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地理气温划分标准
最冷月均温低于0度是冬季寒冷,0~15度是冬季温和,最冷月均温15度以上就可以算全年高温了。
夏季一般说25度以上是炎热,20度上下(温带海洋性气候)用夏季凉爽,如果全年都低于0度就可以说终年寒冷了。
热带是指全年温度在15摄氏度以上的地区,通常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亚热带是估计我国的说法,按照我国的划分,是指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通常年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南北温带是从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
温度影响
白天,阳光普照,大地接收热量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到太阳落山以后,近地面的气温渐渐降低,地表的温度也随之开始下降。可见,日出日落,地温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随着四季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这些变化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地温最高、最低值的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的高低对近地面气温和植物的种子发芽及其生长发育,微生物的繁殖及其活动,有很大影响。
2. 地理:日平均气温怎么算
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
3. 自然地理温度计算问题,急!
山底海拔100米到600米,γd=1度/100米,气温:28-(600-100)*1/100=23
600米上升到1200米时,γm=0.5度/100米,气温:23-(1200-600)*0.5/100=20
1200米到山顶海拔2200米,气温:20-(2200-1200)*1/100=10
山顶海拔2200米到山麓海拔50米,气温:10+(2200-50)*1/100=30.5摄氏度
4. 高中地理理论气温怎么求
1、某日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某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2、月均温的计算公式:将一月中所有日气温相加后平均(如一个月中有30日,则月均温为30日平均温度相加后除以30)。
3、某年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气象站点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该地方或该站点当年的年平均温度。
5. 地理学上的 气温、降水标准
低温一般指0度到零下15度之间,高温指30到35度,寒冷指零下15度以下,炎热指35度以上,温和指零10到20度
年降水量200mm以下为干燥
400mm以为为少雨
400~~~~800MM为湿润
800MM以上为多雨
6. 地理:怎样求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
日均温:把一天中8点,14点,20点,2点测得的气温相加再除以4.
月均温:把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这个月的天数。
年均温:把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十二。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减去最低月平均气温。
(一楼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是这样算的吗?最好先自己弄清楚了再回答别人,免得误导他人)
7. 地理海拔怎么计算温度
气温与海拔的关系式,是t=20-(6*h)
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则1千米高处,温度是20-6=14℃。
2千米高处,温度是20-6×2=8℃。所以,高度h(km)的高处,温度t=20-6h。
任意地的近地面大气(对流层),气温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一因为气温的热源是地面。一般来说:气温也是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越高越冷。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气温呈负相关;同一水平面上,相对较热的地方是低压,相对较冷的地方是高压。
也有例外的,比如副极地地区因为冷暖气流相遇,气流抬升,反而形成低压,而副高所在地区由于高空气压堆积,导致气流下沉,反而在热的地方形成了高压,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7)地理中气温怎么算扩展阅读:
任意地的气压值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一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或者地理事物高出或者低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度的简称,如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这个地方水的沸点就降低了。
高海拔地带,如果需要烹饪食物,由于气压较低,所以需要使用高压锅等器具来进行烹饪,不然会出现水烧不开、食物煮不熟等情况。
8. 知道海拔高度求温度,具体计算
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上升1米温度下降0.006度 。
计算方法:
15-(2000-500)÷1000×6=6℃;(2)y=-0.006x+18;(3)当x=3000时,y=0℃。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最高温度会降低0.65℃,平均温度也会降低0.6℃。大气密度(atmosphericdensity)单位容积的大气质量。
空气密度在标准状况(0℃(273k),101KPa)下为1.293g·L-1。空气的密度大小与气温等因素有关,我们一般采用的空气密度是指在0摄氏度、绝对标准指标下,密度为1.297千克每立方米(1.297kg/m3)。
(8)地理中气温怎么算扩展阅读
海拔高度与大气密度和温度间的换算关系:
1、根据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计算公式,以及空气湿度经验公式,可得出大气压、空气密度、湿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标准状态下大气压力为1,相对空气密度为1,绝对湿度为11g/m3。从表中可以看出,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相对大气压力大约降低12%,空气密度降低约10%,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空气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在无热源、无遮护的情况下,空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9. 地理初一 上怎样计算月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把每日各次测量的气温相加,再除以测量次数,即为当日的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把月内每日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当月天数,即为当月的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把年内每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12,即为当年的年平均气温。
10. 地理气温标准 高中做题时,多少度算是炎热,高温,温暖,低温,寒冷等等请给出可靠标准,
最冷月均温低于0度是冬季寒冷,15度是冬季温和,最冷月均温15度以上就可以算全年高温了
夏季一般说25度以上是炎热,20度上下(温带海洋性气候)用夏季凉爽,如果全年都低于0度就可以说终年寒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