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地理位置和环境意义是什么中国环境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我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的地理意义
地理位置:
从世界上看——位于从东西半球来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为止关系看,她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地理环境: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方比北方温暖.
全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全年温暖湿润
西北地区:干旱
青藏地区:高寒
环境特点:
1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2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3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4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次数较多
阶梯分布地理意义:
一、有利:
1、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携带大量的水汽,深入到内陆较远处,改善了农作物、林木、牧草生长的水分条件。
2、向海倾斜的地势,使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从西向东流向海洋,不仅沟通了东西交通,也沟通了南北方沿海、远洋航运与内河航运之间的联系。
3、在地势高一级与低一级阶梯的交界处,形成河流的多级落差,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4、复杂多样的地形,有利于发展多种产业和农业生产各部门的综合发展。
5、东部大平原大体连成一片,大多是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有利于耕作业等生产的发展,成为我国开发程度高、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的地区。
6、有很多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不利:
阶梯状分布的地势,使我国东西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增大。海洋的暖湿气流不能到达青藏高原内部及其以北的塔里木盆地等地,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㈡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解1我国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这样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海外各国的交往 故答案为发展农业生产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发展海洋事业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海外各国的交往
㈢ 中国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和什么优越性
1.东临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南部雨水充沛,可以发展农业种植
2.气候多样,南北相差5000多千米,东西跨越四个时区,地形多样,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形成各种气候类型,有利于物种多样性发展。
3.中国海岸线较长,有利于对外沟通交流和海洋渔业的发展.
4.北部海拔高,地势平坦,适宜畜牧业
5.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江河众多,水资源丰富
(3)中国地理特点和意义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中国现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县级市、自治县)和乡(镇)三级,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和习惯上,各省级行政区都有简称。省级人民政府驻地称省会(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乡镇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此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国家可根据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
香港和澳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