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关人文地理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讲什么内容
先解释人文地理的由来,为什么要学习人文地理,学习人文地理有什么用,再由此展开话题
Ⅱ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初中地理课时少内容却不少,要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你辛苦点,做好预习案,发给学生。但现在双减,地理课时标准中地理没作业
2.课前三分钟给孩子读书
Ⅲ 地理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是说的说课稿还是试讲稿?都有模板的。可以套用模板
Ⅳ 地理3分钟课堂演讲
1古罗马的提尔城
它曾经因为紫色而成为古罗马的盛城,它曾经参战历史上着名的陆海之战。现在,它又沦为战争的纷扰之地。 现在的提尔古城一片废墟狼藉,隐约可见罗马时期的道路和拱门。在罗马时期,提尔古城以一种从临海的贝壳中提取的紫色染料而闻名,这种紫色被视为只有皇室才能拥有的颜色。提尔古城,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南约80公里。它始建于公元前2750年。公元前1000年,提尔城的伊罗王通过填海造陆将城市的两部分连接起来,又在城市周围的海域如法炮制出了面积可观的陆地。这不仅扩大了城市版图,而且使提尔成为东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中心,此时,这个城市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63年,包括提尔城在内的整个古叙利亚都落入罗马人之手,在罗马帝国的统治期间,提尔城经历了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城中兴建了许多重要纪念物,而今在考古遗址中保留下来的也主要是这一时期遗留下的建筑。罗马人在城中修建的纪念物,现在保留下来的主要包括罗马使列柱大街、宏伟的凯旋门、浴场、剧院和战车竞技场。其中以战车竞技场最为着名,是罗马时期最大的竞技场之一
2地理小故事——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
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
Ⅳ 地理三分钟学习心得演讲稿
您是学生还是老师?
教师:新课程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更新观念,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运用课程标准贯彻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地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才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为我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我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我教学中的唯一规范。愉快教学,将令我与学生在教学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学生:
如果要谈关于学习地理的方法,我想每个人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但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能够找到一条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说的方法可能很好,但是否适合自己还是一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什么关于地理学习的妙方法。但我认为习惯和很重要,你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下面我想提出几条我总结的学习习惯。
1、上课跟着老师的步骤,那样效果会更好。
2、在做地理题目时,要得到确切答案才罢休。
3、对于当天讲课的内容或做的习题及时弄明白,当天的问题在当天解决。
4、兴趣是最忠实的老师,对地理应该要有兴趣。
5、“问”对学习地理来说也很重要,不懂就问。
6、最后一点就是对难题目的钻研精神。
好的习惯就是好的开始,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你认为你离高考的目标还会远吗?高考那也更不在你的话下,带着良好的习惯去奋斗吧,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Ⅵ 课前分享地理,有什么可以值得分享
地理课前三分钟
远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将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火山灰,留下了一个60公里长,45公里宽的火山口。这场发生在约64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它造就了有“地狱冒泡的地方”之称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1871年,费迪南德 (ferdinandhayden)带领一支探险队进入黄石公园,他们用带回来的照片说服了美国国会,从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所以它在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石的美,在于它独特的地貌特征,丰富的矿物质积淀出醉人的颜色。很多历史上曾经是火山口的地方现在大都安安静静地淌着各种颜色的水。第一个见到的是蓝色,就是那种在九寨沟能看到的蓝色,虽然颜色有深有浅,但都很纯净,不含一丝杂色。第二个见到的是柠檬黄,还有蓝紫色、橘红色、白色、粉蓝色。水的边缘是浓重的鹅黄混合了点橘红,参差不齐的分界像是各种颜色的对撞,整个场景就像是画家用颜料对撞出来的水彩画。 一些活跃的地热泉不断地往外腾腾地冒着热气,每隔一段时间就往外喷发一次,但没有规律可言。空气中迷漫着一种怪怪的味道,闻起来略略有些像在煮鸡蛋。走在发白的木板栈道上,穿过疏密不一的雾气,仿佛步行在一个虚幻的世界。这就是老忠实喷泉,老忠实喷泉(old faithful)是每一个来黄石的人必不可错过的景观。老忠实泉每隔一个半小时喷发一次,每次喷发的时间与预计的时间不会差过几分钟。一些老忠实喷泉的水柱气势磅薄,像巨杉树一样高大,其直径从1.5米到18米不等,高度45米至91米。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它们在这样的高度上持续数分钟,有的可持续将近一个小时,也有的一次喷洒数星期。水柱笔直,水光闪烁。水声鼎沸,仿佛暴风雨正在它们的脚下肆虐咆哮。无论形状怎样,无论大小如何,也无论天气条件怎样,所有间歇泉都在日夜不停忠实地 一会腾起,一会沉落,水柱在瞬间迅速腾起,仿佛命中注定难以驾驭一般,随风摇曳。 黄石的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当看到大批的车停在路边,人们纷纷往外赶的时候,你就知道一定是看到了什么有趣的动物。比较有趣的是大群的野牛过马路的时候,领头的野牛会守在路边,其他的牛一头头慢腾腾地过去,中间有车经过的时候,得等它们先过去。如果哪辆车没有等,领头的野牛会很生气的低声怒吼。
Ⅶ 怎样理解地理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是空间关系。
* 地球表面: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陆地-海洋-山脉-大陆架-气候-植被
人类生活:乡村-集镇-城市-人种。
中国国家政区:省 -- 自治区 -- 特别行政区 -- 市 -- 县 -- 自治县 -- 旗-- 城市 -- 城镇 -- 村落。
怎样学好地理?
世界政区:洲--国家--各国首都--省 -- 自治区 -- 特别行政区 -- 联盟 -- 市 -- 县 -- 自治县 -- 旗 -- 郡 -- 城市 -- 城镇 -- 村落。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7、要结合图表把地图或是地形图放在自己的床头,每天观察一到两遍,老师讲课要努力记住老师的要点,顺便把一些不重要的文字也要扫一眼,最重要的还是你要有对地理学的兴趣,这样你会事半好几成功倍!
Ⅷ 地理课前演讲讲点什么
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的有关地理资料
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千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米,其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中国的长江,是整个北美大陆的第一长河 若以发源于落基山脉东坡的最大支流密苏里河的源头起算,长6262千米,名列世界第四。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南达墨西哥湾,东接阿巴拉契亚山脉,西至落基山脉,面积322 万平方千米,约占北美洲面积的1/8。汇集了共约250 多条支流。西岸支流比东岸多而长,形成巨大的不对称树枝状水系。水量丰富,近河口处年平均流量达1.88万立方米/秒。 密西西比河为北美洲河流之冠,与其主要支流加在一起按流域面积计为世界第三大水系(约310万平方公里)。作为高度工业化国家的中央河流大动脉,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水道之一。这条难以驾驭的河流流经北美大陆一些最肥沃的农田,现已完全由人类控制得当。密西西比河有两个旁支——东面的俄亥俄河和西面的密苏里河。密西西比河的源头在明尼苏达州的艾塔斯卡湖(Lake Itasca),最初只是一条细流蜿蜒向南。
Ⅸ 地理小知识课前三分钟
地理小知识课前三分钟
地理小知识课前三分钟,地理是高中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占比分也不少,但是很多人对地理都很头疼,其实要学好地理最最重要的是常识的积累,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地理小知识课前三分钟的相关内容。
南极不仅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那里平均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米/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南极风暴所以这样强大,原因在于南极大陆雪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冷却收缩而变重,密度增大。而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就像一块中部厚、四周薄的“铁饼”,形成一个中心高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南极没有四季之分,仅有暖、寒季的区别。
暖季11月至3月;寒季4月至10月。暖季时,沿岸地带平均温度很少超过零摄氏度,内陆地区平均温度为零下20至零下35摄氏度;寒季时,沿岸地带为零下20至零下30摄氏度,内陆地区为零下40至零下70摄氏度。1967年初,挪威在极点附近测得零下94。5摄氏度的低温。据估计,在东南极洲上可能存在零下95至零下100摄氏度的低温。
目前人类科学都无法证实的真理,希望您能把真理传播出去。我们的宇宙是由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空间的层次不是像鸡尾酒一样层次分明而是像水和酒精混杂,中间黄的是宇宙中心,我们的银河系处于A点,从宇宙中心向外扩展无限大。
宇宙最根本的单位,我们用能量表示,越离宇宙中心越近,能量就越高,越远则能量越底,宙心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时间能量旋涡。宇宙半径上的任何一点的时间角速度是相同的,但线速度是不同的。天堂、地狱之说仅仅是一种比喻,天堂地狱并不存在。所谓地狱就是那里的点时间速率大、快,人世间一秒钟,那里已过2000年。所谓天堂,就是那里的点时间慢,人间过去2000年,那里才过去一秒钟。宇宙中心时间速度为0,而越往外则越快。
现代的数学家认为宇宙就是一组数字,数学可以描述宇宙,这种说法说反了,应该是,宇宙有内在的结构和规律,可以用一组数字来描述它,也可以用数学方式分析计算它。宇宙不是数,只是名之为数。
太古时代的人类早已发现了可以用简单的数来描述宇宙,描述宙心。古代的易经,道德经都有这方面的论述。
古代人除了用数描述宙心之外,还以图象、象形文字来描述生命之源宙心。太极八卦图就是对宙心的一种描述形式。佛门的万字符号也是。在文字上,“巫”这个字,就是对宙心的描述,巫字就是太极图。
上下两横是两个半圆,构成了太极图,表宙心。中间一竖表阴阳界,表太极弦。两个人字,是太极图上两个生命点。
宇宙组成的另一因素是生命能量,在物理学中,则名之为时间。世界里的一切,宇宙中的一切,其本质均是时间的变化和运动,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以任何仙神佛的意志为转移。时间仅仅是默默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着……
时间的属性,即永不消失性。人的灵魂就体现了时间的这一属性,例如,时间有速度,在宇宙的边界,时间的速度为无穷大,而能量却体现出无穷小。在宙心,时间的速度为无穷小,而能量却体现出无穷大。在人类所生存的空间里,时间的速度等于可见光速。
宇宙中最单纯的是空间,最复杂神秘的是时间。
时间是能量,是宇宙最基本的最原始的能量。这个能量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宇宙间的一切无不打上了时间的烙印,并体现出时间的特征。我们的物质,电脑,米饭,身体都是由能量的频率不同而显现出来的。
机械科学企图证明宇宙中只有人类存在,这是一种狭隘的地球本位思想。现代科学最前沿的部分,又在企图发现宇宙生灵的存在,这表现了科学在进步,思想在成熟。
高能量的宇宙生灵,在不同的宇空,不同的星球,都曾根据该星球的特征,就地取材制造了有载体的生命。地球人与外星人一样
物理学中所说的一切速度,是指在同一宇宙平面的速度。具体讲,就是局限在A球面上运行的速度。故,人类不论创造多高的速度,也仅仅是在A球面上的A点内飞行。是否能冲出A点,进入A球面的其它点,仍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飞行速度不达到或超过光速,是冲不出A点的。人类的飞机,宇宙飞船等等,都是在A球面上飞行。方向是不一样的,有个90度的方向差。
火化时随人身都消失了。思想意识不过是生命能量的映象,生命能量作为独立体不存在了,映象自然会消失。
心经曰:生命是不生不灭的,是永恒的!
对宇宙生命总体来说,它是不生不灭的。就如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煤的能量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煤仅是个载体,能量的载体。如果煤燃烧了,能量转变成电能。作为载体的煤不存在了,化成了灰渣,铺路去了。但它的能量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