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州特产有什么,介绍介绍,辣椒方面的
贵州特产有:贵州茅台酒、咸宁火腿、海龙米、湄潭翠芽、都匀毛尖、镇远接桃、丝娃娃、织金竹荪等。
贵州茅台酒
贵州茅台被尊称为“国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的典型。
咸宁火腿
咸宁火腿是与金华火腿齐名的火腿,色泽鲜艳,红白分明,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香气洋溢,令人生津满口。
海龙米
海龙米米质优良,在历史上有“贡米”之称,特殊的白膳泥田盈育的海龙贡米,晶莹油润,滋润爽口,人称“五里香”。
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外形扁平光滑,隐毫稀见,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回味甘甜。
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饮用后唇齿留香。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derline
2021-04-28 · TA获得超过3447个赞
关注
展开全部
1、“贵阳折耳根”获得国家工商局注册的鲜活农产品地理标志。这是贵阳市蔬菜类首个获此殊荣的特色农产品。贵阳折耳根其实早就跨出深山老林,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不少餐馆内,折耳根都是口味奇特的“名菜”。
2、西山贡米息烽西山乡鹿窝村。这里富含多种有机肥料的红壤土,山高水高,水源充足。使种植谷子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种植过程中,农民保持历史上的耕作方式,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旱涝保收,自然生长,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
3、贵州花溪辣椒长于贵阳市花溪区巍巍青山之下、潺潺溪流之旁,色泽黑红发亮,经独家秘方烤制而成,味香而辣。花溪辣椒是花溪传统的名特产品,俗称“花溪辣椒”。它经加工制成的红油,即辣椒油,色泽金红,鲜香入味,辣而柔和,堪称助餐的佐料佳品。
2. 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哪些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工作,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审查和专家评审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的受理和初审工作。农业部设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专家评审。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以证明商品或服务的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 农产品地理标志
3. 贵州的特产是什么
贵州的特产是茅台酒、石阡苔茶、从江香猪。
一、茅台酒
茅台酒,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贵州茅台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于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
4. 四川新增8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你知道其中的几个呢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1年全国第1批18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公布,四川有8个农产品榜上有名,这8个新进的地理标志产品分别是。邛崃文君茶、明月雷竹笋、罗江鳜鱼、浦江樱桃,若尔盖耗牛、若尔盖藏香猪、若尔盖藏绵羊、邓柯枸杞。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农产品来源特定地域,产品品质特征主要取决于该特定地点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及特定的生产方式,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8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若尔盖的食品上榜较多。四川省若尔盖县包括一个镇,16个乡,三个牧场,96个村。若尔盖的牦牛肉也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着名产品,具有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营养,肉质鲜嫩的特点,它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着作用,是符合当今世界广大消费者绿色需求的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
8个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产品。都是非常有名的,并且有它自身产品的特有品质。
5. 贵州特产水果
1,修文猕猴桃
修文猕猴桃,贵州省修文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修文猕猴桃产自贵州省修文县,修文县县境地势从东渐向西北倾斜,海拔最高点为扎佐镇新民村三角山1610米,最低点为六桶乡黄金村六广河出境处地面海拔666米。
修文猕猴桃果形长圆柱形,表皮棕褐色,色泽均匀,果肉细嫩,呈翠绿色,色泽均匀,肉质多浆,酸甜适度,清甜爽口。
2,开阳枇杷
开阳枇杷,贵州省开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阳枇杷色泽浅黄、果皮嫩滑、口感细腻、鲜甜润喉,并具有止咳润肺的功效。“开阳富硒枇杷”是继“开阳富硒茶”之后开阳县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永乐艳红桃
永乐艳红桃,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永乐艳红桃产区地势平坦,旱地以大土泥、黄泥土、化石砂土为主,黄沙泥土、潮泥土等次之,土壤类型主要为土质沙壤土或壤土。
4,红岩葡萄
红岩葡萄,贵州省息烽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岩葡萄沟种植葡萄有30多年历史,这里不仅气候适宜,而且土壤条件十分有利于葡萄生长。生产的葡萄穗型完整,果粒饱满,皮薄透亮,具有浓郁的蜜香味,肉厚汁多,甜酸适口。
5,清镇酥李
清镇酥李,贵州省清镇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清镇酥李,以个大、味甜、色泽好、采摘时间长等特点闻名。
正宗的鸭池河酥李果形微扁圆形、果顶平、顶点微凹,果皮淡黄色、皮薄、外披白色果粉、光滑,果肉厚实、淡黄色、近核处着色较深、肉质致密、汁多、酥脆,平均果重32.3克,味甜汁多、肉质致密、酥脆爽口、有清香味、微带苦涩味。
6. 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前有几个
云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前有74个。包括种植业及初加工产品52个,畜禽产品21个,水产品1个。
据悉,全国目前共2000余个农产品品种获得地理标志称号。目前云南已有120种产品已核准注册和初步审定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位居全国第8位、西部12省区第3位。形成了一批具有云南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商标组合。其中,“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普洱茶”、“富源魔芋”4件地理标志商标还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宣威火腿
云南有三大着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鹤庆的圆腿和白族的诺邓火腿。
宣威火腿,云南省着名汉族特产之一,因产于宣威县而得名。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为其题词“饮和食德”,从此名声大着,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
2、普洱茶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 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3、 文山三七
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这是文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气等条件所决定的。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与人参同科同属,起源于2 500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山区,有“金不换“、“南国神草”、“参中之王“等美称。三七为云南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中医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4、富源魔芋
魔芋又称蒟蒻,是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具有“植物王国”的美称,共有魔芋品种17个,占全国魔芋属种质资源的63%。而富源以花魔芋品种为主,品质好、色泽佳,被魔芋牌视为精品,曾创下亩产高达11吨的纪录。
7. 地理标志产品包括哪些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包括:一是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二是原材料来自本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并进行地域专利保护。
地理标志产品专权
所谓地理标志权是指为国内法或国际条约所确认的或规定的由地理标志保护的相关权利。在法律层面上对地理标志予以保护不仅仅是对地理标志的一种技术上的鉴别和判断,更主要的是注重对地理标识进行法律保护的终极目标,明确附着在地理标志上的权利特点和权利内容,从而最终指导立法的方向。
自1999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以来,我国已对1170个产品实施了地理标志保护。其中,国内产品1168件,国外2件。范围涉及白酒、葡萄酒、黄酒、茶叶、水果、花卉、工艺品、调味品、中药材、水产品、肉制品以及其他加工食品等多个领域,产地范围遍布全国。据统计,受保护产品的经济效益平均提高20%以上。
8. 贵州的水果特产有哪些 贵州的水果特产介绍
1、贵定盘江酥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盘江酥李属于青脆李,果实个小、皮薄、色青偏黄,外披白色果粉,光滑,果肉厚实、肉质致密,吃起来脆酥汁甜,略带一点酸味,口感怡人。
2、修文猕猴桃:贵州省修文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修文猕猴桃果形长圆柱形,表皮棕褐色,色泽均匀,果肉细嫩,呈翠绿色,色泽均匀,肉质多浆,酸甜适度,清甜爽口。
3、荔波蜜柚;贵州省荔波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荔波蜜柚皮薄、囊瓣大、果肉柔嫩多汁、化渣、甜酸适口。
4、安顺金刺梨:贵州省安顺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安顺金刺梨又名光杆无籽刺梨,是安顺独有的野生资源。金刺梨少刺无籽,脆甜化渣,果实外形纺锤形,果皮黄褐色,密生针刺、萼片宿存暗绿色,果肉金黄色,肉质脆嫩,风味浓,囊室着生丝状种子。
5、凯里水晶葡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凯里水晶葡萄果穗完整,果实圆形,颗粒均匀、饱满,皮薄,绿黄色,果被蜡粉,果肉淡黄色,晶莹剔透。
9. 贵州特产有哪些
1、威宁火腿
威宁火腿是与金华火腿齐名的火腿,是贵州威宁的名优特产之一。它之所以成为特产,是因为特殊的高原生产了特殊的猪种和特殊的饲料,加之本地特殊的加工制作,形成了威宁火腿特殊的色香味。
2、从江椪桔
从江椪桔,贵州特产,主要以1984年从湖南湘西等地引进的良种为主要品种、该品种以枳为鉆、早结、丰产、耐高温、抗病虫。从江椪桔先后荣获农业部“部优”产品及“93复合中日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3、水城猕猴桃
水城猕猴桃,贵州省水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水城猕猴桃呈绿褐色,长卵形,果皮光滑、果毛稀少,果肉翡翠绿,果心乳白色,沿果心呈放射状血红色条纹。
4、关岭火龙果
关岭火龙果,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关岭火龙果,果实圆形,果皮呈鲜红色至淡红色;果肉紫红色,汁多味甜。
5、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贵州省大方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方漆器已有600余年历史,其漆制品采用牛、羊等皮革和棉、麻、绸、木等做胎,用当地的优质生漆作原料,明洪武年间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为主的漆器制作工艺。
10. 贵州的一个县市,是靠哪种水果跻身土豪榜的
清镇黄粑、清镇酥李、修文猕猴桃、开阳富硒茶、开阳富硒枇杷、红岩葡萄、贵阳折耳根、花溪辣椒、永乐艳红桃、息烽西山贡米……要问贵州省有多少种“土特产”,谁都说不清。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地理标志注册、登记数据显示,贵州省目前共有169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经国家质检总局获批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109件,在三个部门总数中约占55%;经农业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为35件,在三个部门总数中约占18%;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54件,在三个部门总数中约占27%。
既“土”又“洋”的精品
贵州省地理标志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地区环境资源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发耀25日介绍,地理标志的保护对象是名副其实的“土特产”。地理标志是各地与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标志性产品,是俗话说的各地方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地理标志就是保护这个“好东西”的产地标记名称、产品特色质量、产地人群权利、产地环境控制。
李发耀认为,地理标志既“土”又“洋”。说其“土”,地理标志是一个立足于脚下的制度,离不开创造土特产的产地环境和产地人群;说其“洋”,因为地理标志制度的出现、发展、定形、共识又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为各国所接受和遵守。
地理标志的基本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与产品品质,而扩展内容则涵盖品牌产品、质量产品、文化产品、旅游产品、生态产品、扶贫产品等六位一体的多层次内容组合。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兴仁县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等专家此前所作的调查发现,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与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酒、茶、道地药材、果蔬、畜禽产品、小杂粮、传统特色食品及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资源丰富,其产品量大、质优,构成了贵州经济发展的精品。
而通过地理标志制度进行名称品牌保护与质量技术控制,一个优质的地理标志产品可以引导一个产业快速发展,多个优质的地理标志产品可以引发一个区域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全省的地理标志战略实施可以影响和促进贵州的历史性跨越。
调查发现,贵州省如今年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致富果、致富茶、致富米、致富药、致富酒、致富猪。
以被称为脱贫致富“黄金果”的修文猕猴桃为例,自2014年12月获批保护以来,截至2016年修文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五、全国第三,达16万亩(挂果6.7万亩)。产量居全国第六,达7万吨;总产值达10.7亿元,比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前增长了5.25亿元。产地均价达30元/千克,比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前每千克增加5元。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姚鹏介绍,目前,修文县种植修文猕猴桃企业中,有13企业(合作社)获得有机认证,认证面积7000余亩;5家企业获得绿色认证,认证面积近6000亩;32家企业和合作社取得无公害认证,认证面积8.8万亩。
此外,还拥有苗圃培育公司5家、专用投入品店1家、全程技术服务公司1家、加工企业2家、销售公司9家,已建成冷库12座、筛选设备4条。2016年,修文县9家企业在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出口果园注册登记,相继与中国台湾、俄罗斯、日本客商签订购销协议,协议金额达600万美元,出口产品1200吨。
特色果茶米药酒猪带动全域旅游
全国重要天麻基地——德江,全县天麻栽种面积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前5000亩增长到3万亩,带动周边市县2万亩,产量由保护前750吨发展到4500吨以上,销售单价由30元/千克增长到60元/千克,产值2亿元以上,带动了农户1万户以上,产区群众种植天麻已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目前县内已有6家专业从事天麻栽培和产品初加工、深加工的企业,有1家天麻生产协会和8家分会,10家天麻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了生产、初加工、精深加工和销售产业链。
湄江流域的茅贡米,获地理标志保护后,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农户10万户以上,每年为农户增收上千万元。兴仁薏仁米从2012年的15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30万亩,带动了周边安顺、六盘水、毕节、黔东南等地薏仁米产业及相关旅游、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全州薏仁米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直接和间接带动12万户农户、30万农民投入薏仁米产业。
中国南方小香猪“从江香猪”,养殖基地建设覆盖从江县西部8个乡镇,118个行政村,288个自然寨。发展从江香猪饲养的农户19000户已从香猪养殖中受益。
贵州省社科院地理标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钟蕾介绍,截至2016年7月31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黔南州都匀毛尖茶有限责任公司、黔南苗岭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都匀市匀城春茶叶有限公司等29家茶叶生产企业获得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保护专用标志使用权。各企业通过专用标志的使用,所生产的都匀毛尖茶平均价格迅速从230元/千克上涨到320元/千克,产品品牌价值也提升了33%。据统计,2015年,都匀毛尖茶总产量为4310吨,总产值12.5亿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都匀毛尖茶总产量已超2800吨,总产值10.0亿元,因此,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
调查数据显示,贵州省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并辐射带动了酒产业、茶产业、中药材产业、水果产业、蔬菜产业、畜牧产业及相关食品行业、运输业、餐饮业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茅台酒和习酒等产业的发展,均吸纳了生产、研发、管理的多层次人才,分别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几万余人,带动了其他产业、企业及相关领域经济的发展。茅贡米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农户10万户以上,每年为农户增收上千万元。大方天麻的发展,惠及4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9300余户种植户,增加了就业岗位。
山地全域旅游业是贵州省的优势旅游业发展方向。贵州近年来强力推进以大旅游为龙头的多产业融合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在旅游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李发耀介绍,贵州省努力培育“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2016年上半年,贵州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2.57亿人次,同比增长39.2%;实现旅游总收入224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1%,其中安顺蜡染、普安四球茶(古茶)、罗甸玉、红岩葡萄等地理标志产品明显助推了大旅游业的发展。
2016年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旅游资源在国家划分的8个主类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红色旅游、山地体育4个主类,形成12个主类、53个亚类、210个基本类型。截至目前,贵州已完成旅游资源单体登记58734处,目前已经开发或正在进行规划、开发的旅游资源单体17936处,占比39.5%;未规划、未开发旅游资源单体27452处,占比60.5%。
“其中大部分旅游资源都与地理标志产品资源有密切关系。”李发耀说。
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了生态
调查还发现,贵州省通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仅加快了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效益也不断凸显。如茅台酒、习酒等地理标志产品从原材料高粱种植到产地环境控制,一切按照规范化的生产以标准化来保证产地环境的保护,包括产地生产用水及水环境保护、植被生态保护、工业污染治理等。
“关岭火龙果”“关岭桔梗”等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而且综合治理了石漠化,实现了“产地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地力上升—生产发展”的环境保护循环,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着名的“顶坛模式”,就是种植花椒治理石漠化,保护范围内荒坡、台地、退耕,以天然土地作为花椒种植园区,花椒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枝叶茂盛,大大增加植被覆盖率,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大量地理标志产品按照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量规律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如“黎平香禾糯”“三穗鸭”等品种资源与遗传性资源,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又推进了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保护开展。
李发耀介绍,贵州省2016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数量较2011年增长4倍,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茅台酒公司出口创汇15年增长近50倍,茅台酒基酒产量由2001年的8053吨增长到2015年的32179吨;公司营业收入由16.18亿元增长到326.5亿元;2001年实现出口创汇315.56万美元,2015年茅台酒及系列酒出口创汇1.6亿美元,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产品出口58个国家(地区)。在2013年“贵州茅台”以121.93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列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第73位。
《贵州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将加快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促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实施和品牌带动战略实施的重要任务。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黄其松表示,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特色产业发展集群战略,结合省市县产业发展情况,规划省市县地理标志产品相应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同时,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的产品标准、技术规范、生产流程的科学化水平,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流通过程中,严格相关流程和技术标准,确保该产品原有的品质。
李发耀介绍,专家们已建议贵州省全面启动地理标志公共品牌建设,有步骤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可追溯质量管理,建设和开放地理标志资源数据库,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属地管理,加强地理标志宣传和地理标志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