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经理地理学关联产业如何配套

经理地理学关联产业如何配套

发布时间:2022-02-07 04:41:42

‘壹’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支持海洋产业发展

提供《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部分内容节选一篇,供参考。
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
深圳市海洋局
二○○七年十月
目 录
引 言.
海洋经济定义及主要产业分类
本次规划的缘起及目的
本次规划的研究过程及文案体例设计说明...
4第一章 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的属性与战略定位.
4第一节 自然属性:深圳是一座海洋城市...
4第二节 经济空间属性:现代物流的重要组织枢纽...
5第三节 文化属性:深圳城市文化需要走进海洋...
7第二章 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7第一节 产业发展现状...
7第二节 海洋产业在深圳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13第三章 深圳海洋经济的存在问题.
15第一节 海洋产业的环境承载力不容乐观...
15第二节 海洋管理体制、海洋观念存在不足...
18第四章 海洋经济的主要任务.
19第一节 指导思想:积极承担历史使命,努力实现五个转变...
19第二节 产业目标的设计基础...
19第三节 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指标初步设计...
20第五章 产业选择策略.
20第一节 海洋经济的优先发展产业...
21第二节 海洋经济的扶持产业...
24第三节 海洋经济的优化发展产业...
25第四节 海洋经济的创新产业...
26第六章 规划和谐的用海布局.
27第一节 布局原则...
27第二节 各海域布局指引...
28第七章 “十一五”期间海洋经济重大工程.
301.海洋生态工程...
302.渔港建设工程...
303.水产养殖工程...
304.远洋渔业工程...
315.海洋生物工程...
316.港口建设工程...
317.航道建设工程...
328.临海工业工程...
329.精细化工工程...
3210.滨海旅游工程...
32第八章 发展海洋经济的保障措施.
33第一节建立海洋管理和海洋经济规划实施的规范制度...
33第二节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协调职能...
33第三节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34第四节 加强用海规制和海域环境的监管,探索海洋管理新模式...
34第五节 建立深圳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35第六节 加强海洋经济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研究...
35第七节 建立深圳市海洋灾害应急处理机制...
36第八节 增强海洋经济软科学研究与高科技应用...
36《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引 言1 海洋经济定义及主要产业分类海洋经济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涉及到对海洋资源、海域空间和岸线的开发、利用、保护、服务等经济社会活动。根据国家海洋局2006年12月发布的《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海洋经济共分为29个大类、296个中类、2968个小类。29个大类分别是: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服务业,海洋地质勘查业,海洋环境保护业,海洋教育,海洋管理,海洋社会团体与国际组织,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涉海建筑与安装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根据深圳海洋产业的特点和现实发展状况,本规划主要涉及在深圳已经拥有相当经营规模且具备一定统计基础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和以海洋或岸线为依托的滨海工业等产业。同时,也对一些具有发展可能的新兴海洋产业提出了指导性发展方向。2 本次规划的缘起及目的《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是依据国家对各地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及省海洋主管部门的相关部署,并结合《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编制的。深圳是一个滨海城市,海洋事业、海洋产业和海洋环境与深圳城市的发育和成长始终休戚相关。深圳要获得一个“经济活跃,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长期健康的发展局面,理性把握城市与海洋的关系,可持续地利用海洋资源,积极稳健和开拓创新地发展海洋经济,则应当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选项,《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即是为这个选项而专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本《规划》的规划期为5年,与国家及深圳的“十一五”时期同步。3 本次规划的研究过程及文案体例设计说明本次编制《规划》的过程是一次对深圳城市的海洋属性重新体认的过程,是一次从海岸、海域及海洋环境的视角来观测评价深圳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生态的过程,是一次系统地认识海洋经济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过程。规划的编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对深圳海洋资源、海洋生态和环境、海洋经济的产业现状进行全方位把握和综合梳理,阶段性成果主要通过《深圳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资料汇编》来反映。第二阶段主要是分析和判断深圳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从深港两地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差异性、关联性和互补性,从城市特征上进一步认清深圳作为一个海洋城市的内秉性,进而发现深圳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的价值取向。第三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广东省对各地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制《规划》的文本。珠江口和深圳湾海域鉴于该海域和滩涂已遭严重污染的现实,今后要逐步减少该区域的滩涂养殖业生产规模,直至完全退为生态养护岸线;适度发展与生态养护目标相容的休闲度假项目。积极推动跨部门、跨地域协调机制的建设,力争与东莞建立区域治理的联动机制,加大对该海域的污染治理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茅洲河等主要污染源头的监督和控制,使该海域的生态和环境逐步向良性过渡。在强调陆域、海域资源集约利用的前提下,“十一五”期间,鼓励和支持已显拥挤的蛇口客运码头进行扩建改造。对西部现有港区和未来大铲湾港区的岸线资源利用作优化调整,合理安排西部港口群的岸线和海域使用,制定利益协调的用地策略和征地方案,确保港区后方的堆场和规划中的物流园区的用地需求。“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深圳湾区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观光带沿该区域岸线分布,滨海休闲带已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场所和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滨海休闲带建设完成后,附近海域今后不再进行新的填海造地,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部门对岸线的非公益性占用,今后所有新开工项目应尽量远离岸线。对已占用的岸线应采取鼓励退出的措施,尽可能还岸线于公众。2.东部港区海域该区域用海功能混合的现象突出,主要分布有东部港区、葵涌油气码头和大、小梅沙公共海滨浴场。该区域岸线和海域的生产性用途与旅游用途的冲突倾向已日渐明显。考虑到环境的容量限制,在该区域安排任何新项目均应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岸线。已经安排的盐田港区扩建项目应严格环境评估,项目的建设和营运均应严格按海洋环境标准进行监管。除以上项目外,该区域今后一般不再安排新的生产性用海项目,禁止任何个人和组织以任何名义超越环保标准安排其它项目。加大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的力度,对该区域的现有陆源污染开展专项调查,限期整改,力争使该海域的水质及其它环境指标趋于好转。3.大鹏、南澳海域大鹏半岛和周边海域综合资源丰富,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对深圳城市的生态、景观、品位、形象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因此,要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强调大鹏半岛及其周边海域对深圳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片区海域及陆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在“十一五”期间,要严格控制在该区域新增大型工业项目,要设置高标准的产业门槛,禁止引进有污染、高耗水、高耗能的产业。对于现已存在的污染大气、陆域和海水且不能通过技术改造达标排放的企业,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部清理退出。改造南澳渔港,使其与大鹏半岛一起,成为深圳海洋渔业走向远洋、走向深蓝色的重要基地,成为一个集海洋原生态特色餐饮与高品质休闲度假及商务会议为一体的滨海胜地。在落实深圳东部海洋生物高新科技产业园规划和已批准实施的其它项目建设中,要建立高标准的环境控制指标和监测手段,力争将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推动与香港方面的合作,共同规划和联合开发环大鹏湾区海域和海岛的旅游资源,努力将该湾区营建为享誉中外的东方“地中海”,成为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协调的区域合作典范。第七章 “十一五”期间海洋经济重大工程“十一五”期间,为推动我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在突出“科学永续、创新发展、环境相容、产业兼容”原则的前提下,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经过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估后,规划用海、利用岸线项目十大类。这十类项目分别是:1.海洋生态工程规划建设海域面积12平方公里,建设杨梅坑、鹅公湾、东西冲三座人工鱼礁群,进一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积极配合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管理,保护与恢复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渔港建设工程 按照省二级渔港建设标准,规划建设宝安渔港、盐田渔港、南澳渔港,建成集渔货交易、渔船停泊避风、生产补给、水产品加工冷藏、信息服务、休闲渔业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海洋渔业基地,使之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鲜活海产品集散港及远洋渔业后勤基地。3.水产养殖工程 规划建设列入《深圳市海洋功能区划》总面积为15.61平方公里的南澳浅海、鹅公湾浅海、东山浅海、内伶仃北湾、东湾及南湾、沙井滩涂、螺汗角浅海、岭澳滩涂等8个水产养殖区,以及列入农业保护用地的水产基地。重点发展网箱养殖、海上吊养及池塘养殖,按照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标准建设。到2010年,水产养殖年产量超过3.5万吨。4.远洋渔业工程在科学和严谨的规划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地段,建设一个具有远洋渔船码头、鱼货保鲜、冷藏、加工等功能、辐射深、港、穗乃至华南地区的高档远洋渔业交易配送中心,以销售市场的发展带动远洋渔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和扶持远洋渔货的精品加工和品牌化营销;鼓励和扶持国内有规模的远洋渔业企业向深圳集聚发展,重点推动和扶持远洋渔业供应链的核心——冰鲜冷链和超低温冷链的示范项目建设。建造拥有自主产权、装备先进的87艘以上远洋渔业船队,其中建造25艘冷海水金枪鱼钓船,6艘超低温金枪鱼钓船,6艘鱿鱼钓渔船,50艘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争取购买或引进1-2艘国内外金枪鱼大型围网船,规划建设三个海外渔业生产、加工经营基地。5.海洋生物工程 规划海域面积500公顷,陆地面积72.9公顷,建设海洋生物养殖产学研示范园区,发展鱼、虾、贝类良种繁育、深水网箱养殖及养殖技术推广和示范;建设东部海洋生物高新科技产业区,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贮运、保鲜等技术;发展海水健康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海洋生物综合利用与海洋保健品开发技术;发展海洋环境与生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技术。6.港口建设工程 建设盐田港区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岸线长3297米,5个7万-10万吨级泊位,1个3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370万标箱;建设蛇口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3个8000标箱的集装箱泊位及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105万标箱;建设深圳港大铲湾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5个泊位,其中3个10万吨级泊位,2个7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50万标箱;建设深圳宝安综合港区一期工程,建设5000吨级散杂货泊位3个,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3个,设计年吞吐能力件杂货114万吨、集装箱21.6万标箱。7.航道建设工程 建设深圳港铜鼓航道工程,航道全长23.7公里、底宽210米、通航水深15.8米,工程建成后可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全天候单向通行;建设西部港区公共航道工程,航道总长9.6公里,有效宽度210米,通航水深15.8米,工程建成后基本解决西部水域长期以来航道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通航能力。8.临海工业工程 以海洋工程和原料加工为主,建设项目包括新建孖洲岛修船干坞两座,岸线长2052米,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建设海上石油开采机械、万吨级重型海上平台、螺旋式空压机、集装箱制造、游艇制造等港航机械设备制造项目;改扩建粮油加工、化肥封装等原料加工项目。9.精细化工工程 精细化工园区项目选址龙岗坝光,规划面积11.41平方公里,遵循现代化一体化开发模式,实现生产装置、仓贮运输、公用系统、基础设施和环保安全的一体化开发,建设高科技、深加工的精细化工特色园区,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和无污染排放的高端精细化工产品。10.滨海旅游工程 规划建设深圳湾欢乐海岸,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建成集会议、游玩、教育、休闲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大型海洋度假基地;开展深圳海洋博物馆项目选址和建设的前期研究,并作为城市文化、海洋文化、滨海旅游三者结合的政府项目积极推进;规划建设15公里生态休闲绿带,新建堤岸8410米,填海处理面积7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海上运动训练基地,用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包括集竞技运动、生活保障、锻炼游乐等功能区;规划建设蛇口、大梅沙、桔钓沙游艇停泊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西冲国际会议中心,集会议、教育、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会议中心;发展休闲观光渔业。第八章 发展海洋经济的保障措施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市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的历史使命,海洋管理工作应在基础建设、法制建设,管理创新,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出实效。第一节 建立海洋管理和海洋经济规划实施的规范制度建议比照城市规划委员会模式,研究设置由市长或分管副市长负责的、由各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参加的深圳市海洋管理委员会。在职责、职权和工作资源上加强现在明显偏弱的海洋专职管理部门。建议市人大将本市行政区域内海洋管理规范列入立法程序,将海洋管理与海洋事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根本上防止、乃至杜绝对海洋管理和海洋规划实施的利益切割与人为干预,严格海域和岸线的使用监管。第二节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协调职能海洋管理的职能部门应把握国际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对海洋经济进行正确定位,研究及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环节的有机结合。要进一步发挥海洋主管部门的职能,协调其它职能部门,克服多头管理海洋资源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在调整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的过程中,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海洋工作的宣传力度,疏通海洋信息发布渠道,形成社会各界关注海洋、爱护海洋、支持海洋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节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海洋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搞好海上执法队伍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大海洋执法装备投入,加强海洋队伍执法手段建设;加大全市海域巡查力度,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各涉海部门要整合力量,强化海上执法协调,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责,强化措施、制定预案,构建海上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理顺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切实有效地推进海洋环境的综合治理。第四节 加强用海规制和海域环境的监管,探索海洋管理新模式加强海洋规划和用海权利管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给定的海洋法律制度框架内,依据《广东省海洋功能规划》以及《广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针对我市面临用海出现的新问题,认真研究探索可行的用海规制,以利于保护海洋生态和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进一步完善海洋管理体系,研究制订《深圳市海洋环境保护办法》、《深圳市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定》、《深圳市海底管线管理办法》和《深圳市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报发布规定》。及时跟进国家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制订和贯彻执行工作,尽快开展深圳的海洋经济统计工作,为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监测数据和决策依据;加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建立海洋环境的数字化监控体系,将海洋环境的监控、海洋生物资源监测、重大生态灾害监测和海洋环境预警预报等纳入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中,力争建立国内第一个城市海洋资源及环境基础数据库,为科学用海、永续用海和海洋环境的改善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加强岸线规划管理研究,针对如何形成完善的海岸带管理体系等问题,“十一五”期间要开展专项的调研,探索建立海陆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使岸线资源的使用和管理走向法制化和标准化。第五节 建立深圳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搭建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培育深圳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学科链,初步形成本市海洋科技的研发与创新体系。加大对海洋科技研发的投入,重点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提升海洋开发竞争力的高新技术。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海洋科学研究计划,积极争取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有关海洋科技项目落户深圳,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以海洋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键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研究为重点,开展海洋资源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技术、先进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关键技术、深海科学技术、海洋环境与灾害防御安全保障体系技术、现代海洋生物药物技术等六个重点领域的研究。根据国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的精神,加强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设备的研发,在深圳港区和临海大型工业企业等地积极开展海水综合利用。第六节 加强海洋经济的环境影响评估与研究“十一五”期间,要开展岸线和海域使用格局的全面分析评估,核实深圳岸线和海域使用情况,并做出可行的调整方案。建立海洋经济发展科学咨询制度,成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负责海洋经济的重大决策和重要用海、用岸线项目的专家评估。开展海洋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效应的研究与评估,回顾和评价过去,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进行研究预测,更加理性,更有把握地预见我市海洋经济的未来。根据近两年的海洋油气业发展势头,建议对海洋油气业在深圳海洋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未来深圳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对新型海洋经济产业予以跟踪研究,及时向社会披露新型产业动态信息;加强海洋地理环境、海洋监测、以及海洋对深圳的环境与生态影响的研究力度;加强海洋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研究,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理论和思想的统一,为最终实现深圳海洋环境的根本改善奠定基础。第七节 建立深圳市海洋灾害应急处理机制 深圳既有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同时也面临风暴潮、海啸、赤潮、船舶污染、油船泄漏等自然、人为海洋灾害的威胁。因此,防灾、减灾是构建深圳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要着手编制和完善《深圳市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对主要突发海洋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应对工作,降低突发海洋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监测,及时预警”、“预防与救护并重”的原则,明确海洋灾害应急的目的、组织体系和职责、灾害预警启动标准、监测预警系统能力建设、灾害调查评估、保障措施,规定分级处置标准及程序,明确有关工作单位的职责和责任人。严格控制填海,减少人为扰动,降低海洋灾害发生几率。加强污染源监控。通过遥感和电子监控系统等手段,组建深圳东西部海上防污联防系统,加强和完善海上污染防治的管理机制。大力发展沿海防护林,增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发挥海岸湿地防灾减灾功能。第八节 增强海洋经济软科学研究与高科技应用 加强深圳市海洋政策体系、海洋规划管理和决策咨询等软科学研究。在海域使用费的安排上充分体现“取之于海、用之于海”的原则,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海洋事业和海洋产业的调查研究、政策制定、规划管理、监督控制等项目。开展并完成深圳市第一个海洋事业的调查研究和总体规划工作。对在本地大学开设海洋专业和设立国家深海海洋科技基地等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给出明确的评价和建议。于“十一五”中期启动《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滚动修编。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管理海洋事业,为深圳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支持手段。加强海洋资源的调查研究,完成“深圳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基础数据。推进深圳市海洋信息化建设,根据国家“数字海洋”建设的总体部署,建设“数字海洋”深圳示范区。加强海洋信息化基础体系建设,推进建设海洋立体观测系统、海洋基础数据共享平台、海洋原始信息采集体系、海洋地理信息应用平台、海洋信息化基础网络等,开展海洋信息化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加强海洋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海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海洋信息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海洋信息的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强海洋安全信息化体系建设,推进海洋重大工程、设施和航运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设。试行建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深圳市海域数字仿真监管系统。

附件:《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受深圳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局、深圳市海洋局于2006年4月30日在深圳市组织《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省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大学、深港产学研基地的专家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出席了会议(名单附后)。与会专家和单位代表详细审阅了规划报告,听取了课题组的介绍,经过认真讨论审议,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1.该规划所用资料客观、详实、丰富,并借助了多种先进的分析手段,是深圳历史上第一次对本市海洋资源进行的盘查摸底式的、带有研究性质的规划。规划得出的结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
2.《规划》明确了深圳市的海洋城市定位,指出海洋产业已经成为深圳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海洋经济已随城市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产业结构相对协调。同时也认识到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的恶化导致了海洋渔业的不断萎缩,养殖空间大幅减少;以往用海缺乏科学规划,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受到制约,进而提出在环境相容的原则下,构建“和谐与进步”的城市海洋关系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目标和相应保障措施及重大项目建议。
3、规划充分认识到深圳市海洋经济的历史使命,提出“五个转变”,对海洋产业的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意见富有创新性。
4.该规划符合深圳市“十一五”期间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符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的要求。
5.《规划》思路开阔、针对性强,对深港湾区关系、岸线资源分配、海洋跨界污染、区域间共同治理等问题做出了前瞻性的分析,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6.建议深圳市政府对《规划》提出的有关海洋经济及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组织专项深入研究。
专家组一致认为:《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科学客观,前瞻性强,是一份水平较高、指导性较强的规划文本,评审予以通过。

《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专家评审组
2006年4月30日

[1]见《研究报告之一》----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2]按2005年深圳统计年鉴测算[3] 2005年新增2家石油开采企业增加值,同比2004年增加值92.9亿元迅猛增加。

‘贰’ 经济地理学中产业布局对效率提高的关键点在哪里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 各种类型都可以用互联网方式联系,夸大了原有的商业圈,同样的对传统行业有了很多的冲击,随着传统行业互联网意识的提高,电商的规模和种类也越来越大,涵盖了各种行业,也同时繁生了网上店铺的租赁和转让,虚拟财产的意识也逐渐提高,你有时间可以去爱铺购看下

‘叁’ 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

鉴于新经济地理学核心模型在许多方面显得过于简单,今后研究的一个可行路线是将核心模型中的基本要素和观点与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关于成熟的贸易和区位理论结合在一起,除了考虑新经济地理学中要素流动性、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等关键因素之外,新经济地理学至少有2个可供未来研究的方向:扩展理论研究范围,加强实证研究、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福利和政策涵义。 新经济地理学所受的批评之一就是对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因素考虑过于简单 ,今后不仅要研究关联效应,而且对厚实的市场、知识溢出和纯外部经济性也要加以研究,但前提条件必须要建立一个基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贸易联系效应的更一般的垄断竞争模型,新经济地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基于空间因素的垄断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 。目前新经济地理学已经建立了关于效用和生产函数、运输技术等因素的具体函数形式,下一步的工作是要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函数的选择集,目前已经有学者(Ottaviano, Tabuchi andThiss,2002) 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并建立了基于垄断竞争的“中心—外围”线性模型。
另外,还要加强知识溢出效应在新经济地理中的研究。集聚、知识外部性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短期内,人们的地理邻近甚至面对面交流有助于知识的扩散和获取,但从长远来看,相同知识背景的人们由于地理邻近而集聚将会使他们的知识趋于同化,因此时间将会削弱知识的外部性 。许多学者如Marshall(1920) 、Jacobs(1969) 、Lucas(1988) 都认为:在一个城市或产业区,大量不同类型人的集聚(尤其是具有不同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技术工人的集聚),将有助于知识的扩散、创新和积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这只是短期的效应,如果要长期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要有新的知识要素的注入,否则未必成立。因此,对一个城市和产业区的知识外部性要建立动态分析框架,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劳动力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在这一框架中发挥关键作用,因为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得以在不同的区域间传播和维持。这样的动态分析框架将有助于新增长理论的发展,因此,建立知识外部性分析的微观基础是进一步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关键,也是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正如新增长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经过理论发展之后,实证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一样,加强实证研究也是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未来的研究将会沿着“一般到具体”的路线,从高度抽象的简单模型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型,在此过程中理论模型将会逐渐被修改和完善,实证研究的增多将会使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探讨福利和政策含义将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新的研究趋向。

‘肆’ 什么是配套产业

配套产业一般情况下是指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产业条件,是指围绕该区域内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与企业生产、经营、销售过程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上游和下游的相关产业、产品、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消费市场主体等因素的支持情况。比如一个地区要发展再生资源产业,首先是该地区离港口近,便利于进口废料,其次本地要有相关企业消化这些废料,本地还要有相关技术或人才,另外要有相当的物流条件才行。
拓展资料:
一、产业集群
1、产业集群亦称“产业簇群”、“竞争性集群”、“波特集群”。某一行业内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合作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和相关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制定标准的机构、产业公会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现象。如信息技术企业和相关厂商、相关机构等在美国硅谷的聚集。
2、产业集群特征的综合评价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第一,产业集群的综合评价可以明确集群自身的质量,使得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得到量化,产业集群之间的比较有了科学的评判标准。第二,对产业集群的综合评价,使得政府决策有了更为科学的依据,在判断本地区产业集群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制定扶持政策时取得更为可靠的决策支持。第三,产业集群的综合评价为集群外部的企业判断是否应该进入某个产业集群提供了确凿依据,也为集群内部的企业了解所在集群的生命力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是企业辅助决策的有效工具。
二、产业集聚
1、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
2、形成模式
(1)市场创造模式:区域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在我国,市场创造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该省内有许多颇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2)资本转移模式:一般是发生在有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当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出于接近市场或节约经营成本的考虑,在生产区位上作出重新选择,并投资于一个新的地区的时候,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这个地区汇聚。这样一种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资本从外部的迁入。我们把缘于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作资本迁移模式。目前,国内在资本迁移模式下形成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有很多,其中起推动和促进作用的迁移性资本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

‘伍’ 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农场、矿场、工厂、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经济地理学发展简史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比较年青的现代科学,但它的发展过程渊源久远,从古代的经济地理资料积累、近代学科的形成和演化,到现代的经济地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由于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开始从各方面观察并记述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和各种有关现象的分布情况,逐渐积累经济地理知识。早期有关经济地理的记述,大多见诸历史学者的着作,如古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着有《地理学》17卷,描述当时欧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的自然特征、物产、居民、风俗习惯等,可说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和经济地理志;中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叙述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东汉史学家班固主编的《汉书》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货志》,记述了全国各地的山川、物产、户口、城邑、田制、赋役、仓储、漕运、农业、牧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市场。以后历代正史编撰均承袭这一体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济地理资料。

到九世纪,在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区域性地志,记述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物产、商业和交通情况。大致与此同时,中国的地方志也开始盛行,此后一千多年中,据估计全国各地先后刊行的各种类型的地方志超过一万种。其内容包括行政区沿革、山川、户口、农事、物产、水利设施、道里、交通、贡赋、城邑、关塞、灾异、民俗等,并附有地理图。

公元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伴有地理大发现的活动,从而开辟了新航道、发现了新大陆、向海外大量移民、掠夺殖民地资源、扩大世界市场。因此产生了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生产、交通运输、商业中心和进口城市等的情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由于明初以后的明、清封建政府多实行海禁,基本上未受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未向海外开放,以致经济地理着作仍停留于本乡本土的记述。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指出研究国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格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经济地理学同以前出现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标志着经济地理学已从地理学中分化,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此前后,德国经济学家屠能于1826年提出农业区位论,韦伯于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区位经济学》,逐渐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受西方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欧美学者讲学和向欧美派送留学生。到40年代末,在10多所大学地理系内系统讲授经济地理学,其中以英国斯坦普为代表的统计记述学派影响较广泛。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主要是关于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农业分区、边疆勘察和地区性考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地理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理沦是分布论,重点是研究地域差异,战后进入了区位论和景观类型论研究的现代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迅速改变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地区布局方面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区性的新问题。这种新形势向经济地理学提出了新课题,要求探讨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

经济地理研究中的一个新特点是加强社会观点、经济观点和生态观点,把协调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看作中心任务。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地理数量方法,计算机和遥感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也逐渐推广,并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方面引进有关理论方法,使经济地理学朝着数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经济地理学在世界多数国家中已成为地理科学系统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地理着作在各国所发表的地理文献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各国许多类型的高等院校中,都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并出现了专门的经济地理系和经济地理研究所。一些国家还在政府中建立了有关经济地理调查研究的业务机构。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对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多年来一直是各国经济地理学者探讨的一个理论问题。在欧美各国,大致认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的广义的经济活动,这种研究是在地区基础上或以一定的地区为单位而进行的;不仅研究经济活动的分布,而且联系到经济的空间结构;在联系有关因素时,把地理环境摆在重要地位,着重探讨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即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因此经济地理学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经济活动必然发生在一定的地域内,与一定的地理环境相关,因此经济地理学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因此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经济地理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联系一定地区的各种有关条件来论证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系统,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由于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具有自然、技术、经济相结合的特点,可以认为它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科学范围内的边缘科学。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同人文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有互相交流观点、方法和资料的密切联系,研究领域也有部分重叠。经济地理学和新兴的国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也有许多共同的研究对象。

此外,由于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与有关学科互相渗透,在地理科学体系内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边缘科学,如资源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建设地理学、数量地理学、发展地理学、预测地理学等。

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3类主要是对经济地理学中一些带普遍性的综合问题和基本理论、方法论等问题进行规律性研究,如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资源的经济讦价、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远景需求及进行地区间平衡的可能性、生产布局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经济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经济地理学方法的革新、经济地理学史等。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

按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专门的研究,分别探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形成了以下几个分支:

农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农业活动的地域差异和变化,而土地利用是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反映,因此土地利用一向是农业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布局和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的各项资源的评价和合理利用以及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划分,等等。

工业地理学主要通过对影响工业生产地域布局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来研究各工业部门的布局规律、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等。70年代以来,在工业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工业区位决策和工业地域系统的形成等新课题。

交通运输地理学主要研究各种不同类型运输业的地域布局,包括运输枢纽和综合运犏网的布局,运输活动和地理因素的空间联系,客流和货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分析,运输枢纽和腹地的关系,运输区划及其变化等。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与城市地理学有关联的研究课题。

商业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物产分布商品集散的中心和范围、贸易联系、货运情况等。现代商业地理学着重研究商业的地域组织、市场区位、商业中心和腹地的经济联系、商品销售和居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关系、商业活动的季节变化等。

此外,部门经济地理学也可根据第一产业(采矿、农业、森林采伐、水产捕捞、能源开发)、第二产业(加工制造)、第三产业(运输、商业、旅游、服务等)和第四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新闻出版、科技研究和情报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此外,历史经济地理、旅游经济地理、经济地图等也属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区域经济地理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20世纪50~60年代,地理学的发展着眼于专业分化,区域地理学一度式微,到了70年代,地理学开始强调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紧密联系进行研究,使区域经济地理学日益受到重视。区域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地区综合开发问题,是现代各国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陆’ 经济地理学完心得体会

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研究三个阶段。
新近出现的跨国公司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以及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反映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企业经营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产业的划分。现代企业的跨产业部门发展已十分普遍。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活动的产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业所从事的各部门经营。为此,一些学者们开始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认识经济活动。
着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指出,经济学长期忽视区位研究①,然而,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市场地域大小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区位选择的最佳侯选地,特别是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
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子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子也在起作用。在这些因子作用下进行的区位选择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润最大,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劳动、自然和资本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化较显着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地理惯性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经济活动的核心生产要素开始从资本、有形资产、一般劳动力转为知识、科技劳动力、风险资金、无形资产以及优美环境。
市场规模也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在起作用。规模经济一般分为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社会学和管理学在对信息流通渠道的研究中发现,绝大部分对决策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来自于偶然
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影响经济区位活动的包括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市场(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其它市场条件)、区域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环境因素、可进入性)、交通。
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
相互依存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状态的形成过程。探讨在直线市场条件下,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时,区位与市场地域的关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霍特林模式。
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
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市场进入、市场拓展和生产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基本策略。
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和区域总部位于少数主要都市。被称为“全球性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地理控制点。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
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因为,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
所谓创新是指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发出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开拓出新的市场等等。
只有具备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高比较优势系数(区位熵)、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
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
区域空间结构有以下几种较典型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依托网络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就能够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
扩散机制有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四种表现形式。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惯性,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
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服务与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创新中心)、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城市体系就是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较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分布有序的城市群。
每个城市都与周围地区构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单元。这些地域单元依据其中心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并与各种网络结合在一起,就把区域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市体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区域的空间框架。
城市化是根源于城市发展而兴起的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的演进过程。具体表现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和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由于在现实中城市用地往往因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等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可比性有限,所以,一般都采用人口指标来对城市化进行测度。
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成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近域推进,另一个是广域推进。
农村工业化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开始趋于淡化,农村从自身这边努力主动地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使城乡之间在发展上关联互动。
技术创新的结果主要有,发现新的原材料或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开发出新的消费市场,引入新的经营管理方法,产生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
制度是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
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日益被接受,即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实体性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
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如下: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我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现代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实质上是其它相关因素产生影响的综合反映,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而且,区位条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或波动。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部门经济区的边界划分主要考虑某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同时,还要根据该行业在资源利用、生产或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共同确定边界所在。
就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国民经济的发展分解在空间上主要就是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他提出了所谓的不发达模式,说明处于外围的国家在其殖民时代的初期就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从而导致了它们立即陷入困境。在外围国家与资本主义的中心国家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就通过这条链而流入到了中心国。可见,如果说卫星国地位是外围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那么,宗主——卫星联系的减弱就可以减轻结构性的不发达或更有可能使外围国家发展起来。因此,他主张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外围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否则,继续留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不发达。
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干扰机会。
区域分工理论:成本学说、要素禀赋学说。
区域合作包括了区域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市场、建立经济联合组织、协调资源开发、合理保护环境、协调经济发展政策、共同维护经济秩序、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对外采取一致的经济政策和行动以增强竞争力等等。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行业合作包括了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差异警戒线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篇 经济活动全球化
一般说来,一体化是指事物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各个分散的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而经济全球化则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现象。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体化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向金融国际化发展,进而向生产一体化推进。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跨国公司、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
信息产业成为当代世界发展势头最迅猛的新产业,它的高速发展对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一大批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工业本身国际化分工加深;其次,由于信息产业与生俱来的全球化特征,使各国在信息产品上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该领域能表现出充分的产业内部分工,从而推动了同一水平国际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信息化将导致企业中层管理的萎缩,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企业所属工厂之间的距离障碍,推动生产的全球化管理,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产品出口、设立海外分销机构、建立海外装配生产企业、建立海外完整生产设施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在海外设置研究与开发机构、把海外子公司纳入总公司全球经营网络等几个阶段。
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具体表现在: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

‘柒’ 区域经济学相互依赖理论模型或公式

建立区位模型进行模拟

‘捌’ 区位理论的意义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中文名
区位理论
外文名
location theory
定义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创始人
冯·杜能
提出时间
1826年
快速
导航
区位理论的发展

农业区位

工业区位

中心地

城市利用
概念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1]
区位理论的发展
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初创期(1920年代一1950年代)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代表人物。
1.新古典区位理论(也可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及A·韦伯为代表的传统区位理论体系。由于马歇尔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以及韦伯在1929年写出了《工业区位论》一书,而在1 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形成了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第一波学术繁荣期。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对区位理论特别是区位理论中的产业集聚现象有三点重要的贡献。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共同分享(Laborforce pooling);第二,中间产品的投入与分享; 第三,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由于这三个重要概念具有理论创新的突破性进展,因此从192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这三个基本定义便成为从新古典区位理论到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核心的现代区位理论,在研究产业集聚现象时的共同理论基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另一位奠基者A·韦伯在192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则更进一步对集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理、动力机制、集聚类型、竞争优势等等内容加以梳理与补充,使新古典区位理论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
对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也做出一定贡献的还有这一时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例如B·俄林、A·罗奈、w·伊萨德等人。他们主要是针对韦伯理论的薄弱之处,着重论证了工业区位、原材料产地及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尽管新古典区位理论奠定了以产业集聚作为切入点的分析方法,使得它在理论架构上逻辑比较严谨,层次比较分明,但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 在方法上偏重于静态分析,缺乏全视角的动态分析;第二,它受新古典经济学的较大的影响,采用完全竞争市场、收益递减、完全理性人等等前提条件,与现实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出入,使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大打折扣。[1]
二、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渐变期(1960年代一1980年代)
如上文所述,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期虽然从1920年代延伸到1950年代,可是它第一波繁荣的时期却只有十几年(即从1920年到1930年代初)。从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由新古典区位理论发展出来的产业集聚理论,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停滞期,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界基本上把这一课题打入了冷宫。究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受二战及冷战需求的刺激,尽管已开发出原子弹、氢弹等,但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经济仍然处于幼稚阶段。二是马歇尔、韦伯对集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取得第一波研究成果的时代背景是1920 1930年代初,当时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其集聚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当时的经济学家不可能超越时空,探讨信息经济所特有的处于高级阶段集聚经济问题。那么到了1950年以及其后的1960、1970、1980年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又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玖’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和题

这个是我们学校经济地理学的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20分)
1、k=3的中心地系统(4分)
2、城市化(4分)
3、经济全球化(4分)
4、区域管制(4分)
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分)

二、概念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10分)
2、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10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10分)
2、用产品周期理论解释跨国投资的发生(10分)
3、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10分)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对比分析跨国公司生产单位四种区位类型之间的特征和优缺点(15分)
2、分析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应用(15分)
2007-2008第一学期经济地理学B卷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20分)
1、需求门槛(4分)
2、垂直一体化(4分)
3、交通网的连接度(4分)
4、范围经济(4分)
5、产业集群(4分)

二、概念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10分)
2、雁行形态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10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及其作用机理和缺陷(10分)
2、综合分析企业增长的原因、战略和方法(10分)
3、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0分)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增长极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15分)
2、对比分析集聚和扩散机制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机制(15分)

2008-2009第一学期经济地理学A卷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21分)
1、网络的分散指数(3分)
2、规模经济(3分)
3、经济全球化(3分)
4、区域管制(3分)
5、根植性(3分)
6、地方化(本土化)(3分)
7、空间距离衰减原理(3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20世纪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60年代的
计量革命带来了____分析方法,后来又受行为学派的影响,注重____分析,60年代末期以来,又兴起
_____分析,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开始关注制度和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的影响而出现_____
转向。(4分)
2、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有三种观点:____、____、____。(3分)
3、杜能圈的圈层结构由里向外依次是____、____、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和____。
(3分)
4、克里斯塔勒市场原则下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称K=____系统,系统中各级中心地市场区的比例关系是
____,各级中心地的比例关系是____。(3分)
5、经济全球化形成了____、____、____三足鼎立的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3分)
6、企业增长的战略可分为____、____、____。(3分)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8分)
2、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
3、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8分)
4、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区别与联系响(8分)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对比分析集聚和扩散机制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机制(14分)
2、运用你最熟悉的经济地理学理论解释一个经济地理案例或现象(14分)

2008-2009第一学期经济地理学B卷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21分)
1、需求门槛(3分)
2、垂直一体化(3分)
3、交通网的连接度(3分)
4、主导产业(3分)
5、产业集群(3分)
6、雁行形态说(3分)
7、区位因子(3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研究____的变化、研究____的变化和研究
____的变化。(3分)
2、企业增长的动因有以下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在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中,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____、____和____三个阶段。(3分)
4、克里斯塔勒市场原则下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称K=____系统,系统中各级中心地市场区的比例关系是
____,各级中心地的比例关系是____。(3分)
5、主要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是____、____、____。(3分)
6、区域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极通过____、____、____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3分)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用产品周期理论解释跨国投资的发生(8分)
2、分析企业增长的原因、战略和方法(8分)
3、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及其作用机理和缺陷(8分)
4、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的区别与联系(8分)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对比分析跨国公司生产单位四种区位类型之间的特征和优缺点(14分)
2、区域空间结构的三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14分)

‘拾’ 为什么要用经济地理的理论指导规划,经济地理的优势是什么

内容提要:本文使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讨论了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并利用1987-200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因素。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开放促进了工业集聚,而经济开放又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有关;(2)市场容量、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的弱化也有利于工业集聚;(3)沿海地区具有工业集聚的地理优势。我们的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提供了来自于中国的证据,同时也发现,除了经济地理的作用以外,政策也是导致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经济政策

一、引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遵循着渐次推进的模式,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希望沿海地区能够先发展起来,然后能够带动内地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收敛假说(Barro and Xala-i-Martin ,1995)的良好愿望至今没有完全实现——尽管改革开放使得全国各地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地区间的差距却始终处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之中。中国的经验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开放之后均出现了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而一个更为基本的事实是,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工业生产的集聚,这些现象对新古典的增长理论提出了挑战。最近十多年兴起的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工业集聚和地区间差距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理论认为,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①]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进展迅速,但相应的实证研究却比较滞后。既有的研究将焦点集中在了检验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工业集聚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经济政策的作用,而政策因素在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实证检验中已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与既有的文献相比,本研究主要做了两件事情。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讨论了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三大类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并且尝试说明,这些因素是可以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的。其次,我们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三大类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之所以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工业,是因为:(1)工业是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地区间差距最为重要的表现(范剑勇和朱国林,2002);(2)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工业可以在地区间转移,故集聚效应最显着。

我们的研究对文献构成了以下几点发展。第一,我们使用来自中国国内的数据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提供了证据,来自一国内部的数据可以较好地避免跨国数据的样本异质性和数据不可比性。中国曾经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两个历史时期,政府政策曾经支持经济活动和基础建设的空间分散化;而改革以后的政策则倾向于优先将经济活动向沿海地区集中。同时,中国广袤的国土、多样的自然条件、巨大的区域间差距等都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提供了足够的多样性。第二,通过为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提供证据,我们发展了有关中国工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将我们的研究与既有的文献作些比较将有助于说明本研究的意义。Fujita and Hu (2001)使用GDP 和工业产值数据描述了1985-1994年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他们发现这个时期地区差距的扩大部分是由于中国实施了倾向于沿海地区的经济政策,更是这个时期的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的结果。Kim and Knaap (2001)关注的是中国1952-1985年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地区差距问题,他们发现,经济向沿海地区的集中早在中国政府采取地区非平衡增长政策之前就已经出现,其中的原因包括沿海地区在地理上容易与外界交流以及基础设施网络密度高,等等。以上两篇文献尽管已经讨论了经济集聚的影响因素,但是并没有使用计量分析方法给出不同因素的作用的估计。D émurger(2001)在有关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考虑了经济地理的因素,发现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禀赋显着影响各个省间的增长差异,同时,通讯有减少封闭的作用从而对增长产生正面的影响,但这项研究并不是以工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的。Gao (2003)证实了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对于地区工业增长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直接验证国际贸易与工业的地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而这恰恰是本文的关注焦点之一。在最近的一篇文献中,Wen(2004)使用第二和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集中,发现改革以来的工业集聚支持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但是,由于非常强调新经济地理的因素,这篇文章没有研究经济政策和传统的经济地理因素对工业集聚的影响。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工业集聚的特征性事实的总结;第三部分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了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对于工业集聚的综合影响;第四部分提出计量模型,并对数据和变量的含义进行解释;第五部分报告了实证研究的结果;最后我们在第六部分提出了研究的政策含义。

二、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特征性事实

由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工业生产容易产生集聚;同时,加上规模经济效应和前后向联系的正反馈作用,往往导致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向一些某方面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集中。观察中国工业的地区分布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工业集聚的现象变得逐渐显着,地区工业GDP 占全国工业GDP 的比重在省与省之间差异日益扩大。1987年工业改革之初,各省之间工业GDP 在全国所占份额的变异系数是0.026,2001年这一指标上升到0.030.

图1和图2分别绘制了1978和2001年中国各地区的工业GDP 份额分布[②],从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20余年间工业集聚的过程。在1978年的图中,工业的地理分布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散化现象,具体表现在:(1)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很多省份的工业份额较低,没有超过4%;(2)东北三省的工业重要性非常明显,特别是辽宁一枝独秀,工业份额超过8%;(3)甘肃和陕西这两个西部省份的工业份额超过了2%,还没有表现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4)三大直辖市尽管面积较小,但工业份额并不低。相比之下,到了2001年,中国的地区工业布局已经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与1978年的工业布局特征相对照,不难发现,中国的工业集聚趋势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1)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份额有显着的上升,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工业比重分别达到11.20%、10.11%和9.69%,浙江的工业份额达到了7.35%,福建的工业份额也有所上升;(2)东北三省的工业地位明显下降,辽宁的工业比重已经下降到5.18%,黑龙江和吉林的工业份额分别下降到4.18%和1.72%;(3)西部省份的工业份额总体上有所下降,仅四川(含重庆)的工业份额有所上升;(4)三大直辖市的工业份额明显下降,上海的工业份额为5.02%,北京和天津的工业份额均已低于2%.总地来说,工业集聚的趋势还表现在,1978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仅有上海和辽宁,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有11个。到了2001年,工业份额超过8%的省份变成了3个,而工业份额低于2%的省份增加到16个。

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集聚主要发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环渤海地区,虽然辽宁的工业份额有所下降,但山东的工业份额却明显上升。[③]从我们计算的工业GDP 份额排名中可以看到,尽管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有所变化,但是前四位的省份全都属于上述三大地区。在这三大地区中,同样存在工业比重的变化。作为仅仅有一个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依托香港工业的转移,同时凭借香港的自由贸易港优势,再加上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所以工业增长强劲。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历史上其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钢铁、汽车、石化等制造业在全国就占有重要地位。Wen (2004)计算了1995年25个工业行业中占最高和第二高份额的省市区,长江三角洲的江浙沪大约达到总数的一半。2001年,长江三角洲三省市实现制造业GDP25456.01亿元,占全国制造业GDP 的30.23%,远高于环渤海地区(24.41%)和珠江三角洲地区(15.37%)。

三、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作用

在传统的经济地理理论里,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地理因素的差异,例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以及大港口附近通常会成为工业集聚的中心地区。在中国,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好而导致的工业集聚的例子也是存在的,例如,中国的东部省份之所以逐步成为工业集聚的中心,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距离大的港口比较近,而辽宁和山西则是依靠自然资源成为工业中心的典型例子。

但是,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两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第一,一些在纯自然条件方面并不一定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却成为了工业集聚的中心;第二,两个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的地方却可能在工业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现。例如,与周围省份(特别是福建)相比,浙江的自然条件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浙江并不属于资源丰富的省份,港口优势也并不明显,但是,浙江的工业集聚趋势却比福建明显得多。广东和广西是另一对例子,这两个省份的纯自然条件也非常相近,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广东已经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业中心,广西却仍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两者的差异显然不是自然条件可以解释的。

超越简单的经济地理因素寻找工业集聚的原因促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崛起,而对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直接影响的就是197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引入了收益递增假定,强调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模式中的决定作用。收益递增假说在贸易理论里获得成功应用之后,紧接着就对经济地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Krugman 也同时成为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由于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作用,在地区间交易成本没有大到足以分割市场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工业的集聚。在新经济地理学中,以下被认为是影响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1)一个地区企业的数量。企业的数量多,新进入企业就容易得到原材料的供给,同时他们生产的产品也更容易在当地销售,所以工业会在企业数量多的地方集聚。(2)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高,新进入企业就容易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同时,高的人力资本意味着R&D 的成本低,企业容易获得创新收益。(3)消费者的购买力。如果一个地区消费者的购买力强,那么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就会多,会导致本地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吸引企业进入这一市场。同时企业在本地的集聚也导致了工资的上升,消费者的购买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产生地区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4)交通运输条件。根据Krugman (1991)的模型,我们知道新经济地理学将交通费用视为影响工业集聚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交通费用不至于高到成为地区间贸易的天然障碍,那么由于工业集聚产生的收益就仍然可能超过由于地区间贸易产生的成本损耗,集聚就会产生,并且在收益递增的作用下自我加强。

需要指出的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一些传统的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一些地理因素的影响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中变成了间接的影响,甚至我们可以把两个地区间的经济地理的差异也看作一种偶然因素,这种纯经济地理因素可以导致初始的工业集聚,然后再通过新经济地理因素的收益递增影响而对工业集聚产生作用。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来检验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但是,这些实证研究却相对比较忽视经济政策的作用(例如Wen ,2004)。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地理学完全忽视了经济政策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确切地说,在新经济地理学中,由于非常强调如历史事件之类的偶然因素在收益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经济政策的变化对某个具体的地区而言,就可以被视为导致其工业集聚的偶然事件。例如,经济的开放可能会导致工业在靠近国际市场的地区集聚。再如,教育和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加强一个地方的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政府放松对于经济的干预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政策变化改变工业布局的例子并不罕见,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经济开放政策对于工业集聚的影响。例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后,墨西哥的工业就逐渐向与美国交界的地区集中,而墨西哥城周围的重要性则相对有所下降(Rodríguez-Pose 等,2003)。

经济政策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既可能是通过经济地理的因素起间接作用的,也可能是直接对工业集聚产生作用。在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显然也是导致地区间工业布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实施的经济开放政策是导致这一地区工业集聚的重要原因,而这又是因为这里距离香港这个港口、金融和贸易中心以及大市场非常近。这时,经济开放这一经济政策就通过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的因素对工业集聚产生了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改革以后广东和广西在工业集聚方面的表现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但是,经济政策并不总是通过经济地理或新经济地理的中间变量来对工业集聚的产生作用的,一些经济政策对于工业集聚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经济政策并不是可以任意调整的,一项政策一旦实施,就也有自己的自增强作用。经济政策直接导致工业集聚的例子在中国也是存在的,例如,浙江的工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个省的市场化改革进行得较为彻底有关。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浙江省的民营经济比较活跃,而这又反过来促使政府进行一步采取市场化、放松管制和保护民营经济的政策,从而进一步加强工业的集聚。

一、经济地理因素

我们在这里考虑了两个经济地理的因素:沿海地区哑变量(coast )和直辖市哑变量(city)。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沿海或内地的虚拟变量,由于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着,因此,我们预期沿海地区的虚拟变量对于工业向沿海集聚有正的影响。三大直辖市[④]的经济功能与一般的省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它们更多地承担着政治中心、航运中心或者服务业中心的功能,大都市经济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挤它们作为制造业中心的功能,所以我们估计这一变量的影响是负的。

二、新经济地理因素

以Henderson (1974),Fujita(1988)和Krugman (1991)为先驱的新经济地理学,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从而挑战了新古典的传统[⑤].Henderson 一方面强调了企业前后向关联导致的产业外部性使企业集聚在其他企业周围,另一方面强调了企业集聚在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所得到的知识外部性;而Krugman 通过垄断竞争模型强调了企业集聚在消费者市场附近得到的需求联系,Fujita(1988)通过存在不可贸易商品的模型,得到了同样的证明。为了检验这三种不同的包含收益递增的因素,我们构造了以下指标:(1)地区企业数量比重(firm)衡量产业外部性;(2)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各年全国均值之比(e )代理人力资本的相对优势,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教育数据不完全,我们使用了万广华等人(Wan ,Lu and Chen,2004)估计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数据;(3)地区消费者需求,我们使用了人均GDP 的对数值与各年全国均值之比(pergdp)来度量一个地区消费者的相对购买力;[⑥](4)Wen (2004)使用了城市数指标来度量城市的发展,但是这很难衡量各个城市本身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采用了陆铭和陈钊(2004)的方法,用非农人口比重与全国均值之比(urban )来代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并取其与各年全国均值之比作为一个地区的相对城市化水平;(5)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也有利于工业集聚,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引入了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产出占GDP 百分比来度量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支持,并且取其与各年全国均值作为各地相对的信息化指标(com ),同时,我们用地区的公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road)来代理相对的交通运输条件。[⑦]

三、经济政策因素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转轨的经济来说,政策的差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决定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Kanbur and Zhang(2005)回顾了政策因素对于中国50年地区差异的影响,Démurger等(2002)也强调了改革以来的经济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考察了两个方面的政策因素:(1)对外开放度。对外开放是经济改革以来最为重要的经济政策,接下来我们将要考察的非国有化进程和政府退出经济活动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对外开放的进程有关。和既有的文献的通常指标一致,我们用出口占GDP 比重和进出口总额占GDP 比重与相应的全国均值之比(export和trade )来度量相对的经济开放程度。我们预期对外开放对工业集聚有正的作用。(2)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度。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政府全面参与经济活动的计划经济,在这一体制下,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均受到负面影响,因此,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将有利于工业的集聚。在经济增长文献中,通过用扣除教育和国防经费的政府支出占GDP 的比重来度量政府消费所起的作用。在我们的数据中没有省一级的国防开支统计,而教育支出被包括在科教文卫支出这个大类中,由于这个大类的性质与教育支出都是类似的,因此,我们就用扣除这一类支出以后的政府支出在GDP 中的比重与全国均值之比(gov )来度量相对的政府对于经济的参与程度,并预期这一变量的符号为负。[⑧]

必须说明的是,政策的调整从来就不可能在政策颁布的一夜之间完成,从而导致改革在时间上的循序渐进和空间上的进展差异,而我们使用的政策指标所具有的面板结构恰恰能够反映各类政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但是,这类政策指标仍然可能是某些未观察到的真正的政策变量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政策本身。为了克服此类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造成的估计偏误,对于我们特别关注的开放指标,我们使用了工具变量来检验其是不是具有显着的内生性问题。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那样,之所以将关注的焦点特别集中于经济开放政策的效果,是因为这一政策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最为重要的政策,也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由赶超型向比较优势型的转变。而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和经济的非国有化进程也与经济的开放进程紧密相关。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原因是,在国际上,经济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Wan ,Lu and Chen,2004),而从经济开放的角度来看工业的集聚也能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些相关的证据。我们使用的经济开放的工具变量包括了各个地区在1978年经济仍未实施开放政策时的开放度指标(1978年的出口与GDP 之比export78,或者1978年的出口与GDP 之比trade78),以及各地到香港和上海两个主要港口的距离中较近的一个(port),[⑨]这两个工具变量分别反映了历史和地理因素对于开放的影响,实际上也反映了历史和地理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的间接影响。其中,使用各地到香港和上海两个港口的距离是因为这两大港口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其吞吐量明显高于排名在其后的其他港口,可以作为开放度的有效的工具变量(Wei and Wu,2001)。

五、实证研究结果的报告

计量分析的结果见表2.方程(1)是包含了全部变量的随机效应模型,其中,我们用export作为开放度的指标。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不能拒绝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方程2)的系数没有系统性差异的假说。同时,当我们使用export78和port作为export的工具变量估计包含工具变量的随机效应模型(方程(3),IV-RE )时,Hausman 检验结果显示开放度指标并未显着地存在内生性偏误。方程(4)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去掉了不显着的变量e ,并没有改变模型的基本估计结果,Hausman 检验仍然支持随机效应模型,并且开放指标并未显着地存在内生问题。方程(5)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用进出口和GDP 之比(trade )替换export作为开放度指标,结果显示,Hausman 检验仍然支持随机效应模型。有趣的是,当我们用trade78和port作为trade 的工具变量的时候,port在控制了模型其他变量之后与trade 不显着相关,这说明到港口的距离虽然对一个地区的出口有显着的影响,但是却对以进出口总额作为指标的开放度没有显着的影响,也就是说,进口并不显着地受到一个地区与大港口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通过表2中报告的几个结果,以及相应的检验,我们可以确认,方程(1)所得到的结果是稳定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讨论实证研究的发现。总地来说,无论是经济地理因素、经济政策因素还是新经济地理因素中的变量,都对产业集聚具有很好的解释力。这就说明地区的工业发展和集聚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如果忽略了其中的一些方面,都可能影响实证结果的可信度。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依次将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总结如下:

1、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我们发现,沿海地区更接近国际市场的地理优势的确有利于工业集聚。而直辖市作为城市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其经济职能正在发生变化,因此,直辖市的工业份额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相对更低。

2、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为新经济地理学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在我们的实证结果中,由一个地区企业数衡量的产业外部性和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对于工业集聚的前后向联系作用均显着为正。我们发现地区的人力资本相对水平对工业集聚有着不显着的正影响,之所以人力资本的因素作用不显着,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对于人力资本的要求还不高。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在道路和通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对地区的工业集聚具有显着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们的一系列新经济地理指标是一个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数,因此其系数之间是相互可比的。从结果来看,显然,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的购买力对于工业集聚的积极作用最大。

3、经济政策的作用。我们发现,对外开放对于工业集聚有着显着的正影响,这显示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对于工业集聚的推动作用。有趣的是,我们在使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中还发现,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对于地区的开放程度有着显着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和距离大港口较近的地区在我们的数据考察期间仍然有较高的开放度。同时,我们也发现,到大港口的距离对于以进出口占GDP 比例为指标的开放度并没有显着的解释力。综合起来看,可能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还不够长,所以才导致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因素仍然在起作用,而地理因素的作用却主要对出口产生影响。[⑩]我们所考察的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变量是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正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越高,越是不利于地区工业的集聚。
新经济地理所强调的各种经济力量的正反馈作用和收益递增性长期以来被主流经济学家忽略。近年来由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兴起,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因素对于工业集聚现象的解释。本文的检验同样也证实了这些经济规律的作用。从各国的工业经济格局状况来看,工业在少数地区集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地区间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地区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因此一些影响地区工业集聚的因素也间接地对地区间发展差距产生显着的影响。如果政府希望通过缓解地区间的工业发展差距来控制地区间发展差距的话,本文的结论也可提供一些政策参考。在地区工业集聚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具有收益递增作用,这是顺应经济规律的,也是很难通过政策加以调整的,其中,政府可以做的只能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来推动地区工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可以比较确定的是,经济开放是导致地区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退出也可能加快地区工业的集聚。如果工业化进程较慢的地区可以更快地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仍然可能减缓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扩大的步伐,甚至缩小地区间工业发展的差距。

对于思考中国地区间差距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由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以及工业发展中的规模经济和收益递增效应,工业集聚和地区间差距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并不是要扭转由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性导致的工业集聚,而是应该通过深化经济改革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不是各个地区没有差别的发展,而是在一种错落有致、公正并有效率的竞争下的发展。

阅读全文

与经理地理学关联产业如何配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2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6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