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质量好的高中地理教辅
练题型的话就是多接触多练,五三这类的教辅总不会出错,然后就是学校里老师让买的各种练习册、报纸之类的,充分利用起来。不能完全依赖做教辅和做题,思考归类也很重要,做过的同类题型可以收集起来,做成一本自己的习题本,我曾经就剪练习册和报纸上做过的典型的题,然后贴到本子上。也许有点答非所问,但还是想说除了练,归类总结分析也很重要。
Ⅱ 请求推荐高中地理教辅书籍
我的建议,在高一高二阶段不需要任何地理教辅书,千万不要买那些记忆手册,教材全解之类的东西。地理很简单,认真一点,勤思考,绝对能学好。买一本好的地图册(推荐北斗出版社,王树声编的),一个地球仪,最好能在显眼的地方贴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没事了就瞅瞅。
高三的话,学校会订教辅,如果想提高,建议买王后雄的书,有难度,可以拔高成绩。
我就是地理老师,也带班,带毕业班,我对我的学生都是这样说的。
Ⅲ 我是高二文科生,地理特别差,基础差的不得了,有没有什么好的资料书可以推荐的
你要有一本地图册,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地图是核心。平时要养成看地图的习惯。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地图册,在脑海中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必要的时候要自己尝试去画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在画的过程中要回想书中的内容,地图画多了,知识自然就熟悉了。刚开始可能有点困难,熟悉之后就很轻松了,愿你有所收获
Ⅳ 高一高二地理基础太差应该怎么补
摘要 你好,目前来说如果地理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没有学好的话,其实补上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如果只有一门课,你稍微弱势一点的话,可以多做一些相关配套的试卷,而且地理的话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身地理题目难度高的不多,主要就是那些题型,所以你可以买一些测试卷或者一些练习题来做一下,查找一下具体是哪些题型,你自己比较薄弱,那么再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Ⅳ 地理不太好,有什么好的教辅书推荐吗
《五三地理A板》
推荐教辅少不了五三,试看全国考生不管是考哪个卷子的,都不约而同会买五三,主要是五三是真的全面、详细!大家还要知道五三是有两个版本的,一个是A板,一个是B板。A板适用于一轮复习建立知识体系,里面很多题目都是曲一线原创题和各地模拟题。
B板适用于二轮复习刷题练答题手感,里面很多题目都是往年高考题真题还有部分精选模拟题。五三内容丰富详细,唯一的不好就是排版有点密,如果直接在上面做笔记,板书不好的人很容易就会看得烦,可以用便利贴做批注。
《蝶变笔记》
不管学习什么学科,巩固基础才是最主要的,这本蝶变笔记就特别适合同学们使用,里面主要是以基础为主的知识点解析还有例题的分析。为同学们构建知识体系框架,使得同学们不管是预习还是复习都能更加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
里面的内容很扎实,全是知识点,讲解也很全面。整本书都是经过众多老师和教研员一同执笔,综合教学经验,结合教科书上的知识共同编写的。不管是知识点的讲解,还是例题的讲解都有全方位的解析,基础知识讲解可以帮助考生巩固自己的知识点,强化提升的例题可以让考生查缺补漏,可以说是高中用的知识点讲解的宝藏教辅书了。
我觉得选择教辅书还是要看个人情况的,看自身的基础怎么样,基础不好的就比较适合蝶变笔记数学,知识点详细。而且这款图书针对的就是中等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也可以搭配使用《蝶变高考必刷题》用以巩固自己的知识点,在刷题路上会有更显着的效果。
Ⅵ 高中生学地理最适合看什么书
以《地图册》为中心,从地图册上联想知识点,再去查证相关书籍。这样对你学习地理帮助将非常大。所以就算看《地图册》,看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联想与他有关的知识点,不明白就查证。
Ⅶ 高中文科生地理基础不好想买本资料哪种好
自己喜欢那种 那种就好
Ⅷ 下一年要高考了,我地理基础弱,要买哪本辅导书好
我买过天利的高考试卷练习,挺好用的。
不过,你说你的基础薄弱,我建议你先买那种有知识点填空,然后每一课后面带有配套练习的辅导书比较好,像《导于练》,《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都挺好用的。
基础弱,要多背那些基础的知识点哦,还有地图要多看,多熟悉下对你有帮助的。书里重要的内容一定要多翻翻看看,很多题目是以书上的知识点为原型的。
加油哦。。。
Ⅸ 我现在是高二,现在在进行第一轮复习。有没有比较好的地理第一轮复习资料。我基础比较差,希望尽快获得答
现在既然是第一轮复习,时间完全来得及,跟住老师分块复习才是首要任务,不要自己开小差。到最后3个月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查缺补漏,不必完全跟老师。既然你的基础差,我想也是因为过去没好好听课吧,所以笔记也一定不全。我的建议是,就地理学科而言,除了高中地理外,还有初中地理,书很多,教材也有些没有重点,让我们很难去把握,我那时就是人教版的,我深有体会。笔记是老师根据书和大纲总结,绝对是复习的一手材料。如果你没有或不全,一定要找班上学习好的同学借,或者自己抄加深印象,或者复印。我的建议是笔记一定要用活页纸,因为高中地理知识点很散,随时需要在某一章节加入新的东西,用死页的笔记很尴尬。我记得我们那时地理复习用的是53金典,就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本书是比较大众和实用的,而且是必做的,当中的例题知识点总结都很全面,如果一定要买,就买这本足够了。
但对于高二分块复习这个阶段而言,用这本资料我觉得有些浪费真题资源和模拟题资源,而且你要在今年高考过后买新版的。至于其他参考书如果你一定要买,那就问问你们的老师,我现在已经大三了,我的感触是,老师才是指南针,跟住老师绝不会错。让他告诉你现在除了他布置的任务外如果你还想单独做些什么。现在参考书籍太多了,骗人的也多,询问老师,吃头一本,在精不在多。
另外一下是我回答别人问题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我个人觉得还是挺有用的,你借鉴一下:
先说明一下,前不久有人提差不多一样的问,我的答案被采纳了,复制一下我自己的答案给你,希望对你也有帮助。我相信我自己真正的的学习经验要比那些复制粘贴的答案要实用得多。
现在都大二了,还能看到这样的问题很怀念啊,高中时我就是地理课代表,文综成绩很好,说些我自己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地理虽然是文科,但其实相比历史政治来说是有些文理综合的,不知道你是哪个省的,反正我们那时的全国二卷有三道左右的计算题,综合性很强。我觉得不论是地理还是历史政治,记是一定的,但绝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学好的。
首先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兴趣有了记什么都是主动的,很快就能背下来。其次现在你这个阶段老师应该是分块讲一些书上的东西,跟住老师就好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一定要结合着学,孤立开来的话考试你看地图什么也看不出来。。平时闲着没事就拿着本小地图册反复看,像我国的省和直辖市,英美法俄意日德,巴西,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形状、标志性河流、山脉的走向无论图的大小,怎么翻转,要达到一眼能辨认出的程度,才算是看地图认自然地理的初步阶段;重要经纬线,地形,洋流,大气,人口,资源分布,根据各国自然地理延伸出的人文地理状况的熟稔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学科间的综合,看着人文自然地理的地图要能联想出历史政治的相关内容。因为文综是一张卷的,很多题是融会贯通的,有了这个阶段相信文综你也成竹在胸了…………总之,只要你常看地图册,所有的知识都能延伸出来,像一张网一样,根本不用死记硬背。
有些知识我记不太清了,简单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北美洲的地图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反正我会联想出靠太平洋一侧北太平洋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地区的是加利福尼亚寒流,低纬流向高纬是阿拉斯加暖流,由洋流可以联想出气压带风带规律,和沿岸出现的独特的地中海气候原因,说到地中海气候,又可以想到美国其他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气候类型?地形很重要!于是西高东低的地形图在脑中显现,然后,西面的科迪勒拉山脉产生的原因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版块的消亡边界,是地震带,但为什么这么着名?因为西部有旧金山洛杉矶等大城市,这些城市都以什么着称?——硅谷,然后可以联想到美国交通发达,可以联想到其他城市,密西西比河贯穿美国,工业农业,玉米带棉花带小麦蔬菜种植地畜牧业,中央大平原也随之显现……最后到达东部,五大湖相关知识,纽约的繁忙,迈阿密的温暖阳光你似乎能感受到……再就是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由此又可以延展到欧洲为什么那么温暖湿润…………以此类推的联想,你还觉得地理难背吗?反正我有想在复习一遍的冲动,呵呵
再就是一些固定公式,气压等基本问题要弄懂,记住是弄懂产生原理,不是背!背你是永远也记不牢的,在就跟住老师,把平时考试测试的错题都弄到一个本子上,反复看。
我相信这样学习高中地理一年后你会很从容的进入考场!完全个人经验,希望对你和学弟学妹们有帮助!
另外以下这是来自于huazeyan98
的答案,他的更具体一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地图要注意将地图量化,比如世界各个地区的东西南北分界线的经纬度数,可以找到一下规律:
各主要地区东西以30个纬度为一个界限,30E是亚非和亚欧分界,60E是乌拉尔山脉,以及西亚和南亚分界线,90E是南亚和东南亚的分界线,如此等等
找到主要地理事物,如城市、河流、山脉的经纬度,但只需要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寻参照物,根据这些最主要的地理物的精确位置推测出其他地理事物,例如:
开罗经纬度是30E,30N,这样可以猜出以色列的经度是30出头
通过地形图了解一些地理现象的深层原因,例如河流走向可以从地势特征中看出来,洋流分布可以从海陆分布特征和纬度中看出来,欧洲的隙缝气候为什么深入欧洲大陆(欧洲山脉多东西横贯大陆,对风基本无阻挡),美国气候的大陆性为什么那么强(山脉南北纵贯利于季风吹过),东非高原为什么不是雨林气候而是草原气候(地势高,、气候退化),四川为什么多阴雨(盆地容易形成阴天),北疆为什么比南疆多雨(天山阻挡水汽)
以上这些都是从地形图中看出来的
除了地形图之外还要接触一些专门地图,如气候类型分布图、洋流分布图、资源能源的分布图、交通图等
这些图往往要熟记
高考题大多都要有图作依据,因此看图相当重要
有时还要出现一些很特殊的图,平时没看见过或不常用,需要临场学会看图,例如太阳高度角分布图、气候玫瑰图、微笑曲线图等
还有一些等值线图格外需要注意,这些都会是复习的重点,如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这些图都有专门的方法来分析,高三会进行专门的训练
有的题需要你猜出图中的具体位置或所处地区,这种题首先看轮廓,像山东半岛、日本四岛、台湾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意大利、阿拉斯加、澳大利亚等地区或国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不出来的就要用经纬度来猜,具体参见上文
本人参加过2004年的高考,是北京市前几名,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之谈,望好好吸收
附录:关于等值线图
下面是我做家教的讲义:
4.2. 等温线:
4.2.1. 等温线图判读要点:
4.2.1.1. 判断等温线的分布大势:
分析等温线的分布大势,可以看出某地处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一般说来,气温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果越向北温度越高,说明向北是低纬,该地处于南半球;反之则为北半球。
4.2.1.2. 判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图表显示不出来,按等温线变化 解说 影响因素的顺序排列)
(1)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 太阳辐射(纬度)
(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3)夏季:内陆向高纬凸 冬季:内陆向低纬凸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
(4)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地形(山地垂直高度)
(5)暖流:向高纬凸 寒流:向低纬凸 暖流增温 寒流降温 洋流
(6)盆地闭合曲线 夏季炎热中心 冬季温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热 下沉气流增温 冬季山岭屏障 地形闭塞 四周山岭屏障
(7)山地闭合曲线 冬夏均为低温 气温垂直递减 地势高
(8)锯齿状分布 (南美洲7月气温图) 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 地势高低起伏大°
4.2.1.3. 判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向高纬凸出则较相邻地区温度也较高。
4.2.1.4. 判断等温线的疏密程度:
等温线密集则温差大;等温线稀疏则温差小。
4.2.1.5. 读出温度最值:
通过分析图中气温的最高、最低值可以看出温度差异的大小。
4.2.1.6. 几条主要的等温线:
一些特殊的等温线往往是气候区的大致界线,例如0℃、20℃等温线。
4.2.1.7. 找出图中特殊形状等温线所在的地区:
有的等温线图上,有一些等温线形状特殊的地区,为气温状况特殊的地区。(如2003年高考题中等温线沿太行山向南急转)
4.2.1.8. 判断闭合等温线区域内的温度:
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等温线闭合区域: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低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低于其等温线的温度值;:如果其温度值与两侧等温线中的较高温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温度高于其等温线的温度值。总值也遵循“高高低低”的规律。例如图中A的温度低于12℃,B的温度高于15℃。
4.2.1.9. 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海陆或季节:
几个原则:
(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北半球的低纬在南方,南半球的低纬在北方。
(3)大陆温度高于海洋则该半球为夏季,反之则为冬季。
(4)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则温度相对于附近同纬度较高,反之则较低。
(5)北半球为夏季是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为冬季是南半球为夏季。
几个结论:
(1)若几条等温线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温在北方则该半球为北半球;
若几条等温线在同一半球上,且高温在南方则该半球为南半球。
(2)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7月向北凸出;
1月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7月向北凸出。
(3)冬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向高纬凸出;
冬季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夏季向低纬凸出。
4.2.1.10. 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地形:
4.2.1.10.1. 根据等温线判断地貌:
闭合等温线分布区域中如果等温线数值从里向外递减,即内高外低,一般为盆地地形,反之则为山地。
4.2.1.10.2. 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等温线之间的相对高度:
若两条等温线的温差为A,则两条等温线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000×A/6)米。
4.2.2. 我国等温线分布规律:
4.2.2.1. 我国1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1)1月份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纬线平行,等温线的排列密集。
(2)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黑龙江省北部,温度最高的是南海诸岛。
(3)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在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祁连山地等地区,出现了封闭状的等温线;4℃等 温线经过四川盆地时明显向北弯曲,这些地区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不同。
4.2.2.2.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高度比南方少,同时,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北部漠河一带。
4.2.2.3. 我国7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1)等温线排列稀疏,东部大致与海岸平行。
(2)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还超过了28℃。
(3)东北北部与南海诸岛的7月份温差仅8℃左右。
4.2.2.4.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
我国夏季大多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4.2.3. 世界等温线分布规律:
根据1月份和7月份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可以分析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1)从全国气温分布大势看:
无论冬季或夏季,气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因为气温还受洋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2)从南北半球对比看: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而且稀疏,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而且密集,北半球气温的分布和变化要比南半球复杂。这是因为南半球陆地面积比较小,表面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比北半球广阔的多,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比较小,因此气温的变化比较简单。
(3)从北半球的冬夏气温看:
北半球冬季大陆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向北弯曲;夏季大陆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向南弯曲。
(4)从气温极端值出现的地区看:
全球的最冷和最热的地方都出现在大陆上,夏季的炎热中心出现在北纬20~30度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冬季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出现在西伯利亚,而极端低温出现在南极大陆。
4.3. 等降水量线:
(1)判断降水地区分布差异的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3)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辽宁省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