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地理等温线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所以地势高的地方比同纬度地势低的地方气温低,等温线应向低纬方向突出
2. 初中地理等温线
等温线(isotherm)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
等温线分布规律
(1)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①冬季大陆,②地势较高;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①夏季海洋,②寒流经过。 (2)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①夏季陆地,②地势较低;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①冬季海洋,②暖流经过。 (3)如果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该地区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4)等温线呈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影响,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
详见:
http://ke..com/view/139999.htm
3. 初中地理等高线等温线的讲解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等温线是指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4. 中国地理常识 零度等温线的划分是什么等温线以北称为北方,以南称为南方
零度等温线其实就是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南北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是北方一月份是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南方一月份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
秦岭—淮河一线还是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4)地理等温线是什么扩展阅读:
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结冰。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岭—淮河一线
5. 初一地理 等温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是什么意思 请解释清楚、
等温线是温度相同的地理位置的点连成的线,如果连线突然下凹或者上凸,证明那个地点的温度和其他地方不同,根据其他等温线的温度变化方向,如果突出的方向是温度变高的方向,证明该点温度偏低,等温线只有向高温方向突起才能与周围地点的温度相同;反之,该点温度偏高。
6. 地理中等温线是什么
等温线(isotherm)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等温线稀疏,则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相差悬殊;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很多;等温线是东西走向,表示温度因纬度而不同,以纬度因素为主;等温线和海岸线平行,表示气温因距海远近而不同,以距海远近因素为主
资料:http://ke..com/view/139999.htm?fr=ala0
7. 怎样看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
一、概况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
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
1.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
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
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
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
四、重要等值线知识要点归纳
(一)等高线
1.知识点
(1)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海拔高度,单位:米
(2)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称为等高距
(3)判读任何一点的高度
(4)示坡线:垂直等高线的短线,指向下坡向
2.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
(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脊线一般为河流分水岭。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谷线一般可以发育河流,为集水线。
(3)鞍部:两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高线图中,表现为对称的两侧等高线数值同时递减,而另两侧数值为递增。
(4)盆地:较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减小。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5)山地: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于500米,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
(6)丘陵:封闭等高线图上高度值由外向里增加,一般海拔高度低于500米,大于2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7)平原:等高线稀疏,较平直,海拔较低,等高线数值一般低于200米。(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小)
(8)高原:四周等高线较密集,而中部等高线稀疏,较平直,但海拔较高,等高线数值500米以上。(即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
参考资料:
http://www.e700.com/dl/html/3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