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经纬网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并在相应位置画出点D(0°,20°W)
(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向东度数越大为东经,度数向西越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2)在图中A、B、C三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位于南半球的是C,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B.
(3)在图中A、B、C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BC,位于西半球的是A.
(4)在图中A、B、C三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B,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C,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A.
(5)在图中A、B、C三点中,位于热带的是B,位于南温带的是C,位于北温带的是A.
(6)在图中A、B、C三点中,有阳光直射的是B,四季分明的是C.
(7)在夏至日(6月22日)这一天,图中A、B、C三点中,按白昼从长到短的顺序是A、B、C即从北向南白昼时间越来越短;春分日(3月21日)这一天,A、B、C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平分;
(8)图中ABC三点中,A在C的西北方向.
故答案为:
(1)
(2)A;C;B;
(3)BC;A;
(4)B;C;A;
(5)B;C;A;
(6)B;C;
(7)A、B、C;昼夜平分;
(8)西北.
2. 初一地理的经度纬度上的题目怎么做
初一地理的经纬网的判读
1、是某地的经纬度,东西经和南北纬要分清
2、是方向 经纬线指示的方向要记清
有问题可Hi我
3. 地理经纬线题目,求怎么做,一定要详细,为什么选A
在经线上,纬度每差1度,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在纬线上,经度每差1度,实际距离为111×cosθ千米。(其中θ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在不同纬线上,经度每差1度的实际距离是不相等的)。
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无论沿那条经线到南北极的距离都相等。地球上的纬度以赤道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出90个纬度,全球总共划分为180个纬度。一条经线的长度大约20000千米,每1°经度地表面的实地长度大约就是111千米。
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减小。每一条纬线都划分为360个经度,因此每1°经度地表面的实地距离不相等。在赤道处1°经度地表面的实地距离最大,由赤道向两极缩小。
4. 写经纬度的题怎么做
这个好办,图都是地球仪的局部。左西右东,向东递增便是东经,向西递增是西经。
这里别叫它坑了,因为咱看地球仪的时候,北极在上边,所以你还得看看纬度,北极和南极的方位。一般北纬都标着N,南纬标着S。
一张图要根据图上的轮廓,看看是在哪里。如果啥都没有的话,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其实不难的,我地理今年刚中考完,7年级的经纬网是必考的,难点就是极地经纬。也难不了哪里去。
根据么,没啥根据啊。这很好理解啊
如果非要说的话,应该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吧。经纬网,棋盘,有序实数对,这类都是用来定位的,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5. 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
(1)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80°N,140°E),B点的地理坐标是(40°N,140°W),C点的地理坐标是(20°N,140°E),D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40°W).
(2)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读图可知:A点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向.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BC,位于南半球的是D,位于东半球的是AC,位于西半球的是BD;
(4)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CD,四季分明的是B,该点位于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该点位于北寒带.
故答案为:(1)80°N,140°E;40°N,140°W;20°N,140°E;20°S,140°W;(2)正北;东北;(3)ABC;D;AC;BD;(4)CD;B;A.
6. 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A、B、C三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2)C
(1)A、B、C三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分别是:A:70°N,110°W;B:30°S,30°E;C:0°0°.
(2)C点位于D的东南方向.
(3)A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东、西半球的西半球;B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半球,东、西半球的东半球.
(4)A、B、C、D四点位于南温带的点是B点;位于北寒带的点是A.
故答案为:(1)70°N,110°W;30°S,30°E;0°,0°;
(2)东南;
(3)北;西;南;东;(4)B;A.
7. 高一地理有关经纬网的,解析过程越详细越好,追加分~~
一、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内涵
在地球上分割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即理论上的180˚经线,实际上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它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统称人文日界线;
二是地方时为0时(24时)的那条经线,它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统称自然日界线。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的地区即为今天(新一天),而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之间的地区即为昨天(旧一天)。对全球而言,绝大部分时间同时存在两个日期(如图1)。
当B点的区时为6月22日4时时,0点经线为120°E,所以答案是120°E和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