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一地理怎么看日出时间
日出日落时间就是看 晨昏线的时间,注意晨昏别颠倒了
比如我们已经知道夜长,日出时间就为二分之一的夜长
知道昼长时数,则为12:00-昼长的一半
⑵ 地理学:晨昏线 日出的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希望讲得仔细点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⑶ 高中地理,图示是日出日落时间,求解答。
先明确问题的指向,判断1点位于2点的什么方向,只要比较1地和2地的经纬度即可。所以,先来确认两地的经度关系:
1地为北京时间(图示材料信息不够完整,我猜测最有可能是北京时间)7:40日出,16:52日落,则计算出其昼长为9小时12分。由于一个地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如果以地方时来计的话,必定为关于其12:00对称。由此,可以算得1地日出至12:00应为4小时36分,12:00至日落同样也是4小时36分。进一步得出,1点如果以其地方时来计的话,日出时间为7:24分,日落时间为16:36。再回头看,题目一开始告知,1地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7:40,这就是说北京时间7:40相当于1地的地方时间7:24,从而算得时差16分钟,不难得出1地的经度为东经116度。
同样方法可以算得2地的经度。
至于纬度,比较简单,看1地和2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结合题目信息即可知晓。
余下的希望你自己来完成。
⑷ 高中地理给出日出时间 如何求出日落时间
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日出一昼夜十二时中的第四个时辰,指上午的5~7时,地支命名是卯时。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 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 日出一般指太阳由东方的地平线徐徐升起的时间,而确实的定义为日面刚从地平线出现的一刹那。
以北京,5月25日为例,落在春分到夏至的区间内,是春分过后65天。而春分到夏至一共有92天,这个区间已经过去了65%,因此可以计算得出5月25日的 α = 23°27′ * 0.71 = 16.65
北京的经度:116.46,纬度:39.92,5月25日太阳光与赤道的夹角 α = 16.65
代入上面的公式:
O'B = r * sin θ * tanα = r * sin 39.92 * tan 16.65
O'B1 = r' = r * cosθ = r * cos 39.92
cosβ = O'B / O'B1 ; β = arccos(O'B / O'B1) = arccos(r * sin 39.92 * tan 16.65 / r * cos 39.92)
北京白天在纬度切面所占的角度 = (360 - β * 2)
北京白天在纬度切面所占的时间 = (360 - β * 2) / 360 * 24 = 208.96 / 360 * 24 = 13.93 h
又根据上面的计算,北京的实际正午时间是 12.236小时
日出时间 = 12.236 + 13.93 / 2 = 5.27,大约是 05:16
日落时间= 12.236 - 13.93 / 2 = 19.201,大约是 19:12
⑸ 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怎么计算
日出时间=12-昼长日落时间=12+昼长
相反,根据某地某一天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昼长、夜长,其方法为:
某地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点)×2
某地夜长=(子夜24点-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子夜0点)×2
日出日落的时刻:夏半年时,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冬半年时,6点后日出,18点前日落。春秋二分,6点日出,18点日落。
日出日落的方位:除极昼、极夜外,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南半球是,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春秋二分,东升西落。
(5)日出时刻怎么算高一地理扩展阅读:
有关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的三个规律
1、对称规律: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当地时间12时为中心对称。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可据此推算出昼长。若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以12时为中心对称,说明观测点不位于所在时间的中央经线上。
以春分日为例,如果观测到的日出、日落的区时早于6时和18时,说明观测点在时区中央经线的东侧;反之,则在时区中央经线的西侧。
2、反对称规律: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另一地的夜长。例如,夏至日60°N纬线上各地昼长为18时29分,则当日60°S纬线上各地夜长为18小时29分。
⑹ (真诚求助)高一地理: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
1/同一天,同一纬度昼夜是等长的,不同半球昼夜互补。
答案:10小时
2、日出时间=12--(昼长除以2),两至日的昼夜互补。
答案:5点 10小时 7点
3、夏至日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24小时 24小时 12小时
⑺ 高一地理 如何看图计算 区时 日落 日出时间 复制别来 详细点最好
1、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度-│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取值原则:北半球取正值,南半球取负值)2、如果要求时差,不必考虑纬度,只看经度即可。(1)利用两地的经度差计算时间差,经度差1度时间差4分钟(15度差1小时),按时区计算是每隔一个时区,时间差一个小时。(2)已知某地的时间,求另一地方的时间,主要要判断所求之处位于已知时间的东侧还是西侧,计算法则是向东加时差,向西减时差。(3)计算过程中如果过了180度经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那么向东过日界线时要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时要加一天。3、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基本原理:任何一个地方,其地方时的正午12点一定平分白昼(白昼指日出到日落间的时间长度)应用:从上述原理可知,从日出到12点间的时间长度等于从12点到日落间的时间长度方法:(1)用12点减日出的时刻,得到的就是当地的半昼长(昼长的一半),用12点加上这个半昼长,得到的就是当地日落的地方时。(2)用日落时刻减12点,得到的也是当地的半昼长(昼长的一半),用12点减去这个半昼长,得到的就是当地日出的地方时。(归纳:如果知道一个地方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则算出这个时间与12点的时间差,就知道了昼长的一半;如果知道一个地方的昼长,用12点减昼长的一半得到日出时间或用12点加上昼长的一半得到日落时间)
⑻ 高中地理题,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公式
知道昼长,12-昼长÷2=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
二分日所有地方6时日出,18时日落。
赤道6时日出,18时日落。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的,12时日出,12时日落。
在另一半球的,24时日出,24时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