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工业空间布局有哪些问题

地理工业空间布局有哪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2-07-24 13:05:25

⑴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气候因素:气候决定农业的分布,决定人口的分布,良好的气候因素必然使该地区拥有众多的人口,必然使使该地区出现各种工业成为可能.
地形因素:地形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山地人口相对较少,而大平原人口则相对较多.人口的多少也会决定部分工业的分布.
海陆因素:河流因素会决定该地区的交通状况,从而影响该地区的工业分布.例如:沿海、长江流域就有许多发达的城市,它们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该地区发达的海水运交通.
政治因素:人为的改变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将会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发生影响,进而影响该地区的工业水平,政治中心也必然会有大量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配套第三产业和轻工业、部分重工业.
战争因素:例如:苏联为了防止二战的悲剧重演,将许多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都分布在西伯利亚,我国的国防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陕西等西部地区.
矿业因素:一个地区如果有丰富的矿藏,必然会有大量的采矿人员,以及配套的第三产业.在一个大型的矿产的周围往往会形成城市,如海南的石碌、四川的攀枝花

⑵ 经济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有什么

工业布局因素又称工业布局条件。指影响工业空间分布过程与特点的因素或条件。主要有: ①自然因素。分为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两类,它们是影响工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外部条件。前者包括矿产、土地、水与生物资源等;后者主要有工程与水文地质、地形、气候、陆地水文、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与泥石流)、生态环境条件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地区已有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市场消费因素、经济管理体制、区域政策、价格及税收制信息网络的通达度度等。它们对工业布局、特别是工业企业选择最优区位有着重要作用。 ③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工具(设备)和与它相适应的工艺流程与方法,以及劳动者掌握生产工具的技能,三者相互影响而又紧密联系。生产技术进步会相应地改变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布局影响的程度。如地质勘探及矿物采选冶炼技术的进步,可扩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减少工业布局对自然资源依赖的程度;能源利用与输送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在地域空间的广泛分布创造条件。 ④心理、行为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业布局(如区位的选择等)。 在工业布局过程中,上述各因素都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程度上综合地起作用,故应将它们同各地区的具体条件相结合,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并通过一定的经济指标计算布局的经济效果,如单位基建投资、劳动生产率、原材料与燃料动力供应成本、各项运输费用、环境保护费用、产品销售成本与利润等。工业布局诸因素对不同时期和各工业部门及企业布局影响的程度亦有轻重缓急之分,故应动态地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对该地区某工业部门和企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亦即工业企业选择最优区位的指向。如原料和燃料动力因素是影响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及多数有色金属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协作因素是影响多数轻纺工业部门及汽车、造船、机床、仪表、农机等布局的指向。

⑶ 高一地理必修2 高新技术产业区布局原因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持续集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趋加剧。近年来,先后出现“民工荒”、“电荒”、“油荒”、“地荒”,环境资源承载压力加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压力显着加大。与此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其资源优势、劳动力要素优势和市场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陆地区迁移,开始出现明显的产业区域转移趋向。
从中西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两地区均以传统的流通和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为主,为现代工业服务的金融、通讯和信息产业相当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
国家政策的相应倾斜等因素是形成东部地区与出口密切相关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中西部由于区位劣势、资金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首先发展的只能是资源密集型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及沿海地区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开始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实行产业区域转移,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扩散出去,以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而中西部地区交通、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制度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大大改观,其固有的区位劣势在不断弱化。外加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资源,是大规模承接这种产业转移的理想区位

高中地理 工业集聚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工业分散呢优缺点

一、工业集聚的优缺点:

优点:

①大规模和联合企业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

③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生产更多的廉价产品和减少污染;

④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⑤便于组织各种服务性与辅助性企业统一服务,减少社会消耗;

⑥便于男女职工适当搭配,可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缺点:

①工业的集聚会使得当地的环境污染加重,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②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③环境达到饱和、地价工资上涨、用地用水紧张,出现争夺公共设施的现象;

④产业需要升级。

(4)地理工业空间布局有哪些问题扩展阅读

1、工业集聚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地理条件和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工业集中与分散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在合理限度内,都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果。

(2)随着工业设备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引起同类生产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

(3)由于联合企业和工业成组布局能带来外部经济的节省,必然引起不同类型企业的相互集聚。

2、工业分散产生的原因

(1)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厂之间的分散。

(2)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

(3)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迫使部分企业迁出老工业区。

3、两者的趋向:

因受地区地理条件和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工业集中与分散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在合理限度内,都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果。随着工业设备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引起同类生产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

由于联合企业和工业成组布局能带来外部经济的节省,必然引起不同类型企业的相互集聚。从生产联系角度来说是走向全球化,从生产规模角度是中小型企业会逐渐普遍,我国目前还缺少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所以工业分散是未来的主要努力方向。

⑸ 工业选址地理要素

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原料(资源)、动力(能源)、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l 除场地和水源外,一般对自然要素不要求更多投入,更加灵活

l 除了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甘蔗和甜菜制糖) 以外,一般不具有季节性

l 农业产品除用作日常生活外,还可作为工业生产资料使用;工业产品除用作日常生活外,一般作为生产工具设备使用

: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布局工业的基本原则

由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各工业的主导因素

原料导向型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 接近动力能源基地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接近廉价劳动力充足区

技术导向型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区

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①分布特点:接近原料产地

②原因: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原料运输成本较高

③举例: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

: 市场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①分布特点:接近消费市场

②原因: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③举例: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化

: 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①分布特点:接近动力能源基地

②原因:能源消耗量过大

③举例: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

: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①分布特点: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②原因: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③举例: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

: 技术导向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①分布特点: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②原因:技术要求高

③举例: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布局工业的基本原则

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1) 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2)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3)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

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远离河流上游

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布局工业(部分案例):多考虑国家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例如:(1)国防需求:我国20世纪50年代于内地建大型工业基地;(2)解决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纺织工业中心;(3)改革开放政策: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4)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20世纪末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5)个人偏好: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在我国的投资

当前变化比较明显的工业的区位因素

1.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主要得益于科技及交通越来越发达

2.重要枢纽及干线对工业仍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部分发达国家由于交通的完善,工业布局已不再将交通列为主要区位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4.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⑹ 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它们工业的影响有什么变化

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所影响,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具体如下: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12-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⑺ 什么是工业布局,都有哪些影响因素

工业布局亦称工业生产力或工业配置,是指人们通过规划或其他手段,有意识地对工业生产力在全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进行调整和再分布。工业布局与工业分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
工业分布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自然结果,人们只能承认它、继承它。工业布局必须以原有工业分布为前提和基础,是对原有工业分布的再分布。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社会制度和重大社会历史变迁。
1、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地质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其中,资源条件包括各种燃料、动力资源、矿物原料资源、各种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一定空间地域内的自然资源分布总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区蕴藏的资源种类不同,即使同类资源,在各地区的蕴藏量相差也很大,品位、丰度及开采条件亦各异。工业布局要尽量发挥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地质地理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水文、交通、通讯等,工业布局要依托一定的地理环境进行,要善于利用地质、地理条件为工业布局服务。气候条件包括光照、湿度、气流和降水等,气候对工业生产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要根据不同行业工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进行工业布局。
2、经济技术条件包括人口密度、劳动力资源、生产技术、工程技术人员比例、管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特征、生产协作条件、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及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等公共工程的数量和水平等。工业布局要重点放在经济技术条件相对好的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工业发展,首先要创造适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布局的经济技术条件,特别是劳动力素质、交通通讯、观念思想等的转变。
3、科学技术条件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大规模科技进步,都是工业布局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目前,全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这一新技术革命将会出现电子计算机工程、外层空间开发、海洋工程、遗传工程等相互联系的产业群;同时,也会引起生产过程分散化和多中心化,生产内容多元化和小批量化等新情况,使工业的集中布局又出现了分散的趋势。工业布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本国、本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技术来促进工业的扩张,实现工业布局的合理调整。
4、社会制度和重大社会历史变迁主要指不同的社会制度,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和发展任务,这些都对工业布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工业布局的变化往往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紧密联系着。当社会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布局应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努力追求优化效果、合理效果,即实现有条件的工业布局合理化。

⑻ 关于地理工业区布局在上风向和下风向的问题。求教。

地理我不太懂,就搜到这么多,你看看有帮助么~~~
风先吹到的地方位于上风向,后吹到的位于下风向 也可以说风吹来的方向是上风向,风是由上风向吹向下风向的。
上风与下风是相对概念,如:风从A点吹到B点,则A为上风,B为下风; 从B点吹到C点,则B为上风,C为下风。
一般来讲居民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而工业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这样能够保证工业区的废气不会逆风吹向居民区。建筑是按照当地盛行风向来确定的,比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有污染的工业一般布局在盛行风向的垂直风向的郊外,而不是上风向。

⑼ 影响中国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说出四大工业区地理分布的共同点。(主要从地理位置考虑)

因素:国家政策,劳动力资源,矿资源,地理位置,水资源,等。
四大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珠三角工业区。
共同点:交通便利,有利国家政策,丰富劳动力,丰富矿资源,地形因素等。

⑽ 高中地理知识:环境对于工业的布局有什么影响

(1)从污染物的类型考虑,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应布里在居民区盛行风向下风地带的郊外。
在季风区要布局在与当地主要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使工厂排放的大量烟尘、有害气体不至于吹到居民区。在厂区与生活区之间应有绿化带。以便净化空气。需要大量工业用水、又要排放大谙污水的工矿企业,工厂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居民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
(2)城市工业布局要符合工业布局的原则。
如:用地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摆放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大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有严重污染、一时又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具体地说,应布置在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城市风”范围以外,)并考虑到盛行风向的影响。
(3)要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区域综合治理。
某些工业部门产生的“三废”有可利用的部分,可在附近布局配套工厂就近加以利用,将污染物有效地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使一个工厂的废物成为另一个工厂的资源。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目的。如某地区,铜矿和煤矿资源都比较丰富,拟建铜矿冶炼厂,同时建火电厂为其提供电力。但铜矿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企的二氧化硫,火电厂排放的“废气”中,有大觉的粉煤灰,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因二氧化硫是制硫酸的原料,而粉煤灰也可用来制造建筑材料,所以在附近建硫酸厂和粉煤灰建筑材料厂。
(4)还要考虑到地形的影响。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要布局在盆地或谷地中,耍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区,以免污染物难以扩散而造成污染事故。
(5)设置卫生防护带。
在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设里防护带,植树造林。可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6)作无害处理。
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建立焚烧炉或深埋废清;增加除尘装置和化学手段,清除烟尘和有害气体。
有些工业部门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如电子、感光器材、精密仪表、航天工业等,需要建立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自来水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周围可种植防护林加以保护。

阅读全文

与地理工业空间布局有哪些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