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七上地理多少分

七上地理多少分

发布时间:2022-02-06 18:35:07

‘壹’ 初一政治该考多少分地理呢历史呢生物呢

像我们这里的话历史政治是五十分的,一般历史45分左右算一般(人教),政治(苏)难一点的42,3左右,简单的46,7。生物地理初二要会考,60分钟,开卷,题目很灵活,考好不大容易,7,80分左右把,加油!

‘贰’ 七上地理资料

1.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5.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6.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划分的。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如果该数值小(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又叫子午线),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长度相等。纬线是半径不等的圆,指示的方向是东西,长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零度纬线是赤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南美洲。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密度=居民数量/单位面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大陆架。
16.北美的土着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欧洲。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是绕太阳公转的。
19.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20.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联合国的工作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2.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3.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黄色人种,欧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24.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大,但内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降水的三种类型是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7.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抵纬度地区气温高;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国、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分布着一种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的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0.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31.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最为广大。
32.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两种气候类型。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高。
33.在北极地区可见极昼现象,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终日不落,则太阳在天空中做顺时针环形运动。居民楼上的热水器装置冬夏季节相比,夏季应平(平、竖)一些。
3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来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大陆东岸降水多。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气温。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
36.在3月和 9月,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号称“世界雨极”的地方是乞拉朋齐,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37.地球是绕地轴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38.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两个国家。
39.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倾角。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0.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温带地区,沿海和内陆相比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两极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两极少。亚洲季风气候显着的原因是: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
41.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着名的温带季风气候。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42.写出几种常见的天气符号:扬沙_____、强沙尘暴_____、冰雹_____、霜冻_____、大雪_____、中雨_____、晴转多云_________、小雨转大雨_________、雷阵雨_____、暖锋_____。
4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秋季是3、4、5月。它们的季节相反。
44. 从全球的气温分布来看,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陆地的气温高。 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两点。
45.人们经常用晴、雨、气温高低、阴、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而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时间长,变化不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6.天气预报是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强度、风力大小和空气能见度等。
47.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有终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的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纬度因素)、地球的运动、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48.气温的年较差就是最高月气温减去最低月气温的差值。如某地的最高月气温是32℃,最低月气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44℃。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温带。
49.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
50.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为重要特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受西风的影响,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51.根据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国家。如我国就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52.国境线以内的陆地、领水、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
5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人口增长的特点看,是发达国家国家增长慢。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
54.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成立于1945.10.24,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目前已有188个成员国。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是秘书长,现任秘书长的是韩国人潘基文,任期5年。
5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国土面积是1707万km2。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56.联合国的组织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其中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7.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英国、法国、中国、美国、俄罗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欧洲。
58.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①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③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④联合国是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北,应在南极极点。
59.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南北关系有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60.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61 .2001年中国加入“WTO”,该组织的全称是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地为瑞士日内瓦。从内力和外力的作用看,地形的“塑造者”是内力,“雕刻师”是外力。内力使地面更加高低不平,外力使地面更加趋于平坦。
62.温带和热带的界限是南、北回归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叁’ 七年级上册地理所有答案

地理七年级上半学期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的环球旅行 卫星图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东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11、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关系: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13、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自转 昼夜更替
地球运动 不同地方时间差
公转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
14、五带的划分:北寒带位于北纬66.5度,南寒带位于南纬66.5度,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产生了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北温带位于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南温带位于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热带位于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气候终年炎热。
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6、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7、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亚洲面积最大,为4400万平方米;大洋州面积最小,为900万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极洲、大洋州 东半球 亚洲、非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 山脉、河流、海峡
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 丹麦海峡
5、海峡: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6、半岛:半岛是绿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5、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版块、非洲板块。
7、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红海处于板块的开展边界,地中海处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9、大西洋是由地壳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
10、跨洲国家: 埃及:非洲、亚洲 俄罗斯:欧洲、亚洲 土耳其:欧洲、亚洲
第三章
1、 天气的特点:
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的时间里的天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有时候在几分钟之内,可以由阳光灿烂变为乌云密布。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气温分布规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内。
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较弯曲,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④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比大陆西岸多。
⑤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区少。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海洋上2月最高,大陆上8月最低。
2、 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 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 各个地方的气候特点:
①赤道地区,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③我国东部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5、 各类气候主要分布地区:
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亚洲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亚马逊流域。
②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
③温带地区,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6、 卫星云图: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7、 气候概念: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3、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4、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
5、 乡村与城市的形态:
差别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筑 生产方式
乡村 不发达 稀疏 分散、低层建筑 农业产业
城市 便利 密集 楼房层次高、排列密集 非农生产
6、建筑与环境地理的关系:
地区 环境 建筑分布
东南亚 湿热 云南傣族、低纬度地区
北非 干旱、炎热、风沙大 西亚、黄土陕西高原、内陆
极地 严寒、大风 冰屋
注:还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各大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南极洲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红海 曼德海峡

‘肆’ 初一的地理成绩一般多少分才算好

初一地理一般是100分制的,85分算是达到了优秀率,可是在我看来,这还不够优秀,90分以上才算好吧!你升上初一了?祝你取得好成绩!加油啊!

‘伍’ 七年级地理

21、根据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__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_______地区,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印度_________。
22、亚洲的许多大河都发源于中部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填地形),呈_放射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3、东南亚包括____中南半岛_________和___马来群岛__________两大部分。位于______亚_______洲和___大洋__________洲、___印度__________洋和__太平____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水稻________和___小麦________。“___绿色计划__________”使印度的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24、A~F是西南季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将A~F填入下表。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
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弱 F.风力强盛
水灾 旱灾
西南季风的变化
25、将下列城市与其对应的气候类型连线。(5分)
A北京 ③温带季风气候
B乌兰巴托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C拉萨 ②高原山地气候
D孟买 ⑤热带季风气候
E新加坡 ①热带雨林气候
26、读日本图,完成下题:(17分)
(1)岛屿:A____ B____
C____ D____
(2)海洋:E________ F_________
(3)日本的首都是_东京_________,日本的国花是___樱花________,日本国的象征是__富士山__________(填山名),它是一座火山,由于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使日本成为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4)、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国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太平洋_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_____沿岸。
(5)、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是大量进口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之后又大量出口______________。
(6)、日本经济能够快速发展,除了具有多优良港湾这一优势条件外,依靠的条件还有________先进的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的答案

‘陆’ 七上地理

2.11.5 717
3.7 27 1 -5 32
4.678 510

‘柒’ 七上地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着。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着,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着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捌’ 七年级上册地理百分百答案,不是夺冠百分百

是从第三章开始吗?

答案如下:第一节:课前预习:

1.缓慢 加快

2.亚洲 南美洲

3.资源 环境

4.D 5.C 6.D 7.D 8.B 9.B 10.B 11.A

12.(1)每平方千米平均分布的人口数(2)小 炎热干燥 小 湿热 热带雨林(3)大 平原 温度湿润(4)A(5)亚 欧 大洋

课后提升:

13.A 14.C 15.C 16.C 17.C 18.A 19.B

20.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1.(1)A B

(2)人口密集 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发达

(3)欧 人口密度大,人口出现负增长,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4)非 人口增长过快

累死我了~先告诉你这些!

‘玖’ 七上地理期中分析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东半球;
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 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 洲相连,西南与 非 洲为邻,东与 北美洲相望。
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线
亚、欧洲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洲界线: 白令 海峡
2.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悬殊。
3.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着③季风 气候典型。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特征(图见课本P7 1-7)。
季风气候典型原因:海陆热力差异显着
季风对气候的影响(图见课本P8 1-8,1-9)
发源地 性质 风向 影响下的气候特点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西北、东北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印度洋、太平洋 温暖湿润 西南、东南 高温多雨
4.河流特征:
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长江是亚洲最长河流。
5.亚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3)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首都:东京,重要港口:横滨、神户,国花:樱花)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位置、范围
(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本州。(掌握图上位置)
(2)位置:
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海岸线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自然环境: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着名的活火山。)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
(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资源特点: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工业发展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说明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4、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P23
5、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
九州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P23
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传统与现代结合。
2、民族和传统服装: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和服。

阅读全文

与七上地理多少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