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山麓比平原哪个地理条件好

山麓比平原哪个地理条件好

发布时间:2022-08-12 06:43:18

A. 平原和高原,山地,丘陵的区别是什么

平原指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

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带。

B. 山麓适合形成聚落吗,为什么

冲积平原因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所以适合发展种植业(农业),就是因为地势低,又容易遭受涝灾,故聚落不分布于这里,而是稍微靠上的山麓地带(这里地势相对比较平缓,容易土建,地势稍高,一般无水患).聚落只是住人,生产活动一般在外面(城市稍微特殊)

C. 平原好还是山区好

山区 它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 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但是,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难度较大。总的来说,山区比较贫穷。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崩塌,就是土石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 主要防治措施:采用拦挡,网包,清挖和锚固等加固工程。 滑坡,就是在重力作用下,土石体沿着滑动面作整体下滑。暴雨或者在斜坡上蓄水灌溉,也常常引发滑坡; 主要防治措施:开挖排水沟或截水沟工程,减少滑坡体含水量。 泥石流,在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差的地方,当夏季突降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会发生泥石流。 主要防治措施:护林造林,修建水库,拦沙坝,开挖导流沟等工程。 山区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按山区的基础物质,可分为黄土山区,石灰岩山区等;按山区的景观可分为高寒山区,密林山区,荒山区等;按距离城市和交通线的远近可分为深山区,浅山区;按山区的地面组成物质,可分为石山区、土山区等;按山区的高度可分为高山区,中山区和低山区。 平原的定义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指广阔而平坦的陆地。它的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坡度在5°以下。它以较低的高度区别于高原,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平原的类型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平原的其他分类很多,成因复杂。根据海拔高度,平原可分为低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和高平原(海拔200米—500米之间)。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平坦平原(如冲积平原),倾斜平原(如海岸平原、山前平原),碟状平原(如内陆平原、湖成平原)、波状平原(如冰碛平原,多河流泛滥平原)等。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和非构造平原,非构造平原分为:堆积平原和侵蚀平原。 平原的形成 平原是地壳长期稳定、升降运动极其缓慢的情况下,经过外力剥蚀夷平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 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它的特点是地面平坦,面积广大,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两岸地区。 侵蚀平原主要由海水、风、冰川等外力的不断剥蚀、切割而成。这种平原地面起伏较大。 华北平原的形成一直可以追溯到一亿三千多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那时北方地区曾发生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高耸的太行山。到了距今三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太行山再次抬升,东部地区继续下陷。久而久之,就在山麓东部形成一大片扇面状冲积平原,由于黄河、海河、滦河等水系每年都要挟带大量泥沙,自西而东冲刷和堆积到东部低洼地区,使古冲积扇面积不断向东延伸扩大,最后终于形成了坦荡辽阔的华北平原。 平原的特点 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原不但广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网密布,交通发达,是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另外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也富集在平原地带。 黄淮海平原基本特点 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的简称。黄淮海平原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它大体以黄河为轴线,往南到淮河,属淮河水系,通称黄淮海平原 ,这一平原,东北为沂蒙泰山区,西部为伏牛山区,面积15万方平方

D. 贺兰山东坡山麓与宁夏平原生产条件的差异

东坡比西坡多了森林带, (2分)西坡比东坡多了沙漠带 ,(2分)东坡比西坡各植被带 的海拔都低。(2分) 原因:( 东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 西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 东坡比西坡降水多。(2分)

E. 平原丘陵哪个好

F. 平原和高原,山地,丘陵的区别是什么

平原(plain)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带。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 ,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褶皱山是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挤压,向上弯曲拱起而形成的。断层山是岩层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层发生断裂,然后再被抬升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皱山,江西的庐山是断层山,天山山脉属于褶皱一断层山。
盆地,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有下凹和隆起的部分,是一种四周高(高原或山脉)中间低(丘陵或平原)的地形。
人们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东非大陆中部,叫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地,面积约相当于加拿大的1/3。这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 ,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

G. 哪个国家的地理条件最优越

美国国土地形变化多端,地势西高东低。东海岸沿海地区有着海岸平原,南宽北窄,一直延伸到新泽西州,在长岛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积平原。在海岸平原后方的是地形起伏的山麓地带,延伸到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高1830米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为止。

美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中北部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

美国横跨西五区至西十区,共六个时区。每个时区对应一个标准时间,从东向西分别为东部时间(EST,西五区,包括大西洋沿岸及近大陆的1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代表城市是华盛顿)、中部时间(CST,西六区,包括芝加哥和新奥尔良两个地区)、山地时间(MST,西七区)、太平洋时间(PST,西八区,包括太平洋沿岸的4个州,有洛杉矶等城市)、阿拉斯加时间(AKST,西九区)、夏威夷时间(HST,西十区)。按照“东早西晚”的规律,各递减一小时。所谓西部时间是指太平洋时间

H. 山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


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如青藏高原、
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
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
候区。②
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
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
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
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
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③
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
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④
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
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
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
上,
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
秦岭、
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




,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

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
影响局部气温。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
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
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山体阴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
同一海拔,
迎风坡气温低
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
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
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②
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
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
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

500
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③
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
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

2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
地形是河流之母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地形影响河流流向,
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②
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
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
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
盆地多为向心状
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③
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
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④
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
“V”
字型,
平原区河流多呈
“U”
字型。⑤
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
运条件较好,
山地、
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
一般而言,
平原、
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
、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地的坡向要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
如冷
杉。
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
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草甸草原

荒漠。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
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
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滑坡、
泥石流、
塌方等地质灾害与地形关系密切。
山地、
丘陵多滑坡泥石流,
陡崖、
块状山,
坡度较大的山地多塌方。

5
、地形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首先,
地形要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原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丘

陵、
山地因坡度大小和海报高低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
坡度小于
25°
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坡度大于
25°
发展成林业或养殖业;从山麓到山顶可依次发展种植业

果园

毛竹(或经济
林)

薪柴林

原始林(或次生林)
。其次,地形要影响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平原区机械化
水平就较高,山区机械化水平较低。地形对工业影响较小。

6
、地形对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与形状,丘陵山地交通运输线
一般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形态上一般呈



字型,
平原地区交通运
输线呈网状分布。②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
铁路。③
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山区。④
影响
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山区交通网密度小,平原区密度大。⑤
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
通要道,
如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
大型山脉的垭口也易形
成交通要道,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垭口。

许多工程建设也需考虑地形地质因素。
如水库需要避开断层,
坝址多选择在峡谷处,
地铁多
修筑在背斜下方等。

7
、地形对人口、聚落、旅游的影响

地形影响人口的分布,一般而言,海拔越高,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热带地区人口分布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平原、盆地、丘陵的人口密度较大,山区、高原的人口密度较小。

地形影响聚落形态,平原地区多为群居式,聚落规模较大,呈带状(河流较多的平原区)和
多边形(河流较少的平原区)
;山区聚落多为散居式,聚落规模较小,多分布于河流阶地、
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形影响聚落分布,平原区是聚落分布的理想场所,聚
落较多;山区聚落较少,多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

I. 高原,平原,山地,山脉,丘陵,盆地的详细讲解

楼上只是列举出我过的几大地形区,下面我说下具体的资料

1.高原(plateau)

高原是指海拔超过l000米,面积较大,顶面起伏较小,周围形成陡坡的高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

2.平原(plain)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3.山地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 ,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褶皱山是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挤压,向上弯曲拱起而形成的。断层山是岩层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层发生断裂,然后再被抬升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皱山,江西的庐山是断层山,天山山脉属于褶皱一断层山。

山地是大陆的基本地形,分布十分广泛。尤其是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大陆分布最多。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着名的大山

4.山脉
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几个相邻山脉可以组成一个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包括柴斯克山脉、拉达克山脉、西瓦利克山脉和大、小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着名的山脉主要有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喜马拉雅山脉为世界上最大的山脉,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科迪勒拉山脉,长7000~8000公里,它的支脉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相连,全长1.7万公里,构成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5.丘陵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带。

6盆地
盆地(basin)

人们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东非大陆中部,叫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地,面积约相当于加拿大的1/3。这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 ,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J. 一般情况下山前洪积扇和山麓平原哪个土层深厚些 为什么

这不太好比较,个人认为山麓平原土层更深厚,因为山前洪积扇地势较平原高,且地势由扇顶向边缘倾斜,外力侵蚀、搬运作用较强,而平原地区地势较低,以沉积作用为主。

阅读全文

与山麓比平原哪个地理条件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