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的区域是怎么区分的,像华东 华南这些
中国的区域的划分与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党政军一体化大区管理体制有关。
当时全国一共六个大区,也就是华北(代码1),东北(代码2),华东(代码3),中南(代码4),西南(代码5),西北(代码6)。
东北野战军解放东北全境后,奉命入关,解放华北全境,并改称第四野战军。此后配合二野、三野南下进行渡江战役,并与中原军区合并,先后解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中央军委随即同意中原军区改称中南军区,之后,中南军区解放海南岛。
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整合为华东野战军,再后来改称第三野战军并参与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福建,并准备解放台湾。
分区划分: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❷ 地理上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是什么区分标准是什么
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区分标准是海拔高度。当然,还要考虑具体的地形。比如高原上的盆地比平原的海拔要高
❸ 地理区域的划分
按经济概念划分中东西部:
西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内蒙古广西12省区
东部: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省区市
中部: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六省(本来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也属于中部,因中央提出“振兴东北”战略,从中部划出)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上海)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内蒙古)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
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东北地区:地理上包括内蒙古高东部,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三江平原,黑龙江水系,松花江水系,乌苏里江水系,辽河水系,鸭绿江水系。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金门县)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❹ 关于地域的区分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区别有:
1、身高不同:北方人普遍偏高,男生女生都一样,南方人相对矮小,与环境有关。
2、语言不同:北方人说话接近普通话,发音还算标准,南方人讲话口音很重,普通话说得一般不够标准。
3、交友方式不同:北方人是以酒会友,南方人多数以参加活动的方式交友。
4、穿衣风格不同:南方人喜欢穿裙装,北方人喜欢穿裤子。
5、河流不同:北方河流较少,而且冬季结冰;南方河流较多,冬季不结冰;
6、土地类型不同:北方以黄土和黑土为主;南方以红壤为主。
❺ 怎样区分中国七大地理分区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是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七大地理分区的为区划:
1、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台湾省)。
2、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3、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4、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5、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6、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
7、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
中国地理其他情况简介。
在我国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中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❻ 地理问题:地域形态分哪几种各是什么样的
城市地域形态类型
城市地域形态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五种类型,它们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地域形态的代表模式。
(一)团块状城市
这是在城市对磁心的向心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地域形态。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向心力作用下向市中心地区集中,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城市地域形态呈团块状,一般为单中心城市。即使有一些伸展轴也较短,与城市地域半径的比值小于1.0。这种城市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也使市政设施更加经济。
但团块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一系列弊病。随着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扩展,往往造成工业区和生活区层层包围城市,这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工业布局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团块状城市是平原地区一种较常见的城市地域形态。如中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堪萨斯城等。团块状城市如果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只向一侧延展而形成扇形城市地域形态。合肥市城市地域以老城为中心向外扩展,除了在东北面铁路外侧,城市规划中有意识保留其间农田和菜地,其余三个方向都有延伸,形成新的建成区。
(二)带状城市
主要是在沿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城市地域形态,也有的是在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或外部吸引力作用下形成的。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总有对交通条件的依存性,城市发展沿交通线(铁路、公路、河道等)向外扩展,最终形成条带状城市地域。此时,这些交通线便成为城市的发展轴。带状城市的外部形态是有两个相反方向的超长轴,与城市半径之比值大于1.6。我国南方河网地区以及沿铁路线的中小城市中,不少具有带状的地域形态,如常州、西宁、沙市等。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带状地域形态,该城为70年代规划建设的科学城,一条长达9公里的南北中轴决定了城市地域形态为带状,平行南北主轴,有两条高速干道,与境外高速公路接轨。
(三)星状城市
当城市的发展轴并非一条或平行的若干条,而是由3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轴线构成时,城市在沿交通线的轴向力和对磁心的向心力共同作用下,形成有3个或3个以上的超长伸展轴的星状地域形态。星状城市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和离心性。我国的郑州、秦皇岛、嘉兴等为星状城市。嘉兴市星状地域示意图,嘉兴城在唐宋时建成的城区为团块状地域形态,明清时期,由于城区河道淤塞,不能通行漕运大船,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个方向伸展。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延展。解放初期,由于陆路交通发展缓慢,城市仍以沿河伸展为主。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工业发展迅猛,在城市外围形成大片工业飞地,城市地域呈松散状态。60年代以后,城市地域扩散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主要是以填充轴间空地为主。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城市开始转向沿路发展,以老城区为中心,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各方向伸展长度为2.5~4.3公里,城市地域演变为星状。
(四)组团式城市
城市由于受自然条件因素(如用地、河流阻隔等)的影响或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主要是规划和控制),建成区以河流、农田或绿地为间隔、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众多团块状城市地域形态,称为组团式城市。如我国重庆市市区,由于受山地地形和河流的制约,形成了有机疏散成组成团的地域形态。市区分解成市中区、江北、南岸、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口6个组团,它们之间以河流、山岭、冲沟、农田等自然物间隔,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就近生产生活,成为我国自然形成的组团式布局的典型实例。国外一些大中城市规划,采取有机疏散成组成团的思想,将城市市区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有一定功能的组团(或小城市),组团之间留有绿地相隔,形成多中心、开敞式的地域形态。如赫尔辛基市、科隆市、杜塞尔多夫新区等。
其中科隆市市界内面积405平方公里,人口 97万人,分成9个区,绿地面积占市区总面积的56.5%。这种有机疏散、开敞式的地域形态是改变我国一些大城市团块状、摊大饼式发展方式的一种有效的模式。
(五)一城多镇
大城市周围客观上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城市或城镇,它们之间自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吸引与被吸引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有机的有组织有秩序,不同于人为建设的卫星城或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是在城市的对外部吸引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下,或是通过人为的规划和建设而形成的,较多地表现为大城市和周围的卫星城,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有的甚至为依存关系。在我国,卫星城的建设绝大多数是适应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建立的。例如,上海市中心城周围的闵行、吴泾、松江、嘉定、安亭、金山卫和吴淞等卫星城(其中,闵行、吴淞已划入市区),是解放后随着上海工业发展和中心城工业疏解而逐步建立的。从“二五”开始,为了解决一些规模较大、用地较多、运输量较大、“三废”较严重的冶金、化工、大型机电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工业的发展问题,陆续开辟了闵行、吴泾、嘉定、安亭、吴淞等卫星城镇;“四五”期间,为配合引进国外石油化工、合成纤维等先进技术与装备,发展石化工业,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一带围海造地,建设了金山石化卫星城;“五五”期间,为发展大型现代化钢铁工业,在长江口沿岸建设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壮大了吴淞卫星城的规模。各卫星城镇均以较便捷的交通线路与上海中心城联系,加上县城和重要的集镇,形成上海一城多镇的布局形态。
以上5种类型是对城市地域形态的抽象概括,可以认为是城市地域形态的一般理论模式。根据这些模式所开展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结合各城市的特点和条件,规划师和建设者在改善城市地域形态、建设理想新市区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如根据有机疏散成组成团思想改造大城市中心区,根据一城多镇模式建立卫星城镇甚或平衡都市,根据城市发展轴理论提出建立城市发展走廊和发展轴等等,这其中不乏有成功的实例。
参考资料: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
❼ 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划分依据
1. (1) 自然 经济 文化 (2)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2.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3. 与秦岭一淮河一线接近 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4. 气候(气温、降水) 降水 地形
❽ 五大地理类型
五大地理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
盆地: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们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东非大陆中部,叫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地,面积约相当于加拿大的1/3。这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❾ 中国地理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区域类型:按自然特点划分和按经济特点划分。按自然特点划分就涉及到:气候(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降水分布、五带、、、、、),地形(西高东低阶梯地形、秦岭淮河南北分界、四大地理区、、、、、、都是按山脉作为划分标准)。按经济特点划分分为:农业区(耕地,大都是平原和丘陵),工业区(沿海、煤矿、东北重工业基地)
❿ 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以及所属省份
中国一般分为七大地理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0)如何区分地理地域类型扩展阅读
中国地理区划可以认为是国家地理区域划分的简称。地理区域划分首先是把全国国土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全部国土区域按照其特点划分成几个大块,以便进行地理、气候、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于中国疆域的宽广,从地形、气候、人文、经济和政治各个角度分析,有各种类型的地理区域,各种地理区域类型可以划分为自然带、亚地带、自然大区、自然区等等亚区。
四大经济分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西部地区(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