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中央10地理中国内容是什么

中央10地理中国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6 18:35:26

① 《地理中国》每集知识点是什么

《地理中国:百年地理大发现》每集知识点:

1、鸟之谜

鸟类的特征不在于翅膀和飞翔,而是羽毛,自然界中只有鸟类有羽毛;当时没有鸟类的过渡性化石,鸟类是由其他物种进化而来。

1861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第三年),德国生物学家冯·迈耶在德国索伦霍芬小镇发现距今1.45亿年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化石。

他提出假说,始祖鸟长着翅膀,而且还有羽毛,但是翅膀末端有发达的爪子,长着长长的尾椎骨以及整齐的牙齿,都呈现出爬行动物的特征,证明这是一只具有爬行动物特征的过渡性的鸟。

1868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提出鸟类恐龙起源假说,他分析出始祖鸟后腿与兽脚类恐龙后腿有35处相同特征,但是其他科学家认为这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2、风吟大漠

地球上约有1/5的陆地是沙漠;1895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从新疆喀什向东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寻找喀拉墩,楼兰、米兰、且末、尼雅、丹丹乌里克,喀拉墩,公元七世纪之后就没有了。

一五计划修建包兰铁路,中间穿过腾格里沙漠,在沙坡头治理流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撰写《向沙漠进军》。

1959年,29岁的朱振达被竺可桢委以重任带领中国第一支沙漠考察队队长。

中国西北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第一大流动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

干旱地区的称为沙漠,半干旱地区的称为沙地;以贺兰山为界,贺兰山以西的沙漠面积广阔,但形成已有已有百万年的历史,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细润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原因;而贺兰山东部,数百年时间内大片草原变成沙地。

苏联专家传来了草方格沙障,中国改良从5米见方改为1米见方,麦草长度20厘米;草方格内沙子表面出现一层薄薄的壳状物,麦草腐烂,蓝藻结皮的生物土壤结皮,以后会发展成为更加稳定的藓类结皮,地衣结皮。

3、问天冷暖

19世纪末,阿尔卑斯山上奥地利气象学家汉恩,提出气候稳定不变理论,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气候是一种稳定不变的常态。

20世纪初,美国人霍普金斯用物候现象,提出了霍氏生物物候定律,北美温带区域,维度每向北移动1度,经度向东移动5度,或者海拔上升122米,春季和初夏的物候期将延迟4天,秋季相反。

北美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大陆,没有高山峡谷的阻断,适用霍氏生物物候定律,中国由于占1/4领土的青藏高原而有改变。

国学功底深厚的竺可桢研究中国古籍上记载的物候现象梳理历史气候演变规律,主要是《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的历代主要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负责《四库全书》在战争时期的转移。

亚洲象,5000年前在燕山(京津冀一代)脚下,3000年前在秦岭一带,1500年前在长江中下游一带,500到1000年前在广西广东一代,现今只在云南边境有。

4、黄土天书

1870年,写就了《中国》这部巨着的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在黄土高原上遭遇到沙尘暴,提出“风成假说”。1950年前后,苏联学者帕夫林诺夫依据故乡伏尔加河洪水泛滥的研究经验,提出黄土高原的“水成假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发建设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刘东生来到黄土高原研究。黄土红土交替,红土成因:土壤中的CaCO3随雨水溶解并在在红土层下方沉积成钙结核,俗称料姜土,相对坚硬,而土壤中的Fe被氧化使得土壤逐渐变成红色,形成红土层。

红土层下半部分由于钙结核的沉积坚硬结实,成为能抗压的重要的支架层,建造窑洞时被利用在窑洞的顶部,所以窑洞顶部大多都为红土层。

黄土各处厚度相同,上下层颗粒大小没有明显区别,并没有洪水冲击淤积的厚度不一,大块颗粒在下层的特点,而且太行山上也有黄土存在,所以“水成假说”不对。

刘东生在黄土高原考察了东西走向4条,南北走向6条的10条大剖面,得出黄土颗粒大小区别,并根据黄土带的方向推断出风来的方向在西北方,提出了“新风成说”。

红色土的形成需要充足的雨水,所以推断红色土和黄色土的交替可能是沉积层形成时气候的湿润程度不同;黄土层中的蜗牛壳是干冷型的,红土层中的蜗牛壳是温暖型的。当时学术界普遍认同第四纪有四次大冰期的观点,但是黄土层红土层的交替却有32层,因此第四纪有32次冷暖交替。

做出黄土高原的岩心的古地磁的磁化率分析,海洋科学家用深海钻探技术提取海底沉积物的有孔虫化石并进行氧同位素研究绘制出对应远古地质时期气候冷暖变化曲线,与黄土高原岩心古地磁曲线相符,推翻了经典的第四纪四次大冰期学说。

黄土高原、极地冰芯、深海沉积并列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迁的三大支柱。刘东生2002年获得国际环境科学的诺贝尔奖“泰勒奖”,迄今为止是唯一一个获得此奖项的中国大陆人。

5、远古奇花

在地球上迄今为止找不到从无花到有花,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的过渡性物种。有花植物化石应该最早出现在热带,但是找不到更早的化石,只有一亿年的化石。孙革在黑龙江找到了1.25亿年的被子植物化石,星学花序。与一位美国学者在以色列找到的化石“以色列古花”相同。

1.25亿年前中东和远东都有相同的植物,植物的传播需要时间,那么一定还有更早的被子植物。俄罗斯古生物学家克拉西洛夫在蒙古发现了比星学花序早几百万年的“古尔万果”化石可能是被子植物。

古尔万果的底层也产狼鳍鱼,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早的真骨鱼类,肯定是比星学花序的底层早。辽西也产狼鳍鱼,孙革去了辽西,1996年发现了1.3亿年前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而且在地层中发现了古尔万果是裸子植物。

辽宁古果的茎枝太细,不足以支持沉重的上部分,猜测被子植物起源于水中。2000年在辽西发现了中华古果化石,被子植物,茎枝细弱,叶子细而深裂,根部不发达证明不用很深吸收水,证明了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起源于水中。

6、地心烈焰

世界上四大陆地断裂带:东非大裂谷,东亚大裂谷(安徽山东渤海黑龙江西伯利亚),莱茵河裂谷、盆地山岭省。中国国内活火山很少,近百年只有昆仑山有一次爆发。刘嘉麒师从着名地质学家刘东生,写就了《中国火山》一书。

1997年,刘嘉麒来到雷州半岛的广东湛江湖光岩,湖光岩是一个玛珥湖,玛珥式火山喷发是指岩浆上涌的过程中,遇到地下水发生爆炸,巨大的水蒸气喷出地表,使地面塌陷形成低平火山口,然后逐渐积水所形成的火山湖就是玛珥湖。

湖光岩的玛珥湖与德国西部艾菲尔高原的玛珥湖并成为姊妹湖。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大陆断裂带,南起莫桑比克中部,在希雷河口分为东西两支,一路北上刺穿红海,直到欧亚大陆,长度将近赤道六分之一周长,拥有世界上四大火山带之一,东非裂谷火山带。

世界上四大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世界上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刘嘉麒认为东非大裂谷最终将走向平静,不会继续裂开。

② 观看中央10台《地理中国》栏目观后感至少1000字 急用!!

2019年1月28日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播放了录像节目,题目是坑底异像,其中间的一段异像是有一处钟乳石是横着的方向生长的。在观看电视的时候我拍了五张照片,我是头一次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这个横向生长的钟乳石。电视中贵州师范大学的王恒松教授认为是风的作用才产生了这个横向生长的钟乳石。我对这个结论产生了质疑,我认为如果是风的作用的话,那么在这个横向生长的钟乳石左右大约五十公分的左右还有向下生长的钟乳石,为什么那两处距离较近的钟乳石没有受到风的影响。根据我的观察,这个横向生长的钟乳石是由于这块产生钟乳石的太空岩石,或者是由地底拱出来的岩石当时是呈现融化半融化的状态,当钟乳石的溶液向下流淌的时候,逐渐冷却而固定了,可是这个流淌的钟乳石的基础由于较厚还是呈现半融化的软化状态,这块基础的岩石较重,受到地球的引力下垂于上面的岩石脱离,又由于左面基础岩石的粘连拖累促使这块岩石面下沉左面牵扯这个已经与地面垂直流淌的钟乳石顺时针旋转了90度,才把那个原来竖着流淌的钟乳石横了过来,由于这个横着的钟乳石还没有彻底冷却,受到地球的引力产生了微小的弯曲,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的这个发现,是建立在钟乳石并不是经过几十百千万年才形成的,而是在很短的时间里瞬间形成的,我的这个想法看法不一定正确,还有待于科学界科学家们做出科学的判断。我当时看过这期节目后几天给节目组的主持人于胜春邮寄过挂号信,问过这个问题,因为没有回音也不知道收到没有?我的名字:刘君电话号码:13703619431.我还有我自己认为的天文地理方面的科学发现,可是没有找到地方发表,希望看到这段评论的,联系我微信号是实名头像是红色背景大海中的帆船,谢啦

③ 《地理·中国》2019 各期主要内容

主要讲述了中国的地征地貌和风土热情。

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并在各层次学校开设相关课程。

④ 中央电视台10频道《地理中国》栏目 重播时间

栏目名称: 地理中国
首播频道: CCTV-10科教频道
主持人: 于胜春
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日 17:30
重播:次日 09:45
类别: 科教

⑤ 地理•中国

天山网讯
自8月17日起,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到新疆和静县,前往世界自然遗产地巴音布鲁克草原,以计划开通建设的巴音布鲁克牧区
第二条观光旅游公路为主线,用纪录片的形式,全方位展示巴音布鲁克独特地理特征、开都河流域、旅游、人文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地理中国》是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关注地质科普的品牌电视栏目。栏目以地理、地质科考活动为主线,对祖国辽阔版图中,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自然
现象,纷繁复杂的地质地貌构成、演变等内容进行展现,传播自然科学知识,解析自然规律,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重大主题。以行进中的地理、地质科考活动为
线索,从自然角度解读中国,以科学认知关注人的生存发展。

在这为期十多天的采访中,摄制组以开都河为导向,沿着即将建设的第二条和静至巴音布鲁克旅游观光公路,或乘车,或骑马,或步行,将哈尔萨拉温泉、赛
汗托海、阿尔夏特阿尔先、奎克乌苏湖、达楞达板等一处处还不为众人所了解的迷人景色,一一记录。为了将和静美丽、神奇、绚丽的自然风光展现给全国的观众,
摄制组不辞幸苦,每天清晨六点追逐太阳升起,夜晚伴着落日收工。摄制组还邀请地质专家、原新疆156煤田地质队工程师李忆祖详细阐述“开都河”的形成原
因、独特的地质构造情况。

⑥ 急求三篇cctv10的《地理中国》的摘要(每篇300字)

《神奇的硅化木》1月9日播出

上个世纪70年代,硅化木在北京延庆县的山区被当地农民发现,引来地质学家的关注。由此,专家们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科考,最终确定,硅化木孕育于距今一亿年前的侏罗纪,而它的形成,则是亿万年复杂地质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结果。本片将跟随地质专家,一探硅化木的成因之谜

《大峡谷的奥秘》1月8日播出

四川大渡河大峡谷最深2675米,是世界最深的大峡谷之一。正因为深,在峡谷两岸,保存完好并充分暴露的不同地质时代的岩层,从谷底向上整齐排列。岩石中含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是一部完整且形象的“地质及生物衍变的教科书”,厚达数千米的完美地质剖面,记录了十多亿年来地质演化的历史。

《走近琼海火山群》1月7日播出

上个世纪90年代,地质专家白志达在海南琼海地区考察时,偶然发现了海口附近分布着大量古火山遗迹,而且火山的形态种类非常丰富。通过十余年的考察,白志达和海南的地质工作者,确定琼海、湛江地区在新生代曾有过大规模火山喷发,并绘制出该地区的古火山分布图,为进一步研究琼州海峡的演变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红岩石瀑之谜》1月6日播出

在湖北省随州市大洪山琵琶湖,有一处宽度达50多米的瀑布,令人感到十分惊奇的是,构成瀑布的并非是水流,而是红褐色的岩石。这一地质奇观吸引了中国地质大学李江风教授一行前来考察。伴随着考察的一步步深入,红岩石瀑形成的奥秘一步步揭开,而大洪山数亿年间沧海变桑田的地质变迁也随之浮出水面。

⑦ 地理中国每集概括至少50字,谢谢。

《地理·中国》观后感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⑧ cctv10节目表

cctv10的节目表有:

1、地理中国:

时尚科技秀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档融媒体科技日播栏目,每集十分钟,让观众了解三个科技点。意在“展示科技新创意,新产品,新发明”,让百姓在享受科技之美的同时,了解科技内核,体验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切实改变。

⑨ 中央10套《中国地理》节目内容是什么

寻找恐龙

⑩ 央视《地理中国》有关地理知识

从世界上看——位于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我国位于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特征为西部高,东部低.中国地势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这里土壤肥沃,开发悠久历史.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东经135度2分30秒)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3度52分)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度40分)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度33分)

阅读全文

与中央10地理中国内容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