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壮族舞蹈是什么

地理壮族舞蹈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11 04:22:55

① 壮族舞蹈的简介

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花山壁画中壮族舞蹈的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名史家黄现璠认为:“秦汉时期,壮族先民的音乐舞蹈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汉代墓葬出土的实物有铜鼓、铜钟、羊角钮钟,木腔皮鼓、瑟、笛等。此外,贵县罗泊湾一号土坑木梆墓出土了一份名为《从器志>的随葬品清单,上面写有“栓”、“越筑”等乐器。由此表明当时壮族先民的音乐舞蹈十分繁荣。 宋代桂林及桂北民间有傩队,戴假面具跳酬神舞。巫舞一直流传到1949年前,分为师公舞和巫觋舞,是迷信活动的一部分。师公舞戴鬼脸壳,每个神一个,多达30多个,且每个神有不同的动作和唱词。巫觋舞是巫婆装神弄鬼时跳的,手舞足蹈,作神附身之状。与酬神有关的舞蹈还有其他,如铜鼓舞、春牛舞、贺新年舞等。
壮族民间其它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据统计,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舞蹈多达几十种。着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② 壮族舞蹈特点

壮族舞蹈的特点是各种动作都是模仿一些劳动的动作,壮族的舞蹈其实是来源于对狩猎的一些动作的模仿,而且他跟巫师酬神这些活动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壮族的舞蹈是边唱边跳,现在壮族舞蹈的种类多达几十种。像是常见的扁担舞,这种扁担舞一般是妇女表演,跳舞者需要用手拿着扁担,围着一条长板凳互相打击,一边打一边唱一边跳舞。这样的动作其实就是模仿当地的农民在农田里耕田,插秧以及收割,打鼓这些基本的动作的舞蹈。除了这种舞蹈之外,另外还有采茶舞,绣球舞以及捞虾舞,斑鸠舞等等,其类型都是差不多的。

③ 壮族舞蹈叫什么

壮族民间舞蹈很大部分是农耕劳作过程的描述和模拟。"弄阿拉"、"弄阿曰"的主要舞蹈动作就是撒秧、栽秧、割谷、打谷、舂米和纺线、纳鞋底、敬酒等。
1.师公舞枣一般都用蜂鼓、扁鼓、锣、镲等打击乐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导作用,蜂鼓因形似黄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烧成,内空,一头大,一头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头用棍击打,鼓声清脆悦耳,另一端以手拍击,鼓声浑厚深沉,双手交替击打,变化多端。
2.壮采茶枣身段朴实健康,动作优美活泼,扇花丰富多样,舞步灵巧轻盈。它的主要动律是以腰带动头、肩、胯部的反复扭动。
3.扁担舞枣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担,更为出色。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流行于都安县的扁担舞,有六种不同的基本打法,分别为 "虏列丈"、"虏列分阜"、"虏列分水"、"虏列分四"、"虏列分候"、"虏列高花(均为壮语译音)。内容表现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劳动过程和欢乐情绪。
4.铜鼓舞枣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5.拟兽(鸟)舞枣这类舞蹈大部分在欢庆春节时表演,动作多模拟鸟兽形态,服饰道具逼真,形象栩栩如生。

④ 壮族舞蹈的典型动作是什么

补充: 壮族舞蹈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LZ指的哪种? 补充: 补充一点吧~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壁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闪人~ 追问: 谢谢了,那绣球舞和采茶舞呢? 回答: “绣球舞”不太合适你跳吧,要男女搭配跳才有味道。 “采茶舞”又称之为“壮采茶”的身段朴实健康,动作优美活泼,扇花丰富多样,舞步灵巧轻盈。它的主要动律是以腰带动头、肩、胯部的反复扭动。扇花部分除绕扇与汉族采茶舞的扇花相同之外,还有点扇(拇、中、食三指握扇,以手腕带动将扇头向下点出)、翻扇(三指握扇,扇口向下,然后翻起成扇口向上)。主要步伐有后踏步(一脚自然向旁抬起后,重踏于另一脚的后面成丁字步)、跳点步(一腿作重心,另一脚旁靠点地,主力腿每拍小跳一次,动力腿随之稍稍抬起后又收回旁点地)、前踹后抬步(主力腿每拍小跳一次,第一拍动力腿向前踹出,扇往后压,手往前伸,第二拍动力腿向后抬起,肩前送,手后甩)等。“壮采茶”的风格别致,其动律和步伐已成为壮族舞蹈的代表性语汇,被广大专业和业余舞蹈工作者在新的创作中广泛运用。

⑤ 壮族的舞蹈叫孔雀舞 芦笙舞 跳月 铜鼓舞

壮族民间其它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据统计,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舞蹈多达几十种。着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⑥ 壮族舞有哪些舞种

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壁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宋代桂林及桂北民间有傩队,戴假面具跳酬神舞。巫舞一直流传到1949年前,分为师公舞和巫觋舞,是迷信活动的一部分。师公舞戴鬼脸壳,每个神一个,多达30多个,且每个神有不同的动作和唱词。巫觋舞是巫婆装神弄鬼时跳的,手舞足蹈,作神附身之状。与酬神有关的舞蹈还有其他,如铜鼓舞、春牛舞、贺新年舞等。
壮族民间其它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据统计,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舞蹈多达几十种。着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⑦ 壮族有什么舞蹈

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壁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宋代桂林及桂北民间有傩队,戴假面具跳酬神舞。巫舞一直流传到1949年前,分为师公舞和巫觋舞,是迷信活动的一部分。师公舞戴鬼脸壳,每个神一个,多达30多个,且每个神有不同的动作和唱词。巫觋舞是巫婆装神弄鬼时跳的,手舞足蹈,作神附身之状。与酬神有关的舞蹈还有其他,如铜鼓舞、春牛舞、贺新年舞等。
壮族民间其它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据统计,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舞蹈多达几十种。着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下面就两个舞蹈作介绍:
扁担舞,其名又称打扁担,流行于广西都安、马山、东兰、南丹等县。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双数,多是妇女。出场表演时,舞者手持扁担,相向而立,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大家口喊呼,于是上下左右相互打击,边打边唱边舞,模拟农事活动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错落有致,动作优美自然,整个舞蹈优美清新。1955年,此舞被选参加全国群众业余歌舞观摩大会表演,获优秀奖。扁担舞,至今仍为壮族人民喜爱,表演娱乐。
捞虾舞,其舞流行于广西德保县一带。它形象地描绘了壮族女青年在明媚的春光下,到小河去捞虾,遇上几个男青年在河边钓鱼的情景。表演的动作是捞、扒;演出的方式是:两个男青年手拿钓鱼竿,背着鱼篓,在河边钓鱼。不多时,来了四个女青年,她们手拿捞绞,腰系鱼篮,下河捞鱼虾。男的向女的打招呼,唱山歌;女的亦唱山歌回答。在男女一问一答的嘹亮的歌声中,男女双方翩翩起舞,队形变化三次,对唱三次,场面悠然热烈。唱的歌,其词多是谈情说爱,喜获鱼虾丰收。此舞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⑧ 56个民族舞蹈的知识,让我认识下。还有各民族舞的特性。

、民间舞蹈的特性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间舞蹈也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前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六大特性:1、继承性。民间舞蹈保存着许多古代生活的形象特征,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它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世代相传,不断发展。2、群众性。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自娱性。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自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4、即兴性。它是表演程式规范性不强,舞姿造型因人而异,随情而发。5、适应性。它是以历史时代为背景,适应着潮流与发展,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6、地域民族性。它受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 中国民族舞蹈的概念与特性 民族舞蹈作为反映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讲,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是56朵绚丽的花,每朵花都绽放着独特的光彩,每朵花都有自己盛开的方式。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古代舞蹈,宫廷舞蹈和其他的舞蹈形式,这种在自己民族当中流传和发展的舞蹈,就是民族舞蹈。从狭义上讲,一个民族特有的或专有的舞蹈形式,就是民族舞蹈。民族舞蹈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人文秉性和民族特质。中国的56个民族,地理、气候、环境、习俗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民族受这些因素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舞蹈风格,比如:蒙古族的舞蹈。从体态上看,挺胸、拔腰、昂头是它的特点。这是因为蒙古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以马代步的生活,长期的马背生活,养成了他们拔腰的习惯,而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的苍穹,则形成了挺胸,昂头的体态。蒙族人民诚实、淳朴、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决定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犷、韧、稳、沉”的风格,“柔韧、沉稳”的基本韵律。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构成了蒙古民族舞蹈特有的舞蹈语汇,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使得民族舞蹈形成了具有个性化、人文化、民族化的艺术表现风格,而韵律和体态成为民族舞蹈的点睛之笔、灵魂所在。五、中国民间舞蹈与中国民族舞蹈的关系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这个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聚居、杂居、交错居住的情况很多,日常生活中,民族一词习惯上多指少数民族。因此,民族舞蹈也常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相应之下民间舞蹈就成为汉族民间舞蹈的代词了其实并非如此,民间舞蹈自己就是一个庞大的舞蹈文化系统,它本身含有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反过来说,民间舞蹈是由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特点、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民间舞蹈与民族舞蹈并不是两个毫不相连的整体。正相反,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两者的含义虽不相同,但却同属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交织出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文化,其中每个民族又以自己各个地区不同的地方风貌、人文景观、生活习惯,孕育出多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在我们明确了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的概念与关系之后,可以得知,民间舞蹈是一个庞大的舞蹈文化系统,它含有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同时民间舞蹈又是民族舞蹈的一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却并不矛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当听到人们习惯的把“新疆舞”叫作“维族舞”时,我们就可以判断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新疆舞”一词,严格地说,它是新疆地区包括维吾尔民族在内的各族民间舞蹈。像:塔吉克斯坦族舞蹈、哈撒克族舞蹈、喀尔喀兹族舞蹈等等。它们在音乐、节奏与动作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那些失去了审美价值或因历史上的某些原因而被遗忘、禁止的民间舞蹈,成为了历史民间舞蹈;那些在人民群众心中得到认可和接受的,就流传至今,并被舞蹈爱好者和舞蹈工作者赋予了新的内容,促使中国民间舞蹈不断发展,不断壮大,演变成了今天在舞蹈界中特殊的主体地位。作为舞蹈工作者,应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掘民间舞蹈中更深层的文化。使民间舞蹈在中国舞蹈文化的山石与沙河中,成为熠熠闪光的艺术精品。

⑨ 舞蹈走在山水间是什么民族的舞蹈

舞蹈《走在山水间》是壮族舞蹈。

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花山壁画中壮族舞蹈的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

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名史家黄现璠认为:"秦汉时期,壮族先民的音乐舞蹈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9)地理壮族舞蹈是什么扩展阅读

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捞虾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等。

舞蹈的特点是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时而激昂慷慨,时而缠绵悱恻,充分体现了壮族劳动人民的倔强和爱憎分明的性格。

壮族民间常用的乐器有唢呐、蜂鼓、铜鼓、大鼓、铜铙、铜锣及笙、箫、笛、马骨胡、天琴等。

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的龙州、宁明和防城一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妈勒访天边》中,壮族先祖妈勒就是弹着天琴去天边寻找太阳的。

阅读全文

与地理壮族舞蹈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9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5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42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11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4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6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6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11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5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7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21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30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9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3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8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3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