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北怎么分界线
1、中国南北方划分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2、从气候特点看: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3、农业及风俗: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茶叶等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1)地理分界线怎么看扩展阅读:
1、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2、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中
2. 地理是如何区分南北方的哪里才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呢
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划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在中国东北,他们认为山海关以外的所有地区都属于南方,而在广东,岭南以外的所有地区都属于北方。其实这些都是比较狭隘的观点。广义上来说,中国的南北仍然是由以秦岭和淮河,或者长江划分的。我个人认为秦岭和淮河之间的分界线更多的是由人文地理划分的,而长江更多的是由自然地理划分的。
3. 中国常见的地理分界线
一、气候分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二、三大自然区分界线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3、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等高线。 三、三级阶梯分界线 1、一、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2、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四、水文分界线 1、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南岭。 3、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怒江与澜沧江)分水岭:怒山。 五、地形区分界线 1、巫山:湖北与重庆的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2、太行山:山西与河北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3、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武夷山:江西与福建的分界线。 5、天山: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6、昆仑山:新疆与西藏的分界线,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7、秦岭: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分界线。 8、南岭:两广与湘赣的分界线。 9、祁连山:甘肃与西藏的分界线,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 10、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分界线,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11、阴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六、四大海域分界线 1、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 2、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韩国济州岛西南角。 3、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南端鹅銮鼻。 七、人口分界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
4. 中国地理主要分界线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积累,我国地理主要分界线,比如:
人文界限
1.人口密度界限: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基点,形成黑河——腾冲线,这条线东南人口稠密;该线西北人口稀疏。
2.旱地水田分界线:以我国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多为旱地;以南多为水田。
3.农作物分界线:以我国秦岭淮河为界,以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三熟;以南农作物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
气候界限
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限: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限: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3.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界限:从大兴安岭向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4.半干旱区域干旱区的界限: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5.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限:从鸭绿江口到长城,再到祁连山和天山山脉。
6.亚热带与暖温带界限: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至秦岭淮河一线。
地势界限
1.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限: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
2.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限: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水文界限
1.内流区与外流区界限:北段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段;南段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2.长江与黄河水系界限:巴颜喀拉山与秦岭淮河一线。
3.长江与珠江水系界限: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界限:怒山。
5. 地理上区分我国南北方以什么为分界线
一般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分界线
1、气温: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线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
15、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
区域界限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农业: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13、亚热带水果柑橘生长的北限(橘生南国).
6. 哪才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地理是如何区分南北方的
在官方地理定义上,我国的南北方应该是由秦岭淮河作为分界线的,因为秦岭淮河南北无论是气候还是文化,确实相差的比较明显,在我国的江苏省,河南省,安徽省都是跨越了南北方的,当然每个地方因为文化不同,当地人心目中的南北方定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最南面的广东,他们可能认为广东,广西,港澳海南以外的地方都属于北方,而地处东北三省的居民,估计觉得出了山海关,北京往南部方向就属于南方了,这个南北方在他们的心目中主要指的还是方向,比如说这个地方在我们的南方,北方,但是在年轻人的概念当中,一般都已经形成了秦岭淮河为界的定义。
不过随着现在地理知识的普及,大多数年轻人对南北方的概念也是越来越清楚了,都知道秦岭淮河这个划分才是南北方的标准,当然民间各地对南北方的那种定义,可能也只是对于他们的方向而言,而不是指广义南北方。
7. 地理 每个洲的分界线怎样区分
您好!
在地图上看洲线。
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②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
�③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的枢纽。
�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美洲也可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即美国以北的美洲(含美国)称为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
�④白令海峡——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狭窄水道
�⑤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狭窄水道
�⑥丹麦海峡——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⑦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
简记为:欧亚:乌拉尔山脉
亚北美:白令海峡
欧非:直不罗陀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8. 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
南北分界线,传统意义上南北方分界线,一月份0度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水田与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然而,这个过渡和变化是通过相当宽的一个带来完成的。在淮河两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宽,并看不出气候、农业、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实际上,由于淮河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确实也不可能产生一条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线来。以“橘逾淮而北为枳”为例,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中南下冷空气强,常常带来柑橘致命低温,因此现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长江两岸,除了局部有利区域外,一般也没有种植柑橘的经济价值。
我国南北分界带的西段秦岭,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因而在岭北为典型暖温带情况下使岭南成为典型亚热带(能生长同纬度淮河两岸不能生长的柑橘等亚热带指标植物)。但是,秦岭分界也并非一条线。因为秦岭南坡约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亚热带,而秦岭山脉两坡千米等高线间的宽度,也就是分界带的宽度也大约有90-110公里。而且,在历史上南北分界带是随气候变化而南北移动的。如果全球持续变暖,亚热带北界将来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9. 我国地理各类分界线是怎么样的
人口密度界线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我国地势阶梯界线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的东端。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国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 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6.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我国四大海域的界线渤海与黄海的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 黄海与东海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 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我国水文界线(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界线(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C积温3200°C等值线。 (2)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4500°C等值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7500℃等值线。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两个自然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我国综合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最冷月均温0°C等温线的地方、大于等于10°C积温4500°C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钙质土与酸性土壤如红壤的分界线、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农业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分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地形较完整(平原、高原为主)与地形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为主)的分界线、河流汛期长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