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人如何安身立命

地理人如何安身立命

发布时间:2022-08-07 15:33:53

① 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是什么意思

一个有才华的人想出人头地 不用依靠外在因素

② 如何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如果你不把满杯的牢骚倒掉一部分,你是什么也装不下的。

③ 现代人如何安身立命

在这个世界找到适合自已的位置,生活有所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④ 人过35岁,古人告诉你安身立命的方法

靠以下9条:
1、无始乱。
引申:不首先导致混乱的局面。世态可以炎凉,做人必须善良,世界可以混乱,内心不能肮脏。
2、无怙富。
引申:不依仗富裕而目中无人。不论贫富,堂堂正正做个品德高尚的好人就是上等人。即便再有钱,却为富不仁,衣冠禽兽也是下等人。
3、无恃宠。
引申:不以受宠而有恃无恐。越恃宠而骄,越落败轻易。
4、无违同。
引申:不违背已经达成的共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5、无傲礼。
引申:不骄傲无礼。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计较,大智慧者必谦和,大慈悲者必宽容!
6、无骄能。
引申:不恃才傲物。大千世界,人心各异。自视过高,恃才傲物,心常不平,怨天尤人,就会感召受累劳苦,命比纸薄的人生。
7、无复怒。
引申:不经常发怒。愤怒是短暂的疯狂,天欲令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愤怒带来的每一次打击,最终必然落到自己身上。
8、无谋非德。
引申:不做没有道德的事情。惟贤惟德,能服行人,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9、无犯非义。
引申:不去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做人讲道义,做事守仁义,人生一回,道义一场,受得起纠结,放得下忧伤,愿世间再无忘恩负义!

⑤ 一个人要靠什么来安身立命

应该靠自己的本领来安身立命,一个人在这个社会想要生存,就必须要有一项能够生存的本领。

⑥ 何以安身立命

安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厚积薄发、踏实工作、努力学习定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⑦ 安身立命, 何为安身立命, 生活, 生存, 又该怎样 生存

人生之初,一来人世,就追求温饱安逸。然后,要追求的就越来越丰富了;有玩乐的追求,学业的追求,事业的追求,友谊的追求,爱情的追求,……。有人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有人为子女、孙辈而操劳,有人追求剌激,有人追求安渡晚年,有人追求"要么楼上楼,要么楼下搬砖头!”……有些人的追求,十分明确;有些人的追求,比较模糊。有些人的追求,百折不挠;有些人的追求,见异思迁。 生追求什么?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就应该不求名利、不求回报、不求虚荣、不求享受,只求做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能实实在在为社会做些事情的人。世界观、人生观是人生追求的决定因素,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与其他人生观的根本界限或最大区别就在于奉献与索取,共产党人应该追求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那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虚心学习各种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充分体现自身价值,而不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伸手向社会索取。历史上有好多人因为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至今仍被人们惦记着。做人首先要正直、正派,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处事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心底无私天地宽,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出于公心,就不怕别人反对。当然,一时受人误解的情况,有时也会产生。但是,最终总会水落石出,实事求是地弄清事实真相,还原历史的真面目。中国有句古话说:“和气一门生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我非常欣赏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因为,平安是人们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再做应有的贡献,平安地度过平凡的一生

⑧ 立“地”成才通古今 存“理”得道显雄才 学地理学览天下景观 做地理人炼博大胸怀这句话是谁说的

闲来无事,在网上乱看一通,突然看见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得太好了,拜倒!
本人不才,陆陆续续读了30年书,不过关于读书为什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确实是始终混沌。小时候是被父母逼着读书;长大些为了将来赚多多钱读书;工作后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二是没背景没靠山,想要上升只有读书。可是人总是要有点追求吧,天天在办公室浑浑噩噩,与同事明争暗斗,拿着也够吃饭的一份薪水,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自己一天天变老,直到退休的那一天。真不甘心!而且但凡读了一点书,总该有点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吧。
现在的世道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太过于在意个人的得失就不能心态平和,心意烦躁必定难成大事。所以人一定要立志高远,心胸开阔,觉得现实不如人意时,一是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别人做不了的我做得了,别人做的了的我做的好,有这份自信时就没有人会小看你;二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多读些儒家经典。千百年来孔子被尊为“致圣先师”不是没有道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儒学的魅力。虽然科技日益发达,但是如何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如何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儒家经典会给人提供很多的帮助。心情烦躁时,多颂读些儒家经典,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会让人对现实的负面释然些,对暂时的得失超脱些,对将来的设想理智些。
回过头来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是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非常能表达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可以说是对“为何而读书”这一问题的终极完美答案。给人们认识天地的真理确立一个切实的理论体系,给百姓在世上的安身立命建立一套切实的思想和方法,替历代圣贤延续行将绝传的不朽学说,给千秋万代开创永久太平的伟大基业。
做为一个读书人,你不觉得这四句话读起来非常有力,正是心中想说而未能说的那种感觉吗?不满于现状而又不知该如何改变,热血沸腾几天又归于浑浑噩噩,人除了穿衣吃饭,更需要精神追求,给自己定个高点的目标吧,然后配以切实可行的计划,坚持下去,坚信付出总有回报。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足够的能力,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也不枉来这世上为人一趟。

⑨ 如何安身立命

导语:学习儒家思想的士人都有一种“出世”观念,那么他们是如何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成语,出自禅宗。在《景德传灯录》卷十上,有这样的记载: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可是“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则出自儒家。孔子在《论语》中,已谈到“安”。宰我觉得守丧三年似乎太长了,主张缩短一些。孔子狠狠地批评了他,申斥宰我“不仁”。孔子认为,丧礼之所以规定守丧三年,理由就在于一个“安”字。“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所说的“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顿、精神的安顿,这是儒家讲安身立命之道的滥觞。《论语》也谈到“身”。《学而》篇写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这里,“身”指的是人的行为践履,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关于“立”,孔子的说法是“三十而立”(《为政》),就是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关于“命”,孔子的说法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这里所说的“命”,指的是君子应有的使命感。

在《论语》中,已分别论及安、身、立、命,但还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到孟子这里,则形成了儒家关于安身立命之道的比较系统的说法。孟子把人性善视为安身立命之道的内在依据,而“天道诚”则是他为安身立命之道指出的超越指向。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所谓“思诚”,就是以“天”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扮演好天民的角色,力求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至于进入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路径,孟子不可能选择外求的认识路线,只能选择内求的心性修养路线,他称之为“求放心”。他指出,现实的人之所以流于不善,并非人的本心所致,而是人不肯下功夫寻回业已失掉的本心。他慨叹:连自己家的鸡犬丢失了,知道找回来;可是自己的本心丢失了,却不知道找回来,真是一种悲哀!他对这种人的忠告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中国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创立了儒学的新形态。他们十分重视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对其做出深刻的阐发,使之在学理上臻于成熟。他们倡导的“孔颜之乐”、“圣人气象”、“常惺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复尽天理”、“发明本心”、“致良知”,都是关于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具体说法。经过理学家的阐发,儒学不但可以治国,还可以治身和治心。

人们寻找精神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外在的路向,也可以选择内在的路向。如果选择外在路向,会形成宗教的精神生活方式,把超越的目标定位在彼岸世界。这种精神生活方式通常会否定人生的价值,如基督教有原罪说,佛教也有“人生是苦”的说法。按照外在超越的路向,人无法自己实现超越,必须靠救世主或佛来拯救。儒家所选择的是内在超越的路向,找到了一种哲学的精神生活方式,这就是安身立命之道。所谓“安身”,就是从内在性出发,肯定人性中具有崇高价值,肯定人具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用传统的说法,就是“人性善”,就是“人为贵”。这个“身”字很要紧,表明人的精神世界不可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所谓“立命”,就是主张追求理想人格,追求精神上的超越,追求境界上的提升。用传统的.说法,就是“超凡入圣”,成就理想人格。这种内在超越,完全靠自己努力,“我欲仁斯仁至矣”,不必指望外力的拯救。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建立在“一个世界”的基础上,没有设置彼岸世界。儒家认为,在现实的人生实践中就可以达到超越的目标,不必企慕彼岸世界,也不必寄希望于来世。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具有包容性,可以同人们的其他信念相兼容。一个人认同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并不妨碍他接受任何宗教信仰,也不妨碍他接受任何政治理念。只要这些信念有助于人格的自我完善,儒者都会表示充分的尊重。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可以实行现代转化,可以成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资源。精神文明程度固然同物质文明程度有关系,但不会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地提高,需要人们有意识地去“建设”。如果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将会坍塌,物质文明也将随之失掉价值。

阅读全文

与地理人如何安身立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