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四大地区分界线内的省份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脉。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
㈡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所有省份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北京、天津、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宁夏、河北、河南、陕西、山西,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四川、云南、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海南、福建、厦门、台湾、上海、安徽、浙江、江苏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㈢ 我国四大地区的省
我国四大地区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所包含的省份如下:
1、西北地区:青海、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新疆;
2、北方地区: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天津、山东、河南、辽宁、北京、内蒙古东部、河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
3、南方地区:江苏大部、安徽大部、香港、甘肃东南部、广西、广东、湖北、湖南、澳门、海南、台湾江西、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浙江、福建、云南大部、上海、河南信阳市和南阳市;
4、青藏地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3)哪个省份占四个地理分区扩展阅读
四大地区的划分依据及界线如下:
分界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地理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方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南方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藏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西北地区
㈣ 中国总共有多少个地区各地区包括哪些省份
中国有七个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四季分明的东北地区坐拥中国最大的平原,教育资源丰富、文化产业繁荣、工业实力雄厚;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华东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华东地区面积79.83万平方千米,2010年末人口3.93亿,占全国29.3%。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28.8万亿元,占全国38.7%。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地区指位于中国北部的区域。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现时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计5个省级行政单位。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中地区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地区,涵盖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地处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之间,众多国家交通干线通达全国,具有全国东西、南北四境的战略要冲和水陆交通枢纽的优势,起着承东启西、连南望北的作用。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华南地区南北向基本以北回归线分为南部与北部,东西向以福建与广东、广东和广西交界线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6,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部、两广丘陵西部等地形单元,大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7.3%。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
四大地理分区: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网络--中国地理区划
㈤ 全国分为几个地区,都包含那些省份
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华南地区: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
(5)哪个省份占四个地理分区扩展阅读:
四大地理分区:
分区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
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四大经济分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㈥ 中国地理分为四个部分,中国四大地理区划是哪四个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中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区。其中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差别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又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此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1、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中国的20%,人口约占中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4、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中国的25%,人口不足中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
㈦ 跨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省份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
㈧ 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以及所属省份
中国一般分为七大地理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哪个省份占四个地理分区扩展阅读
中国地理区划可以认为是国家地理区域划分的简称。地理区域划分首先是把全国国土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全部国土区域按照其特点划分成几个大块,以便进行地理、气候、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于中国疆域的宽广,从地形、气候、人文、经济和政治各个角度分析,有各种类型的地理区域,各种地理区域类型可以划分为自然带、亚地带、自然大区、自然区等等亚区。
四大经济分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西部地区(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㈨ 地跨四大区域的省份是哪
甘肃省,跨越了下述4个区域——
北方地区 秦岭--- 淮河以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西北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北
青藏地区 喜马拉雅山以北、横断山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
㈩ 中国地理区划的四大地理分区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界线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主导因素是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界线B(秦岭—淮河):大致与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主导因素是气候。
界线C:主导因素是降水和地势地形,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