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乐清有什么特产
乐清泥蚶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1
乐清湾是国内泥蚶生产区,乐清湾泥蚶以其独特品质着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乐清泥蚶产业基础雄厚,生产规模国内领先,全市拥有泥蚶育苗厂家94家,年出苗量500亿颗,养殖总面积4.3万亩,年产量2.0万吨,养殖及苗种年产值6.1亿元,占乐清市渔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该市现已建成省级泥蚶良种场1家,中苗培育基地3000亩,无公害泥蚶养殖基地共计5000亩,泥蚶养殖示范园区近10家,并已建成国内首家泥蚶净化中心。同时,乐清泥蚶产业技术成熟,总体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拥有一支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和农民技术队伍,随着金蚶工程的全面实施,乐清泥蚶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总之,乐清现已成为国内泥蚶产业的苗种中心、养殖中心、技术中心和市场及信息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泥蚶之乡”。……[详细]
2、雁荡山铁皮石斛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2
雁荡山石斛俗称万丈须,也称雁山石斛,中国五大名斛之首,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主产于浙江省东南部乐清雁荡山境内,大多生长在潮湿背阴的岩石或生长青苔的树上。乐清石斛出于乐清地区所以名为乐清石斛,乐清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种植生产石斛,仿野生种植前后超过600年,药效甚佳为中药房常备药材。新鲜乐清石斛长约10-35CM粗约0.5-0.8CM,制成干品即为乐清枫斗,螺旋状粗约0.7-1.2CM,外有白色覆膜。国内其他地区市场仿品甚多,多见为无覆膜打蜡而成,很难分辨。雁荡山石斛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石斛胺碱等十多种生物碱。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鉴定:多糖含量为12.745%,总生物碱含量为0.029%。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眼、咽、肺。胃、肠、肾等器官和血液、心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疗效。能抗白内障,延缓衰老,抗突变,抗肿瘤(中国药学大词典)。浙江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协会乐清市所辖北白象镇……[详细]
3、黄杨木雕
推荐3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与温州隔江相望。乐清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一种观赏性的圆雕艺术,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象阳镇后横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乐清的黄杨木雕起于何时不能确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元至正年款的《铁拐李像》为迄今纪年最久的黄杨木雕,但乐清黄杨木雕的出现较迟,应在此雕像之后。乐清地处瓯江口岸,常遇洪水,当地有做“龙档”消灾避邪的习俗。“龙档”以樟木制作,上有人物雕刻,正是这种民间工艺孕育了乐清黄杨木雕。1876年,温州辟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活跃,许多乐清黄杨木雕为国内外商人所收藏,原来从事“龙档”雕刻和佛像雕刻的民间艺人纷纷转事黄杨木雕业。1909年,温州人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济癫和尚》参加南洋劝业会获优秀奖,1915年其作品《捉迷藏》又在国际巴拿马赛会上获二等奖。朱子常之外,黄杨木雕行业中还出现了叶阜如、王凤祚、叶一舟……[详细]
4、花椰菜
推荐4
花椰菜(又称花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椰菜由甘蓝演化而来,演化中心在地中海东部沿岸。1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南方,以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栽培为最早。常吃花椰菜可增强肝脏解毒能力,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预防感冒和坏血病的发生。 别名:花菜、球花甘蓝。绿色的又叫西兰花、青花菜。 品种:有白、绿色两种。瑞士雪球、法国菜花、耶尔富菜花为优良品种。 营养价值:花椰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100克中含维生素C 85-100毫克,比大白菜高4倍,胡萝卜素含量是大白菜的8倍,维生素B2的含量是大白菜的2倍。 我市花菜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育种技术、生产水平、营销网络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现有制种基地5000多亩,年繁育量达4.5万公斤,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二。……[详细]
5、红心李
推荐5
产品名称: 红心李 产品产地: 温州雁荡山 产品季节: 九月 产品特性: 果皮鲜红色,肉质汁多味甜,清口,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果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等。 产品功效: 可治暴食、去痼热、调中;核仁味苦,性平,能利小肠,下水气,除浮肿,内治消化不良,牙龈出血,慢性咽喉炎,外用消疮疖、肿毒等。 产品简介: 李也是雁荡山的一种名产。宋代王十朋见梅溪书院李花开时,写过一首和韩愈《李花》的诗,可见雁荡山载培李树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明代,据有关记载,李的品种就有“绿李、朱李、紫李、玉李、黄李诸种。俗以与麦同熟者小麦李。”李树的优良品种,主要有红心李和牛心李两种,果皮鲜红色,肉质汁多味甜,特别好吃。同时,李具有调中、清肝涤热、生津利水等功用,唐代名医孙思逸曾说:“肝病宜食之。”但多食生痰、助湿,不可不知。 产品历史: 树栽培范围广泛,品种丰富,在我国,栽培……[详细]
6、香鱼
推荐6
产品名称:香鱼 产品别名:细鳞鱼, 产品产地:江省温州市楠溪江 产品特性;肉细嫩多脂,味鲜且有香味,风味独特。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滋补强生, 驻颜保健 产品间介:鱼,是楠溪江一种奇特、名贵的淡水鱼,体长15到20厘米,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口大眼小,体上部呈青黄色,背缘苍黑,而侧及腹部银白色,身披细小鳞片,各鳍无硬棘,背鳍后有一小脂鳍,腹鳍的上方有一黄色斑.因其背脊上长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能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而得名.产品历史: 溪江盛产香鱼,闻名已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楠溪江就产有香鱼。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香鱼“长三四寸,味佳而无腥,生清流惟十月时有,与乐产少异”。《雁荡山志》又载:“凡荡水所入处皆有之,荡水西流永楠溪,则自枫林、档溪、下潭、古庙潭诸处亦有之。”香鱼俗称“溪鲤”亦叫瓜鱼,隶属鲑形目胡爪鱼亚目,香鱼而……[详细]
7、岩头西瓜
推荐7
产品名称: 岩头西瓜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个大、皮薄、汁多、味甜、含糖高、质松脆、味爽口 产品简介:岩头西瓜具有个大、皮薄、汁多、味甜、含糖高、质松脆、味爽口等特点。 西瓜,夏令佳品,历来深受人们喜爱。 产品历史:宋代范成大有诗曰:“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清人纪晓风赞美道:“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瞰顾渚茶。” 西瓜又名寒瓜,原产于非洲大片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地区,经过几千年的人工栽培,才把野生浆果培育成个大多汗、瓤沙味甜的大西瓜。唐五代时,西瓜给岩头带来名声。每年夏季,西瓜是岩头市场的畅销品,来自温州各地贩卖西瓜的客商,穿门串户,络绎不绝,车运船载,热闹非凡。 楠溪西瓜的主要产区是岩头、枫林、港头、西岸等地,尤以岩头镇湾里村和枫林镇沙岗西瓜最出名。岩头一带的沙质土壤十分适宜种西瓜。因为沙地白天吸热快,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和糖份的积聚。 同时瓜农们对用肥十分讲究,……[详细]
8、雁茗
推荐8
又名“雁荡毛峰”、“雁荡云雾”。是一种烘青绿茶,必须在清明谷雨之间采摘。选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三叶的初展肥嫩芽叶制作而成。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味道清醇。明代开始列为“雁山五珍’之一。《瓯江逸志》曾说:“瓯地茶,雁山为第一”这并非过誉。雁茗在宋、明、清三代皆列为贡品;1954年被选为国家名茶;可谓载誉全国。雁茗,出产于龙湫背、元宝心、莲花洞和雁湖岗等山高多雾的地方。那里湿度大,香灰土养份丰富,茶树生长特别旺盛,芽肥汁厚,品质优异。( 温州)……[详细]
9、雁荡毛峰茶
推荐9
雁荡毛峰茶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的特产。雁荡毛峰茶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有一饮加“三闻”之说。“雁荡毛峰”又名“雁荡云雾”。是一种烘青绿茶,必须在清明谷雨之间采摘。选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三叶的初展肥嫩芽叶制作而成。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味道清醇。明代开始列为“雁山五珍’之一。《瓯江逸志》曾说:“瓯地茶,雁山为第一”这并非过誉。雁茗在宋、明、清三代皆列为贡品;1954年被选为国家名茶;可谓载誉全国。 雁荡毛峰产于雁荡山的龙湫背、斗蟀室洞以及雁湖岗等海拔800米的高山上,其中尤以龙湫背所产者为佳。龙湫背为南北向的山谷,北面有高山屏障,山谷两岸多为冲积灰壤,土层深厚肥沃,茶树终年在云雾阴蔽下生长,承受云雾滋润,芽叶肥壮,长势甚好,另有一些茶树,生长在悬岩隙缝之间,相传古代有山僧训练猿猴攀登绝壁采茶,所采茶叶称为“猴茶”。 雁荡毛峰除鲜叶品……[详细]
10、凤尾鱼
推荐10
产品名称: 凤尾鱼 产品别名: "子鲚""鲚鱼" 产品季节: 三月 产品产地: 浙江温州 产品特性; 肉质细嫩,又香又脆,色泽诱人,鲜美爽可。 产品成分: 含嘌呤,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 味甘,能补气虚、健脾胃 产品简介: 凤尾鱼俗称"子鲚"、又称"鲚鱼",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它是温州的着名特产,是下饭佐酒的佳品, 因其尾部分叉,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温州历代相传,有"雁荡美酒茶山梅、江心寺后凤尾鱼"之说。每年三月,生活在浅海的凤尾鱼就溯江而上,群集到江心孤屿四周的江面上。近郊渔民们便驾着子鲚船,撒网捕鱼。最多是是在江心寺后面的江中。此鱼腹内多子,肉质细嫩,可心煮吃,但民间多用油煎,吃起来又香又脆,鲜美可口。
2. 乐清有哪些桥,从中举一例来说它的历史
乐清古桥
桥梁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表征,它不但是一座构筑物,也是一件艺术品,同时在工程结构上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乐清地处东南沿海,西北部高山丘陵间,万壑争流,平原地区则河道纵横,计有溪河一千七百五十八条,总长逾一千零三十三公里。
自古以来建成的桥梁,数不胜数。据史料记载,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的翁烊聚星桥(俗名“上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市最古老的桥梁。宋至清末共建有各种桥梁三百七十多座,按桥型结构,分为梁桥、拱桥两种体系。
梁桥,是用梁作为桥的主要承重构件,结构 简单,被普遍采用,是中外历史上使用最久的桥型。早期的粱桥多以木材为之,因木质粱柱易腐,遂为石材所取代。粱桥中有代表性的是沙岙大桥和慈济桥。
沙岙大桥,在柳市镇沙岙。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赵伯药建。石构,抬梁式桥墩十二架,墩上铺设桥板,共十一间,全长六十多米,宽二点五米。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增置青石栏杆。为我市规模最大的一座石梁桥。
慈济桥,在石帆镇大桥头村。宋末咸谆十年(1274)吏部尚书刘黻母解氏捐建。四墩三跨石粱桥,两侧不设栏杆,桥长十一点六米,宽二点八米。此桥乃保存最完好的宋桥,梁架构件系七百多年前肇建时的原物。
由于石料在筑桥中的普遍使用,使出现了以拱卷结构的桥型,叫做拱桥。它与粱桥比较,不但外型美观,经久耐用,而且载荷能力、稳定性和刚度都大大提高。拱桥工程难度大,造价昂贵,它不可能像粱桥一样被广泛使用。
万桥,在天成乡万桥村。北宋元?v二年(1087)动工,至八年(1093)建成,地人万规创建,故名。初为石墩木梁,后粱木被火烧毁,易以石铺陈桥面。至明宣德八年(1433)蒲岐所千户魏迪重建,历时八年,建成五跨五窦石拱桥。全长五十七点八米,中宽四点八米,两坡引道呈扇形展开,尽端宽五点二米。拱圈采用先进的“纵联分节并列”的砌拱技术,中孔最大边孔依次递减,桥身整体曲线柔和。桥面铺设踏跺,间以平台,两侧立望柱栏板,雕饰精美。万桥飞架于万桥河上,宛似“长虹饮涧”,十分雄伟壮美。
文虹桥,在乐成镇西运河上。明天启七年(1627)知县胡良臣建,又名“胡公桥”。系三跨三窦石拱桥,长三十四米,中宽四点三七米,引道端宽五点六五米,望柱栏板无存。整体构造与万桥相仿。一九六三年政府拨款按原样修葺。
除上述的梁式桥和拱形桥外,山区半山区还有以下几种较有特色的桥型。
堤梁桥,俗称“碇步桥”、 “石步碇”。它的历史最古老,是桥粱的雏形。用比较方整的石块在溪滩中筑起一个接一个的石磴,供人越溪通行。白石镇政府大门前的北街五步碇长三十一点七米,双行,每行六十多级,往来过溪方便。
漫水桥,是堤梁桥的发展,多建于季节性强,丰水期易涝,枯水期易早的溪涧。立柱为墩,上铺条石为桥面,桥身低矮,洪水季节水流漫溢桥面而过,为了使之不被洪水冲跨,柱墩两边用石条斜顶支撑,远观如多足蜈蚣,故又称“娱蚣桥”。乐成北门原先的蜈蚣桥就是这种桥型。
悬臂梁桥,多建于滇急岸陡的溪涧上。为增大桥的跨径和净空,墩台以条石多层叠涩出挑,以支承桥梁。如乐清中学校门前建于清代的泰运桥(俗称“塔影桥)。
单悬臂梁桥,即栈道。它是木桥早期的一种形式,秦汉时出现。
雁湖乡巨坑庵村的发祥峙有一段长一百二十四米、建于明崇桢年间(1628——1644)的栈道,柱、梁、桥面均用条石构筑。在临涧的绝壁间凿上下两排卯孔,立柱插入下卯,粱和桥面条石嵌于上卯,榫卯间灌以铁生凝固,故当地称之“铁生桥”。
3. 温州有哪些特产水果
温州特产水果有瓯柑、温州蜜桔、楠溪江红柿。
瓯柑,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瓯柑是中国地方传统柑橘品种,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古人有“有林皆橘树,无水不荷花”的诗句。1990年被北京“亚运会”指定为运动员专用水果。
温州蜜桔果扁圆,风味浓,优质,退酸稍早。树势较弱,果实中等大,单果重90~100克,果皮稍粗厚,含糖量中等,上色早,酸度下降快,9月上、中旬采收,9月底风味变淡。在中亚热带地区,8月下旬可采收上市。
红柿,是温州小水果中颇受欢迎的特产。永嘉红柿,品种繁多,有盖柿、牛心柿、蒸饼柿、八月红、长奶柿等,以东皋红柿长奶柿为最佳。
(3)乐清有哪些地理标志证明扩展阅读
瓯柑果形端正,梨形或高扁圆形,果顶部凸出;果皮色泽橙黄色或金黄色,光滑油亮,果蒂鲜绿;果皮与果肉结合紧密,易于剥皮,果肉柔软多汁,清甜可口,初食时略带微苦。瓯柑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过氧化氢氧化酶,与扛衰老的歧化酶,以及P、K、Ca、Fe、纤维素等人体需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温州蜜桔果汁中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C40mg%。果肉中含胡萝卜素0.3mg%,隐黄素2mg%,维生素B193μg%。果皮含有挥发油,油中含异丙烯基甲苯、δ-榄香烯(δ-elemene)。
α-古巴烯(α-copaene)、α-葎草烯、β-葎草烯、β-倍半水芹烯(β-sesquiphellandrene)、乙酸-α-葎草烯醇酷和甜香味极佳的乙酸孟二烯-1,8-醇-10-酯(1,8-menthadien-10-olacetate)。
果皮中另含橙皮苷(hesperidin),胡萝卜素(carotene)1mg%、隐黄素(cryptoxanthin)12mg%、维生素C150mg%、维生素B76μg%和果胶。叶中含维生素C151mg%;另含多种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等。
4. 乐清特产有哪些
一、乐清泥蚶
乐清湾是国内泥蚶生产区,乐清湾泥蚶以其独特品质着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乐清泥蚶产业基础雄厚,生产规模国内领先。
5. 浙江乐清有哪些名胜古迹
乐清有许多名胜古迹:中雁荡山视频介绍 乐清中雁荡山玉甑峰 西祭 中雁荡山三湖 中雁荡山东西二祭 中雁荡凤凰山 刘公谷 杨八洞 中雁荡山人文历史
雁荡山位于浙江乐清市境内,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雁荡山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全山分为八个景区,其中东南部风景荟萃,“二灵一龙”(灵峰、灵岩、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三顾雁荡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掷笔而叹:“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雁荡风景以峰、洞、岩石、泉、门、嶂称胜。奇峰怪石,悬崖叠嶂,崇耸嵯峨:古洞石室,茂林幽谷,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碧潭清涧,如带若练;雁湖日出,百岗云海,一向为游客所赞赏,至于灵峰夜景,灵岩飞渡更为神奇幻绝。
雁荡未能在“五岳”中分得一席之地,却有秋雁年年飞临山顶栖息于苍苍蒹葭之中;雁荡没有金碧辉煌的涂饰,却倒因此多了份村野之山的游洒风神。“雁荡自奇,不附五岳;龙湫所注,别为一川”,在前辈文人所有关于雁荡山的文字中,此联最足令人神往。雁荡,自有它不同于别的名山的独特励性在焉!
6. 云南的特产有哪些
云南的特产有云南鲜花饼、普洱茶、云南白药、宣威火腿、三七药材等。生活中人们常吃的宣威火腿来源云南宣威县,宣威火腿外表看起来很端正,个头非常的大,但骨头非常的小,肥肉和瘦肉的比例适中,咀嚼起来有劲,是一道不错的美食。
普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茶叶的加工集散地;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多经普洱运销各地,普洱茶即因此而得名。早在古代茶古道那一段历史中,普洱茶就担任普洱茶属绿茶类,有散茶和紧茶两种,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茶的鲜叶作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后茶则是经过蒸软或炒软后的散茶,再装入模型内压制成各种陀茶、饼茶、方茶、砖茶等,有史以来久负盛名。《红楼梦》放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中的一种。据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说中写道:“小而园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也。”何谓“七子饼茶”?普洱茶中大而圆的饼茶,以七饼装成一筒,俗称 “七子饼茶”,其汤色黄而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着称。
普洱茶含量多酚丰富,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解渴、除烦去腻、明目、清心、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对人体十分有益。据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普洱茶可以减肥、消瘦、健体、强身和防治一 些疑难慢性病”。 所以普洱茶在国外市场有很高声誉。主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法国、荷兰。德国等五十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
紫皮石斛原为广泛分布于龙陵海拔1200米~2000米区域的一类优质石斛,在现行市场收购价上,是仅次于铁皮(含铜皮)石斛的优质石斛。经上海复旦大学取样化验,其多糖含量达10.8%~11.6%之间,为霍山石斛多糖含量的60%。石斛多糖具有明显的提高免疫能力,对防癌抗癌、抗衰老及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近二十年来,浙江乐清市的部分农民纷纷涌入龙陵收购、加工紫皮石斛。经多年的采集,龙陵境内野生紫皮石斛几乎灭绝,而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价格年年看涨。在野生可采资源减少、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龙陵县以龙山为代表的广大农民纷纷对紫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形成了很多成功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龙陵县紫皮石斛属于兰科石斛属的一类优质石斛,其代表种为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um Paxt),主要分布于龙山、龙江、象达、平达、木城等乡镇,该类石斛以茎条表现为紫红色为显着特征。以开花期不同分为春紫(清明前后开花),夏紫(芒种前后开花),秋紫(立秋前后开花)三种类型。民间历来有将紫皮石斛捆于喜附生的木棍上挂在屋檐下,作为观赏。近年来,随着石斛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仅靠野生采集已难满足市场需求,为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产区农民将采集到的野生石斛中的当年生茎(商品名称白条)剪下出售,而将二年生以上的老茎(俗称老草)作为种苗栽培,由于紫皮石斛的人工栽培尚属新生事物,无现成的栽培模式,全凭各产区农民摸索试验,经过几年的实践,产区农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采取仿野生栽培,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栽培方式,可谓白花齐放。归纳起来,主要的栽培模式有:活树放养法(移活树规范种植放养法),石墙栽培法(在此基础上改进的空心砖填料栽培法)、瓦(草)房栽培法,木床栽培法(改进后的木床加杉原木栽培法)、木槽栽培法等几种栽培模式,取得了亩年产值折计3.6万元的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八角,北方俗称“大料”,属常绿阔叶乔木。其果、叶、干全身是宝,被富宁农民誉为“摇钱树”。八角干果、八角叶主要作香料、化工原料及药用,是制咳药、合成抗癌药“派龙克萨龙”和阴性荷尔蒙已烷雌酚的主要原料。同时也是高级香水、香皂、饮料、食品、烟草、牙膏及化妆品必不可少的增香剂,用途十分广泛,因此成为国际市场紧俏商品。
富宁县种植八角已有700多年历史,清干隆年间已大量种植,小有规模。腾冲红花油茶油澄清透明、耐储藏、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E、山茶苷、油酸和亚麻酸。产品远销日本、南亚及国内。腾冲红花油茶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墨江紫米基本特征因呈紫色而得名的墨江紫米,素有米中极品之称,属糯米类,俗称紫珍珠,《红楼梦》中称之为御田胭脂米。墨江紫米粒大饱满,粘性强,蒸熟后能使断米复续,具有接骨功效,《本草纲目》载: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
7. 乐清有哪些风俗习惯
乐清的民俗传统有如下一些:
1.乐清旧有的集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主要有:蒲歧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五:大荆每旬三、六、九;虹桥每旬三初八;芙蓉每旬二初七:白石每年农历三月初十等。
2.在乐清,“除夕”俗称为“廿九黄昏”或”三十日黄昏”。为欢度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各种过年食品,如要捣制年糕,故又称年糕为“捣糕”。在捣年糕之前,须择日掸扫住宅,俗称“掸新”或“换新”。除夕晚餐,先行祭祖,俗称“作除夕节”.然后以祭余的菜肴举行聚餐,俗称“吃分岁酒”。
3.端午节,即五月初五,俗称重五节,又称端阳节。以清江为界,这天所吃的主要食品江北为“锡饼”,江南为粽子。端午节在乐成及柳市一带还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在乐清惯于把龙舟叫做水龙,不叫龙船.避免与元宵节的一种灯名相混淆。
4.乐清着名糕饼食品有白象公记香糕、大荆正记冻米糖、虹桥蔡日升绿豆糕、乐成内糖饼等。
5.乐清城乡灯会的表演项目有:南岳高跷,蒲歧抬阁、闹琼花、打千秋,石门狮子,高地滚龙,县东板凳龙,寺前首饰龙,苏吕档龙,鱼灯,河灯,马灯等。
6.乐清民歌很多,可分为:山歌(如“对鸟”、”采茶调”、”抛歌”)、田歌(亦叫“田诗问”或”田诗”,如“长工叹”、”“十二月叹苦”等).渔歌(如“清江号子”、”“钓带鱼”、慎江号子”)、牧歌、儿歌五种。
7.乐清城乡流传的曲艺品种主要有“鼓词”、”道情”、”莲花”、“斗歌(”对口白)”、“打花鼓”、”双锤”、”卖技”等。
8.乐清民间舞蹈主要有:四都大猫舞——迎王十朋容图时表演,以大鼓、大钗等打击乐器伴奏,配以仪仗及游行队伍,舞蹈动作较为单调,但气势宏大。水涨烟筒舞——表现乞丐抓蛇,以”衣嘛汉”曲调伴舞。表演者手拿长柄烟筒,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衫,一副邋遢相。因其曲调幽默,曾多次改编参加温州地区调演并获奖。
9.“做戏”是乐清固有的俗称。旧时,乐清凡庙宇、词堂大都建有戏台,并不定期进行表演,俗称”做戏”。当时的演出,按俗名可分为下列几种:龙灯戏、洋山戏、稻秆塘戏、完谱戏、庙神寿诞戏。
此外,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乐清传统民俗》(南伟然和南向北所着)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乐清社会的横断面,追录当时岁时节令、经济民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游艺等风土民情,描绘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乐清风俗画卷。此书对于了解乐清的风俗习惯可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
8. 乐清有哪些旅游景点
雁荡山,楠溪江。
9. 请问你知道生蚝产地吗
国内着名的生蚝产地和各产区生蚝的差异。
北方:
威海
乳山牡蛎
三门牡蛎只要是三门县横渡镇铁强村养殖的牡蛎,由于铁强村的养殖条件得天独厚,淡水资源丰富,滩涂肥沃,水质好,无污染,所以这里的牡蛎个头特别大,味道鲜美,肉特别肥,深受消费者青睐。
宁波西店牡蛎
西店牡蛎产自宁波宁海县西店镇,目前该镇的20个沿海村均养有壮蛎,养殖面积达1.8万亩,每年产量达12800吨。当地人称牡蛎为“蛎黄”,这里养殖的牡蛎包括“真牡蛎”、“褶牡蛎”和“近江牡蛎”3个品种。冬季是盛产牡蛎的季节,俗语称“冬至到清明,蛎肉肥津津”。
福建
漳州霞美牡蛎
霞美牡蛎属于褶牡蛎种类,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地方志书就有记载用破瓦缸、乱厂头养蚵的史实,随着养殖技术革新和进步,从乱石头养蚵发展到条石——棚架——浅海吊养等养殖模式。是福建省农产品中的名牌产品。
漳州旧镇大蚝
旧镇大蚝产自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旧镇,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得益于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旧镇大蚝以肉质紧实饱满而着称。
漳州漳江口大蚝
漳江口大蚝产自福建漳州云霄,地处东南沿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常春,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境内水系发达,淡水充沛,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泥蚶、巴非蛤、缢蛏、大蚝(牡蛎)等高优水产品。
宁德霞浦沙江牡蛎
霞浦牡蛎主要品种为褶牡蛎和近江牡蛎。明成化年间就有开始插竹养殖的习惯。霞浦沙江乡一带水域开阔,位于台湾海峡西北岸,受海洋气候影响,季风特点明显,冬暖夏凉,霜雪少见。这里的蚝不仅产量较高,还味道浓郁。所制蛎干,颗粒饱满,金黄香醇。
黄金牡蛎
作为培育的新品种,福建水产研究所以福建牡蛎(俗名:葡萄牙牡蛎,也是外来引进品种)为基础,研发了一种外壳通体金黄,可生吃的黄金牡蛎。改品种有生长速度快、遗传性能稳定、等优势特征,养殖试点在泉州深泸湾。
广西
北海牡蛎
主产地是西场镇大坡,肉质饱满,口感丝滑。
钦州大蚝
广西钦州养殖的牡蛎以近江牡蛎为主,是钦州四大名贵海产之一,具有个大、肉厚、身壮等特点。其味道鲜美,肉多汁可口,同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2015年,钦州市大蚝养殖面积大15万亩,产量22万吨,产业产值16万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蚝之乡” 。
防城港红沙大蚝
广西红沙村是也是大蚝产地之一,年产约21.5万吨,产值1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