资料,在他死后经过后人整理,就是《徐霞客游记》,主要就是记录了他在旅行期间的观察所得,他对路上的一些地理,水利,地质,植物等现象,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不但在地理学上,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J.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写的一部地理名着吗
《徐霞客游记》系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着。明末徐霞客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着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