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传统殡葬都有哪些习俗
荆楚民间旧时殡葬习俗,从亡者停止呼吸时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它们依次为: 烧“落气纸”:即死者直系亲属,在已经确认死者亡故之际,便置一瓦盆于灵床前,在盆中焚烧冥钞或纸钱,意为让亡魂“持币上路”。 净身:由死者直系亲属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给死者擦净躯体,通常以“三袱子”为限,即抹拭时将布帕浸水拧干三遭,称“三把”。一把抹头脸,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脚腿。净身亦称“洗丧”。 换衣:给亡者换上干净衣裤鞋袜。若是青壮年夭折上有父母者,手臂上应戴黑纱;老年人的裤带用白棉线合股系扎,合股线的支数以其年龄而定,老年人换衣称“穿寿衣”。 开吊;将亡者抬上灵床,置于灵堂的白布帐幔之后。供桌上置烛台香盆和死者遗像。直系亲属的女眷一边哭一边诉说死者生平,内容多为叙述死者一生中所经魔磨难,声调哀婉动人,凄切悲恸,称“哭灵”。亲友前来祭奠,进门前先放一挂爆竹,丧家亦燃放爆竹以示应答。吊客上香,通常以三炷为限,或鞠躬致礼,或跪拜叩头,皆由死者亲属中的男性直系晚辈在灵堂左侧跪拜答谢,称“孝子谢”。停灵时间以单数为限,三日、五日或七日不等。开吊期间,有的延请僧、道做法事以超度亡魂;夜间还聘邀专门的民间艺人来唱“丧鼓”,其鼓词多为民间神话故事。吊客所送“祭仪”多为布料,须写好挽签悬挂于灵堂两侧,称为“挂祭帐”。 出殡:即送亡者前往墓地,抬死者上路之始,称为“起灵”, 起灵时,孝子需将焚化纸钱的瓦罐掷碎在灵堂供桌之前,称为“甩盆”。抬灵床多为八名精壮汉子,死者亲属须排除在外。出殡亦称:“送葬”,有的请道士执桃木剑在前“开路”,孝子则披麻戴孝躬行于灵床(或灵柩)前引导,众至亲好友一路将其送至墓地。送葬队列行进途中,有亲友在道旁设香案“路祭”的,孝子须下跪答礼。 设灵与圆坟:亡者落葬后,家中应设灵位于厅堂左侧,称“设灵”;三日后亲人去坟前祭扫,称为“圆坟”。以死者去世之日算起,亲人在每一个第七日应在灵位前点烛燃香,举行祭奠仪式,到第五个“七日”为止,称为“做五七”。三年孝满,遂将灵位焚化,谓之“除灵”。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移风易俗,提倡殡葬改革,过去的殡葬习俗也相应发生变化。
② 从公墓里买墓位用不用请风水先生看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从公墓里买墓位,用不用请风水先生看?
首先我们要清楚公墓的位置,其实这个位置就是风水之地。
既然是风水之地,还有什么可挑的?
1.为什么我们在墓地中还要请风水先生挑选呢?
是人的思想在作怪,是迷信的思想,根深蒂固。
2.所谓的请风水先生,其实是遮人耳目,一点用都没有。
3.要请风水先生,实际上也是一种。很不理智的选择,既然墓地位置已固定,你再请风水先生还能有何用?
综上所述,所谓的请风水先生,纯属于找自我的心理平衡,一点用都没有。
③ 地理先生看坟墓
摘要 您好,您是想问如何从地理位置看风水吗?还是说觉得想问地理老师是否能去看坟墓呢?
④ 请地理先生看坟墓地风水多少钱
2000
⑤ 在下葬的时候都会请风水先生看坟地,坟地风水有什么禁忌吗
对于刚刚结婚还没有生孩子的人来讲,祖坟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他们能生出个什么样的后代来。所以,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要辩证的对待,才能正确的把握好自己以及后代的人生命运,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富国富民。迁祖坟,首先要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当然这是风水先生才能做到的事情。
四、下葬时,不要放入桃木制品、朱砂、金属利器、雄黄等辟邪物品。这些东西磁场都很大,都会影响祖先的居住,给后人带来不好的命运,千万要注意!五、如果老人是一个先走了,另一个还活着,下葬时则要尽量“分盖”,也就是说,先下葬的骨灰盒要单独盖一个盖子封好,将来另一个下葬时就不用惊动原先的了。尽量少动作。
⑥ 找风水先生看墓地
不需要了,风水先生是要实地勘察的,地好坏和生辰八字无关的。
⑦ 你家乡的葬礼风俗是怎样的
我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我来谈一谈苗族当中的黑苗,他们的老人去逝之后,是如何安葬老人的。
其实,黑苗老人去逝,葬礼程序大致与汉族操办的程序差不多。相似的情节我就不必赘述;在此,我单讲黑苗在老人去世之后,先生为逝者超度、以及葬礼的全过程。
黑苗老人去逝,事先请先生为逝者择好安葬日。安葬期同样有假三天、假五天,根据主人的经济实力,来安排人为逝者守灵天数的长短。在守灵期间,丧主不请先生为逝者起经,夫妻更不能同床睡觉。
临到要安葬逝者的头一天,丧主才派人亲自去接先生。当晚,先生来了之后,在棺椁一侧安上一根长櫈子,櫈子中间摆上升子,升子中央插上三柱香。长櫈子的两端摆上好几只碗,碗里面分别盛上米饭、酒、猪肉刀头、鸡肉等食物。
先生为逝者超度时的道具:一把弯刀、七根长茅草、一对木卦、一根竹响槁。先生所需要的东西备齐之后,就开始为逝者超度。黑苗葬礼,超度和安葬整个过程只用先生一人,不用敲锣打鼓,不用翻经书念经。
先生为逝者超度开始,先用弯刀在棺椁上连击三下,意在提醒逝者,不要睡懒觉了,准备起程上天堂了。先生敲响了这三下之后,接下来右手握着弯刀,左手拿着七根长茅草,顺时针转着棺椁,同时,两手在棺椁周围不停地劈和扫。
先生用弯刀劈的目的,意在为逝者披荆斩棘,阔开阴间大道;用茅草扫的目的,意在为逝者把升天之路打扫干净,驱赶路途中的妖魔鬼怪,以便逝者安心上路。紧接着,先生放下手中的弯刀和茅草,两手又分别拿上竹响槁和木卦,又开启了另一轮的超度。
此时,先生用竹响槁连击大门坎三下,意在提醒守天门的人,有新人入殿,叫守天门的人把门打开。接下来先生求卦,只见先生用木卦在地上连扔三下,求得顺卦之后,意在逝者能顺顺利利的进入天堂。
先生对逝者的此番超度,前、后用时不超过一个钟头,就结束了对逝者的超度任务。直到第二天安葬逝者时,先生仍然一手握着弯刀、一手拿着七根长茅草,在墓穴中比划了一阵子。待先生口中念语结束,在一阵鞭炮声中,黑苗对逝者的葬礼,最终划上了句号。
葬礼顾名思义,就是老人仙逝到入土过程的讲究。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这里讲究的是在老人气落前把寿衣要穿好,因为在人离世后要穿好寿衣走的,气落后再穿寿衣就迟了,可以说是光身离世。
紧接着把逝者抬到主房中间的板上,男头朝左女头朝右,如果是在别的房子里往主房里抬还要为逝者头上搭一个伞子,不能让逝者看见阳光。停放好后开始由孝男孝女在大门外路中央为逝者烧上路钱,大门左右两侧要点上长明灯。
待一切安放好后开始请总管,请先生择吉日,开始按排报丧的,一条龙饭庄的,打墓棺材和灵车。
亲朋好友来吊丧,孝子们要下跪谢礼。下葬前晚要祭奠风神和迎灵,晚上要为逝者入殓入棺。在埋葬的当天讲究更大,执事的,喝礼的,吊丧的,哭灵的,跑灵的,做饭的,打杂的,还有那混吃混喝的。总而言之,唢呐一响,哀乐一起,人这一辈子伙食帐就算完了,就等着入土为安吧。
白事讲究大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且头绪多,就不一一来解说了。总而言之一句话,礼多人不怪,为了逝者入土为安才是真正的讲究。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元我们这里最烧钱的和最累人的就是葬礼。先讲烧钱,老人死后要阳先生定出殡的时间一般要放三夜。这三夜要有人守夜,要请道士做法埸,整天鞭炮不断,还要打丧鼓,就是澧县大鼓,周边的人来看做法埸,听大鼓的人,夜晚每人一桶方便面,一包烟,一般的一包白沙烟5元钱,讲排场的是芙蓉王25元。法师的工钱要几千。打鼓的工资也不少。出殡16人抬从离家到墓地鞭炮要前哷后应。一般是殡葬队的后面有一台拖拉机,或者大三轮拉一车鞭炮,。如果从人家屋前经过,屋主给放鞭炮表示对亡者的尊重,事主必须用鞭炮回敬,并且要给屋主一条毛巾,一包烟表示感谢,孝子还得给屋主行礼磕头。吊唁的人去吊唁必须放鞭炮,事主必须用鞭炮迎之,所以鞭炮的开支也不小,那几天是炸的乌烟瘴气。还有去吊唁的人如果人多还得有一个乐队敲锣打鼓,吹吹打打。事主要有乐队迎之,鞭炮声,乐队声那是震耳欲聋。乐队一次千儿八百的,事主还得一人一条毛巾,一包烟。洒席不说。洒席那几天是抽腿席,就是前面刚下席后面又坐上去了,一次是十儿八桌的。你说烧钱不?
再讲累孝子,一般老人后具体安排孝子如果是独子那是管不了的,都由堂兄弟或者其他亲人去管。孝子要上门去请帮忙的人,扶重的人也是抬棺材的人,要给人家行大就是磕头。作吊的人给亡者磕头,孝子要磕头还礼。道士做法场孝子要跟着他磕头,跟着道士是转得晕头转向,出殡的前一夜道士要劝亡,就是说一些死者生前为了儿女如何艰辛,儿女们不能忘记。这一仪式所有的孝子贤孙,儿媳女婿都得到场并且跪着。道士用一鞭子鞭绳打一个结,孝子贤孙们逐一的一个一个的解结,还得往前面放钱,说是给亡者去黄泉路的路费,给的越多越有孝心,其实是给道士的。要给到他满意为止,否则你就跪着继续解结,解你和亡者生前的一切过节。打鼓的也一样,也有这一环节,他是用一种哭腔唱的,唱的你怪伤心的。孝子几经折腾累的是精疲力尽。还有亡者入棺时要放7个粑粑,说是黄泉路上打狗用的,所以我们这给人家粑粑不能给人家7个,重庆好象不是,一次我买蛋糕人家给我7块,我非常生气。还有出殡时必须有孝孙坐在棺材上,叫押棺,别的地方好象没有
我们这边主要是土葬,很热闹很复杂。这里简单说一下。
①入殓。老人刚去世,先放一个鞭炮,通知村里人。找到村里主持这件事的人,选一个管理钱财的管事。老人有寿衣棺材的,直接拿出来准备。没有的,赶紧去采买。请一个地理先生,推算入殓时辰。管事的吩咐人手去租丧服才买白布,买菜做饭。主家(老人的家庭)还要派人,上门去通知老人的娘舅家,这个孝子不能自己去,必须派别人去。
地理先生算好时辰,孝子们穿上三服,让孝子们给老人穿好寿衣。长子背着穿好寿衣的老人到祠堂。先把老人安置门板上。入殓时辰到,孝子们跪着哭,村里有专门的人把老人抬进棺材里。盖好警备。把老人生前喜欢的衣服塞进棺材周围。,弄严实后盖上棺材盖。
当孝子也有以前要求。儿子媳妇,女儿,长孙长孙媳,重长孙重长孙媳。但现在主家可以自己决定,孙子孙媳孙女,重孙子重孙媳重孙女都可以给老人披麻戴孝。
以前去世老人的女儿,每次来到老人的棺材前都必须哭。以前是从出了自己家门就开始哭,而且不是单纯的哭,还要一边跟作诗一样,说一些哭爹喊娘的古对子,现在基本上都失传了。
②发白事请柬。地理先生定好发丧入葬的时辰。主家需要邀请的人,都用专门的白请柬,请别人准时来参加葬礼。主家需要请人写好,派人把请柬都送出去。请金刚(抬棺材的人)必须是孝子们自己去,亲手把请柬送到金刚手里,表示尊重。
③发丧的前一天下午,请的乐队就来了,就开始吹吹打打,唱哀歌,晚上孝子们跪在棺材旁哭,村里人都要来祭奠。晚上大家就可以自由守夜,可以打牌,全包宵夜。
④发丧。发丧其实就是把棺材从祠堂里搬到祠堂外。娘家人最大,要拿边要村里人拿鞭炮去迎接。娘家人到了祠堂口,孝子们要在祠堂里跪娘家人,表示尊重。亲朋好友来了先送礼钱,进行一个简单的祭奠。就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孝子们一桌,但一定不能坐凳子。吃饭的时候孝子们,要在餐厅里给娘家人下跪,然后还要给金刚门下跪。
发丧要严格按照地理先生所说的时辰,孝子们这天不能带金银铁器,口袋里装红枣桂圆硬币,象征儿孙满堂,金钱满袋。孝子们还是跪在棺材旁,来的亲戚朋友都要到棺材前进行正式祭奠,村里人也在一次祭奠。仪式结束后,孝子们先出祠堂外跪着。棺材出来后,短暂停留。
孝子必须有人站挽着,方面下跪时扶起来,扶人的必须收到红包才能扶,一般红包8块钱,去邪的。女孝子们先哭着出发,拐弯的地方朝棺材方向下跪,直路的话隔一会儿就跪一下。送葬的人就在女孝子后面。然后就是男孝子,棺材。
⑤入葬。到了埋葬地点,棺材放在长凳上,棺材在没入土之前都不能碰到地面,如果碰到了就说明不吉利,对子孙后代不好。地理先生要杀一只鸡扔进坑里,待鸡死后拿出来。然后地理先生用锄头在坑挖起锄头土,女孝子就用衣服把土包起来。再折着一枝柏树条。金刚们把棺材放进坑里,孝子们就回家,不能看金刚们填土。
回家后,先到祠堂,喝个茶水吐出来,去晦气,一般去了埋人的那个地方的人都需要。女人们不是还包着土吗,这会就由乐队带领,先后送孝子们个自回家,把带回来的土。放进自己家的柜子里抽屉里,象征着金银满屋,财富满柜。回来后就开始脱孝服,你的梳头发前梳三后梳四,这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然后主持丧事的,就有一个送死者上神台的仪式。把老人的灵位放上祠堂的上面。让孝子们同声说,(称呼)上神台。这就表示老人已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然后给老人烧亭子(这个亭子就是纸房子)。孝子们拿着自己的孝服,在燃烧的房子上挥动三下,把孝服挂到早准备的梯子上,越高表示以后过得越好。所以这个有几个兄弟。就想把自己的衣服挂到最高。这一仪式结束后就开始乐队就载歌载舞,开始歌舞团表演模式。唱歌跳舞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开始吃饭了。这个时候一般就3点左右。
这天结束后。孝子们就开始去别人家走动,如果戴孝了这天或者入葬的第三天没去别人家。那就要忍住,一个月不去别人家。如果一个月内去了别人家,别人家出什么事都会怨戴孝的人。
⑥入葬后的第三天,早上去上坟,中午带好菜肉酒,戴了孝的人去老人的娘舅家,挨家下跪,舅家封个几块钱的红包给孝子。这天戴孝的还可以去别人家。
⑦一个月后,再去上坟,孝子们都可以自由活动了。
作为普通人去逝的葬礼习俗,在我的家乡基本上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把它归纳一下,也就是以下几个步骤。
一、报丧。
这个有点类似于大人物去逝发个讣,告。小百姓去逝了,也会很快通知远亲近邻,特别是死者生前最惦记着的亲人朋友,告知他们信息,希望他们能第一时间赶来和死者遗体告别。这个期间家里已请人为死者净身收敛。死者尸体即可移入棺木,但盖板暂不严闭,处于可以开启状态。
二、待死者相关的至亲好友到了,就将棺木盖板挪挪,让他们瞻仰一下遗容,然后就可以盖合棺材了。自此后棺材再不打开,等出殡时就会完全用铁钉钉死。
三、追思守灵
这个高潮日一般是死者下葬的前一晚。我们那死人差不多都是死后第三天下葬。如有特殊情况也可提前或者推后。这些都是经过推算日期后,为避开不吉利的日子才会出现的情况。
在和逝者告别的最后一晚,所有的孝子都要听从道士先生指挥,跪于棺木前焚香烧纸叩头。听道士诵经,有时候还要随道士绕着棺木游走,手里拿一根点燃的香,这个叫转香,这一整夜就是这样在道士的锣鼓声咿咿呀呀的诵经声,还有时不时的悲哭声里度过来。编炮香火味一直弥漫着整个屋子。天快亮时进入高潮,道士高声念经,快速奔跑,预示着生死别离的最后时刻到来,整个场面哭声更加悲戚。这个阶段就叫过奈何桥和盘棺大辞灵。(我也是听说的,不知道文字对否)眼看出殡时辰已到,地方的锣鼓队也来了,吹喇叭的也到了。抬棺木的八大金刚也准备停当。只等道士一声令发,送葬的队伍就出发了。
一般家庭的葬礼过程基本上就是这样。到了墓地,事先已请阴阳勘好的地方,井已掘好多半。坟堆起好了就烧纸磕头,放鞭炮。在坟墓上摆放好花圈之类。至此,逝者入土为安。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再好的仪式,再好的风水宝地,对于逝者而言,他再也无福消受。只有 健康 快乐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农村土葬为当地习俗,人死后,马上找矛山道士(念鬼先生)6个人,找木工师传造木棺材一副500元大约一天完成。
道士分唱/“三七”,“五七”。如果办三七就当天帮死者换好穿黑色寿衣裤都放棺材里客厅入门左边,实行跳唱,儿女倍在棺材边守夜,明天,儿女们上孝伤心痛哭,等亲戚来齐,烧幡,出殡,抬上山埋乱葬岗指定地方。如果办“五七”多道工序,一定度河,放油灯,折纸船让河水飘走?,多念唱半小时。才能到烧白色幡,然后再出殡抬去埋葬,一路上放烟花炮,边放炮,边抬去山上埋土里。时间用2天1夜完成,只花7干元左右。一般不会超过1万元费用。
每个地方丧葬习惯不同,湖南人死后要办6天6夜,全村人到死者家大吃大喝6天后才能出殡,普通要花费6万多元。
山西南部,黄河与汾河交汇处一个偏僻农村,长者逝世的丧葬礼仪,大致分为小殓、报丧、封棺、守灵、降香、冲灵、出殡、安葬等环节,整个丧葬过程庄重肃穆、隆重气派。
葬礼"冲灵"时的响板表演。
农村的葬礼不是单独而成,由多种文化交织而成的产物。晋南是中国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特有的丧葬礼仪隆重。
我谈到的这些丧葬礼仪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本文仅作一种风俗的描述,与现实不挂钩。
礼仪大致如下:
1.出殡
以前靠人力将棺材抬到墓地,现在可能用 汽车 了吧。
2.封棺
人逝后第三天中午由本村4名长者,将穿戴整齐的逝者用白布抬入柏木棺内,再用长10厘米的铁钉封棺,铁钉附上红布避邪。
3.守灵
长子在家中设灵堂,孝男孝女穿白布麻衣、毛边外露的孝服,轮流守在一侧,意为与逝者灵魂同在。
4.献礼
家族成员闻讯,蒸以大馍为底托,上有色彩的花、鸟面塑,用木托盘送至灵堂祭奠。替远古时代的牛羊三牲。
5.降香
(孝女发饰)
也称祭拜,顺序为:孝子、孝媳、孝女、亲戚。按血缘关系亲疏排列。
唢呐响起悲哀乐曲,在主事引导下,跪于灵堂,一拜三叩。绕灵三次,1送灯火,2次上香,3次烧纸钱于灵柩前烧化。在渺渺香烟中,生死界限在此超越,生与死在此交流。
6.开始请戏了,七十古稀,场面要闹热,地方戏班开始上台表演唱戏,唱给人间,亡灵也在听。
7.冲灵
铙鼓响起,人们手舞花环,进行颇具地方特色的队列变幻,有五花阵、六花阵,多花阵结束后,超渡了亡灵。
8.引魂
由村中长者执幡,挑发罐,遗像、黄纸、香烛、通往墓地沿途抛撤。为亡者买路引灵。
9.起灵
灵前孝子孝女行起柩礼,一片白浪涌起,寒意阵阵,大哭、叩首、烧纸、然后离开灵堂,沿街跪迎棺木出门,青年将棺木置于车上运往墓地。
10.调土
长子怀抱遗像,扛纸幡向墓穴对角、中间各埋下第一铲土,众人随后扬铲抛土成丘,第一铲土必须是家族继承人、无分男女。
(用上吊车了)
11.祭语
在呼天抢地的悲伧哀嚎中,口中念念有词,倾诉养育之恩,难过之情。
12.安葬
黄纸呼呼燃烧伴随着孝男孝女的哭嚎,亡者躯体入土,灵魂升入冥界。
从没有回来过的。
在我们当地农村,目前大多数仍然土葬。对葬礼的操办都是按传统习俗举行的。一个家庭,如果有老父老母过世,认为是家庭中最大的事。因此,在灵堂的大门外,横挂着当大事三个大字。
老父老母咽气前,家中的子孙后代要跪在老人床前,倾听老人的最好遗嘱。老人落气后,要放鞭炮,烧落气纸钱。然后将尸体放到事先准备的装尸被上。然后由两个力气大一点的人提着入棺。
棺材摆放在堂屋里,棺材底部放一层薄薄的石灰,草木灰,灰上面铺棕,数量要成单。由十几片到几十片不等。
尸体入棺时,唢呐吹响,锣鼓齐鸣,鞭炮声声。入棺毕,乐声止。在棺材下方烧纸钱,摆供果,点长明灯。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兵分几路,各执其事。有的人请阴阳师选择墓地,摆上罗盘定好方位,再请人挖墓穴,叫做挖金井。还要请八字先生合八字,然后避凶择吉选择好出殡的日子和时辰。亡者的儿子要为亡灵去本地城隍庙点灯,照亮死者,以不至迷路。还有人要去请来师公,道士作法事,为亡者颂经,救苦,接灵。
家里的工作准备就绪后,孝子在家户长的陪同下去报丧,此时孝子为最小,每去一户人家必须下跪。去娘舅家里,舅家要为孝子打发米,俗称衣饭米。
亡者出殡的头天晚上,有的孝家还请来礼生。活动有绕棺,辞堂,点神主位成主。道士救苦散花,活动持续到天亮。然后根据阴阳师定的时辰掩棺。这是亲人和遗体的最后告别。亲人的泪水不能滴到棺材里面去。
掩棺木时,亡者所有儿子的衣襟要剪一角放进棺材里,亡者的嘴里也要放上一点金器或银器。如果亡者孙儿孙女正年幼,还要扎一个稻草人或布娃娃放在亡者胸前。
掩上棺材板盖板后,就可以根据时辰出宅了。出宅时,棺材盖上要放一只雄鸡,一面镜子避邪。棺材移动时,道士也要洒净水,洒茶叶米,棺材启动后,孝家倒一锅糯米饭,泼到原来放棺材的地方。
棺材出宅后,就可以安席吃饭了。这些就是我们当地丧葬的大体程序。当然,还有很多的细节或遗漏的地方。谢谢阅读!
(图片源于网络,致谢原作者。)
我是湖南的,我来说一说我这边的葬礼是什么流程吧。
一、老人咽气当时,主人家立马在门口放炮(不管什么时间,哪怕是凌晨三点咽气的,也得放炮),然后通知在家的老人兄弟、侄子、堂侄。
通知过后,被通知的人都到老人床边守着商量大事,
另一方面立马通知在外的儿子、女儿、孙子女。
然后再去请地仙看日期算命。
再安排人给老人擦身子擦脸穿寿衣,好了之后,在用黑线把老人绑住。
这时应有人立马把棺材放在堂屋,然后把人放进棺材中,点油灯。
其余就是布置丧事场景
二、请道士,道士进门得放炮,道士布置道场完成后,晚上七八点的样子,
由村理事手提大公鸡,带着道士去井边,孝子贤孙跟在后面,长子端祭品。还有一个打锣的(不知道在最强前面还是哪里了)
到了井边,端放祭品,烧香烧纸,道士念经,念完了,锣一响,理事杀鸡,在放炮,然后打一路锣回去,到了门口,理事放炮。
白天,其亲朋好友吊唁,隔家两百米的样子,来人放炮,敲锣打鼓,孝子贤孙出门跪拜迎接,客人不扶不起。
出殡前一天晚上,封棺之前,其后代孙子,旁系子孙,跪拜磕头敬酒。事毕再有道士念孝经,其血亲跪在后面,父死围着棺材跪走三圈,母死围着棺材跪走七圈,如果中间有人扶你起来,你就可以起来了,没有人扶你起来,就必须跪着走完才能起来。
事毕封棺,其余人等回避,
此时由道士牵头,请阎罗王(不知道是干啥,没见过)。然后封棺。
三、出殡。
早上六七点之前就把棺材抬出来放在马路边,八大金刚做好安龙司(就是做好准备)。
然后孝子贤孙跪拜在棺材前面,安排人念祭文。事毕祭祀。准备起棺。
安排最小的子孙,带路散花。儿子或者孙子捧遗像。起棺放炮,哀乐齐鸣。
红旗在前开路、花圈在后,依次鼓月在八大金刚前后,亲朋好友跟随,最后放炮者跟随。
所过之处,两侧房租主人迎接放炮,孝子贤孙跪谢。
有人区不得加快速度,到了山上无人区歇息一会,加快速度,一口气台到坟墓边。
其余人回家,留孝子贤孙祭祀,填土,此时土不能填满。后期还有事交代。
好了,就写到这了,中间还有很多习俗都没有写出来,就不一一写了。[祈祷][祈祷]
⑧ 办白事请两个地理先生可以吗
不可以同时请二个地理先生,因为民间遗传着不吉利的象征,在这里面就没必要一一说清楚。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