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球上有多少种地理环境

地球上有多少种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2022-08-01 20:55:54

A.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团, 经济, 交通, 军事, 社会行为等要素。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的圈层, 称为人文圈或社会圈, 智慧圈, 技术圈。

(1)地球上有多少种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最重要的常态地貌类型以外,我国还有类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缘地貌,仅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北段,类型就有45种以上,成为世界上冰缘地貌类型最多的国家。

如此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多元化和中华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地处地球的北温带,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气候宜人,众多的江河湖泊,使广阔的土地可垦可耕,供人们衣食。

因此,与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华文化产生和延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同埃及文化囿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化囿于两河流域相异,中华文化滋生地不是依托一个江河流域,而是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大的区段。

B. 地球上一共有多少种气候怎么划分的

气候类型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引起的,在地球上不呈带状分布。在一个气候带内,根据气候的各种特征差异,可以划分出几种气候类型,同样的气候类型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气候带内。例如,海洋性气候就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沙漠气候也分布在热带、副热带和温带。 气候类型的划分,通常是采用气温、降水量和其他要素的平均值及年变化特征作为指标。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也使用自然地理资料,如洋流、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资料作参考。气候类型 特点 气温变化 降雨量 分布地区 对植物影响1大陆气候 冬冷夏热 年/日变化均大最热月:7月最冷月:1月 集中夏季年变化大,常有洪涝或干旱发生 日温差大,利植物生长2海洋气候 温和、多云、湿润 年/日变化缓和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 降水量稳定 不利植物生长3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暖热,冬寒冷 年温差比海洋气候大最热月:7-8月最冷月:1月 夏潮湿多雨冬干燥少雨年变化大,水旱灾频繁 高温与多雨期一致,利植物生长4沙漠气候 大陆气候极端情况干燥,少云少雨,多狂风沙尘 日变化非常大可达50℃以上 降水量奇缺不到50mm 雨少,植物难生存5草原气候 大陆到沙漠过度带温带:冬冷夏热 夏均温在20以上,冬均温低于-5℃;年温差超过30℃ 集中夏季,6-9月占全年70%~75%年雨量少于400mm, 仅适需少水份的草本植物及耐旱作物生长热带:全年高温,有明显乾湿季 最冷月:16~18℃以上最热月:26~28℃(雨季来临前)集中湿季年雨量750~1000mm 热带草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同上6地中海型气候 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干燥少雨。 最冷月:4~10℃间最热月:22℃上下 冬季降水多于夏季,占全年6-7成年雨量:300-1000mm 纬度30-40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 高温时少雨低温时多雨的特性不利植物生长7苔原气候 全年气候寒冷,都是冬季。 最热月:0~10℃间 年雨量少于250mm,降水型态大部份是雪。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气温低,只有苔藓、地衣类植物可以生产。8冰原气候 终年冰雪覆盖,也叫冰漠气候。 最热月:0℃以下 年雨量约100mm,都是以雪的形式降落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高原。
求采纳

C. 地球的环境

真的假的呀!太有用了!以后妈妈再也不怕我不会写说明文了!

D. 地理环境包括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米。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同人类社会直接有关的地球自然环境部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既区别于作为地球存在条件的宇宙空间环境和地外环境,也区别于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而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这一位置上的地形、土壤、气候、水系、矿藏、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生态条件等等,是一种社会物质前提的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和经常的物质条件,是人们活动的场所,它为社会物质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是,地理环境不能对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的变化极其缓慢,而社会的发展则比较迅速,对于极不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同时存在着大体相同的社会制度,基本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同时存在着很不相同的社会制度等现象,单从地理环境方面是无法说明的。把地理环境夸大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是相互作用的。人类依赖于地理环境,同时又能动地改造它,使之成为人化自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地理环境的面貌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地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

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内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

其次,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

再次,全球大小各级自然综合体内部,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自然综合体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其内部各要素和各部分是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单独改变其中任一要素和部分是困难的。当然,在人类强有力的影响下,地理环境也会发生局部的变化,如由于人工灌溉、沙漠地区可以出现局部绿洲;由于人为滥伐,热带雨林可以局部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但一旦人类的影响停止,让其自然发展,只要大气环流形势不变,最终地理环境仍然要恢复它原来的面貌。这表明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地理环境整体的制约。

E. 世界上有几种地貌

名词解释: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按其自然形态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名词详解: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根据地表形态规模的大小,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较小的地貌形态如有在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垄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地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地貌发展变化的物质过程称地貌过程,包括内力过程和外力过程。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根据形态及其成因,可将地貌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或形态—成因类型。地貌也叫地形,不过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在测绘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总称。地形起伏的大势一般称为地势。

(一)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在特定的地质基础与新构造运动等内力因素,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水文、生物等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我国民族地区几乎连成一片,较完整地保留了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我国民族地区地貌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1.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如横断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5000——6000米,一般也在4000米左右。又如天山山脉东段的吐鲁番盆地,盆地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海拔—155米, 是全国最低的洼地,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海拔3500——4000 米, 最高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二者高差5600米,距离仅有150公里左右。

在内陆干蛙地区,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和戈壁地貌,约占全国面积的13.8%,其中95%以上的沙漠和戈壁地貌位于内蒙古、宁夏、青海等民族聚居地区。

在西部高山地区,现代冰川覆盖面积达537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及天山、阿尔泰山和祁连山等地区,多年冻土分布面积有 215万平方公里。

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出露大面积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占全国同类岩石的42%。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溶作用强烈, 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边缘的民族地区,西起湟水流域,经六盘山麓、鄂尔多斯高原,东止西辽河流域的广大范围内,堆积的黄土经流水作用,侵蚀发育了现代的各种黄土地貌。

在长白山、大岭、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及滇东、黔西、桂西有广泛的玄武岩喷发,形成熔岩地貌。如白头山峰顶的天池就是一个火口湖;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北部和中部散布着348座死火山;在黔东南、桂中、 桂西北和桂东南发育了红层丘陵,滇中发育了红层高原,滇南发育了红层山地。

我国大陆民族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多居内陆,远离海洋,但广西壮族自治区濒临南海,曲折的海岸线长达1500公里,着名的海湾有钦州湾,湾内淤泥质海滩为红树林海岸。广西海岸带外的北部湾位于大陆架上,深50米左右,其间有800多个小岛,最大的是涠洲岛;钦州、防城、 东兴的海湾内岛屿,原来属于陆地上的侵蚀残丘,后因海水入侵而与陆地隔开形成岛屿。

2.山地高原广泛分布。民族地区大约93.5% 的面积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上。全国主要的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海拔3500——5000米)出现在西部的最高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36.8%,在青藏高原上,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56.7%。这里集中了全国秦岭以外的主要中山(海拔1000——3500 米)。第二级阶梯的东缘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与第三级阶梯为界,海拔大都在1500米以上。全国的四大高原除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外,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部分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全国的四大盆地除海拔较低、面积较小的四川盆地外,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也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山地分布集中,面积广大,如果把切割的高原和起伏的丘陵包括在内,广大的山地约占民族地区总面积的75%。 山地是全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第三级阶梯上民族地区的平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总面积的1.7%。这些平原之中,除内蒙古东部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外,其他民族地区主要是分布零散的狭小平原,而且多属海拔200—500米的平原。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众多的小平原,面积共约3.16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平原是南宁——桂平的郁江河谷冲积平原,面积仅6400平方公里。一般平原的面积为300——600平方公里,海拔200——500米,相互间被山地丘陵分隔开。

群山起伏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牡丹江、图们江、珲春江穿流于众山之间,在延吉、敦化、珲春等河谷盆地内,形成海拔200——500米的狭小河流冲积平原。

(二)主要地貌类型

按地貌形态分类,我国民族地区的陆地也和全国一样,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1.山地。我国是个山地众多的国家,其中民族地区占有我国山地的大部分。山地按其走向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 大致位于北纬40°—43°之间,几乎都在民族地区境内。天山山脉是位于亚洲中部的巨大山脉,全长2500公里,西段在前苏联境内,东段横亘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250—300公里。天山向东延续,与河西走廊北侧的北山(合黎山、龙首山)相连,再向东延至内蒙古中部即为阴山山脉。

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大致位于北纬32.5°——35°之间。昆仑山位于民族地区,西起帕米尔,东止四川盆地的西北缘,由西而东横贯青藏高原,长约2500公里。昆仑山东段的一条支脉积石山继续东延与秦岭山脉相接,经陕西南部,东止于淮阳山,但秦岭的分布范围已不属民族地区。

最南的一列是南岭,位于北纬24°——25.5°。南岭又叫五岭,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和大庾岭,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在这五岭中,前三岭位于湖南南部和广西北部的民族地区,后二岭则不属于民族地区。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由西向东大致分为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经辽东的千山、山东丘陵到东南的武夷山;最东边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东部;武陵山则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汉州境内;长白山位于东北的东部,大部分山地属于延边朝鲜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千山和武夷山分别聚居着满族和畲族;台湾山脉则聚居着高山族。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如阿尔泰山、祁连山等。阿尔泰山脉横亘在中国、前苏联、蒙古三国边境,位于我国新疆境内的是整个山系的东南段南坡,海拔3000米左右;祁连山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山地东西长达1000公里,南北宽约200~500公里,由几条平行山岭和谷地组成,山岭高度一般在海拔4000米以上。

昆仑山以南的高大山地,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在西段表现为西北——东南走向,向东逐步转为东西走向。喜马拉雅山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雅鲁藏布江的急转弯处,全长约2500公里,绵延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其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境内。宽约200~350公里,主脉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为雄伟高峻的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2座,耸立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13米, 为世界第一高峰。喀喇昆仑山的乔戈里峰位于中、巴边界上,海拔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

(4)南北走向的山脉位于我国中部的民族地区,自北而南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等。横断山脉位于四川盆地、藏南山地与云贵高原之间,由许多岭谷相间的高山深谷组成,包括邛崃山、大雪山、沙鲁里山、宁静山、怒山、高黎贡山等山脉以及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谷地。横断山脉山脊平均海拔在3000~4000米左右,有的可达 5000~6000米。

2.高原。高原是海拔在500米以上比较完整的大片高地。 我国民族地区的高原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拉雅山以北,横断山以西,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1500公里。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全部,甘肃、四川和新疆三省区的一部分,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面积的1/4,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纵横 交错的山脉分隔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盆地和宽谷。青藏高原上湖泊星罗棋布,为发展工业和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高原上的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分布广泛,冰川及冰缘地貌广泛发育,冰雪融水往往成为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西起马鬃山,南至祁连山和长城,东至大兴安岭,是我国着名的天然牧场。高原坦荡开阔,地面起伏和缓,广大地区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高原形态比较明显的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哀牢山以东,雪峰山以西,大娄山以南,广西北部山地以北的地区,高原的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钭,平均海拔1000~2000米。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很广,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石林、石芽、峰林等地貌随处可见,尤其在南盘江北部最为典型。高原上有许多山间盆地,当地人民称为坝子,是主要耕作地区。

3.盆地。盆地是低于周围山地相对凹下的地表形态。我国民族地区的大型盆地都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着名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之间,四周高山环抱,盆地地形坦荡,形态完整呈菱形,只有东端有宽约70公里的缺口与甘肃河西走廊相连接,是一个巨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盆地底部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由西向东微微倾斜,西部海拔1300米,而东部的罗布泊已降至768米。 由于盆地地处内陆深处,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特别强烈,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500公里,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沙漠中沙丘形态多样,有的沙漠相对高度超过200米。85%的属流动沙丘。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盆地边缘受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荒漠中的沃野绿洲。

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阿尔泰山之间,略呈三角形,面积3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地势由东向西微微倾斜,东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西部艾比湖丁端仅190米;盆地内分布着库尔班通古特沙漠, 面积4.8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沙漠。盆地内草场辽阔,畜牧业发达;绿洲主要分布在靠天山的盆地南缘。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夹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间,略呈三角形。盆地东西长约850公里,南北最宽处达250公里,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三位。柴达木盆地海拔2600-3000米,是我国海拔高度最大的巨型内陆高盆地。盆地中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极为丰富。此外,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石油资源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充足,农业单产水平高,河湖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重要地位。因此,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4.丘陵。山地海拔高度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地势起伏,坡度和缓,称之为丘陵。我国民族地区的丘陵主要有广西丘陵。

广西丘陵分布在云贵高原以东、南岭以南、萌诸岭以西的地区,和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组成了我国东南地区分布最广泛、最集中的东南丘陵。广西丘陵总的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成盆地形势,一般称广西盆地。广西丘陵主要是石灰岩丘陵,石灰岩面积约占本地区的60-70%,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峰林广布,地面崎岖,风景异常优美。广西丘陵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是林、农、矿产资源利用潜力很大的山区。

5.平原。平原是地势低平坦荡、面积辽阔广大的陆地。根据平原的高度,把海拔0-200米的称为低平原,如广西郁江-浔江河谷平原;海拔低于海平面的内陆低地,则称为洼地,如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央的平原;海拔200-500米(或600米)的平原称为高平原,如内蒙古嫩江西岸平原。民族地区第二级阶梯和第一级阶梯上的平原,虽然海拔在1000-3000米,习惯上仍称为平原,而不叫高原,其中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黄河冲积而成的,是着名的“塞上粮仓”。

集中分布在我国第三级阶梯上的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分布在民族地区第三级阶梯上的平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和广西境内,虽然这里的平原有的面积较小,起伏较大,但它仍然是民族地区的重要农耕区。

地貌

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根据地表形态规模的大小,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较小的地貌形态如有在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垄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地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地貌发展变化的物质过程称地貌过程,包括内力过程和外力过程。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根据形态及其成因,可将地貌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或形态—成因类型。地貌也叫地形,不过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在测绘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总称。地形起伏的大势一般称为地势。

我国地势
我国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在45-1480米之间,平均比降约2%。西北部为山岳区,东南部为丘陵区。山岳区层峦迭嶂,沟壑纵横;丘陵区山包起伏,地势较西北低平。

地貌类型

主要有下述五种:

构造剥蚀中--低山地形 位于县区西北部,有车上、黄岗、双峰、潭山等乡(镇)。山体岩性为花岗岩和元古界双娇山群浅变质岩系。本区群峰林立,山势雄伟,森林茂密,标高500-1400米,山峰因剥蚀作用,峰顶均呈弧形,山坡坡度为40度-50度,切割深度为200-500米。树枝状溪沟发育,沟谷多呈“U”型,泥质岩地段则多呈“V”型,纵坡坡降约15度-20度。

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形 位于县区北东部,有花桥、同安、天宝等乡。山体由花岗岩组成,标高200-500米。山坡较缓,山顶浑圆形。冲沟发育,山间洼地、小型冲积锥或洪积扇较为常见。

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形 位于县区中部,包括芳溪--村前公路线以北的芳溪、桥西、天宝、敖桥、澄塘、棠浦和新庄等乡的部分地区。山林由元古界双娇山群浅变质岩组成,标高200-500米。山坡坡度35度-40度。山顶多呈尖楞状,沟呈“U”型。地势自东向西增高,山坡变陡,山顶尖棱。植被自东向西逐渐繁茂。

构造剥蚀低丘、岗阜地形 分布于县区南部,即芳溪--村前公路线以南地区,属宜丰盆地的一部分。主要由白垩系红砂岩及二迭系灰岩等岩石组成,标高70-150米。丘顶多呈馒头状、桌状,坡角约10度-20度,常见短浅沟谷。砾石组成的丘岗多光秃。砂岩、泥沙岩分布地区,植被覆盖率30-50%。本区植被曾被破坏,土壤遭侵蚀,部分地方表土流失,岩石裸露。

河谷堆积地形 分布于锦江石市段及其支流耶溪、长塍港、棠浦河两岸,组成阶地及河谷地貌。一级阶地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组成,阶层宽0.5-1.5公里,地形平坦,微向河床倾斜,高出水位2-5米;二级阶地主要分布于锦江支流河谷,面积较小;三级阶地零星分布于锦江支流两岸,阶面起伏约0.5-2.5米,阶地前缘陡坎明显。本区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是粮食的主要产地。

F. 什么是地理环境,它可以分为那几类

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米。它具有三个特点:(1)具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此相互作用;(2)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3)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住行。由于供涪垛皇艹郝讹酮番捆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组成物质和形态不同,水、热条件不同,地理环境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因此,保护好地理环境,就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国土规划、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结构与功能优化等。

G. 地球上除森林还有多少种环境

多了湖泊,瀑布,石林等等!

H. 世界有哪些奇妙的地理环境

安大略奇妙的地理环境
安大略省是河流、湖泊、森林、岩石、矿藏和肥沃土地的奇妙组合。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总占地 246,050 面积平方公里,是安大略省最显着的地理特征。 18,000 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冰原,在冰川的推进和消融 的作用下改变了这里的地貌,形成了五大湖区和安大略省的不尽相同的风景。由冰川雕刻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独特地貌和岩层,以及让人惊叹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今天,你还能看到这些遗址,如 Ouimet 峡谷和 Agawa 峡谷。 加拿大地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它覆盖着该省三分之二的土地。 数百万年前的寒武纪花冈岩是形成安大略省丰富矿产资源的源泉。
最原始的亚马孙热带雨林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覆盖了巴西将近一半的领土,热带丛林中许多未解之谜,吸引着众多探险队前往。

在这里,雨林中的一草一木、保持着洪荒状态的大林莽、各种或敌意或好奇的森林动物,置身其中,让人感到时光倒流。

亚马孙雨林曾是印第安人生活的土地,据说每平方公里就有1000多种树,还有上万种知名或不知名的野生动物,和包括大名鼎鼎的食人鱼在内的3000多种鱼类。

内格罗河是亚马孙河的最大支流,沿着内格罗河顺流而下,大约62公里处便是黑色的内格罗河水与黄色的索里芒斯河水交汇形成的美丽奇观。索河河水为黄色,内河河水为浓咖啡色,因比重和流速不同,河水在交汇处长达数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黄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令人称奇。
最壮美的伊瓜苏大瀑布

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交界的伊瓜苏河下游。瀑布分布于阿根廷与巴西为界的峡谷两边,峡谷顶部是瀑布的中心地带,那里水流最大、最猛,被称为“魔鬼喉”。

巴西和阿根廷分别为瀑布修建了国家公园。在阿根廷观瀑布分两条线路,一是在瀑布上游俯视,游人可通过一条长3000米的蜿蜒小桥抵达瀑布边缘,站在桥上,俯视伊瓜苏河注入巴拉那河的壮观景象;一是在瀑布下游仰视,自下而上领略瀑布一泻千里的百态景观。如果你够勇敢,可以搭一艘小艇,到“魔鬼喉”喷口附近,让船冲进瀑布,玩一把惊险。在巴西观瀑布就比较方便,在占地17万公顷的国家公园内,住在瀑布旅馆就能俯览伊瓜苏瀑布的全貌。

在阿根廷,不去探访下“探戈”的发源地,就是一种遗憾。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郊的博卡港区,有一条叫做“卡米尼托”的街道,是探戈舞的发源地。它周围的一切都与探戈有关:被涂成五颜六色的楼房、千姿百态的探戈舞蹈造型、探戈主题的雕塑及壁画等,让人流连忘返。

莫雷诺冰川

最有“动感”的莫雷诺冰川

位于阿根廷南部的莫雷诺冰川,是世界上少数活着的冰川。那里汇聚了几十条冰流和冰块,每隔20分钟左右就可以看到“冰崩”奇观:一块块巨大的冰块沉入阿根廷湖,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响声让人屏息凝注,但很快,一切又都归于平静。

莫雷诺冰川有20层楼之高,绵延30公里,有20万年历史,在冰川界尚属“年轻”一族。目前,莫雷诺冰川似一堵巨大的“冰墙”每天都在以30厘米的速度向前推进,身临其下,似乎感受到冰川时代的气息。
最神秘的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上,属于智利领土。面积仅为117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孤独的岛屿,只有少数土着人居住,东距智利本土3800公里,西距最近的塔希提岛2200多公里。到神秘的复活节岛远足,是很多背包客的梦想。

岛上1000多尊巨大无比的“莫埃”石像吸引着世界游人趋之若鹜,石像一般重四五吨,最大的达一百多吨。石像大部分都是根据同一个样式雕刻,都是长脸、长耳,身体直到胯部,而石像的眼睛是用珊瑚和深色石头做成的,有的石像头上还戴有岩石做的红帽子。

这些巨大的石像有的站在海边,有的倒在草丛中,把人带入那遥远的年代。除了复活节岛,到安第斯山登山或骑马也是不错的选择。从圣地亚哥到安第斯山脚,不到一个小时。在那里,攀岩、跳伞、骑马、漂流,你会感受到冬季南半球的无穷魅力。

最高的天使瀑布

天使瀑布位于委内瑞拉东南部的卡奈玛国家公园内,瀑布落差达979米,是世界最高的瀑布。瀑布分为两级,先泻下807米,落在一个岩架上,再跌落172米,落在山脚下一个宽152米的大水池内,你可以乘直升机从空中观赏瀑布的雄浑气势。

消闲之余,不妨留意一下当地的美女。委内瑞拉是一个盛产美女的国家,有“美女之国”之称。每年九月初的选美大赛是委内瑞拉的重要日子,每逢此时,人们对选美的热情丝毫不亚于球迷对世界杯的迷恋。

I. 地球上有哪些不同的自然环境

地球上有:地质地貌、温度、温差、湿度、光照、风力、气压等自然环境。

J. 什么是地理环境,它可以分为那几类

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米。它具有三个特点:(1)具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并在此相互作用;(2)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3)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住行。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组成物质和形态不同,水、热条件不同,地理环境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因此,保护好地理环境,就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国土规划、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结构与功能优化等。

阅读全文

与地球上有多少种地理环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