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始建库是哪一个版本的库
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历经了20余年,九五”“十五”期间,完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初始建库[2,3,4,5,6,7,8]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首次全面更新,。2018年6月,据自然资源部消息,2017年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通过验收。这表明2017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全面完成,即日起可以向各方面提供使用。基本概况2017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数据库,简而言之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用户能够对文件中的数据运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等操做。所谓“数据库”系以必定方式储存在一块儿、能予多个用户共享、具备尽量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
㈡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
GPS 系统由3 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主动式工作卫星:26 颗卫星分布6 个椭圆轨道上,长半轴26600km,高度20200km,时间基准10-12?/FONT>10-13 秒。
控制部分:轨道预报(监测和控制卫星系统),确定系统时间,预报卫星星历、卫星钟状态,更新卫星导航电文。
用户部分:不同类型的接收机(由带前置放大器的天线、信号识别和处理的射频仓、微处理器、精密振荡器、电源、显示屏、内存和数据存储器组成)。利用GPS 进行GIS 地理数据更新具有及时、高效、高精度、不受恶劣环境气候影响等优势,GPS 作为一种便捷的科学工具将在空间科学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GPS 定位方法精度高,方便灵活。GPS 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和普及,是测绘科技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性进展。随着GPS 接收站的全面建成和发展,GPS 技术在普通测量与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2 全站仪数据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测量,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自动传输到电子手簿,磁卡或便携机内记录,并在现场绘制地形(草)图,到室内将数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人机交互编辑后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数字地图,并控制绘图仪自动绘制地形图。这种方法是从野外实地采集数据的,又称地面数字测图。由于测绘仪器测量精度高,而电子记录又如实地记录和处理,所以地面数字测图是几种数字测图方法中精度最高的一种,也是城市地区的大比例尺(尤其是1∶500 的)测图中最主要的测图方法。现在,各类建设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已建(或将建)的城市测绘信息系统中,多采用野外数字测图作为测量与更新系统,发挥地面数字测图机动、灵活、易于修改的特点,局部测量,局部更新,始终保持地形图的现势性。MAPGIS 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数字测图成图软件-MAPSUV,它既可以采用野外测记,室内成图;也可以采用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内外业一体化,实时成图。它具有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成图、图形编辑与修改及绘图等功能。可以自动生成和维护拓扑关系,输入图形属性信息,同时可以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图式的图形。
原图数据采集在已进行过测绘工作的测区,有存档的纸介质(或聚酯薄膜)地形图,即原图,也称底图。为了图的计算机存档和修测,为了建立该区的GIS 或进行工程CAD,就必须将原图数字化,才能将图输入计算机。数字化的方法有两种:
1 数字化仪数字化数字化仪是—种将图示坐标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设备。数字化的过程-即用数字化仪对原图的地形特征点逐点进行采集(称手按数字化),将数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处理成数字地图的过程,采集的数据为矢量数据结构。由于数字化图的精度一般低于原图的精度,尤其当作业员疲劳时,精度更易受影响。数字化仪数字化在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少,基本上转向扫描矢量化。
2 扫描仪数字化原始纸介质(或聚酯薄膜)图件在扫描仪上走—遍,即完成图的扫描数字化,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存储、处理并可再回放成图。扫描数字化速度较快,获得数据为栅格数据。栅格数据结构比矢量数据结构简单,但图形数据量大,其空间数据的叠置和组合十分简便,图像表现比较真切,因此在GIS 中,它与矢量数据结构并用。在数字测图中,对原图扫描数字化,获得栅格图形数据后,还必须将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即矢量化。
㈢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说明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㈣ 什么是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具体说下,学过地信的来答~
基础地理信息,这是网络里面的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是指通用性最强,共享需求最大,几乎为所有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行业采用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主要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 、植被以及社会地理信息中的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等要素构成,另外,还 有用于地理信息定位的地理坐标系格网,并且其具体内容也同所采用的地图比例尺有关,随 着比例尺的增大,基础地理信息的覆盖面应更加广泛。基础地理信息的承载形式也是多样化 的,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数据、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各种比例尺地图,甚至声像资料等等。
至于发布系统, 就刨除地理信息来说,发布就是表示思想、观点、文章和意见等东西通过报纸、书刊或者公众演讲等形式(现在扩大到电视、网络等)公诸于众,也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数据。
地理信息的发布系统,也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功能来划分的,比如面向交通的,面向灾害的,面向洪水的,面向土壤的等等,基本的功能当然都有放大、缩小、平移、查询、量算等,比较高级的有缓冲分析、统计分析、叠置、网络分析等。实际上可以参考比如网络地图 google地球 google地图 天地图 ,还有国家水利、土地、矿产等相关单位网站上的关于入长江黄河流量情况、降雨量情况、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是将获得的基础信息到传到网上,供人查询。
对于地理信息发布系统来说,数据是关键,是核心,是血液,没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系统,什么都不是。追问非常感谢你的回答,我也觉得数据特别重要,那么我要做一个城市的地图,特别是矢量地图,对应的点线面的坐标位置等数据信息,应该有一个数据库来存放吧,这个数据库怎么得到啊?这么多数据要自己一个一个输入吗?用什么样的数据库模型比较好啊?
回答对于适量数据,点线面,那是你用GIS软件,比如mapinfo arcgis 等进行矢量的时候自动保存的相应格式数据,你看看你是用什么webgis开发,就转换成相应格式的数据就行了,至于有些附属数据,比如空气污染情况你就需要存放到数据库然后与矢量地图相关联。
追问那些附属数据都应该是通过坐标位置和矢量图关联的吧?我是用flex自己做这个系统,不是2次开发,数据库知识也了解的不多。。。一想这么多数据需要建库就麻烦。。。郁闷啊。。
回答对,地图关键的就是坐标了,大部分都是以这个进行关联的,估计不二次开发,不太容易,你得自己定义地图显示的数据格式,然后看看如何进行数据库关联。
追问那地图坐标怎么定义啊?自己随便建个平面直角系吗?(小幅城市地图)
回答那就是根据你自己获得的坐标数据定了,可以定义已有的入世界坐标系,北京54 西安80,小城市也可以你自己定义自己的坐标系,
㈤ 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
1.基础地理数据库建库原则
(1)满足专题研究的特殊需求。河南省1:500000~1∶100000数字地理底图的制作,是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信息化工程总体设计书》的要求,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其提供数字式基础地理控制信息。基础地理控制信息用于专题信息的定位,正确表现其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分布规律,综合地反映自然地理形态和社会经济概况。同时,通过非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录入,实现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对应联结。
(2)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数字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根据项目的需要,根据现时资料进行了部分内容的补充、修编。
2.地理要素选取标准
(1)水系
图上所有双线河及河心岛,单线河5级以上基本全部选取。河网密度大的在保证体现其河系基本形态的原则下,进行了删减,选取图上面积大于10 mm2的湖泊和水库。
(2)行政区划
选取县级以上行政界线。
(3)居民地
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全部选取。地级以上政府所在地按真型居民地范围选取。镇级居民地按经差30′、纬差20′范围内3~5个居民地的标准选取。在部分人口稀疏区选取了部分村级居民地。
(4)交通
铁路及高等级公路全部选取,并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进行分类;其他公路按照与居民地相连通的原则选取。根据现势资料对近年来新建高速公路进行补充。由于数据及比例尺的不同,故补充信息的精度低于1∶250000比例尺的精度。
(5)地貌
地形等高线高差平原地区为50 m、100 m;低山区为300 m、500 m;中山区为1000 m、1500 m、2000 m。主要山峰及高程,按经差30′、纬差20′范围内选取3个山峰或高程点的标准。
3.地理要素分类代码
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要素分类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为九个大类,并依次细分为小类,一级和二级。分类代码由六位数字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遥感·河南省国土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
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和二级代码分别用数字顺序排列。识别位由用户自行定义,以便于扩充。在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中没有用到识别位,故用前五位数字表示要素分类代码。
(1)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数据所用到的大类码意义
2=水系;3=居民地;4=交通;6=境界;7=地形。
(2)行政区划代码
1∶500000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中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1995)。属性表中数据项为“行政区划代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结构如下:
a.采用六位数字代码。按层次分别表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b.行政区划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四位表示省辖市(市、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辖市;21~50表示地区(州、盟);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地辖市、省直辖县级市、镇),其中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辖市,21~80表示县(镇),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4.投影、坐标系、高程系
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采用高斯-克吕格(等角横切圆柱)投影,中央经线为113°30 ′00″,坐标系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5.地理要素分层
河南省基础地理数字地图图层文件分类详见表5.3.1。
表5.3.1河南省基础地理数字地图图层文件分类表
6.河南省基础地理数据层描述
(1)基本信息图层名(L2HN01J)
数据描述 表5.3.2描述30′×20 ′的经纬网线及其经纬度值。
表5.3.2基本信息属性表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95202=经线;95203=纬线。
(2)水系信息图层名
a.水系信息图层名(L2HN02S)
数据描述以多边形表示的水系要素,如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22012=常年双线河;22010=运河;23000=湖泊;24010=水库;24150=水塘;25050=水中岛。
河流、湖泊、水库属性见表5.3.3。
表5.3.3河流、湖泊、水库属性表
b.水系信息图层名(★2HN022H、L2HN02CH)
数据描述 以线表示的水系要素,包括河流、湖泊、水库、运河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21011=常年单线河;21012=常年双线河岸线;21021=常年时令河;22010=运河岸线;23000=湖泊岸线;24010=水库岸线;24150=池塘岸线。
河流、海岸线属性见表5.3.4。
表5.3.4河流、海岸线属性表
(3)交通信息图层名
a.交通信息图层名(L2HN03T)
数据描述表5.3.5描述主要铁路和铁路线起止点城市名。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41000=铁路;41010=电气化铁路;41011=复线铁路;41012=单线铁路;41013=建筑中铁路;41030=窄轨铁路。
铁路图层属性见表5.3.5。
表5.3.5铁路图层属性表
b.交通信息图层名(L2HN03G、L2HN03GD、L2HN03SD)
数据描述表5.3.6描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起止点城市名称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42010=高速公路;42011=建筑中高速公路;0=一级公路(国道);42070=主要公路(省道);42080=一般公路;42110=大路;42130=小路。
公路图层属性见表5.3.6。
表5.3.6公路图层属性表
(4)居民地图层名
a.居民地图层名(L2HN04X)
数据描述 表5.3.7描述乡镇级以上居民地及其行政区划代码名称等。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31020=省政府驻地;31030=地级市政府驻地;31060=县政府驻地;31080=镇政府驻地;31090=乡政府驻地。
镇级以上居民地属性见表5.3.7。
表5.3.7镇级以上居民地属性表
b.居民地图层名(L2HN04D)
数据描述表5.3.8描述地级以上真型居民地及其类别和名称。
地区级居民属性见表5.3.8。
表5.3.8地区级居民地属性表
(5)政区图层名
a.政区图层名(L2HN05X、L2HN05D、L2HN05X)
数据描述 表5.3.9描述省级行政界、地级行政界、县级行政界、地区界等。
表5.3.9境界属性表
b.政区图层名(L2HN05DQ、L2HN05XD)
数据描述表5.3.10描述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
表5.3.10行政区属性表
(6)地貌图层名
a.地貌图层名(L2HN06D)
数据描述表5.3.11描述等高线及其高程值。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71000=等高线。
表5.3.11地形等高线属性表
b.地貌图层名(L2HN06G)
数据描述表5.3.12描述主要山峰的名称及高程值,主要高程点的高程值。
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72000=山峰。
表5.3.12山峰高程点属性表
7.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包括预处理、图形数字化、图形编辑、拓扑关系建立、属性输入、投影变换、输出图形等步骤,各步骤间均经过检查修改等过程。其工艺流程见图5.3.1。
图5.3.1河南省基础地理数字地图制作工艺流程图
㈥ 国家地理信息数据有哪些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全国范围多种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础地理信息,
包括栅格地图数据库、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延伸: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国家测绘局1994年建成了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注:含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1:400万地形数据库等;1998年完成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数据库建设;1999年建设七大江河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2000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2002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并更新了全国1:100万和1:25万地形数据库;2003年建成1:5万地名数据库、土地覆盖数据库、 TM卫星影像数据库。现正在建立 全国1:5万矢量要素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等。各省正在建立本辖区1:1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等,并正在进行省、市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㈦ 什么是四大国家基础数据库
“四大基础数据库”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无论在政务领域,还在企业领域,“四大基础数据库”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共享需求,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同时在建设的过程本身也推进着各业务流程的整合及优化。
四大基础库分别是: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也有的专家称“四大基础数据库”是国家层面四大主数据库。
1、人口信息数据库
人口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
人口信息数据库主要来自公安局、人社局、民政局、卫生局、教育局等,另外我市在综治办、市民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也有部分数据。
2、法人单位信息数据库
法人单位信息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市场监督局的企业注册登记库和组织机构代码库,编办的事业单位注册登记、民政局的社会团体登记库、国税地税的税务数据库,以及统计局的基本单位普查库等。
3、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
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整合道路、行政区划、建筑、植被、地下管线等基础数据,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园林绿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专题数据。
4、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库
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包括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完成情况、金融机构信贷情况、各镇(区)主要经济指标等信息,以统计经济信息为基础。
(7)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是怎么得来的扩展阅读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已开始积极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并在“四大基础数据库”基础上建设“数字城市”,有些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已开始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进入“大数据”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了“互联网+”概念,这充分说明了信息化的重要性。
“四大基础数据库”正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电子政务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既能加强政务资源的整合、共享与交换,打破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又能推进政府职能部门业务协同,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数据加工和挖掘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知识依据和大数据的支持。
㈧ 全国土地二调完成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供了什么东西啊
土地和资源的数字化,走近我
-------------------------------------- ------------------------------------------
2009年12月15日5点56分人民
这样的便利性将不再是深圳的“专利”,不久的将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国土部国土资源信息“十五”计划实施资源组织已经出台,目的是初步评价,土地资源调查,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主要过程的信息化,现代化的土地和资源管理进一步的土地和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数字化的土地和资源,为5-10年后的所有工作和重点的基础上,只要你登录国土资源部门部的门户网站,点击鼠标,全国各地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基础地质数据和图像将立即显示在你的面前时,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这些数字化的土地资源信息,在适当的权限。
据报道,在未来的5年中,矿物基础数据库建设,基本完成了国家小型和中等规模的一部分,该地区的大规模的重大地球科学数据库,进行地学研究数据库的建设和完成国家矿产资源相关的数据库,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设,完善国家地质信息数据库,开展国家钻孔数据库建设的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国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地籍,地价,农场的土地分类和分级,建设项目用地,以及土地开发,复健和,整理数据库建设,完成了国家的地位,省级和主要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县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海洋基础数据库建设也将全面加强。
“数字化国土资源工程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前列,在这方面。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自1995年投入巨资,先后建立了多个数据库,信息系统,文档管理和监督,以及土地规划,建设,产权,光纤,宽带市局,分局,3个管理网络连接起来,形成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完整和成熟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城域网每天超过1900名员工和20??00多台计算机处理各类文件以最高的效率,据统计,一般办文时间压缩了1/3。
BR />“数字化国土资源”长远利益的双向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促进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在深圳进行的土地文件,或有任何疑问,工作人员会立即通过网络(或发送手机短信,拨打语音合成器的手机,电子邮箱)通知客户,客户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文件处理的进展情况,以及城市规划,房地产项目,在建工程进步,开发信息,可能也反映了管理部门的意见。有很多土地资源信息储存在政府手中,如果我们可以排序出来,向公众开放,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BR />
“数字化的土地和资源,也将有助于提高政策和管理的透明度,以防止在土地审批过程中的腐败现象的发生,往往重复批次,溢价不均匀的边界仍不清楚的现象,现在是非常罕见的在深圳在深圳的城市,主要道路网,从行政区划图,1:1000地形图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访问办公系统,统一审批条件,土地价格,从而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减少人为因素“酌情权力,在土地管理部门和其工作人员一定的规范和制约因素。在此之前,在土地部门的形象在公众心中在深圳一次排位赛进入倒计时,并在近几年已逐渐上升的顶部5降落的土地和资源。
>
门户网站,轻点鼠标,全国各地的有关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基础,如数据信息和图像的地面学校,立即显示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国家正积极建立“数字化国土资源”将在5到10年后,这种情况成为现实,那么每个人都可以享受这些数字化的今天在适当的权限,国土资源信息化
部长田凤山在这里宣布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计划已经推出,目的在于土地资源的初步调查和评估,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基本适应发展的需要,导致土地的三个主要过程和资源,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和资源,进一步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土地和资源,以建立一个“数字化”将成为所有工作和重点的基础上的现代化。
据报道,在未来五年内,在矿物基础数据库建设,中国将基本完成全国小型和中等规模的零部件大型的重大地球科学数据库,开展的基础地质调查数据库建设和完成国家矿产资源相关的数据库和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设,完善国家地质信息数据库,开展全国钻孔数据库建设,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开展全国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地籍,地价,农场土地分等定级,建设项目用地,以及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数据库建设,完成国家,省级和重点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县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海洋基础数据库建设,继续重点进行海洋地理数据库建设,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生态与环境,海洋经济,重点完成在中国海域的1:25万和海?1:5万国家海洋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基本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完成国家1:5万和发达地区1:1万数字栅格地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核心要素矢量,地名,土地覆盖数据库建设。
/>在此基础上,中国将大力发展和应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积极推进土地和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信息技术的主要流向;进行综合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政府办公自动化;建立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系统,国土资源信息化社会服务,建设标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建立土地资源信息交换系统。(完)
土地资源数字化将带来什么?
新华社深圳11月4日
今天,深圳市国土资源部宣布了他们的最新计划,该计划用5至10年,土地和资源,以建立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大量的土地资源数据,访问是困难的,和更新速度慢的特点,这个项目肯定会是一个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耗费,但是与我们的变化将是巨大的
目前,国内,审批土地和房地产项目往往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指多长时间,不是很透明的程序,不能得到的信息;一方面,它是高息贷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变化的市场。数字化的土地和资源,这些矛盾将得到相当的改观。
现在,一些重要的土地和资源数据库基地已建成,在我国,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仍然积累不足,尚未实现数字化信息的主要过程调查和评估信息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共享,政府管理自动化和服务水平还非常低,但土地和资源的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一直在发展领域的反映。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自1995年以来,先后投入巨资先后建立了多个数据库,文档管理和监督的信息系统,以及土地规划,建设,产权,光纤宽带PUC,分公司,管理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国土资源信息化MAN最先进,最完整,成熟的,每天有超过1900名员工在网络上的2000多台计算机处理各类文件以最高的效率。
一个促进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社会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这是在深圳的长远利益,土地文件完成或有任何问题,工作人员会立即通过网络,或发送手机短信,或拨打语音合成器的手机或发送e-mail,在第一时间通知客户,客户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查询文件的进步,以及城市规划,房地产项目,建设进度,开发管理信息,以反映监管机构的意见。目前,有很多土地资源信息储存在政府手中,如果我们能够梳理,是对公众开放的,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增加政策的透明度,消除腐败,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前,在土地审批过程重复批次,溢价不均匀的地界不清的问题,在深圳已经不多见了他们创造了在地理信息系统,从的行政城市地图,主要道路网地图,直到1:1000地形图都可以访问办公系统,统一审批条件,土地价格,从而增加行政透明度,减少人为因素在审批过程中涉及的的可能性,在电源的土地管理部门和其工作人员一定的规范和制衡的。此前,在土地部门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在深圳一次只排到倒数第二的位置,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五大(完)
㈨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来源及获取方式(明天考试,急)
GIS的数据源,是指建立的地理数据库所需的各种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已有系统的数据等。
①地图
点――居民点、采样点、高程点、控制点等。
线――河流、道路、构造线等。
面――湖泊、海洋、植被等。
注记――地名注记、高程注记等。
②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源。遥感数据含有丰富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在GIS支持下,可以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军事应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信息复合和综合分析。遥感数据是一种大面积的、动态的、近实时的数据源,遥感技术是GIS数据更新的重要手段。
③文本资料
文本资料是指各行业、各部门的有关法律文档、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条文条例等,如边界条约等。这些也属于GIS的数据。
④统计资料
国家和军队的许多部门和机构都拥有不同领域(如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兵要地志等)的大量统计资料,这些都是GIS的数据源,尤其是GIS属性数据的重要来源。
⑤实测数据
野外试验、实地测量等获取的数据可以通过转换直接进入GIS的地理数据库,以便于进行实时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所获取的数据也是GIS的重要数据源。
⑥多媒体数据
多媒体数据(包括声音、录像等)通常可通过通讯口传入GIS的地理数据库中,目前其主要功能是辅助GIS的分析和查询。
⑦已有系统的数据
GIS还可以从其它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数据。由于规范化、标准化的推广,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可交换性越来越强。这样就拓展了数据的可用性,增加了数据的潜在价值。
㈩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从 1984年开始立项研究,1994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开发任务,建成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地名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DEM)、1:400万地形数据库和试验性重力数据库等。1998年完成全国 1:25万地形数据库、DEM和地名数据库建设,1999年建成七大江河重点防范区1:1万DEM(12.5米格网)和长江三峡库区1:5万DEM(50米格网)。现已开始建立全国1:5万地形数据库、DEM、正射影象数据库和数字栅格图形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