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中的集约是什么意思

地理中的集约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30 12:21:28

‘壹’ 土地利用中“集约度”是指什么

土地经营集约度 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集约度的高低与投入量的多少成正比。土地经营集约度可以分解成两个相关联的概念,即初级集约度和次级集约度。初级集约度指在土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土地的资本或劳动的数量,土地产品包括作物、矿物、办公楼、住宅空间和高速路等。次级集约度指特定地点加工土地产品过程中使用资本或劳动的数量,例如畜牧产品加工、矿石的冶炼、制造业、商业的经营乃至住宅的使用等。
土地经营集约度和集约方向取决于以下条件:①土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肥力、水源、地貌、气候、植被、动物分布等。自然特征较为优良的土地生产潜力大,集约度高。②土地位置。土地的位置尤其是相对于中心市场位置的远近,直接影响到土地经营集约度。如城市土地,人口集中,从事工商业建设,建筑物要向高空发展,是高度的集约性利用。又如城郊农地,交通方便,用于生产含水分高、易腐变质的蔬菜、花卉、蛋、奶产品,要求投入资金、劳力都多,集约度高,效益也高。③社会生产力水平。农业技术进步,需要增加投资,提高集约度。工业技术进步,以增加农业对自然界的控制、适应和改造能力,并在肥料、病虫害防治、饲料等方面提供新产品,不但大量节约劳力,还将大量增产。又如从保护地栽培到设施园艺,置农业生产环境于人工控制之下,不但充分利用土地的培养力,还与工业一样,充分利用土地的支持力和空间,达到高度的集约和较高的产量。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由于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复利用,其经济效益更高。④土地的交通条件。技术发展促使交通运输发展,信息传递加快,则空间距离缩短,运输费用下降,时间上速度更快,供需信息更灵,则农地利用位置差别愈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自给比重大,商品交换范围狭小,交通影响不大;在商品率提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对农业的集约度关系甚大。城市近郊农业生产成本低,农产品价格高,收益大,资金积累容易,有利于增加投入和提高集约度。而远离城市的农业,运费高,产品保鲜困难,支出大,收益小,积累能力低,难以高度集约。⑤人地比例。人口压力也是影响土地经营集约度的因素。人地比例不同,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其资金或劳动力的集约度也会有不同层次的差别。⑥价格因素。产品价格的升降也影响土地经营集约度,产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土地集约度升高。⑦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体制。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可以自由利用土地,但经营十分粗放,土地生产率极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有了进步,集约度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可是,大量土地被官府、贵族、地主占有,劳动者与土地分离,难以合理利用土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普遍采用机器,资本投入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较快。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土地公有化以后,创造了集约经营的条件,但采用何种经营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决定。⑧土地利用与经营者的个人条件。资金充足、经验丰富的经营者会搞集约化生产,提高土地经营集约度;经营管理者对集约经营的态度也严重影响着土地经营集约度。
反映集约经营程度或水平的指标有:①单项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耕地或农业用地摊得的农具和机器的台数(或机械马力数)、电费(或耗电量)、肥料费(或施用量)、种子费(或种子量)、农药费(或农药量)、牲畜头数和人工费(或劳动量)等。②综合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摊得的占用资金额、固定资产额、生产成本费、生产资料费等。反映集约经营经济效果的指标有:单位面积耕地或农用地上所获得的产量、产值、增加值和纯收入,以及单位投资所获得的产量、产值、增加值或纯收入等

‘贰’ 高中地理的集约型农业是什么意思

世界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并向知识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现在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也就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实现这个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发展集约型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基本上是粗放型农业,是“人+地”的生产模式。有的山区还存在着刀耕火种、人力拉犁现象,简直还是原始农业。粗放型农业主要依赖土地、劳力、农资、水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是外延投入的扩张,是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也可以说是体力型农业,搞的往往是短期行为甚至掠夺性生产经营,追求的是面积扩大、总产增加和产值提高,农产品产、销经受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相对于粗放型农业而言,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是农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农产品生产、销经受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要小得多。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搞粗放型农业带来生产成本递增,今后应该走依靠科技节本增效的集约型农业发展之路。

‘叁’ 地理 集约式和粗放式 有什么特征

集约式和粗放式一般用来表示农业的地域类型.
粗放式的农业指的是投入小,商品率不高,技术条件低下的农业,它的增产主要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加大劳动力等方式,如游牧业.
集约式就与之相反,投入大,商品率高,技术条件好,资金雄厚的农业,它的增产主要通过技术与资金的投入.

‘肆’ 人文地理的工业集约和粗放的概念与政治经济学中的集约与粗放概念有什么差别

集约就是密集型的意思 指的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科技等等 如大牧场放牧业 但游牧业就是粗放型的

‘伍’ (高中地理)什么是粗放农业、密集农业集、集约型农业

粗放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称“粗放农业”。其主要特点是:对土地的投入较少,而且投入中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占主要地位;影响农业品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面积的大小和土壤自然肥力的高低。这种农业经营方式是同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相联系的。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 这种农业主要依靠数量较多的土地和自然肥力较高的土壤来获得农产品与增加产量。其农产品总产量的增长,主要通过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来实现。因粗放农业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很少,故产出很低。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一般在地多人少、边远偏僻、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多采用粗放经营方式。如非洲的干旱和沙漠地区,中国的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干旱或高寒地区和云南、贵州等边远山区均为粗放农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粗放农业将逐步向集约农业转化。 粗放农业包括: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自给农业)、游牧业(自给农业). 密集农业是农业的分类中按投入多少分类。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这样的农业称为密集农业。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蔬菜 花卉 养猪 养禽等农业,出现了技术和资金密集的工厂化生产。 农业集约经营是与粗放经营相对的农业经营方式。粗放经营是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下,对土地进行浅耕粗作,实行广种薄收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相反,它是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装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并改善经营方法,以提高单位面积总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

‘陆’ 什么是密集型,粗放型,集约型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主要的粗放型经济形式有两种:一是迁移农业,二是游牧业。

密集型经济是对称劳动密集型经济。在资本的有机构成中,投资于生产资料的比重大于投资于劳动力的一种经济类型。资本密集型经济通常也是技术密集型经济。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6)地理中的集约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特征

(1)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资源转移、规模经济、学习效应等因素形成的动力所推动;

(2)在同样的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下 ,所受的资源约束和通货膨胀压力较小;

(3)如果宏观调控得当 ,则增长过程基本上可以保持持续稳定的状态,一般只存在较小的属于动态经济的自然波动;

(4)产品的品种较多、质量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库存积压较少。这是一种增长代价较小 ,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高的增长方式。

‘柒’ 高三那地理关于集约化!!很急啊!!要高考了!!

关键是理解集约化的概念。
农业集约化: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它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而农业的粗放经营则与此相反,是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下,以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较少的投入为特征,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集约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而同时避免由于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而带来的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劳动力集约化就是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所以分布在劳动力资源数量多的国家和地区

希望对你有帮助

‘捌’ 地理中的农业专业化与农业集约化有什么区别

农业专业化:例如我国太湖平原的自然环境最适合粮食作物中的水稻生长,那么该处的农民往往在选择种植粮食作物种类的时候优先选择水稻,这就是农业地域专业化的含义,在地理上简称为农业专业化。
农业集约化:原本分散的单个农户自然或者半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变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场经营者从事非常现代化的科学种植/养殖,这叫农业的集约化。

阅读全文

与地理中的集约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