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转变差生
谈心。差生大部分都调皮,他们捣乱纪律、恶作剧有时候并不是出于恶心,而是为了好玩、看笑话。班主任老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与他深入交谈,让他明白捣乱纪律带来的恶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从心理上受到谴责。
表扬、鼓励。差生因学习差在班级内听到的大多是批评训斥的话,很少尝过受表扬的滋味,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与表扬,就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他们就会找机会让老师再次表扬,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多次表扬就能转化他们。
补课。差生学习差,自卑心理强,这时你鼓励他好好学习并适时的给以补课,让他们在学习成绩上有所上进,他们就会克服自卑心理,迎头赶上。给差生补课要有耐心,不能嫌他们笨也不能怪他们很基础的知识都不会,不然他们就不是差生了。
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是差生,在家不一定就是坏学生,对差生老师要与学生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帮着做思想工作,家长参与进来有时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给学生带紧箍咒。差生爱犯错,开始时你抓住学生容易做到的一点或几点,让学生写出保证,学生写了保证就会对他的行为有所约束,然后再给他慢慢追加,这就好像给学生戴上一个个紧箍咒,约束他的行为,最终成为守纪律的学生。
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或平台。差生也有自己的特长或强项,老师要善于发现,发现了就让他们做对班级或学生有益的工作,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大都喜欢表现自己,成功了就给以表扬,不成功也别打击他们,指出不足,鼓励他们有机会再干。
㈡ 地理差,怎样把地理成绩提上去呀!
怎样才能提高普通中学的高考地理成绩?研究表明:要提高考地理成绩,需要有领导重视和支持班主任配合,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刻苦努力分不开的。 1 、领导和班主任支持和配合是前提和保证 学校通过宣传提高地理学科地位,采取正确决策导向,从而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班主任是一班之主,对学生有极大的导向作用。班主任的密切配合任课教师的协调,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地理的必要性,创建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2 、教师自身努力是核心 (1)、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特色,了解试题导向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考试的内容、形式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科特点、教学规律及时代需求等因素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大纲》、《考纲》的方针和要求。因此,教师除认真吃透、领会教学大纲、考纲的精神,分析高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预见高考试题趋向,有助于地理教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更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图像题多,考生如果图像不熟悉或图意不了解,将会导致连环失分。所以平时教师要重视地图、插图、再造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识图、析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地图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运用地图的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发展学生观察、想象、逻辑思维能力。选取适合学生高考要求的参考资料,平时进行巩固复习,最好是一节一练,单元过关练,两章一考的资料为宜。每学完一章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典型高考题进行检测,效果更佳。 (2)、大胆探索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途径。 从改革课堂教学教学入手,本着“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激发活力主动参与”的原则,改变过去满堂灌填鸭模式,在地理教学法中实行分层次教学。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效果很明显。由于普通中学录取的高中生源较差,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学生入学成绩差距大,在同一班级里面,根据学生成绩有好、中、差三类,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分层次教学。在备课时,要吃透两头,深钻教材,写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基知识较差的学生则侧重于学法指导,并在教学中采取倾斜政策,针对差生应耐心辅导,个别答疑,扶差补缺。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生制定出不同的目标,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摘到桃”。比如针对某一知识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提高45分效率,关键在于备课。一方面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重难点,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每一节课要作到有的放矢,本节课应完成哪几个知识点,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上课内容要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课堂抓住考纲,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双边活动。抓住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加强自学和学法指导。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的主体。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开展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去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把学法指导落到实处,平时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上课进程,教学上既要面面俱到,又要重点突出,既要精讲巧讲,又要教给方法。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内容方方面面,尽管下了很大功夫,但复习效果并不理想。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因素,就在于许多学生没有掌握学习这门知识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比如图表法、纲要法,记忆法、趣味法等。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学得轻松快乐,而且还提高了自学能力。强化训练是大面积提高成绩的有效措施。俗话说:“刀不磨不锐”,学习也一样,对学生不进行强化训练,成绩也不会提高。针对会考,在考前精练即“强化训练”对于适应考试查缺补漏提高通过率的突出的效果。课结束后,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学生通过做模拟测试题,既熟习试题类型、难易程度、答题方法等,又达到综合提高、整理知识、查漏补缺的目的。高考前教师要集中精力分析一些典型易错题、知识迁移题、纵横联系题,这对学生澄清模糊概念、灵活运用知识很有好处。 3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地理的根本前提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兴趣是教学成功重要条件。要使学生对地理感兴趣,课堂教学切忌枯燥乏味,一定要有艺术性。另外,融洽的师生感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亲其师范而爱其学,疏其师而厌其学”。尤其是对成绩中下的学生,作用特别明显。差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困难,自卑感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对此教师应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课堂上多用鼓励的话语言,鼓励差生回答问题,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诱导他们学习。下课时,来到差生中间和他们打成一片,多与学生接融交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4 、加强个别辅导是提高地理成绩的有效保证 “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放弃一个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目标之一。了解学生情况,吃透底子,帮助差生转化,这是保证高考“两率”的关键。近几年,初中没有认真开设地理课,大部分学生地理知识很差。如有些学生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有些学生连“武汉”、“哈尔滨”在哪一省都不清楚:“悉尼”、“开普敦”、“伦敦”不知在哪一国,更谈不到在哪一半球,当然判断不出昼夜长短。要提高他们的成绩,虽然困难重重,但必须帮助这些差生,对这部分学生,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启迪他们的内在因素和内在潜能;另一方面要补课,给他们“ 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这部分学生提高了,成绩就会大幅度提高。 5 、避免非智力失分是提高地理成绩的补充 非智力失分,如学生大意失分,不注意审题,答题卡忘记填充,造成的失误等。复习中多强调种种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就能避免非智力失分,取得良好成绩。 祝你考个好成绩
㈢ 如何转化差生
在学生群体中,或多或少总有些学习上的后进生。事实上,由于智能因素而出现的后进生是少数,绝大多数是由于心理习惯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转化后进生注意对其心理分析"很关键。
(一)满足差生自尊心理需要
心理学讲,每个人的心理上都有自尊的需要。后进生多数本来也有很高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但由于兴趣、爱好、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了暂时学习上的失败。这时,如果家长或教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怒斥、讽刺、挖苦或以失望、不理睬、歧视等态度对待他们,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中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来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转化后进生必须满足他们自尊的心理需要,防止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注意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心理压力也大,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同情和关心,所以要和他们多接触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使后进生摆脱自卑、树立自信
尽管许多后进生对学习上的失败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埋藏着沉重的自卑感。让差生摆脱自卑、树立自信,首先应讲明道理,使其明白学习成绩差并不意味着智力就一定差,只要自信、自强,方法得当、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赶上优等生。其次,课堂教学中要设计一些差生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并及时表扬。这样后进生就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不断增强自信心。其三,课下给后进生开"小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前和他们共同预习、找出疑难,让他们会独立思考;下课后和他们共同讨论疑难并检查学习效果。每次考试前应专门和差生一起分析课本的重点难点,给他们讲做题、答题的技巧。还要坚持"跟踪辅导",就会使他们慢慢地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后进生也会从中得到更多喜悦感和成功感,逐渐摆脱自卑、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针对后进生不同心理特点而进行
"个别治疗"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原因有共性,也有看武侠小说入迷而无心学习,有的因早恋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等等,教师都要象知心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一方面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另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四)初一英语后进生的帮持工作的特点
对于刚学一段时间英语就跟不上班级的学生,教师应先分析原因,然后及时制定对策。可采取一帮一的学生互相学习模式和课后个别辅导等策略。多肯定、多表扬。争取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初一阶段就对英语失去信心。懈怠、懒惰的要时常鞭策,毕竟许多学生还未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接受能力较弱的根据实际情况指定适当的补进方案,有时甚至不能操之过急。单词默写不好、读书声音低、速度慢是他们的普遍问题。一点一点地帮他们进步,尽量延迟他们落后的时间,。毕竟刚进中学,他们还有很大学习的热情和可塑性。总之,多跑腿,多动嘴。初一英语教师的工作特点就是再耐心、再勤奋。惟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学生顺顺当当的完成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任务。初一是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差生转化浅谈
差生是当今学校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如何将差生转化,贯彻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切实落实两全方针,是每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转差工作效率在此简要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 查找成差原因
学生成为差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因此我们首先及时家访,做好调查,写好观察记录,认真分析研究,然后从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分析,从学生本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多层次考虑,探究成为差生的原因,以便今后对症下药。
二、 改变教师对待差生的观念
在追求升学率的过去,往往注重培养优生,对于差生总是放任自流,因此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对待差生要一视同仁。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法规,明确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更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不歧视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差生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只有教师不歧视差生,才有教育转化的信心和良好的态度。
三、采取有效的转差措施
1."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所谓"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就是我们既要把差生当作班集体中共同前进的一员,在生活上学习上使差生享受和优等生同样的待遇;然而差生又是一个班集体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把差生的特殊性放在心上,在言语行为上都要更表现出热情和厚爱。
2.爱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是上进不可缺少的动力,作为教师决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差生有比优等生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平等和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我们应尽可能的爱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肯定差生的点滴成绩,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转化。并不是所有的差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差,教师在做转化工作的过程中,要精心观察,善于研究,找出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来加以鼓励,采取多种巩固措施,多表扬,少批评,时间、使他们的每一点成绩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
4.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让家长参与管理。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保证教师意愿成为现实的前提,家庭教育则是巩固学校转化效果的保证。任何一个差生的转化教育都离不开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因此我们对待差生每月至少家访一次,建好学校家庭联系卡,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动态,使双方共同努力,促进转化的进程。
当然,差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也是提高全文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把这项工作当作自己的教育内容之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平时的日常生活,都应该把差生放在心上,使他们也能与优等生"比翼齐飞"。
转化差生初探
孩子暂时落后的时候,当家长的别跟在别人后头,一味地对自己的孩子歧视刺激、骂他"笨"、数落他"没出息"......这都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可这些又都是"没用"的措施。应该怎么办?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有差生是必然现象,想把所有受教育者都教育成"完人"--十全十美的人那是不可能的。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心平气和地做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其二,要认清差生,也就是要认清差生到底差在什么地方,是双差生(学习差、纪律差)呢,还是单差生(学习差或纪律差)?只有认清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三,要有正确的方法。转化差生确实是极头疼的事。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对待差生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缺乏耐心细致的经验,做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不像春雨般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是急躁情绪占上风。毫无疑问,此种作法是失败的。
依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具体地说:
1、对待双差生,我们要找准转化的突破口。是从学习上下手呢,还是从纪律上动口呢?是采取个别谈话呢,还是家访再了解情况呢?是让同学帮助呢,还是让老师、家长共同做思想工作呢?对于这些,做思想转化工作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突破口找对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2、对待单差生,寻找闪光点是关键。对待学习差的学生,首先要搞清差的原因:是基础差呢,还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是学习方法不得当呢,还是课后不复习呢?如果是基础差,那么是单科基础差呢,还是所有的科目基础差?如果是单科基础差,是哪一科的就找哪一科的科任老师,与其紧密配合多给这位差生辅导,多鼓励,使其学习这一科之火燃烧起来。如果各科成绩都差,就先在其学习成绩较好的那一科上下功夫,使其学好这一科,然后再与各科老师协同,以学好的那一科为动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使其他学科与之齐头并进。对待纪律差的学生,首先也要搞清差在什么地方:是课堂纪律差呢,还是上自习课纪律差?是上课上自习爱说闲话呢,还是爱做小动作?如果是课堂纪律差,就给其讲类似于"课堂认真听讲是获得知识的根本保证"的道理;如果是上自习课纪律差,就给其讲课后认真复习、扎实完成作业是"温故而知新"的前提等等。
总之,转化差生是一项及其艰巨的的工程,让我们以慈母之爱动其心;用严父之爱导其行;拿人师之爱"点石成金"吧。
转化差生的思路
竞赛是一种短兵相接的显型竞争。创造让差生成功的竞赛活动,成功就会成为他们转化的契机。无庸置疑,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怎样妙用竞赛法激励后进生呢?我的做法是,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就可以破开那包裹周身的外壳,使多方面优点显露出来,世就起到了转化作用。这样的竞赛法所产生的效果有时是出人意料的。如某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自己十分苦恼,整天忧于前途无望、找不到出路,但通过一次书法比赛,他突然发现,一轮红日正从自己的胸中冉冉升起。从此,他积极、乐观、既努力补习文化,又潜心练习书法,由被人蔑视而变为被人称道,这不正是妙用竞赛法所结出的硕果吗?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牵着她的手可以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差生之所"差",往往是由于对我们设置的目标缺乏兴趣所至,给他们一个诱惑力让他们心往神驰--如语文教师要尽量挖掘课文里的思想感情内涵,苦心酿造出使之易于吸收的好营养,并打上能够吸引其兴趣的外包装,我课乃磁石,汝心为铁针,牢牢实实地吸住你,想逃也逃不掉了。用一句幽默的话来说:"全成我的俘虏了"。近年来,我大胆地把"投影仪"、"录音机"、"教学挂图"等新东西搬进了课堂,也起到兴趣疏导作用。如:有一个同学从来不爱写作文,在一次作文比赛中,我偶然发现了他写的一篇文章,觉得很好,但我不相信是他写的。仔细一打听,才知道他听了我的"投影作文评改课"以后,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好好写一篇文章,下次讲课时,老师好把自己的作文投给同学们看。我想:倘若不启用这种教具又怎能得到这枚甜甜的果子呢?
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暂时落伍并不怕,怕得是,心如死灰,无所依托。如何让降温的心逐渐升温,恢复少年人应有的"热力"呢?用"热心"为其助燃。升温则水,降温则冰,这是我与后进生打交通时总结出来的一句话。后进生本来就因自己差于别人而心灰意冷,心里总揣着一块冰,如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者对这样的学生带理不理,甚至冷若冰霜,那只能冷上加冷,降低温度,造成师生感情淡漠、僵化。有的老师很厉害,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上任三把火,当时学生慑于其威,表面上服了,但实际却一点出没服,暂时收敛了一些,但时间长了,渐渐摸透了老师的脾气,"技止此耳"便也就又恢复原样了。
教师要想感化学生,必须经常亲之近之,决不能因为你气我,不服从我,我就离你远远的,我的办法是,你越看不上我,烦恶我,我越接近你,越亲近你,我不相信这块冰就融化不了。在接触学生的时候,逐渐深入到他的心灵深处,了解到他的想法,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除此而外,对他成为差生的原因,家庭各成员对他的影响,以及他未来的打算等等都了如指掌。由于总纠缠、交织在一起,心灵与心灵相碰撞,时常蹦出一些闪亮的火星,渐渐师生之间也"铁"起来了,几乎无话不谈。比如某学生,是一个被公认的刺头,到了我班以后,我便如此感化他。他常常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给你惹麻烦了,只等到毕业,我就去当兵了。"看到他那无可奈何的样子,我怪难过地对他说:"即使当兵,你也要尽量学点东西,到部队以后好有点奔头儿。"后来,他终于坐下来,确实学了一些......我想,这种感化法总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平时不做工作,天天盼着不出问题,等出了问题再设法敷衍一下强得多了。这固然要耗费教师的许多精力和时间,但我觉得作为一个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已任的人民教师来讲,也不过是"忠之属也。"
㈣ 如何转化差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转化差生,首先要认识他们,真实评估差生学习能力。每位学生的智商不同,在课堂上所呈现的学习能力也就不同,教师要面对这个现实。我们对差生的智商、学习环境、学习态度等都要心中有数,不贬低他他们,也不“揠苗助长”,搞的两败俱伤。我们对他们的成功教育是让他们在自己智力基础上进行学习与发展,并且愿意学习。
2. 走近差生,让他们要买我们的“帐”。差生敏感而脆弱,有的逆反心理强,对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持抵抗情绪,因而我们的辅导常常是吃力不讨好,我们就会认为这孩子没救了,对他的转化失去了耐心,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我们的好心辅导并不“买账”。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心底世界,他们接收他我们,才会就受我们的帮助,也才会配合我们的辅差工作。
3. 尊重差生,是转化差生的重点。在做差生思想工作时,要他们懂得“不尊重他人,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尊”;教育其他学生时,则要求他们以团结为重,给有缺点的学生改错机会。这样,既可以消除差生的对抗心理,又可使差生乐于接受教育,从而获得改错的勇气和力量。差生被尊重了,觉得他们被老师和同学看重了,他们的积极情感才会被调动起来,辅差工作才会顺利起来。
㈤ 如何进行差生转化教育
一、制定转化措施,保证后进生转化有章可循。 为了更好地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学校制定了《后进生确认制度》、《后进生转化办法》、《后进生转化奖励办法》等系列制度,明确了如何定义后进生,如何转化后进生,以及对于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表现突出、后进生转化效果明显的教师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学校倡导教师制定后进生转化计划,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鼓励教师对后进生进行个案研究。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制定,有效地保障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通过班会和各种活动对后进生进行学习习惯教育。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有关。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是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得学习成功的基本保障。所以学校要求各班班会都要落实学生学习习惯教育,主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发言、勤做笔记的习惯,课后保证质量完成作业的习惯和及时复习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成绩提高便可指日可待了。
三、分析后进生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对后进生进行分类
学生情况千差万别,后进生后进原因同样如此。是智商问题?是底子问题?是习惯问题?是思想问题?还是家庭情况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了解后进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这样转化工作才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四、做好课内外辅导, 后进生正处在困难时期,更需要我们的帮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求教师要时时提醒,课堂提问是老师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信息的主渠道,“学困生”究竟哪些方面差,教师必须通过提问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要求教师把多数时间留给“学困生”,对他们多提善问,针对他们的疑难问题“对症下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把他们也变成动口、动手、动脑的好孩子。
在课堂上多提问后进生,对有进步的后进生,要求教师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一些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要求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的信心。另外,要求教师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如有及时表扬,以 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规定每一位教师都要对后进生定期辅导,适当给后进生“加餐”,布置适量的作业,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班级内多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作业是对当日所学知识的检查和巩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学困生”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这类学生的作业要求教师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采用面批的方式。边改边向学生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优点要及时表扬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进行启发、引导、讲解,直到弄懂为止。这样师生间的距离慢慢地拉近了,不做作业的惰性也逐渐会消失。
五、实施“一加一”帮教活动,充分发挥“小教师”的作用
由于教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和学生在一起,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后充分发挥“小教师”的作用,因人制宜,对后进生实施“一帮一”的帮教活动,即找一个学习好的帮助一个学习差的,从作业到练习,遇到困难,随时都可以帮助,差生和这些“小教师”之间无隔阂,无拘无束,后进生乐于接受,这样教师省了心,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六、做好转化记录,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
要求教师建立工作日志,对后进生的成因、个性特点、学习成绩、前期特点,辅导措施和转化后表现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所做的工作都做详细的记录。这里我选择我的一段有关我们班的后进生郭文正的转化记录:
学生姓名:郭文正
不良表现:上课爱做小动作,老师讲着课,爱玩东西,有时没东西玩,拿着数学课上准备的小棒棒也玩得起劲,注意力一分钟也聚集不起来,只要老师注意不到他,不提醒他,他就是玩。作业完不成,每天应交的作业或试卷都说忘记拿。写字潦潦草草,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学习成绩很差。家长不重视,每次联系在家检查学生的作业,家长都答应的好好的,结果第二天学生作业还是做得一塌糊涂。该生很聪明,性格也很温和,很少调皮。 转化措施:1 、在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况下(这个同学个子很高),把郭文正同学放到离讲台最近的地方,上课时老师抬头低头就能看到他,时时提醒他。
2 、给他提出要求,每天写好几个字,写好两句话,每篇课文都能读熟练,
对于他的坚持,以及写字写话等方面的进步都给予表扬。
3、安排我们班的班长刘丙胤同学和他同位,让郭文正同学跟着他读,跟着
他写,同时做好对他的作业的检查。
4、不间断地联系家长盯好学生,提醒家长每天晚上都要检查学生的作业,
帮助学生带好作业等东西,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
变化:上课不再玩玩具,注意力集中了,写字做题也不那么马虎了,作业能按时交了,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七、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可是有的家长不抓学生的学习,导致“学困生”有机可乘,看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要求每班都要建立飞信QQ群等联系方式,做到家校沟通,互相交换意见,全面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情况。要求教师做好家访活动,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纪律等情况,架起学校与家庭的桥梁,让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做好作业的检查,实现教师与家长的无缝连接。
㈥ 地理怎么才能学好地理学习方法差生
地理是最好学的一个学科了,要想学好地理。必须得多读图。最好是把地球仪也看懂了。只有心中有地球的整体概念。其他的经度啊,纬度啊,海陆位置啊,各种气候带呀也就都清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找出其中的规律。其他的海拔呀。气候啊!只有在多读懂图的基础上。也是比较好理解的。所以学习地理。首先要读懂图。
㈦ 后进生转化措施与方法
后进生转化措施与方法:
1、因人制宜,对症施教,是转化后进生坚持的原则
根据不同类型后进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例如,对于“孤僻型”的后进生,要耐心开导,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多交朋友,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对“自卑型”后进生,要细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逐步消除自卑感,战胜自己。
对于“顽皮型”后进生,应以疏导、迁移的方法,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对于偏激固执、自负的“偏激型”后进生,要从思想上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从偏激的死角里走出来。
对于“懒散型”的后进生,要逐步培养其自觉性、纪律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总之,只要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抱着一碗水要救活几颗苗的信念,就能更好地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
2、让后进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平时要多主动接触后进生,向他们提问,与他们接近交谈,和他们交朋友,多给他们情感,以博得他们的爱戴和尊敬,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对学习的恐惧感。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只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后进生“爱上”教师,他们也一定会爱上这位教师所上的课程。
3、对后进生要有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护学生是教育者的天职,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以诚相待、用情感化他们;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
通过语言交流、情感交换、行为影响等方法,积极找准相容点,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并教育其他学生要尊重后进生,调动情感的力量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尽快转化。对待后进生应该付出更多的关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找准契机,因势利导
对后进生的转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俗话说“打仗要讲究战机,播种要讲究时机”,教育也如此,我们要抓住教育后进生的最佳心理时机。
当课堂回答问题成功或作业完成及时、认真时;当孤独,心灰意冷,渴望友谊和温暖时;当内心烦恼,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时;当考试成绩取得进步时;当犯错误,心理感到内疚自我悔悟时。
当家庭变故或生活贫困,需要帮助时;当他们的一些闪光点得到表扬肯定时;当他们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时,都是教育的最佳契机。教师如能抓住特定时机,因势利导,便可以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此时的教育就最有成效。
及时跟踪辅导,不仅要关注后进生的课堂表现,还需加强对他们的课外辅导,要跟踪了解后进生掌握新内容的情况,对他们掌握得不是太好的地方加强补习辅导,使他们逐步巩固所得。
5、千方百计让后进生找到成就感重塑自信
后进生有比优等生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平等和成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甚至表扬,渴望有机会表现自己。家长、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更需要创设特殊的情境,给他们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教学中可挑一些容易回答、解答、操作的问题给差生做,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面对他们的不完整的答案,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而是寻找他们思维的合理成分,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巧妙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解题的自觉性和必胜信心。
6、让后进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只有意识到自己很有多优点,他才可能奋发向上。最近二十年来,我每当接触一个后进生,第一次谈话,往往是问他:“你有什么优点?”但很遗憾,几乎所有被我问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表现——先是一愣,脸上迷惑,好像在说:“什么?我还有优点?”
但如果我问:“那你有什么缺点呢?”学生则往往不假思索地“一二三四”流畅地说出自己的缺点。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培养”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不认为自己有优点的孩子!学生说不出优点,我自然会启发:“怎么可能呢?没有优点的人是没有的。
比如,“你爱你妈妈吗?”“爱呀!”学生马上回答道,同时会以一种很奇怪的表情看着我,好像再说:“我怎么可能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呢?”我笑了:“你看,你有孝心,这不就是优点吗?”
这就样,在我这样的启发下,孩子会慢慢说出诸如“我是自己走路上学的”,“我在家经常扫地的”,“我肯帮助同学”,“我乒乓球打得不错”,“我同情弱者”等等优点。我们做教师的,正是要善于发现并且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好的萌芽”。
㈧ 如何感化后进生
我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繁重,特别是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出力不小,成效却不大。如何同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感化他们心灵,,从而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呢?下面谈几点感化后进生的浅见一、辨证看待差生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只是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容易被老师关注;而差生的缺点则易于被老师放大,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其实,与优生相比,差生更需要理解与鼓励,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我班有一个男生,可以说达到了全校皆知的程度,母亲不管不问,父亲混社会,由于缺少必要的家庭管教与父母的关心呵护,从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学习一塌糊涂,是一位很令老师头疼的学生。在我刚接手教他们时,心里也有了思想准备,努力去寻找他的优点:有集体荣誉感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大错小错不断;很讲义气,就因为他平常学习与纪律的散漫,老师完全否定了他。此后,我非常关注他平时的表现,经常表扬他,鼓励他,让他担任班干部,重新树立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并为他制定了一个长期目标,告诉他,老师对他极有信心,也相信他会做好。日常生活中我与其他同学一起帮助他,督促他学习。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及行为习惯有所转变,很少在旷课捣乱了。2、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差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对差生来说,他们最害怕老师听到他们以前的情况后,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教师必须打消学生的疑虑,使他们能在新环境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开学第一次班会上我简短地说:“老师不讨论你们的过去,也不想记住它。你们的成绩过去了,错误也过去了。老师只相信眼睛,只相信你们现在的表现。你们在我心目中都是一张白纸,而没有任何污点!”简短的几句话在学生中产生了影响。如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缺点或错误,但是他都有进步的愿望。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的契机,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他们,一成不变的漠视、批评只会让他们更加自卑与消极。“不相信耳朵,只相信眼睛”的讲话就是一个契机。一些有这样那样毛病的孩子消除了精神负担,看到了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他们会克服困难,逐步改掉缺点,做一名受人尊重的好学生。有时后进生偶然得到一次高分数或为集体做出贡献而受到表扬时,也会产生追赶先进的勇气和力量,班主任应及时发现这个闪光点加以引导,促其转化。二、真情厚爱差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是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人兴趣,培养合格加特长的高素质人材。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恰如其分地表扬,使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有希望。这时,老师再提高点要求,他会乐于接受,并且愿意努力。例如:一次我上地理课时,一位同学却津津有味地在下面作美术作业,甚至于我走到身边也未发觉。我想撕掉它,但又不忍心。这时同学们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我心平气和地表扬他知道尽心完成作业,但同时也婉转地指出,地理的学习也不能丢啊!这位同学是个有名调皮鬼,受到老师表扬的缘故吧!他呆呆地望着我,是悔恨还是激动很难说得清。课后我找他谈心,通过这次谈话,他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对,并当场表示他不会辜负我的期望。从这以后,这个学生每节地理课上都表现很积极。三、合力感化差生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对差生的教育有时就是需要你找到这“卤水”,往往你想尽办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卤水”面前能很顺利地得到解决。这“卤水”就是教育的时间、地点、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转化差生的工作中,我常用的方法是个别谈话、同学互助、家长协助、活动熏陶等。对差生,应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才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但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切忌“告状式”和“诉苦式”,那样就可能造成师生之间再也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如能推心置腹地和家长进行分析性地交流,以差生的最精彩的表现作为交流的主题,差生就会觉得老师没有歧视他,疏远他,慢慢地,各方面的表现自然而然就会好转。总之,在对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兴趣爱好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不过,转化差生,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下工夫,有恒心,对差生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差生才能真正转好!诚然,转化一个差生要比教育一个优生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精力。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有义务关心爱护每一个我们心目中的后进生,尽最大的努力不让他们掉队。
㈨ 如何做好差生转化
在一个班级里面,如果作为班主任想对自己班级的差生进行转化,我个人经验首先要跟他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从心理上梳理学习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