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市高层建筑楼间距国家规定是多少
3.1.5 高层居住建筑间距:
3.1.5.1 高层居住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条式建筑按表三—1系数计算确
定,点式建筑,南北向的,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倍,且不得小于南侧建筑
面宽的1.2倍,其最小间距为30米;东西向的,不得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
倍,其最小间距为18米。
3.1.5.2 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南北向的,北
侧为多、低层居住建筑时,建筑间距按3.1.5.1条规定控制;南侧为多、低层居
住建筑,条式的建筑间距按表三—1规定控制,但最小间距不小于13米,点式
的建筑间距按
3.1.3.3条规定控制。
3.1.5.3 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消防和施工
安全的规定控制。山墙均有居室门或窗户的,其间距不得小于13米。
⑵ 楼间距多少合适楼间距规定标准
楼间距:两相邻楼的外墙面距离。同一个小区两栋相邻的楼与楼之间的距离。
建筑间距的控制是为了保障人们工作、生活的质量与安全,满足必须的日照时长、采光、通风、隔音等要求。
楼间距规定
房屋前后间距:普通小区居住用房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房屋左右间距: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米。
楼间距的计算
楼间距(前后距)根据日照间距计算
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如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
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有时,为了争取日照,减少建筑间距,可以将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由图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
式中:h—太阳高度角
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
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
D-----日照间距
当然也可以根据日照间距系数换算过来。在这里我们设置日照间距系数为L
根据日照间距系数L=D/(H-H1) 换算出D=L×(H-H1)
得出:(H-H1)/tanh= L×(H-H1) 1/ tanh=L tanh=1/L
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日照间距D= L×(H-H1)
也就是说,得首先得知前幢楼的檐高,才能计算离你家几米建房对自己房间日照有无影响。
另外,还得看日照是否满足大寒日2小时的日照时长。
楼间距的生活效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采光、通风、隐私、防噪,而其中采光效用尤为突出。
采光
南向的房子采光好,但是如果楼间距过近,即使是南向的房子也可能出现采光不足的现象。住在一层的住户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房屋的日照时间大大低于高层的住户。尤其是到了冬天,大白天的有时候也要开灯才能工作,这往往就是楼间距过近造成的。
通风
一个房子的居住是否健康、舒适,除了应该有足够的日照时间之外,良好的通风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而楼间距过近的话,前楼往往会对后楼的正常通风造成遮挡,使后楼业主的通风需要受到影响。
隐私
隐私保护是当下比较受到重视的一个问题,而楼间距过近肯定是对隐私保护不利的。试想一下,你在家里做什么事对面的楼一抬眼就能看个一清二楚,这样的房子住得舒服吗?当然你可以把窗帘拉上,但正常采光又会受到影响,是不是很麻烦?
噪音
由于楼间距过近,在两楼之间穿行的行人、车辆的声音会清晰地传进屋内,到了晚上,对面楼的电视声、门铃声、麻将声甚至吵架声你想不听也不行。怎么解决?关上窗户吗?通风问题怎么办?
安全
消防是一个大问题。有一些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楼间距本来就很小,再加上道旁停满了业主的机动车,到了发生火灾时消防车根本就开不进来,只好看着火势蔓延,所以楼间距过近的小区在安全上也是存在重大隐患的。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8-2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⑶ 楼间距一般多少米
左右楼间距,多层与多层之间不低于6米,多层与高层之间不低于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不低于13米。(例如6层的多层楼房,加上阁楼楼高大约20米,则前后楼间距应为24米,左右楼间距应为6米)。前后楼间距应为楼高的1.2倍以上。
而个别不良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会选择降低楼间距的方式来增加可使用面积。国家标准规定:对于直接影响业主房产通风、采光、日照的前后楼间距,根据不同的楼高要按照1:1.2的比值来计算楼间距,即前后楼间距应为楼高的1.2倍以上,以此类推。
而个别不良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会选择降低楼间距的方式来增加可使用面积,所以大家在实际买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项容易被忽略的小标准!
楼间距不足的影响
1、采光差:楼间距对房屋室内的采光条件影响是最大的,同样是朝南的房子,但因为楼间距的差距,采光效果有可能完全不同。再加上我国处于北半球,在冬天的时候日照时间段,如果楼间距不足的话,这个时间段中低层采光效果更差,有时候不得不整天开灯来维持室内光线。
2、没有隐私:楼间距不足就意味着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很短,现在的户型设计上,很多住宅都偏爱宽大的落地窗,如果楼间距过窄,你和相邻楼栋的住户的的隐私都得不到保证。
3、通风差:楼间距不足的情况下,两栋楼对立面的住户室内的通风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这一点很好理解,也就是说你南面的那栋楼就像你的客厅外面一堵很高很宽的“墙”,如果这堵“墙”离你太近,风就吹不进来,干扰了正常的通风,有时候会让南北通透的效果大打折扣。
4、噪音大:噪音污染在城市生活中到处都是,噪音问题,遭罪的也是底层住户,如果楼栋之间的楼间距不足,那低楼层的住户就遭殃了。楼道之间肯定有过道,晚间小孩散户或行车行人都会带来一定的噪音,过道越窄,渗入房间内的噪音就越大。
⑷ 什么是楼间距居民小区楼间距多少合适呢
简单来说楼间距就是两栋楼之间的距离。一般指的是小区楼房与楼房之间隔的距离我们将楼间距分为两种:一种是前后间距,另一种左右间距。前后间距主要满足通风、日照、视觉景观、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左右间距主要满足消防、交通、防噪等方面的要求。楼间距如果过小我们住的就会不舒适。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楼间距应该满足房屋在冬至日不少于1小时的采光。这就涉及到地理中提到的冬至日太阳高度角,以及数学中的计算公式:
楼间距=楼高/Tan(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如果建筑楼间距可以满足这个标准,那么采光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开发商只是单纯满足楼体高度与楼间距比值达到1:1.2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光线不好,也无法追究开发商的责任。
一般情况下,在多层之间比较适合的楼间距是六米,在多层和高层之间比较合适的楼间距是九米,在高层之间比较合适的楼间距是十三米。这些数据都是通过推算出来的,至于到底是否真正的合适,还是得看个人的喜好了。
⑸ 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国家规定是多少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各楼、栋之间的距离南北朝向应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这一系数,东西朝向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5。而房屋的前后间距,普通小区居住用房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
打个比方,一栋楼有30层,按照2.8米层高来算整栋楼高就是84米,那么楼间距按照1:1.2来说100米较为合适。房屋左右间距一般普通多层(4-6层)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m,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m,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m。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楼间距(前后距)根据日照间距计算,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如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
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有时,为了争取日照,减少建筑间距,可以将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⑹ 楼间距国家标准
什么是楼间距?楼间距影响到了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细节?这些知识可能谁都能说上几句,但不一定能讲明白,今天购房指南就好好说一下。
没错,楼间距指两相邻楼的外墙面距离,通常情况下泛指同一个小区两栋相邻的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可以楼与楼之间的距离,也有前后距离和左右距离之分,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详解楼间距:买房楼间距到底多少才合适?
楼间距分为两类:前后间距和左右间距。前后间距主要满足日照、通风、视觉卫生、景观等方面的要求,左右间距主要满足消防、交通、防噪等方面的要求。
详解楼间距:买房楼间距到底多少才合适?
楼间距会影响到居住后的哪些细节?
这个问题大家住家里都会有比较明显的体会,楼间距的大小对家居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采光、通风、隐私、防噪等多个方面,而其中采光效用尤为突出。
一是采光
我们都知道南向的房子采光好,但是如果楼间距过近,即使是南向的房子也可能出现采光不足的现象。
二是通风
如果楼间距过小的话,前楼往往会对后楼的正常通风造成遮挡,使后楼业主的通风需要受到影响。
三是隐私
楼间距不足的情况下,隐私可能会无法保障,别说对面炒菜时能闻到味着,有时还会和对面楼住户对视,可想而之有多么的尴尬。
四是噪音
刚说了楼间距太近,不小心看下窗户可能会来一个对视,即使不看窗户,对面楼的电视声、门铃声、麻将声,甚至是吵架声你又能接受么?
那么楼间距大的小区,有什么好处?
阔绰的楼间距使整个楼盘的品质在私密性、空间感、阳光感、通透感和舒适感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楼间距宽大的优点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够享受更完整的景观,还能减少相邻两家的横向干扰,使居住更为宁静;
第二,对视问题迎刃而解,别人的家不再成为您家的风景,在一定程度上还您私密的居住环境;
第三,保证了日照时间,有利于楼宇间的自然通风,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当然,一般开发商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间,在楼间距上也是抠了又抠,没那么容易给你那么大的楼间距。
楼间距到底多少才合适?
按建设部制定的标准,房子室内空间的高度应不低于2.4米,各楼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的系数,如果小于这个距离,就会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等。
按照国家有关住房楼间距的规定,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楼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其中a是指各地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详解楼间距:买房楼间距到底多少才合适?
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
楼高:楼间距=1:1.2
把公式翻转一下,楼间距就是楼高的1.2倍。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区域的冬至日照时间和日照角度都不一样。比如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
另外,如果房子本身不是作居住之用的,楼间距也没有必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对于非居住楼,根据楼房本身是多层还是高层,楼间距也有不同。
关于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要求:
被遮挡建筑为居住建筑,按居住房屋间距规定控制;
被遮挡建筑为非居住建筑,按非居住建筑间距规定控制,同时考虑视觉卫生的因素影响;
多层建筑山墙间距不宜小于8米,高层建筑山墙间距不宜小于13米,多层与高层山墙间距不宜小于9米。
非居住楼间距,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
多层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1.0倍,并不小于6米;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9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6米;
高层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并不小于20米;垂直布置时,其建筑间距不小于18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13米;
多、高层平行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8米,垂直布置时,其间距不小于13米。山墙间距不宜小于9米。
以上就是关于非居住建筑间距的规定。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2-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