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亚洲的自然地理有什么特点
亚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一,围绕亚洲大陆的海域复杂多样.亚洲大陆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为北冰洋,海疆发达,多边缘海.由于地理位置、构造基础、气候条件和洋流动态等不同,各边缘海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对大陆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北冰洋的边缘海,每年大部分时间冰封.喀拉海的始冰期,北部为九月,南部十月、十一月;拉普帖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的结冰期始于九月下旬或十月上旬;楚科奇海由于冬季受阿留申低压的影响(气旋中常有暖气团侵入)以及经白令海峡注入此海的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冬季较为暖和,是个冰情较轻的边缘海,冬季一般从九月末开始结冰,十月末到十一月初整个海域都封冻.夏季绝大部分岸冰和浮冰融化,喀拉海从五月末到六月初,拉普帖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从六月末到七月初解冻,楚科奇海五、六月海冰开始融化.由此看来,亚洲北冰洋的冰期较长,喀拉海有七个月,拉普帖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可达九个月,而楚科奇海也有八个月.夏季的通航期很短,在短暂的通航期内,冰块也给航运造成困难.当冰块漂向北边时,航道畅通,航行便利,如果冰块南移,航道受阻,必须由大功率破冰船导航才能通过.印度洋北部是全球最暖海域之一,它是夏季西南季风必经之地,南亚、东南亚雨季降水量的多寡与西南季风的盛衰有密切的联系.太平洋沿岸,在构造上正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界线上.海底地形复杂崎岖,亚洲大陆东侧形成一系列弧形列岛、海底山脉和深海沟带,且多火山地震.太平洋海域是季风气候主宰因素之一,西太平洋洋流系统(如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等),它们对附近岛屿和大陆的气候都有明显的影响.第二,亚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亚洲地形十分复杂,在各大洲中不仅地势最高,而且起伏很大,地形分异变化明显,既有庞大高耸的高原和高山,也有广阔而平坦的低地.亚洲气候也十分复杂,不仅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而且气候带齐全,气候类型多样.亚洲不仅长河众多,而且内陆流域面积广大,同时河流、湖泊的类型俱全.亚洲几乎包括其它大洲所有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其动物也属于典型的大陆型.由于亚洲面积广大,构造复杂并具有各种自然环境,所以亚洲有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和热量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及海洋资源.亚洲石油、镁、铁、锡等的储量均居世界首位.第三,亚洲地理环境结构的复杂性.亚洲既有东西延伸、南北循序更替的比较明显的纬向自然带,如北亚的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东亚的温带阔叶林带→亚热带森林带,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带等;也有受海陆分布、地形结构、距海远近等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制约,而使纬向自然带的排列发生不同的区域变异.如中亚温带荒漠带即深居大陆中部,其外围,尤其是向北和向东,由于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使之具有从温带荒漠带到温带草原带以至温带阔叶林带的半环状结构.此外,亚洲还具有各种不同的垂直自然带结构.
㈡ 亚洲地理特征
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分布在沿海地区
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㈢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亚洲季风气候显着,大陆性特征明显,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大部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1、亚洲季风气候显着,大陆性特征明显,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3、亚洲大河大部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4、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海岸类型复杂。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
㈣ 亚洲的地势特点
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周围低,起伏大。
亚洲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中高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亚洲大陆东部边缘,自北向南分布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它们形成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并围成许多边缘海。
拓展资料:
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ί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60.5%(2010年)。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169° 39′ 7″W,66° 4′ 45″N),南至丹绒比亚(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13h。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ί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60.5%(2010年)。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169° 39′ 7″W,66° 4′ 45″N),南至丹绒比亚(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13h。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㈤ 亚洲的主要地形特点
初中精品地理01《亚洲地形》.zip
https://pan..com/s/16irItwUmerWFC-haNGOr2g
㈥ 亚洲地理的特点
亚洲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海拔8844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湖面鸱地地中海海面392米的死海低地;有菲律宾群岛外侧深达10497米的菲律宾海沟;有高峻的山地和宽广的高原,也有肥沃的平原和巨大的盆地;千差万别,复杂多样,高峰与深海沟之间,竟相差近两万米。
亚洲地形的第二个特点是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约950米,除了被厚层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以外,它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个洲。
亚洲地形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地势好象一朵怒放的鲜花,从中部向四周辐射延伸,中间高,四周低。
大陆中部的帕米尔高原,好象这朵花的花心,一列列巍峨的山脉,以这里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仿佛是这朵花的第一层花瓣。从帕米尔向西伸出的主要有兴都库什山脉、苏来曼山脉等。从帕米尔向东伸出的有昆仑山脉,向东北伸出的有天山山脉,向东南伸出的有喜马拉雅山脉。在这几条巨大的山脉和它们向外延伸的山脉之间分布着很多高原和盆地,主要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此外,亚洲的北部有中西伯利亚高原,亚洲的南部有阿拉伯高原和德干高原,亚洲的西部有安纳托利亚高原。
亚洲的平原好象绽开的鲜花的外层花瓣,多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大河中下游地区。在亚洲西部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等,西北部有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土兰平原,东部有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㈦ 亚洲三方面地理位置特征和两方面进行特征
亚洲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南邻大洋洲,北邻中国,印度大陆 相对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经度位置:亚洲最东端白令海峡,地处西经170°,最西端地中海海滨,地处东经25°,东西跨度165°左右。
纬度位置:亚洲最北端的北地群岛,地处北纬80°;最南端努沙登加拉群岛,地处南纬10°,南北跨纬度约90°。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由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的流向特点是呈放射状由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
㈧ 初中地理:亚洲的地势特点和地形分布是什么
亚洲的地形和河流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地形: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致使洋面温暖湿润风向内陆雨来越弱,高原地形决定形成高原型气候.山地起源的河流发育多为“V” 字型,流量小,流量大.河流可以形成两个峰期(冰川融化补水和降雨补水)
气候: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着.如:高原气候、(热带或温带)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山地垂直气候.
河流:河流特点,呈放射状 .大部分河流发源于山区,以分为内流区和外流区.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河流流量随着气候及季节降雨量变化,流量年际变化大(春夏多,秋冬少) 地下水补给和高山融水会影响年际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