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浙江大学有没有地理系
浙江大学开设有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着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院校。
地理信息科学(GIS)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所有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异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及区域特征的学科,通过信息技术刻画我们对现实世界和自然现象的理解。从时空角度助力人类面对包含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文化遗产、能源经济、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在全球、区域和地方不同尺度的挑战。
浙大的地理信息科学教学资源丰富。以历史悠久、声誉卓着的浙江大学为背书,拥有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创业资源、校友资源,以及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
浙江大学主持了地理时空大数据、全球综合观测成果管理与共享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国家重大工程关键技术攻关,为学生参加科研训练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由地理信息科学、遥感、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专家团队组成了雄厚的师资力量。
以地理位置数据为核心的数据科学发展炙手可热,为社会各种新兴的繁杂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解读视角。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科学前沿技术方法,强调交叉融通。
地理信息专业是浙大最受欢迎的专业。浙江大学专业确认中最受欢迎、竞争最强的专业,毕业生近100%就业深造率。国际交流互访、项目实践活动丰富。本科生可参加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的实质性合作项目。
Ⅱ 本科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考研考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还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呢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现在编教职工人数已达到9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7人、副教授(副高)36人;拥有院士2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求是特聘教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青年人才1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9人。另有博士后研究人员24人及团队聘用人员11人,兼职、兼任、讲座教授(研究员)21人。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拥有工程院院士1人、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千人2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一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以张经教授为首的研究群体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现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3人,其中研究人员54人(教授30人、副教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为53人),技术人员7人,管理人员2人。实验室在读研究生有251名,其中博士125名,硕士126名,包括12名荷兰、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坦桑尼亚等前来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河口海岸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国内同领域中起带头作用。
感觉两所学校的研究方向差别比较大,建议你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对口的导师;从出国等看,浙大似乎更好一些
Ⅲ 浙江大学有哪些学院
截至2021年5月,浙大设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开办141个本科专业。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
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6223440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87万册。
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0739人、国际学生5596人、教职工9674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2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4人。
在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居全国高校第三。
学校成就:
2020年1月,入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6月,浙江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揭牌。 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9月30日,浙江大学宣布筹建大健康学院,陈廷骅基金会捐资支持。
10月,浙江大学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共建单位。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1年1月9日,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成立。1月17日,加入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共享研究联盟。1月24日,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3月27日,成立浙江大学成立数字法治研究院。
4月22日,安庆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协议,将共建浙江大学安庆未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4月23日,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6月6日,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在浙江杭州成立。
以上内容参考:浙江大学-学校概况
Ⅳ 浙江大学有什么专业
截至2018年5月,浙江大学设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开办141个本科专业,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
具体的专业设置如下:
专业名录 所属学院
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编辑出版学历史学、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人文学院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俄语、日语、英语、翻译、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院
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 教育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工商管理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资源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农林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 光华法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 物理学系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心理咨询方向)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生命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环境与资源学院
化学 化学系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大气科学、地质学 地球科学学院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能源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学(5年)、城乡规划(5年)、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气)、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航空航天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自动化(控制)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金融数学班、管理大数据班、智能机器人班 竺可桢学院
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 ZJU-UIUC联合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临床医学(8年本博连读) 医学院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科学 海洋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环境与资源学院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应用生物科学、园林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动物科学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运动训练体育教育 教育学院
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人文学院
产品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方向)、临床医学(5年)、预防医学(5年) 医学院
药学、药物制剂 药学院
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 ZJU-UoE联合学院
(4)浙大地理信息科学什么学院扩展阅读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C9)、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曾被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浙大精神——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
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校训——求是创新
Ⅳ 浙江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哪个院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武汉大学 A+ 2 南京师范大学 A+ 3 北京师范大学 A 4 华东师范大学 A 5 南京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兰州大学 A 9 首都师范大学 A 10 中山大学 A 11 中南大学 A 上面这些都是挺不错的,都属于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也是按照全国排名来的,A以下的不大好了; B+ 等 (18 个 ) :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福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 B 等 (17 个 ) : 长江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南林学院、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C 等 (11 个 ) : 名单略
Ⅵ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学校隶属关系:国家教育部电话:0571-87951336
学校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20号 传真:0571-87951336
邮政编码:310027 网址:http://www.css.zju.e.cn
一、专业设置
(1)地球科学(理学)本科专业设置
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
(2)地矿学科(工学)本科专业设置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方向。
(3)地学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设置
环境科学专业方向。
(4)培养地学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地质学学科:构造地质学(硕士、博士 学位授权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庆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地球化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地质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地理学学科: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历史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大气科学学科:气象学(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5)培养地学相关学科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环境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专业)。
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1.教师队伍
表1 教师队伍状况一览表
2.教授及研究方向
徐世浙,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导,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1936年10月出生。1952年10月至1956年4月在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学习。1956年4月至1974年8月任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助教;1974年8月至1983年11月任中国科技大学地质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3年11月至1998年12月任青岛海洋大学地质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部主任、山东省第七和八届人大常委,1985年晋升教授,期间于1988年9月至1989年10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做访问研究;1999年1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世浙教授在计算地球物理领域,进行了系统、创造性的工作。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复变函数理论,用保角变换坐标网的方法,首次解决了任意地形二维位场的曲线延拓和电阻率法的地形改正问题,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他是国际上最早将力学中的边界单元法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使得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居国际领先地位;曾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的三部计算地球物理系列专着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中2001年在美国Tulsa,Sociaty of Exploration Geopbysicist出版的《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n geophysics》是该领域国际上的首部着作,被评价为“是对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摘自英文版序);他还编着了我国第一部古地磁学专着《古地磁学概论》,对我国开展古地磁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杨树锋教授,博导,从事构造地质与板块构造研究。
陈汉林教授,博导,从事板块构造、造山带与盆地构造研究。
陈桥驿教授,博导,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
方大钧教授,博导,从事构造地质、古地磁学研究。
汪新教授,博导,从事地球物理、盆地构造研究。
刘南教授,博导,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与软件开发。
高坤教授,博导,从事大气物理、天气预报研究。
叶瑛教授,博导,从事岩石矿物、海洋地质研究。
翁焕新教授,博导,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郭德方教授,博导,从事遥感地质研究。
沈忠悦教授,博导,从事岩石矿物、古地磁学研究。
瞿国庆教授,从事大气物理、大气预报研究。
邹乐君教授,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研究、3S软件平台开发。
肖安成教授,从事盆地构造、石油地质研究。
沈晓华教授,从事遥感、地质灾害、构造数值分析研究。
刘仁义教授,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与软件开发。
3.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引进双聘院士金翔龙院士、汤中立院士、苏纪兰院士,增强了教师队伍,扩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此外,引进高级人才、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学术梯队。近年来,引入双聘院士3人,聘任院士作兼职教授十余人。
三、人才培养
本科地质类招生每年30人。毕业生有75%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其他进入与地学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管理等工作。
地质类研究生每年招收硕士生50~60人,博士生10~15人,工程硕士生30人。部分研究生为企业定向委培,毕后回原单位工作。其余毕业生进入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管理等工作。
历届毕业生中,有3人获侯德封奖,1人获得美国矿物学家大奖;现有3人任中科院研究所所长,6人任石油企业的总地质师。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1.办学特色
浙江大学重视基础教学,以多学科交叉宽知识面教育为基础,体现新技术与传统学科的结合。
2.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成效
针对学科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本系创建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教育新专业,新增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为企事业单位在职培养了技术人才。
改革了传统课程结构,增设了信息科学与技术类的课程,强调了信息科学与传统地质科学的结合,充分发挥了浙江大学综合性的学科优势。
五、学科建设
浙江省重点学科:构造地质学。
六、实验室建设
1)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2)本系拥有下列大型仪器:①浅层地震仪(35万);②工程扫描仪,A0CONTEXFSS8300,(38万,丹麦CONTEXF);③SUN工作站,SUN-Blade l000,2000(40万,美SUN);④高精度GPS,Tribmle,(15万,美国)。上述仪器设备全部对学生开放,同时承接相应研究项目。
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况
1.“九五”以来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情况
“九五”以来承担各类国家纵向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56项;横向项目200余项。获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已完成国家纵向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30项,横向项目150项;在研项目经费1800万元。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地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地矿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
塔里木盆地显生宙古地磁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火山作用与地质热事件研究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地球化学》全国统编教材获地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构造地质学CAI》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目前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9项
1)古生代洋陆格局演变与大陆侧向增生(2001CB409801),国家重大基础973,212.0万元。
2)高效气藏形成的能量场耦合关系,国家重大基础973,50.0万元。
3)中国西部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85.0万元。
4)酒泉盆地构造特征与控油作用,中国石油,102.0万元。
5)油气勘探风险评价与经济战略,中国石油,75.0万元。
6)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特征,中国石油,70.0万元。
7)洋底圈层相互作用及其对大洋成矿作用的影响,国家“十五”大洋专项,69.0万元。
8)大洋铁锰矿物的复合改性与功能性材料开发,国家“十五”大洋专项,60.0万元。
9)浙江沿海海岸带的变迁的遥感调查,国土资源部,65.0万元。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1)与德国DAAD,美国Princeton University、Harvard University、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英国Macaulay Land Use Research Institute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双方互派学者、研究生。
2)合作办学与合作科研情况: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合作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工程硕士生;与中国石油总公司、塔里木石油分公司等合作开展资源开发、地球物理勘探等领域的合作研究。
(撰稿人:郑爱平、沈晓华、沈忠悦)
Ⅶ 杭州哪个大学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个专业的成人教育
我提醒你一点,首先,浙大的gis还可以,有两个学院开,一个是理学部的地球科学系,是原浙大的系,他们的gis就是刘南、刘仁义所带领的团队;还有一个是杭州大学的地理系,早就合并到浙大的,叫环境与资源学院,主要偏环境、土壤还有其他应用。前者应该更像gis专业。但是一般招的保送生很多,占一半以上,考的话相对来说,竞争更激烈。个人建议你要么还是考武大,要么考中国测绘研究院之类的科研单位。
Ⅷ 地理信息科学归哪个院系
每个学校肯定都不一样的。南京工业大学这个专业属于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Ⅸ 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学校哪个比较好浙大怎么样
1.浙大的gis学校和专业都很不错,但是招的人非常少,保研的一半以上,谨慎选择。
2.该校的GIS硕士方向是靠地球科学系靠着计算机系的硕士点搞的一个方向。
3.浙大有两个学院有GIS和RS相关专业: 1。资源与环境学院有一个土壤遥感方面的研究方向。在浙大99年四校合并联以前属于浙江农业大学大壤化学系。 2。理学院地球科学系有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在浙大99年四校合并以前属于杭州大学地理系。 3。理学院地球科学系有一个土质遥感方向。在浙大99年四校合并以前属于浙江大学地质系。三个方向都侧重于应用研究,目前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土壤遥感和理学院的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实力强于理学院的地质遥感方向。
4.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师,南师,华师,矿大,地大的gis都是很不错的。 还有香港理工大学,它的测量很强的,GIS和遥感一般;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它的GIS和遥感很强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