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汉书·地理志》写的是什么
《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着作,也是历代记述疆域政区的始祖,为班固首创,这种体例为中国两千年来沿革地理着作树立了楷模。
《汉书·地理志》的内容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从黄帝时代到汉帝这一段时间疆域变迁概况,转录《禹贡》、《周礼·职方》的全文。第二部分叙述汉朝地理,这是《汉书·地理志》的主体。以汉平帝元始二年建置的行政区域为纲,按照行政区域大小的划分,一一叙述了当时的103个郡(国)及其所辖的1587个县(道、邑、侯国)的建制沿革以及各郡县的户口数字、山川湖泽、物产、水利工程、古今重要聚落、关塞和名胜古迹等。另外,《汉书·地理志》包括了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比如它记载的石油产地是最早的,它记载的户数和人口数也是最早的。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的数据,可以给出西汉元始二年全国人口分布图,矿产分布图和手工业分布图等。第三部分转录刘向《域分》及朱赣《风俗》的有关内容。
《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为纲领的地理着作。它开创了我国撰写疆域地理志的新体例。《汉书·地理志》是二十四史内16部《地理志》中最好的一部。《汉书·地理志》又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着作。不少汉以前古籍所记载的地名都是由于《汉书·地理志》用汉地名予以注释,后人才知道它们的正确位置。《汉书·地理志》是一篇史料价值很高的古代地理文献,是中国地理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代表作。
㈡ 《汉书•地理志》的写作有哪些历史意义
《汉书•地理志》作为记述疆域政区的始祖,为我国2000年来沿革地理着作树立了规范。在《汉书•地理志》的影响下,后世以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为主的着作不断涌现。
自唐代以后编修的历代地理总志,如《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和宋代以来大量增加的地方志如各府志、州志和县志等,无不受到《汉书•地理志》的影响。元明清时期的《一统志》等,也都与《汉书•地理志》同为疆域地理志性质的着作。
㈢ 《汉书地理志》都记载了哪些内容
《汉书·地理志》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撰写的古代地理杰作,简称《汉志》。它记录有关郡国的矿产,以及管理矿产的铁官、铜官、金官、盐官所在的地方,对主要河流、湖海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汉书·地理志》是一篇具有重大价值的古代地理着作。此书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全国性地理着作,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着作。不仅首创“地理志”之先河,对于研究西汉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情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汉代,我国渤海海域曾经发生鲸鱼游弋和集体自杀事件。据记载,公元前16年春,“北海出大鱼,长6丈,高一丈,4条,皆死”。又记载,公元前4年,“东莱平度出大鱼,长9丈,高1.1丈,7条,皆死。”
这两条记录,均来自于班固所着的《汉书·五行志》。文中的北海、东莱平度,都是指今天的渤海湾。汉代的一丈合2.3米。长6丈,即长达13.8米,
㈣ 第一个以地理命名的志书《汉书地理志》,带来了什么影响
《汉书·地理志》是中国沿革地理学的开山之作,其内容深深的影响了后世正史对于地理志的编纂,并开创了一个以疆域和政区为基础的地理志范式。
汉武帝剧照
由于历代编修的疆域政区地理志是我国古代地理着述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传统特色。
㈤ 《汉书•地理志》是如何讲汉代疆域政区的
《汉书•地理志》的主体是叙述汉代地理。这部分以记述疆域政区的建制为主,为地理学着作开创了一种新的体制,即疆域地理志。由于政区经常改变,郡国县邑的设置常更迭,因此,讲汉代的疆域政区,必须以一定时期为限。
《汉书•地理志》根据公元2年的建制,以疆域政区为纲,依次叙述了103个郡国及所辖的1587个县、道、邑、侯国的建置沿革。
在郡国项下,都记有户口数字,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就能得出公元前10年的全国人口数为595.9万人。这个数字虽不能说十分准确,但它却是当时全国各郡县户口数汇总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也是最早的提供全国人口数字的一部史书。
㈥ 汉书地理志的内容介绍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历史的时、空不可分,故写历史必记及地理。此志,首先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并总记了西汉平帝时郡、国、县、道、侯国的总数,全国的幅员,土地面积,定垦田、不可垦地、可垦不可垦地,民户、人口总数等;再就是参考了《史记·货殖列传》写各地风俗特产的内容,汇总了刘向“略言其地分”、朱赣“条其风俗”的成果,加以班固本人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经济和风俗特点区分地域,写了各个地域的范围、历史、地理、民生、风俗和特点,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况。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志重点在“风俗”,意在说明地理与政治的关系,提示为政者注意各地风俗,从地理实际出发以施其政。
《汉书·地理志》由三部分组成,卷首收录我国古代地理名着《禹贡》和《职分》二篇,这是对前代沿革的简单交待;卷末有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作为附录;中间是主体部分,是班固的创作,这部分以记述疆域政区的建制为主,为地理学着作开创了一种新的体制,即疆域地理志。作者根据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建制,以疆域政区为纲,依次叙述了103个郡国及所辖的1587个县、道、邑、侯国的建置沿革。在郡国项下,都记有户口数字,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就能得出汉平帝二年的全国人口数为59594978人,这个数字虽不能说十分准确,但它却是当时全国各郡县户口数汇总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也是最早的提供全国人口数字的一部史书。在县、道、邑、侯国的项下,则根据地区特点,分别选择有关山川河流、矿藏、物产、经济发展和民情风俗等等,各郡写法体例一致,便于对比、查找,为今天研究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全书还记录了周秦以来许多宝贵的地理资料,如在上郡高奴县下记 有洧(wěi,音委,洧水,水名,在河南省)水,可(燃) ,这是最早的关于石油资源的记载;在西河郡鸿门县下记 有天封火井祠,火从地出也 ,这里所记的火井,就是天然气;据统计,它载有盐官共36处,铁官共48处,反映了当时盐、铁产地的分布情况;书中记水道和陂、泽、湖、池等,合计300多处,记在发源地所在的县下说明它的发源和流向,较大的河流还记所纳支流和经行里数,这为了解古今水道的改变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㈦ 《汉书•地理志》记录了什么内容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撰写的地理杰作,简称《汉志》。它记录了有关郡国的矿产,以及管理矿产的铁官、铜官、金官、盐官所在的地方,对主要河流、湖海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㈧ 《汉书•地理志》的写作具有什么意义
《汉书•地理志》是一篇具有重大价值的古代地理着作。此书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全国性地理着作,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着作。不仅首创“地理志”之先河,对于研究西汉的矿产资源的开发情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㈨ 《汉书·地理志》由谁创作,为何秦汉以来被各个朝代推崇
这个《汉书·地理志》是由班固所着,在那个年代,想要走个远门都困难,这个班固居然将天下近百分之八十的地理地貌都记录下来,汇成了一本图册再加上文字记述,这样的东西就相当于现在的卫星啊,虽然不能实时定位,但是这样一本地图类型的书籍,怎么可能不发扬光大呢。
对当时的政府来说,中原是地大物博,但是要是不知道自己地区里面有什么那是很可悲的,于是这本书应运而生,为秦汉统一的中原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制度提供了历史依据,这就是它作为一部正史地理志而被秦汉及以后的王朝特别推崇的原因。
㈩ 汉书地理志的评价
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是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3]》开始的。班固生活的时代是汉朝已建立了200多年之际,王朝空前统一和强盛,经济发达,版图辽阔,陆海交通发达。地理知识的积累远非《山经》和《禹贡》时代可比,社会生活和管理对地理知识的需要也空前迫切。地理撰述不再近则凭证实,远则凭传闻,而是国家掌握的各地方当局的直接见闻,乃至相当准确的测绘和统计了。记录大量实际地理资料的地理着作的出现虽是那个时代的要求,但是,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却是班固对后世的重大贡献。封建时代,一般的地理着作很难流传到今天,但正史中的《地理志》,在后世王朝的保护下,较易流传下来。班固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的作法,被后世大部分正史及大量的地方志所遵奉。这样就为我们今天保留了丰富的地理资料,为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及封建时代的社会、文化史提供了重要条件。班固对正史《地理志》的开创之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