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怎么分析人口情况地理

怎么分析人口情况地理

发布时间:2022-08-08 15:14:23

① 地理人口知识点

2、人口迁入、迁出的影响
人口的迁入迁出,会对迁入地、迁出地造成许多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

(1)迁入地

①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给住房、交通、卫生和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2)迁出地

①有利影响:提高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土地资源;

②不利影响: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并加剧了当地的老龄化现象。
精讲精析:(1)分析人口的迁入迁出。①读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户籍人口,纵坐标为常住人口(坐标数值与横坐标应该一致),中间有一条斜线,斜线左边表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即为人口迁入区;斜线右侧表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即为人口迁出区;②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吸引人口的迁入,因此图中①地和④地应该为广东、上海,②地和③地为河南和贵州。

(2)分析各地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④的户籍人口分别为0.8亿、1.1亿、0.4亿和0.2亿,再结合上面的分析,则两个人口迁入区①为广东、④为上海,两个人口迁出区②为河南、③为贵州。

(3)分析人口迁出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主要从内陆地区迁往沿海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并且一般遵循就近迁移的原则。广西距离珠三角地区最近,因此广西最有可能迁往珠三角地区。

② 初中地理,看图分析资源以及人口分布规律这种题应该怎么做

所给出的途中一般会有标示,资源:现在图中寻找。有铁,铜一类就是矿石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就是化石能源丰富。河流就是水资源丰富,如果有河流,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起伏有比较大,还可以加上一个水力资源丰富,其他还有林木,沼泽,风力等等,主要看图说。人口可以根据图中给出的人口分布密度解析:一般有南多北少,片状分布,点状分布,集中在城市,村庄和湖泊等,还是看图说。如果没有给出人口分布密度,可以根据城市,村庄等进行解析

③ 请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一, 亚洲中部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有各个山脉。例如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山地面积广,地形复杂。
二, 这些高原和山脉造成以下后果:
1, 人员和物资不方便进入亚洲腹地,生产原料和产品不好进也不好出;
2, 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也很难进入亚洲腹地, 导致干旱缺水.
三, 缺原料,缺水,人难进出.这些原因直接导致整个中西部地区的人员稀少.

④ 地理备课 世界人口的分布 怎么上课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地区差异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教学手段】 幻灯片:〈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过程 】 (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上刊登的报道,请回答:1999年几月几日,世界人口达到多少亿?(1999年10月12日,60亿) (板书)人口的数量 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 亿用了多少年?(12年)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根据计算结果,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10 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的。) (板书并总结)人口的增长1)缓慢---加快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量化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千分之多少) (展示)《世界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图》请大家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起来,(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地区差异存在 (板书)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快?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慢? (非洲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 (讲述)目前许多大家熟悉的明星是混血人种,比如球星萨尔瓦多、影星金城武等。混血人种是不同种族融合的结果,他的前提是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着迁移。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世界人口的迁移”部分内容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哪些主要的人口迁移? 3、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 输出的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学生讨论)课本 “想一想”,由学生回答,再由其它学生评判。(原因:科技移民较好的工作条件,较高的工资,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劳动力输出更高的工资) (教师总结)人口迁移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也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板书设计 】 第六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1、人口的数量:6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缓慢→加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非洲最快、欧洲最慢 二、世界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2、二战前的人口迁移: 3、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技术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移动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人口的分布因素 【教学手段】幻灯片:〈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地形图〉 (导入 )目前,世界有60多亿人口,60多亿人是否平均分布?怎样来定量描述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 (板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的密度 (计算)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2000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个有多少人?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 人口密度不同,在图上有什么区别呢?看甲、乙两城市人口密度的比较图(教材)。 可看出:甲市人口稠密,乙市人口稀疏。 (计算) “做一做”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中国:约121/平方千米;加拿大25/平方千米) (总结)人口密度能准确地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读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板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这些地区为什么人口稠密?我们用所学过的知识对这些地区进行分析 首先,从自然条件看这里有什么优越性? (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对照比较, 提问:1、它们都处于什么纬度?(中纬度) 2、它们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近海地带) 3、它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平原为主) 4、它们在气候上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 (总结)可以看出,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在人类历史农业发展较早,现在也是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 (学生活动)对比上述四个问题,结合已学过的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知识,分析人口稀疏区的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 在海陆位置上:内陆地区 在地形上:地势高峻的高山高原地区 在气候上:干旱的沙漠和湿热为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 在纬度上:高纬度地区的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学生讨论):“想一想”第二题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不能用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总结) 这一节主要讲了人口地理的两个知识点:世界的人口增长、迁移和世界人口分布。这两个知识点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迁移是认识人口的动态变化,它们的动态变化,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人口增长的状况和人口的分布情况。 (练习)在世界大洲的空白图上,找出世界四个人口稠密区的具体位置,要求形式用红笔在课本图上勾画出人口稠密区的位置。 【板书设计 】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的密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四大稀疏区:高纬度地区 高山高原地区 干旱沙漠地带 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 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 (导入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人口的多少是怎样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影响的? (展示)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 本报萨格勒布7月11日电 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 据新华社萨格勒布10月12日电 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提问)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大约12年)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 (讲述)18世界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界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加以量化呢? (讲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练习)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了25个婴儿,死亡10人,这个地区在这一年中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各是多少?(出生率:千分之二十五;死亡率:千分之十;自然增长率:千分之十五) (展示)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提问)请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讲述)这样的结论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地区差异。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展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表 请学生粗略计算:1950年、1990年、2025年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分别是发达国家的多少倍,加深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设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越来越明显,会带来什么问题?学生思考但不必回答,为下节课讲人口问题埋下伏笔。 (过渡)大家都听过《橄榄树》这首歌吧,歌中唱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知道,歌中的人是从其他地方移居到另一个地方的,这种人口从一个地区移居到另一个地区的社会现象,就是人口迁移。 (提问)请大家读教材“人口的迁移”这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哪些主要的人口迁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回答并评判。最后展示“16~20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教师总结。特别强调目前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即: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 (讨论)1.大批的科技人才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哪些影响? 2.你认为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为什么? (过渡)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是不一样的,那么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呢?首先,我们学习一个反映人口分布特点的指标——人口密度。 (计算)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2000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有多少人?(甲市:2500人/平方千米;乙市:1250人/平方千米) (讲述)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每平方千米内的居民人数(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计算)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1998年) 国家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中国12481000009600000 加拿大303000009970000 (中国:121人/平方千米;加拿大:25人/平方千米) (讲述)人口密度能准确的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图 (提问)世界人口稠密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总结) (讨论)结合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讨论)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不能,因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练习)选择题 探究活动 我家的人口 要求:
1.周末对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进行一次采访,问一问:从你的曾祖父母开始,经过四代人,你家增加了多少口人?哪一代生的孩子最多?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的家庭人口是处于增长的趋势还是呈下降的趋势?为什么? 2.通过你家的情况,你能否理解虽然我们已在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的总数还在继续增长,这是为什么? 目的:
1.通过了解自己家的人口增加和变化过程,印证课本上关于人口增长的结论和数据,即理论联系实际。 2.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加深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增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家乡的人口分布情况调查 要求:查找资料(可上网查找)。 看看你们所在的城市或所在的县(省)的人口分布情况,哪个区(县)或乡的人口密度大,为什么?分析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目的:
1.通过查找自己所在的城市或所在的县(省)的人口分布情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把书本的理论用在实际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如通过调查得出人口分布的差异后,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 3.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调查,对家乡有更多的了解,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⑤ 地理人口金字塔怎么看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从中课判断人口的年龄结构


人口的年龄结构

指一个人口集团(或群体)在某一时间点上的人口年龄分布状况、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通常以百分数表示)。现在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划分为三个大的年龄组:O~14岁为儿童少年组;15~64岁为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人口发展速度和类型以及抚养比都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可以表明人口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类型变动的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人口总量中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大,劳动力资源就相对雄厚。了解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利用和生产的合理布局有重要意义。

人口金字塔模式

“人口金字塔图”的画法是将各年龄男性与女性人数或百分比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人口金字塔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午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金字塔。

从前面的金字塔图可以看出: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

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率讲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判读步骤如下: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

2.定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1)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

(2)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塔形较直,

只在高龄部分(塔尖)急剧收缩;

(3)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较宽。

3.析变化:假设该地区是封闭的,不存在外来人口的迁入和当地人口的外迁,

某年龄段的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到下一年龄段,男女比重会随着人口的死亡而逐渐减少。

4.判增长:不同的金字塔类型,标志着出生率和死亡率所决定的不同年龄结构的特征,并看

出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

5.看异常: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

突然降低;或重大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等)导致死亡率上升;或人口大量外

迁;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化:其变化可能是由于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人口大量迁入;

男女比例明显失调: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大型矿山、大规模的工程

建设、(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对男性职工的需求;或者是纺织、食品等轻工业对女性

职工的需求。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⑥ 初中地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1.人口增长问题

当今世界存在两大人口问题,即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资源短缺和人口负增长引起的人口老龄化,两者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需结合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成因及地区分布等进行掌握。

(1)人口再生产类型。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再生产类型会沿着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的方向转变。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特别提醒:在判断人口再生产类型时要注意过渡型的自然增长率要大于传统型而小于现代性;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为正值(人口总量增加),也可为负值(人口总量减少),也可为0(人口总量最大).

(2)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引发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的实质是人口增长超过了某国家或地区的合理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由此而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太大,人均资源短缺,生活贫困,就业困难,持续的环境压力,影响社会稳定等。需采取的对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经济解决贫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表现最明显。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的绝对量大,人口总数增加快。

(3)人口增长过慢及其引发的问题。 人口过慢增长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保障费用高,在发展中国家表现最明显。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认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表现出五大特点: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地区差异明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素质

(1)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资源(首要因素)、科技、地区开放程度、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全球环境容量在100亿左右或略多一点。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合理环境容量为7亿人。

(2)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经济形势、文化传统、科技伦理),自然环境(①原生环境因素——地形、气温、湿度、降水、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自然灾害等;②次生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影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影响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3.人口迁移与环境

(1)人口迁移的分类。按地理范围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城市,城市→农村。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产生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产生迁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家庭婚姻等),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3)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①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②迁入地:可以改变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也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4)中国人口迁移。重在掌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影响,尤其是因迁移引起的民工潮问题“民工潮是我国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形式“。

我国民工潮出现的原因:农村剩余劳力多,经济收入低,生态环境压力大,文化落后,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体制改革与国家户籍政策的解放等。

我国民工潮流动趋势:方向上主要表现为从山区到平原,从农村到城市,从贫困区到发达区,其中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河南等中西部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出地,而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民工潮对城市的影响: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活跃了市场,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但同时也导致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环境压力加大,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治安问题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民工潮对农村的影响:有助于加强农村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提高农民收入和文化技术水平,有助于改善农村经济环境,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耕地抛荒,粮食减产,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妇老农业”问题。

特别提醒:“妇老农业”。由于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的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使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务农人口以老人和妇女为主,该现象称为“妇老农业”。

“留守儿童”。在外出务工、经商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由祖辈照顾,子女缺乏父母监护教育,称留守儿童。

⑦ 区域人口结构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区域人口结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

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其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家庭人数等。

(7)怎么分析人口情况地理扩展阅读:

依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划分,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人口的自然结构既是人口再生产的必然结果,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对人口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重要的影响。

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对人口自然结构起制约作用。

依据人口的社会特征划分,主要包括阶级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婚姻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部门结构等。

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社会结构及其变动;人口社会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社会结构对人口再生产有重大的影响,不同的阶级、民族、文化、宗教、婚姻、家庭、职业和部门,其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平均寿命也有相应的差异。

依据人口的居住地区划分,主要有自然地理结构和行政区域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状况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关,合理的人口地域结构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人口地域结构也是形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阅读全文

与怎么分析人口情况地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