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白一个,真心求学风水知识,求老师指点
具体是哪方面知识,阳宅还是阴宅。是理气派的还是形势派的
‘贰’ 地理五决大全讲解
《地理五诀》一书着于清干隆丙午年间,着作者为赵玉材先生,字九峰;是当时地理风水的宗工哲匠。
因为当时社会上风水地理学“立法种种,各持一家,是分门愈多而道理愈晦,地理失传。”对于地理“先贤诸书得分真赝”。于是,在干隆乙巳年底,赵九峰师徒三人“更相讨论研究,遍拣诸书”“慨然有救正之心”“尽所秘而笔之”“越七日而卷成”师徒三人用七天时间加班而书成。
赵九峰先生在着述中自谓,《地理五诀》是“遵郭景纯《葬经》、杨救贫《青囊经》、刘秉忠《玉尺经》、卜则巍《雪心赋》、刘青田《披肝露胆》、谭仲简《一粒粟》,或祖其而为之发明,或直述其语。”并参阅了《玉髓经》、《天玉经》、《青乌经》、《黑囊经》、《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顶门针》、《天机会元》、《人子须知》、《一贯堪舆》、《三才发秘》、《司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弹子》等地理风水学书籍,“从流溯源”。
《地理五诀》这本书共八卷,卷一为五行基础和罗盘初步篇;卷二论龙脉生旺死绝形象;卷三论穴之阴阳富贵贫贱;卷四论砂形贵贱得位失位;卷五论水之吉凶进神退神;卷六论四局朝向龙水配合;卷七论二十四山向十二种水口吉凶判断法;卷八论平洋地理风水要诀。前七卷主要论山地风水,卷八论平洋风水;主要以山地风水为主。
卷一 五行歌诀罗盘学法卷二 论龙生旺龙绝形象卷三 穴分阴阳富贵贫贱卷四 砂形贵贱得位失位卷五 水辨吉凶进神退神卷六 向分四局龙水配合卷七 十二水口吉凶断法卷八 平洋要诀后附旧集
‘叁’ 《青囊经》原文及其白话注释陈益峰
青囊经》原文及其白话注释陈益峰
‘肆’ 为什么叫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怎么解释
解释:一六为共同祖宗,二七是同一道路上的,三八是在一起的,四九往来密切,成为知己的。(16、27、38、49、5.10 为河图理论)。
出处:秦朝黄石公《青囊经》上卷:天尊地卑,阳奇阴耦,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耦,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八体洪布,子母分施。
译文:
天阳地阴,阳尊阴卑,阳数为奇数,阴数为偶数,(16、27、38、49、5.10 为河图理论),阴阳变化五行生成,千古不变的运转。先天八卦,与洛书,先天八卦阴阳相对,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地理青囊经如何解扩展阅读:
《青囊经》的地位:《青囊经》为秦末汉初“黄石公”传,是中国历史第一本有文字记载的风水经书。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下,《青囊经》确立了“风水学”的具体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为风水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青囊经》的创作背景:
华佗是东汉末年三位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华佗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青囊经》就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伍’ 风水类书籍哪个书最好,最准确
没有准确定位,书籍很多能给你介绍几本,首推《罗经透解》《沈氏玄空学》《地理五决》《阳宅三要》,其他如《入地眼》《地理大全》《穴星附》《周易阴阳宅》《走马阴阳》《金弹子》《银弹子》等可以参考。 (晋中风水大师)
‘陆’ 曾文迪的曾文迪《青囊经》
风水之书,汗牛充栋,黄石公《青囊经》上中下三卷,全文仅四百一十字,真是博大精深、简洁明快、直言学理,而不故弄玄虚。郭璞得之,撰写《葬书》而常引用其文。杨筠松得之,而有《奥语》、《天玉》之着,曾文迪《青囊序》亦是阐发其文。蒋大鸿撰《地理辨正》,将《青囊经》列为“首经”,注文虽长,尤难尽其底蕴。但不知《四库全书》何故未搜载此文?机会难得,特将一点体会写出,用以就教于高明。 《青囊经》总共分上中下三卷,书中阐述了“天尊地卑、阳奇阴偶”的理论。着者是以天为阳,为奇数,为尊位;地为阴,为偶数,为卑位。天地属自然界,尊卑属社会伦理,奇偶属数据性质。前人早已用数代事,是数代学,而非代数学,用数字反映天地间之奥秘,故称“天地数”。 同时着者提出“天尊地卑、阳奇阴偶”之后,接着进一步将“天地之数”从应用系统落实,提出“河图”“洛书”的理论。“河图”、“洛书”确是风水术之正宗。实际将天地数阖之成为“河图”,辟之即成为“洛书”。自成体系,妙用无穷。 火 7 4 9 2
《罗经》二十四山地盘图
2 木 8 3 5·10 4 9 金 3 5 7 1 6 8 1 6 水 《河图》 《青囊经》曰:“八体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八体”者,是指前文“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也。“宏布”者,是指将此八数展开,并配之以文王八卦图,一卦管三山,中爻为父母,天元也。初爻为地元,逆子也。上爻为人元,顺子也。故曰“子母分施”。《青囊序》曰:“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分干与维,八干四维辅支位,子母公孙同此推”。皆是讲罗经空间二十四山的分布划分情形。周天二十四分法,是源于天文二十四节气,取其时间与空间的对应,便于时空应用的结合。早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就有明确的天干地支加四维的周天二十四节分置的记载。只不过四维尚未用上卦名,而是艮位作“报德之维”,巽位作“常羊之维”,坤位作“背阳之维”,乾位作“蹄通之维”。虽未作图,已有明确的文字叙述。谓“日行一度,十五日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青囊经》在“八体宏布,子母分施”之后,加上《说卦》“天地定位”一段,可知是用八卦配上洛书为一体的。此段,邵子作先天八卦排列位置解。风水中确有用先天八卦配九宫和文王八卦配九宫的。卦虽然有先后天两种排法,而九宫数列仅有此一种。可知是以数为核心的。“玄空六法”是用先天八卦进行抽爻换象,排成“玄空大卦”的。根据《青囊经》“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的数序考察。这里是用的“文王后天八卦”的排列。《罗经》确是用文王卦位定位的。 “天地定位”一段文字,是应用“天地数”次序,也即是“纳甲数”次序。“天地定位”即乾一坤二,“山泽通气”即艮三兑四。“雷风相薄”即震七巽八。“水火不相射”即坎五离六。这里从《帛书易》的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看可以证明天地数应用之久远。周公《八宅法》称干坤艮兑为西四卦,坎离震巽为东四卦。都是天地数次序,与《说卦》中记载相符。可知用天地数阖之成“河图”。辟之成“洛书”。配合八卦,契合天文二十四节气,定出“罗经”二十四山。成为风水天地人三盘学理的应用支柱。
‘柒’ 《青囊经》是怎么说天上的星变与人类环境的关系的
中国古代地理思想认为,天上的星变会引起地下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动和人类心理、生理的变动。天上的星座,对应地下的州域。如,《青囊经》说:“天上有五星,地下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地行于地,形丽于天。天有象,地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