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地理中怎样计算昼夜长短有时候,计算出日出和日落时间,但算出的结果不正确,怎么办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导致了地球上除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外,其它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计算日出时间或日落时间我们都只要看两条线即可求出其准确时间。例如,要计算某地的日出时间,1、要先找出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的经线A,这条经线(注意,是整条经线所有的地方,除极点外)的地方时就是6点;2、找出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所在的经线B,这条经线的地方时就是某地日出时间;3、好了,利用图中的已知条件,先求出经线A、B的经度,再把它们的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东加西减,即可求出某地日出时间。要计算某地的日落时间,原理同上。
㈡ 高中地理中怎样计算昼夜长短
看太阳直射点 3.9月都是直射赤道,6月直射北回归线,12月直射南回归线,然后根据月份和地点判断
例如北京,在6月就是昼长夜短,在12月直射南回归线就昼短夜长
㈢ 地理:昼夜长短如何通过图像理解
如图,判断地表某地昼夜长短只需看该地所在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关系即可。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也就是沿纬线方向自转。
如图中A地地处赤道,其所在纬线的“夜弧”如蓝色线表示,显然赤道上昼弧与夜弧是等长的,也就是说:赤道上的任意一地点昼夜是等长的。
同理:B点所在纬线的昼弧显然长于夜弧,即昼长夜短。
C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切,可以看到夜弧已成一点。即昼弧为360°,这就是说C点这一天不仅仅昼长夜短,而且是极昼现象。
㈣ 地理:如何看图求夜长和昼长
你好
昼长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弧度法:如已知昼弧跨150°经度,周长=150除以15=10小时
2、线段法:已知某地日出时间为5:00,则画一表示日出到日落的
线段,中点为中午12时,则上午为12-5=7,下午时间也为7小时,则昼长=7乘以2=14小时
3、对称法:已知40°N的昼长为10小时,求40°S的昼长。(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因为40°N的昼长=40°S的夜长=10小时,则40°S的昼长=24-10=14小时
具体的方法要结合试题灵活运用。
请采纳,O(∩_∩)O谢谢
㈤ 地理昼夜长短问题
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当然会有还有没出现极昼极夜的某地区。
极昼极夜范围最大时,是二至日。此时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只是在两个极圈内。在南北纬度低于66度34分的地区,都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而在二分日到二至日之间的时间内,极昼极夜的范围都要比二至日小。
2、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分。春分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正是由于黄赤交角存在,到夏至日时,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上。然后直射点再向南移动,到秋分日时,直射点回到赤道。然后继续向南移动,到冬至日时,直射点到达最南端,就是南回归线上。
㈥ 高中地理 昼长计算方法
方法1:通过地球光照图中该地所在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判断。昼长=昼弧所跨经度÷15°
方法2:通过地球光照图中该地所在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比值判断。例如昼弧与夜弧的长度比为2:1,可知该地昼长为16小时。
方法3:通过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的关系求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日出时间=12-1/2昼长。日落时间=12+1/2昼长
方法4:必要时强行记忆。必修1第19页,二分二至日南北纬20°、40°及60°纬线的昼长在书中有明确标出。如夏至日20°N的昼长为13小时13分。
㈦ 高中地理 光照图的判定与应用 怎样计算昼长
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4)利用时间的对称性计算
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个时间的夜长。如下图:
㈧ 高中地理的,如何只看纬线或者经线位置就知道昼长
只看纬线的日照状况,比较纬线的白天部分(昼弧)与黑夜部分(夜弧)的长短,昼弧长,则昼长夜短,夜弧长则昼短夜长。
经线只是参考线:晨昏圈(白天与黑夜的界线)与经线圈(子午圈)重合,则昼夜等长,斜交就有昼夜长短的区别。
㈨ 地理昼长怎么算
昼夜长短的计算
1、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2、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求算。方法是:白昼长=2×(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
3、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40°N的昼长是15时,那么40°S的地区夜长为15时。
4、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
㈩ 地理中昼长怎么算
首先,记公式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当时上高中也没记什么地理公式,是要对某一件事感兴趣,才会有兴趣去学习它。
至于你的问题我暂且做如下简单的答复:
首先,做此类地理题目你要记死两点点:“太阳直射点上就是正午十二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所在经线和18点所在经线” 这很重要。
然后根据这两点你可以依据地球上1小时=15度来计算对应时间,具体方法是“东加西减”即算给定经度算以东经线的时间便相加,以西经度则相减。
一般题目中给的图会明显标记出晨昏线与某地经线的交点,只要你算出这两个交点所在经度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昼长。
至于季节,这个很简单因为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夏季我们所处的北半球是昼长夜短,南半球则相反,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则相反。具体在一年中的昼夜长短做以下描述(以北半球为例):
(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全球昼夜平分) (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
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全球昼夜平分)→→昼越长夜越短→→→→昼渐短夜渐长 →→→→→昼越短夜越长
南半球则相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