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哪些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8 05:42:34

Ⅰ 地理差异的三要素有哪

(一)整体性
自然地理整体性是各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同一区域不同自然地理要素共同影响自然环境。自然地理要素为地气水土生,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地理问题即从地形(地貌)地势地理位置、气候(气温、降水)、水(地表径流、洋流)、土壤、生物多角度分析。
例如东北多湿地的原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多条地表径流汇入,地下多冻土,水分不易下渗,植被覆盖率较高,涵养水源能力较强。
考查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思考对五要素的影响,例如分析某条河流径流量下降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水量减少,入海水量下降,河流水位下降,补给地下水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水量减小,搬运能力下降,河口三角洲形成速度减慢(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空气变干燥,温差增大(气);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沙化,海水侵蚀加强,海岸线倒退(地貌)。
(二)差异性
差异性是不同区域之间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涉及区域与区域的比较,在分析各地时需要因地制宜。差异性体现在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带性是自然带分布符合理想状况,不符合理想状况为非地带性。
1、地带性
地带性包括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
自然带分布随纬度有规律地变化,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带,主导因素是热量的纬度分异。不同自然带的判别应关注植物类型,例如树木与灌木(2017全国卷,城市常绿绿化带灌木丛),不同植物对热量和水分要求不同。
(2)经度地带性
植被由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变化,例如我国华北地区向西:森林—草原—荒漠。主导因素是水分,中纬度分异明显。
(3)垂直地带性
植被由山麓向山顶有规律的变化,主要由水热组合条件差异导致、
垂直地带性可考查带谱问题,先看基带(基带反映纬度地带性的气候,可以辅助判断山的位置),再看雪线(高山永久积雪的下线高度),关注阴坡阳坡的带谱倾斜,结合直射点判断半球和纬度位置。

Ⅱ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哪些分异规律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植被、土壤与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2.同一自然带,随着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4.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低,阴坡高;迎风坡(降水量多)低,背风坡(降水量少)高.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内容是什么

地理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又称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等要素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这一要素影响另外要素,这一部分影响另一部分。如赤道附近的低平地区,由于获得的太阳热最多,形成高温多雨气候,从而为热带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多样的植物和丰富的果实,又为多种多样的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这种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构成赤道低平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这一整体乃是由于安第斯山这个要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为整体性的地理环境,它的各个地区的形态和结构并不相同,总是有规律地因地而异,通常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

(1)地带性差异主要指陆地上的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成一定宽度延伸,并按南北方向更替的带状规律性。地带性差异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产生了沿纬向分布的热量带。热量分布的地带性,影响着水分的分布,各个地带不同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又形成不同的气候特征。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下,气候也是按地带分布的。气候影响植物,而植物与动物又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的气候带就有不同的植物带和相应的动物界。这样,在整个大陆上形成一系列按纬向分布、南北更替、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自然带。

(2)然而在世界大陆上,很少能找到整齐地按照地带性因素形成并分布的地理环境,它们在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下,改变了自然带东西方向水平分布的规律,而表现为垂直地带性或经向地带性的分布和呈地方性分布。这种差异,不是因纬度高低而产生的,故叫非地带性差异。

经向地带性是非纬向地带性的一种表现,是指自然地理现象近于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带状分布规律。由于海陆分布、洋流、山脉南北走向等造成的大气湿度、降水等因素自海洋向内陆递变,从而引起的自然地理特征东西变异。垂直地带性,一般指高山地区自然地理现象随着高度而递变的规律性。

Ⅳ 地理环境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从总体来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征?不同的区域又有什么特征?

从总体来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不同的区域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2、 全球性的地域差异主要是哪两种?由此产生的地域差异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全球性的地域差异主要是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由此产生的地域差异最明显的标志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3、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形成基础是什么?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地表景观和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形成基础是热量。

4、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在地球上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沿着纬度方向变化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

在低纬的热带雨林带、高纬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横穿整个大陆地带,在中纬的一定范围内的各自然带形成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5、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形成基础是?地球上最典型的地区在哪里?如何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分异。形成基础是水分变化。

这种变化在中纬谋区表现较为明显,自然景观呈现出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6、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分异规律与哪些因素有关?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拨差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递变,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分异。分异的基础是水热状况。

分异规律与纬度、高度等因素有关。纬度越低垂直分异明显,高度越高垂直分异明显

Ⅳ 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在地理环境是由性质不同的各种要素(地形、气候、水、生物、土壤等)组成的;每种要素不是以单一形态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地理环境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形态单位的有规律的组合。

(5)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哪些扩展阅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内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

2、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在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着的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可以说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我们每个人却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或是从旅行过程中获得对地域差异现象的感性认识。

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可以观察到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显着差异。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Ⅵ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什么

自然地理差异性即为分异性~水平方向主要为纬度分异、干湿度分异,垂直方向有垂直分异规律。所以回答这个的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分上述三部分,然后每一部分都应包括地理环境六大要素内容,即:气候和气象、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

Ⅶ 什么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这一要素影响另外要素,这一部分影响另一部分。如赤道附近的低平地区,由于获得的太阳热最多,形成高温多雨气候,从而为热带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多样的植物和丰富的果实,又为多种多样的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这种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构成赤道低平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这一整体乃是由于安第斯山这个要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地带性差异主要指陆地上的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成一定宽度延伸,并按南北方向更替的带状规律性。地带性差异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产生了沿纬向分布的热量带。热量分布的地带性,影响着水分的分布,各个地带不同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又形成不同的气候特征。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下,气候也是按地带分布的。气候影响植物,而植物与动物又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的气候带就有不同的植物带和相应的动物界。这样,在整个大陆上形成一系列按纬向分布、南北更替、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自然带。

Ⅷ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哪些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形成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的陆地自然环境,如森林、草原和荒漠。这就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为由赤道向两极的差异、由沿海向内陆的差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差异和地方 性差异 规律。

Ⅸ 什么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请用你的话解释

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和差异性。差异性是指全球陆地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的不同地区,表现出极为显着的地域性。
水平地域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形成基础:热量,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影响因素:降水,形成基础:水分,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垂直
地域分异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Ⅹ 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哪些

月球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地球相比:
1.
月球上没有氧气,人们无法呼吸;
2.
月球上没有水,不能供给人们水资源;
3.
月球没有大气层和臭氧层,无法阻止紫外线的到来;
4.
月球上没有空气,人们无法正常的用声音来交流;
5.
月球的引力太小了;
6.
月球早晚气温差异大;
7.
月球自转周期太长.

阅读全文

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