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疆和田市属于哪个地区
和田地区,隶属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中心位置位于东经79.92°,北纬37.12°,南抵 昆仑山与 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 塔克拉玛干大 沙漠与 阿克苏相连,东部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 喀什地区毗邻,西南以 喀喇昆仑山为界,同 克什米尔接壤,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57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
和田地区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区,位于 欧亚大陆腹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
和田地区是以 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等22个民族;境内有 尼雅遗址、 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 喀拉墩古城、 安迪尔古城、阿萨古城堡以及 约特干遗址等旅游景点。
截至2015年,和田地区辖1个 县级市、7个县。2017年末,全地区户籍总人口为252.28万人。[1]
2018年6月,和田地区入选“中国十大探险旅游目的地”。
和田地区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中心位置位于东经79.92°,北纬37.12°,南越 昆仑山抵 藏北高原,东部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 塔克拉玛干腹地,与 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 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 昆仑山与 印度、 巴基斯坦接壤,有边界线210公里。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
和田地区
地形地貌
和田地区南越 昆仑山抵 藏北高原,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
和田地区
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和田地区南部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着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由于气候干燥,荒漠高度一般达3300米,个别地段可达5000米,南北坡雪线分别在6000米和5500米以上。在昆仑与喀喇昆仑的地理分界处断列形成林齐塘洼地,发育着现代盐湖与盐碱沼泽,形成高山湖泊。
和田地区自山麓向北,戈壁横布,各河流冲积扇平原绿洲继续分布,扇缘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直至塔里木盆地中心。麻札塔格古余山余脉残留于北部沙漠区西北,海拔430米。
和田地区地貌单元可分为:
1、最高山带:海拔5200~5500米,是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多由坚硬的变质岩、花岗岩等古老岩石组成,山势雄伟。
2、高山带:海拔4200~5200米,一般为裸地。有大量古代冰川遗迹。如策勒亚门的古冰碛、马库卡尔塔西河源头的冰斗区及克奇克库勒冰碛湖。
3、亚高山带:海拔3400~4200米,有较深厚土层,山峰母岩裸露,岩壁陡峭,山坡有明显的侵蚀切割,山势起伏大,一般坡度20~38度。
4、中山带:海拔3000~3400米,山势起伏较大,山峰明显,但山顶轮廓浑园具有准平原地貌,复有很厚的黄土发育形成的草旬草原土类型。分布着辽阔的优良草场,是和田地区重要牧业基地。
5、低山带:海拔2200~3000米,山势平缓,覆盖土层很厚,大量堆积着昆仑黄土,在河流沿岸阶地上分布着农田,是农牧结合区。
6、山麓倾斜平原:海拔1250~2200米。海拔1700~2200米为粗沙及砾石覆盖的戈壁,着生稀疏超旱植被,海拔1450~1700米为 裸的粗砾戈壁,海拔1250~1450米,古老绿洲分布区,长期灌溉淤积,土壤不断熟化。
7、沙漠区:海拔1250米以下的北部地区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着生耐旱植被。
Ⅱ 和田县的地理环境
和田县位于和田地区中部,距和田市中心约1.2千米。东经78°~80°30´,北纬34°22´~38°27´。东与策勒县、洛浦县、和田市交界,东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西南与印度实际控制区的克什米尔为邻,西与皮山县、墨玉县相连,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瓦提县接壤。东西宽21~150千米,南北长500千米。总面积40300平方千米。
2013年,和田县农林林渔服务业(可比价)总产值达181430.6万元,增长速度4.24%。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35391.5万元,增长速度2.47%(其中林果业总产值 80825.22万元),林业总产值3913.09万元,增长速度61.04%,畜牧业总产值39418.33万元,增长速度6.96%,渔业总产值1269万元,增长速度7.63%。可比价增加值达78126.69万元,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4.01%。农林林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达190276万,种植业总产值142436.2万元(其中林果业85470.41万元),林业总产值4201.93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0855.73万元,渔业总产值1285.92万元。现价增加值达80462.68万元。
种植业
粮食:2013年小麦播种面积209684亩,比2012年增长7.56%;产量81122.67吨,比2012年增长3.24%;单产386.88公斤,减少16.22公斤,比2012年下降4.02%。
棉花:棉花播种面积为40920亩,比2012年减少3280亩,比2012年下降7.42%。产量预计5245.9吨,减少406.1吨,比2012年下降7.19%,单产128.2公斤,比2012年增加0.33公斤,增长0.26%。
经济作物:蔬菜面积23683亩,蔬菜产量达51314吨;油料面积8988亩,油料产量704吨;薯类面积4894亩,薯类产量9740吨;瓜果面积10230亩,瓜果产量15601吨;小茴香面积9847亩。
畜牧业
2013年,和田县牲畜存栏79.22万头只,比2012年同期减少0.21%,适龄母畜存栏53.59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0.77%,繁殖成活畜54.2万头只,比2012年同期增长4.35%,牲畜出栏56.42万头只(其中商品出栏44.61万头只)分别比2012年同期增长3.89%、2.93%,家禽存栏131.86万羽,比2012年同期增长34.74%,家禽出栏385.45万羽,产肉15380吨、产奶5852吨、产蛋3297吨。 工业
2013年,和田县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35150万元,比2012年增长9.44%,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535150万元,占100%,比2012年增长9.44%;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226357万元,占42.3%,比2012年增长15.2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8%。
建筑业
2013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345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36万平方米,同比2012年增长215.9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86万平方米,同比2012年下降10.63%。 固定资产投资2013年,和田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46223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6.77%。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3043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21.8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2149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7.8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1031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4.76%。
社会消费
2013年,和田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98.9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1.66%。其中,城镇实现398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23.14%;乡村实现17600.9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1.42%。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751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5.95%;零售业实现12882.9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0.81%;住宿业实现131.7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5.11%;餐饮业实现4528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3.53%。
旅游业
2013年,和田县全年共接待游客22.12万人/次,同比2012年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785.62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20%。有国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自治区4星级农家乐1家,自治区3星级农家乐2家。
Ⅲ 和田属于哪
和田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和田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中心位置位于东经79.92°,北纬37.12°,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同克什米尔接壤,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57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1]
和田地区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是中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盛产和田玉闻名,是着名的玉石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都和瓜果之乡。[2][1]
和田地区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22个民族;境内有尼雅遗址、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尔古城、阿萨古城堡以及约特干遗址等旅游景点。[3]
截至2015年,和田地区辖1个县级市、7个县。2018年末,全地区户籍总人口为253.05万人,城镇人口54.86万人乡村人口198.19万人。[4]2018年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5.5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094元,增长13.0%。
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
《唐书·西域传》:“于阗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诸胡曰豁旦。”《大唐西域记》称作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取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又称:“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沙碛大半。”瞿萨旦那为国名,含义是“地乳”。[7] 《大唐西域记》还有如下记载:昔于阗国王暮年无嗣,于是祈祷天神,请求继嗣。忽间神像前额剖裂,出一婴孩。全国上下欢庆。但婴儿不食人乳。国王恐其夭折,又去神前求助养育之法。突然神前地面隆起一包,形状如乳,婴儿吮饮,长大成人,继承王位,世代相传。因为“于时地乳所育,因为国号”。可见于阗王为“大地之骄子”,使用“瞿萨旦那”为国名应是众望所归。但地名则称作于阗或豁丹未变。元代以来史书有兀丹、忽炭、斡端等,都是和阗或于阗的不同译名。和阗和于阗是古代南北方民族语言的不同称谓,有所差异。
Ⅳ 新疆和田市气候怎么样
和田地区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及年较差大,无霜期长,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气候带垂直分布也较明显。昆仑地区,平均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0.7摄氏度。
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空气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
利用和田河流域和田市气象站1961-2000年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的年代际以及线性趋势变化.分析表明和田河流域气候演变存在非常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近40年和田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26℃/10a,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其倾向率为1.56mm/10a.20世纪9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1999年是近40年来和田河流域最暖的一年.
一般说,冬季气温北疆高于南疆,夏季气温南疆高于北疆。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昼夜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Ⅳ 新疆和田属于南疆还是北疆
和田属于南疆。
南疆,是指新疆天山抄以南的部分,包括地区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图木舒克市、昆袭玉市。
新疆的地理特征是“三山夹两盆”,新疆最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最南部为昆仑山系。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和昆仑山系之间为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称之为南疆。南疆幅员辽阔,干旱少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有许多绿洲。
新疆一般划分为北疆、南疆。有时,把吐鲁番市、哈密市单独列为东疆。
(5)新疆和田属于什么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南疆干旱,每年春夏之交遮天蔽日的沙尘,还有令棉苗枯萎、令杏花凋零的倒春寒,以及干热风、冰雹、洪水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南疆农业成为典型的弱质产业,进而使天山以南广大区域成为脱贫致富难度最大的地区,仍有为数不少的农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
南疆同时也是富有的。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底下埋藏着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宝贵的矿产资源,沙漠周围的天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同样蕴藏着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
塔里木盆地周边大大小小的绿洲,经过千百年的开垦、耕耘,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灌溉体系,加上充足的光热资源,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以及特色林果基地。
Ⅵ 和田属于新疆的哪个地区
和田属于南疆。 南疆,是指新疆天山抄以南的部分,包括地区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图木舒克市、昆袭玉市。 新疆的地理特征是“三山夹两盆”,新疆最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最南部为昆仑山系。
Ⅶ 和田在新疆什么位置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相接,西连喀什地区的叶城、麦盖提、巴楚县,北与阿克苏地区的沙雅、阿瓦提县接壤,南邻西藏自治区。
西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毗邻,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边界线264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3%,沙漠戈壁占63%,绿洲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
(7)新疆和田属于什么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建制沿革
1949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团抵达和阗,和阗解放。
1950年,设立和阗专区专员公署。
1959年9月,改和阗为和田。
1971年6月,改和田专区为和田地区。
1977年,建立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建立和田行政公署。
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和田市。自治区批准将和田县的和田镇、肖尔巴格公社、拉斯奎公社、良种场划归和田市,属和田地区管辖。
Ⅷ 和田地区属于巴州吗
不是属于巴州。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南部、与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州、西藏阿里地区、新疆喀什地区等地接壤、面积约24.7万平方公里。和田地区的地形非常特殊、北面大部分地区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则是雄伟的昆仑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