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岛地理位置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简称“青”,国家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副省级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6000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
青岛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2017年,常住总人口929.05万,地区生产总值11037.28亿元。
(1)青岛地理位置如何扩展阅读:
青岛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
青岛海区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滩涂广阔,水质肥沃,是多种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胶州湾、崂山湾及丁字湾口水域营养盐含量高,补充源充足,异样菌量比大陆架区或大洋区高出数倍乃至数千倍,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2、植物资源
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有植物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
3、动物资源
青岛地区在脊椎动物地理分布区划上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由于受暖温带海洋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生长良好,适宜动物栖息繁衍,但大型野生兽类较少。
4、矿产资源
青岛地区矿藏多为非金属矿。截至2007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含亚矿种)66种,占山东省已发现矿种的44%。其中,有探明储量(资源量)的矿产50种,占山东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未探明储量的矿产16种。
5、风能资源
青岛的风能资源据测定有效风能密度为240.3瓦/平方米,有效风能年平均时间达6485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岛
❷ 青岛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岛地区历经沧桑,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景观,根据景观的空间分布和文化内涵,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四大区域,即:西部旧城区(西方近代城市风貌),东部新区(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市区腹地(胶东民俗文化风貌),郊区(历代文物古迹风貌).到青岛来游览,即可享受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光.又可在观赏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中产生深层次的思索和启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
1992年,青岛市重新调整了城市规划总体布局,实施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的战略.
新区距老市区中心约6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经过7年多的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已经在市区东部拔地而起.新区现总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
❸ 青岛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青岛属于北方。
所谓南北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的,以南是南方,以北是北方。青岛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所以就地理位置而言属于我国的北方。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属于中国的南方,包括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海南台港澳。而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宁夏则属于北方。
城市概述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全市总面积为1129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即墨等七区)为5226平方千米,胶州、平度、莱西等三市为6067平方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青岛
❹ 青岛在山东哪个方向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129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即墨等七区)为5226平方千米,胶州、平度、莱西等三市为6067平方千米。
青岛市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905.2千米,其中大陆岸线782.3千米,大陆岸线占山东省岸线的1/4。
(4)青岛地理位置如何扩展阅读:
青岛海区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滩涂广阔,水质肥沃,是多种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场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胶州湾、崂山湾及丁字湾口水域营养盐含量高,补充源充足,异样菌量比大陆架区或大洋区高出数倍乃至数千倍,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尤其是胶州湾一带泥沙底质岸段,是发展贝类、藻类养殖的优良海区。该海区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经济无脊椎动物、潮间带藻类等资源也很丰富。
❺ 青岛位于中国哪个方向
青岛位于中国的中东部地区,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129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即墨等七区)为5226平方千米,胶州、平度、莱西等三市为6067平方千米。
青岛市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
(5)青岛地理位置如何扩展阅读:
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
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贮水山(海拔80.6米)等。
❻ 青岛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青岛属于南方。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胶澳,是中国山东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国际性港口城市。
地势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
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青岛
❼ 青岛市自然生态环境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པ″~120°57འ″,北纬35°34″~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km2,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个区)1102km2,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5市9552km2。
2.地形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8%,洼地占21.7%。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3.水文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上的5条,即大沽河、北胶莱河、南胶莱河、小沽河、泽河。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流经莱西、平度、即墨各市和城阳区,于胶州市营房镇码头村南入海,流域面积6131.3km2,总长179.9km,青岛市境内流域面积4850.7km2,是目前市区汲取径流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地。
至2002年青岛市共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1座,另有小(一)型水库73座,小(二)型水库397座,塘坝376座,大小拦河闸167座,机电井7.2万眼,地表拦蓄能力总计为10.2×108m3(其中引黄1.1×108m3)。
二、生态环境
1.土壤环境
青岛地区地形复杂,土壤类型较多,但主要有五大类,即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青岛市土壤总面积82.55×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35%。
2000年青岛地区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40.64×104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6.6%,其中中等水力侵蚀面积占44.2%,中等以上程度的水力侵蚀面积占10.83%。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22.92×104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6.4%;耕地中度水力侵蚀面积9.65×104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8%,占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1%。草地水土流失面积880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0.22%。
2000年青岛地区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3885hm2,占国土总面积的0.35%,比1986年减少了4607hm2,但耕地盐渍化面积增加到2085hm2,占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的53.7%。近10年来,由于连续干旱和治理,青岛地区胶莱河谷平原、即墨西北洼、莱西姜山洼地等砂姜黑土已基本摆脱了涝、渍的危害,目前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即墨市的蓝村、王村、温泉、崂山王戈庄、流亭、胶州营房等以及大沽河下游的滨海低洼地区,造成盐渍化土地的直接原因是海(咸)水入侵,如即墨市周瞳河下游、滨海地带的海水入侵,造成大批机井报废,大片良田荒芜。
2000年青岛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714hm2,占国土总面积的0.06%,主要分布于莱西市的孙受及胶河、白马河河床附近以及胶南寨里等地的海滩近岸处,总体危害不大。
2.湿地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青岛的湿地总面积为17.76×104hm2,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16%,是沿海地区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其中面积最大的湿地是胶州湾。青岛的湿地可以分为5类:①海岸湿地,包括青岛湾、金沙滩、即墨的丁字湾、沙子口湾、灵山湾等海湾;②河口海湾,包括胶州湾的河流入海口等;③河流湿地,主要有大沽河、小沽河、洋河等大小河流;④湖泊,主要包括崂山水库、产芝水库等大小水库和池塘;⑤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城阳区的棘洪滩、胶州营海等处,以芦苇丛湿地为主要表现特征。
3.森林状况
青岛市现有林地总面积360122.1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47404hm2,灌木林地面积3773.9hm2,疏林地面积2550.6hm2,未成林造林地18368.3hm2,苗圃地面积6864.7hm2,无立木林地303.3hm2,宜林地80817.3hm2,辅助生产林地40hm2;另有潜在林地55200.9hm2;林木总蓄积量556.03×104m3;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31.37%。
4.植被
青岛市天然植被较少,多为人工栽培或通过封山育林次生形成的乔、灌、草植被资源。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蔬菜等,主要果树有苹果、梨、桃、葡萄等,主要乔林有松、槐、杨、柳等,主要灌林有棉槐、胡枝子等,此外还有众多草本植物。
三、城市环境质量状况
就各年的三废排放情况而言,总的趋势是逐年增加,自2000年到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了20.27×104t,年平均增加5.07×104t;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增加了4924259×104m3,年平均增加1231064.75×104m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145.49×104t,年平均增加29.1×104t。三废的增加,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荷,但各区的排放情况不尽一致。
从分区的资料看,黄岛区的情况比较严重,各项指标的单位GDP排放量基本居全市之首,应加强重点管理和治理。
就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情况大不一样。各处理厂年度内处理污水的量相差较大,各自的负荷也不同,压力最大的为团岛污水处理厂和海泊河污水处理厂,2004年能力利用在87%以上。据最新资料显示,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就空气质量而言,情况也大不一样,郊区各区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市内4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