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 高一地理论文 1000字到1500左右
论文 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不同的人发表论文的作用也不同
② 地理论文怎么写
学生写地理小论文包括选择好题目,搜集材料,确立论点,写作修改等几个方面。
一、选用合适的题目
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论文题目。如属侧重理论探讨性质的地理论文,需要广泛阅读这方面的书刊文章。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事实材料论证、补充或否定某一学说、假说或理论等。如属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的地理论文,需要在积累、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某一地理现象,解决某一地理问题。
一般来说,小论文题目选择要建立在观察地理、地质现象,搜集地理资料的基础上。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幕阜山以后,可以拟定大桥河的成因,鲁溪洞的特点及成因,喀斯特地貌与溶洞。又如,参观武宁湖畔万福工业园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谈万福工业开发区与武宁湖的环境关系等。题目要具体,不宜太大,否则,学生不容易把握。
二、搜集可靠的资料,充实论据。
搜集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文献材料,了解别人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见解,提供了哪些资料,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提高和发展。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多年辛勤劳动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作为写作参考或佐证。引用这些资料写出来的论文不仅有较大的说服力,而且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大了学生的思路,充实了学生的论据。
三、确立清晰的论点
这里的论点是指对某个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点和见解。例如:以“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为题的论文,其论点应确定为1.稳定的政治局势2.完善的金融机构3.开放的外汇市场,宽松的金融管理。4.强大的经济实力量5.方便快捷的联络。根据这些论点,从而得出纽约具备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优越条件的结论。
四、写作并修改论文
指导学生编拟并修订写作提纲,着手撰写地理小论文。在论文中提出地理论点,用地理学的理论和事实材料论证论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可靠,结论准确。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简单明了的结尾。
指导学生写论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地理修养、实践经验和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指导工作。
③ 结合云南地方特点,以高铁为话题写一篇论文1500字
弊端
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
(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④ 关于高铁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编写要点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⑤ 关于高铁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怎么写
1.引言
2.市场营销现状
2.1市场营销岗位现状
2.2市场营销教育现状
2.3市场营销就业现状
3.经济市场现状
3.1市场经济现状
3.2市场就业现状
4.市场将来发展权势
4.1经济全球化
4.2经济网络化
5.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6.结论
按照以上的意思写应该没什么问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5和6里面的需要你自己分析了,不然你写不出来~~~~~~~
⑥ 高铁对综合运输的影响的论文怎样写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已从公路转移到铁路,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必将给整个运输市场格局带来深刻变动,使公路、铁路这两种基本的运输方式在竞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市场竞争,公路运输行业应迅速做出反应,改变理念,调整发展战略,实现自身的发展。青海作为西部内陆省份,协调好高铁与公路的关系。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青海省公路运输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铁;公路运输;影响分析
1. 概述
2014年12月青海省首条高速铁路开通,营运里程共计218公里。高铁一开通就对公路运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使得很多公路运输企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艰难处境。高铁虽处于刚起步阶段,但前景十分广阔。在高铁开通之前,公路运输以较强的能动性作为旅客出行的首选方式,占96%以上客流量。公路客运的盈利高,长期以来占据有利的发展优势。但随着高铁的运行,高铁分流了一大部分公路客运的中、长途旅客,干线、城际、经济发达区域等对公路运输冲击巨大,公路客流量开始下降。自兰青高铁营运以来,截至2015年7月12日,全年运输旅客超过200万人次。公路运输在青海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步丧失,而占公路运营里程0.29%的的高铁却将铁路全年客运量提高了4个百分点, 15年铁路客运量由于高铁的介入同比增长53.9%,这对青海铁路运输行业来说是跨越式的发展。
2、 原因分析
为什么仅仅218公里的高铁会对青海客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们对其进行分析:
1)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近几年青海迎来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时期,高铁的投入运营使得外省旅客进出青海更加方便快捷,两者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模式。
2) 竞争不占优势
在与高铁的竞争中,公路客运在长途旅客运输和中心城际旅客运输中由于速度与舒适度的原因处于不利地位,不具备竞争优势。道路客运实行市场化经营,用工、燃油等营运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上车辆折旧和道路建设成本,造成道路客运业负担较重,盈利空间被极大的压缩,经营成本较高。
3)公路客运业经营观念落后,难以迅速做出反应。
道路客运业的缺点是“多、小、散、乱、弱”。一方面,长期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使运输企业和客运站经营思想陈旧,缺乏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这些年客运集团主要采用承包制来进行垄断,人才、经营管理等无法做出快速且准确的反应。
4)公路客运业服务意识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人们追求的不仅是交通的基本位移功能还有舒适快速安全等附加功能。公路客运较为缺乏行业服务意识,服务理念十分落后,而高铁在这方面却做得十分到位,如:引入航空式服务;对座位分等级,实行差别化定价;建设自助式售票系统、网上售票系统、改进检票方式等,使不同的客户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3、 高铁与公路运输的对比
在中短途运输中,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覆盖面广,具有“门到门”式的直达运输功能,适宜路网支线节点,这些是高铁不具备且薄弱的。公路运输应抓住这一主要优势,把公路运输的触角延伸至路网中的支线及毛细血管,通过公路客运加公交的方式,优化服务,把原有的优势区域做得更好。而在中长途和长途运输中,受规模经济的影响,铁路运输占据更为有力的优势,尤其是高铁以其低价格,安全,舒适,准点率高,受气候、天气影响较小等诸多优点是在中长途运输中更多的被人们所接受和青睐。而在高铁所触及不到的支线,公路运输应寻找空白点拾遗补缺来发挥公路运输的作用。公路和铁路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中短途与中长途、干线与支线、城市与乡村、密集点与空白点、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等线路上实现相互补充、无缝衔接、全面覆盖。
4、公路客运运输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高铁的挑战,青海的公路客运企业应主动出击,迅速做出调整,改变原来的发展战略。
1)认清定位,主动调整。
公路运输首先应充分发挥、挖掘自身灵活、直达等优势,去拓展铁路辐射不到的市场范围。不在干线上去做无用功,坚守中短途阵地。同时把目光触及到广大农村地区上来。把行业细分,同时做精。
2)适应新常态,整聚行业。
公路客运行业应“转换思路,认清现实,主动调整,行业细分”面对着高铁的席卷之势,公路客运行业须凝聚力量,整合行业,实行联盟。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整合资源,使公路运输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推进。同时要调整运力配置,减少与高铁线路向平行的干线上的车辆投放。
3)衔接高铁,节点运输。
公路客运要做好铁路的“头”和“尾”,弥补高铁薄弱的环节,主动衔接乘客上高铁之前,下高铁之后的交通处理。充分发挥公路客运网络覆盖面大、门到门服务和机动灵活性的优势,做足短途、做细中途、做好长途,短途为主,中长途补充,分担社会客运,打造具有公路客运特色的经营优势。一方面为高铁服务,做高铁的市内延伸工具;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加客运服务网点,扩大客运站点覆盖面,要根据客流特征设置客运站点,开展节点运输,以此来提高旅客的便捷性。
4)优化服务及路线。
公路客运企业还需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在实现传统位移功能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最优的服务,人性化管理,来吸引更多的旅客。同时对道路路线进行优化,在有限的成本下达到最大的收益。减少不必要的指支出,定位中短途,立足城乡。
5)开阔新赢利点、领跑青海区域旅游交通。
2015年,我省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这是青海省常驻居民的将近4倍,是挑战更是机遇。立足青海的区域旅游优势,大力开展旅游业。青海客运企业应探索和发展旅游专线、旅游包车等旅游客运业务和汽车租赁业务,探索多元化发展,顺应这一契机。
5.结束语
高铁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物,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高铁与公路运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和替代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一种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组合互补的关系。构建我国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需要高铁运输和公路运输的共同配合。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二者应该携手共进,相辅相成。面对城市交通与之一体化的建设,即要有高铁的高速效率,又要与之配套具有紧密衔接和良好的集疏运组织的道路配合。
⑦ 怎么写一篇高速铁路概论论文
你好!首先你要去了解一下高铁的运行还有铁路是无渣的,很多技术含量还是挺高的,要学会把自己的论点写清楚。
⑧ 有关地理知识的论文如何写,需要注意什么,请详细一点,谢谢
地理小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一、确定小论文的论题 一篇小论文能否写得成功,确定论题是很重要的。确定论题时,要充分考虑探索性与量力性结合的原则。所选论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索性,这种科学探索又是在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能力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清华附中高中学生选的“北京市风能利用前景”的论题、“古北口地区长城考察及其开发建议”的论题,均是如此。由于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索性,学生在小论文活动中便会兴致勃勃,劲头十足。 确定论题时,也要考虑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原则。小论文应有严格的科学性,同时,中学生搞小论文活动应有教育意义,要达到一定的地理思想教育目的。 因之,地理小论文的选题是和地理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密切联系的,所选论题,实质上就是一项地理课外教学实践活动项目的主要内容。 二、搜集资料,熟悉前人工作经验 论题确定之后,也就是围绕这论题的课外活动项目的内容确定之后,应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前人的资料,熟悉前人是怎样工作的,已经有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待解决的问题;这都可作为自己进行小论文写作活动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常常能够对自己的小论文写作起到重要作用。 三、实地调查,获取真知 没有实际调查研究和测试的详实材料,小论文是写不出来的。小论文的论题一经选定,就应考虑这篇文章的粗略提纲,根据提纲,去做有计划、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和测试工作,以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样小论文写作便有了坚实的基础。否则,便只是前人地理资料的综合整理,而不是地理小论文,两者是有严格的区别的。 四、理论探讨,提出论点 在实地调查、测试,取得足够的第一手材料之后、中学生应围绕论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通过探讨,形成小论文的基本观点论点。中学生的选题,题目一般是不大的,其地理调查研究活动的地域范围也比较狭小,所用方法也是与中学教育相适应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可能涉及高深的理论问题。纵然如此,在中学生所进行的理论探讨中,一定要经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要做到“小中见大”,要能反映出地理科学的理论和规律来,要写出自己的新颖见解,有一定的理论色彩。 五、谋篇布局,安排好小论文的结构 小论文与一般的科学论文在文章结构上相似,一般也分:序言、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序言,主要介绍写作目的和意义或介绍一下全文,要简明扼要。 本论,是小论文的主体,是揭示调查研究和测试成果的重要部分,要详细写。介绍材料要充分,阐明观点要透彻,如有创见要勇敢地提出。文章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结论,是小论文最后一个部分,是在本论的基础上,对全文作出概括性结论,明确地提出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显然,地理小论文的写作是中学地理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中比较高层次的一种活动形式,具有一定难度。要求辅导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只有善于进行地理调研和论文写作的老师,才能辅导学生写成较成功的地理小论文。 除了地理小论文之外,也可以在中学生中开展其它地理写作活动,如写地理小品、地理课外阅读报告、地理游记等等。这些地理写作,既然不叫地理小论文,要求当然也不同,但都可以达到扩大地理知识面,给人以某种启迪的作用。
⑨ 绿皮车 动车 高铁议论文怎么写
1、从历史的角度讲呗,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铁路运输的运载工具也迅速发展。。。之类的话
2、分析现状呗,在网上找找旅客发送量之类的数据呗,在谈谈现在的售票、高铁服务等优点和弊病
3、提出自己的对现状不足点的改进的观点!
⑩ 地理小论文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或技巧吗
地理论文最好要抓至一个方面来写,因为地理涉及面极广。如果天马行空,极可能会收不住尾,且会造成泛泛而谈的情况。
范文:
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内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如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它因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又如,在赤道两侧,一般是热带雨林地区,但在赤道两侧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非高原,由于地形这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引起其它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也发生变化。安第斯山脉地理环境呈垂直分布,而东非高原则属热带草原景观。另外,地理环境各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地面发育着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在这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原因,茂密的热带雨林等是结果。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反过来也会影响气候、土壤、动物等,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显然,在这里植被的变化是原因,其它要素的变化却成了结果。
其次,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如北美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北美洲位于两大洋之间,但欧洲气候海洋性显着,而北美洲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北美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内地,使太平洋的影响仅局限于太平洋沿岸一带,而对东部广大地区的影响则很小,完全不可能同大西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相比。由于气候不同,导致两洲地理环境差异显着,这说明北美高山高原地区对整个北美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
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不同:东部圭亚那高原及奥里诺科平原为热带草原地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雨林区;东部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草原及热带荒漠区;南纬40°以南,西侧为温带森林区,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则为温带半荒漠及荒漠区。显然,安第斯山脉对南美东、西部地理环境的分异起着重要作用。即安第斯山脉这部分影响了它东西两侧的部分。再如,在地质史上存在冰期和间冰期,冰期时,大量地表水以冰层的形式被固结在陆地上,由此引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露出海面,结果使陆地面积扩大,轮廓发生变化,陆上动植物分布也发生变化。同时,海平面下降还引起流入海洋的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谷下切更深,陆地地形分割剧烈;间冰期,固结在大陆上的冰层消融返回海洋,海平面上升并淹没了大陆架,陆地面积缩校同时,海平面上升,提高了陆地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力减弱,陆地地形分割也不厉害。
以上表明大陆部分冰川的伸展与退缩,影响范围扩及全球。在这里,显然冰川的扩大与收缩是原因,其影响是结果,但另一方面,冰川的伸缩又是许多原因造成的。这里,同样也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各部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互换位置的。
再次,全球大小各级自然综合体内部,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自然综合体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其内部各要素和各部分是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单独改变其中任一要素和部分是困难的。当然,在人类强有力的影响下,地理环境也会发生局部的变化,如由于人工灌溉、沙漠地区可以出现局部绿洲;由于人为滥伐,热带雨林可以局部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但一旦人类的影响停止,让其自然发展,只要大气环流形势不变,最终地理环境仍然要恢复它原来的面貌。这表明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地理环境整体的制约。
以上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内部联系密切、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体,反之,整体也制约着部分要素的发展变化。
以这篇论文为例,它明确了主题。所就好写多了,你完全可以利用它的格式,自己再选一个主要研究方面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