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为什么冬季捕鱼地理题

为什么冬季捕鱼地理题

发布时间:2022-08-16 05:28:20

㈠ 乌伦古湖冬季捕鱼的原因

乌伦古湖冬季捕鱼是祖辈流传下来的。

每当入冬季,新疆乌伦古湖渔业生产以其独具特色的冰上捕捞方式吸引了众多疆内外游客观光游览,成为阿勒泰地区冰雪旅游的主打品牌。

在乌伦古湖开阔的湖面上,渔民们用祖辈流传下来的冰钏凿冰开洞,把1000米的大拉网从冰下缓缓穿过,然后逐渐围拢,形成一个方圆达几千平方米的网阵。

从下网到收网,整个拉网过程需要5个多小时。伴随着绞网机的隆隆声响,大拉网被牵引着徐徐露出水面,狗鱼、鲢鱼、鲤鱼、扁花鱼在网里翻腾跳跃,让参观的游客情不自禁的欢呼惊叫。

(1)为什么冬季捕鱼地理题扩展阅读:

为了保护乌伦古湖,当地政府采取了诸如定期休渔、按时向湖内投放鱼苗,湖周围禁止设立工厂,禁止往湖内排放污水等多种措施。对乌伦古湖实行人性化管理,让湖泊休养生息。

保护好乌伦古湖就需要从思想上摒弃“先污染后治理”传统治污模式。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风起云涌,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污染日趋加重,重大环境事件不断发生。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发达国家开始治理污染,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实践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根本走不通。太湖水反复受蓝藻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教训证明,依靠末端治理缓解环境压力的模式无异于“扬汤止沸”。只有休养生息才能“釜底抽薪”,才能从发展的源头保护环境。

㈡ 查干湖为什么冬季捕鱼

冬季捕鱼的原因:
过去,在寒冷漫长的冬季,他们依靠传统的捕鱼方式(查干湖冬捕)战胜严寒,维系生活,繁衍生息,世代传续。
到了现代,冬季捕鱼只是为了延续传统。

历史渊源:

查干湖冬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万年前,古老的查干淖尔人就在这里以渔猎为生。古代的蒙古族之所以称查干湖为圣水母亲湖,主要是他们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生于斯、长于斯,以湖为生,惜湖如命,爱湖如母,尤其是在寒冷漫长的冬季,他们更是依靠传统的捕鱼方式(查干湖冬捕)战胜严寒,维系生活,繁衍生息,世代传续。
据《辽史》等书籍记载,自辽圣宗开始到天祚帝,每年春节过后,都要携嫔妃群臣到查干湖进行“春捺钵”(春季的行宫),凿冰取鱼,逐鹰猎雁,举行“头鱼宴”、“头鹅宴”,大宴群臣和各部落使节,议政外交,春尽乃还。大金皇帝完颜阿骨打誓师伐辽,占领塔虎城和查干湖后,也在这里搞“春剌钵”,重蹈辽的覆辙。
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到过查干湖,在这里行祭湖大礼并把查干湖周边辽阔的科尔沁草原分封给其二弟哈萨尔。从此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这里,并从初期的崇拜天地,崇拜水和鱼;不吃鱼,到捕鱼,吃鱼,进而一人或几人徒手抓鱼或用刀叉猎鱼到与汉族的大拉网捕鱼方式结合,形成了今天神秘、神奇、神圣的查干湖冬捕。
蒙古族历史上崇拜天地山川,素有祭天祭山祭水之俗。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征灭金国的塔虎城(新泰州)后,向前行军途中,在查干湖东岸山地,一眼望见烟波浩淼的查干湖,顿时心旷神怡,随将九翼大军立足青山头上,行九九礼,祭祀大水泊——查干湖。
查干湖历史上就是天然的渔猎之地,远在辽代就已开始。亮子、大网等渔业发祥最早,亮子远在干隆年间,即已开始;大网则始于同治年间;野泡网直至近代开始出现,大约在1930年以后。
查干湖方圆几百里。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湖面是平展的明冰,鱼是喜群居的,入网口选准了,有捕不完的鱼;入网口选错了,只是空荡的水。历经无数幸运与无数晦气,使心存“万物有灵”的蒙古族渔民产生多种信仰与禁忌。基于在生存历程中对发明工具的崇拜,冬捕时要搞个企盼吉祥和收获的祭祀捕鱼工具的仪式,因以网为代表,所以叫醒网。经过祭湖、醒网仪式的固定和流传,逐渐民俗化,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
建国后,查干湖成立了渔场,吸收了周边渔民,仍然沿用原始的捕鱼方法,传承着神奇的冬捕习俗,多时一冬常有百趟大网入湖,红网(丰网)时,有的一网竟打出40多万斤鲜鱼,使查干湖冬捕更为壮观。近年来,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性,查干湖的渔民每年捕鱼都控制在200万公斤以内。

㈢ 在冬季,人们在冰面凿冰捕鱼利用的原理是在冰孔处()A.光线足B.食物丰富C.氧气多D.水温

选择C:氧气多

解析:

严寒的冬季由于冰覆盖了水面,因此水下氧气少。当人们将冰面凿开时,冰孔处氧气多,鱼会聚集在此处呼吸,以便获得更多的氧。

(3)为什么冬季捕鱼地理题扩展阅读

撒网捕鱼的原理:

主要利用了鱼的群居性。网撒开后把鱼包住,因为鱼有群体活动的特性,所以在收网的时候,没有鱼会单独行动,从网的底部私自逃走,都是在惊慌的等待大家往哪里跑。最终都会被捕捉。

还有就是渔网的边沿挂满铅做的坠子,网被撒开后迅速沉到水底,拉起时放慢速度,坠子就会贴着水底渐渐合拢。然后慢慢提起。被网住的鱼因为坠子聚在一起不会掉下去。

㈣ 分析查干湖渔民选择冬季捕鱼的原因

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渔民进行大规模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据了解,这种渔猎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

另外,也因冬季捕鱼易于保存运输,所以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千年不变。

自辽代以来,历代辽国皇帝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在此举行“头鱼宴”、“头鹅宴”。因着凿冰捕鱼的渔猎活动全由非机械动力完成,“查干湖冬捕”被誉为最后的渔猎部落创造的世界奇观。其“冰湖腾鱼”被命名为吉林八景之一,远近闻名。冬捕的渔民被称为“查干淖尔渔夫”。



(4)为什么冬季捕鱼地理题扩展阅读

2007年8月1日,查干湖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以查干湖冬捕为标志的渔猎文化也成为其文化遗产之一。

查干湖,在宋、辽时期称之为“大水泊”、“大渔泊”,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湖经总要》记载:“大水泊周围三百里”。辽太祖(916年)建国后称这里为“鸭子泺”,是契丹贵族的鱼猎之地。 明代查干湖称之为“拜布尔察罕大泊”。

后称查干泡、旱河,1983年(一说1984年吉林省地名普查时,正式更名为查干湖,蒙语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

㈤ 多地迎来一年一度冬捕盛会!为何冬天还能捕鱼

每年十二月底到春节着一段时期,都是渔民捕鱼的好时机,这种捕鱼的方式和时间段都是一个传统。从历史发展来看,这种渔猎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是这种冬天捕鱼的方式在南方很少见,北方特别流行。据我了解每年冬捕都会举行很隆重的祭祀活动,目的是为了祈求这次捕鱼会有一个好的收获,同时也是表达对自然的一种尊敬方式。

最后,现在科技的发展,捕鱼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许多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冬天还可以捕鱼,而且是大捕。

㈥ 南海区域最佳捕鱼季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表示我是去年中考结束的,关于楼上说的日本北海道渔场的成因的确是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所遇饵料丰富,鱼群集中,这个在高一的地理中会详细讲到,然后今年听说湖州的社会中考很难,出的不在考纲范围内,听说这道题答案应该是冬季,我是听一些家长说的,也不确定,如果是的话,我想应该是因为冬季南海附近水温高,鱼群洄游现象,鱼群集中。不过说实话,我也觉得应该是春季,水温上升,下层海水上泛,饵料集中,不过我也不太清楚,祝愿楼主好运吧……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冬季捕鱼地理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