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美国地理教学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美国地理教学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发布时间:2022-01-19 17:28:52

‘壹’ 美国公立学校运动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
,
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
这些特点是美国特定的社会、
历史和文化的产物。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基础教育
,
以便借鉴它成功的经

,
避免其失误。

(

)
地方管理下办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基础教育由地方管理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
这一特点可以追溯到新英格兰地区社
区办学的传统。
美国始终没有形成像英国、
法国等西欧国家那样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教育管理
体制。根据美国宪法
,
联邦政府不直接参与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
办教育主要是州和地方政府
的职权范围。州政府的立法机构制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
,
而对中小学的具体经办和管理则由
地方学区委员会来负责。美国大约有
16 000
个这样的学区。大多数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由
选民民主选举产生
,
少数由县、市委派
,
一般
5

7

,
每届任期
4

6
年不等。学区委员并
非专业教育工作者
,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
通常是社区内有影响的人物
,
他们不拿报酬
,
是义务性
的。学区教育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
,
它有征税
(
教育税
)
权、人事权、学校财产管理权以及对
教学、课程方面的决策权。这种地方管理的特点决定了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每个学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不仅州与州之间的教育设置有所区别
,
就是同一州内
,

区与学区之间也各有特色。就课程设置
,
办学方式来说
,
美国的中小学有相当的自主权。从某
种角度上讲
,
每个学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
以及本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办学的模式
和课程的设置。地方管理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增强社区民众
对办教育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翻开任何一份美国地方报纸
,
人们不难发现学校问题常常是
中心话题
,
这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密切了学校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
,
使学校成为社区生活中一个
十分重要的部分。当然
,
地方分权管理也有它的弊病。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及教学大纲
和计划
,
也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考试
,
美国中小学的质量管理始终是一个问题。
实际上
,
在历史发
展的不同时期
,
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
不少教育改革人士都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
标准和学业标准。但由于地方分权思想深入人心
,
统一标准的建立有不少障碍。同时
,
由于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
,
学区之间在办学条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
这种各自为政的教育管理方式也加
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

)
“满足所有学生所有需要”的办学宗旨和中学课程的多样性、灵活性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
也最能充分体现教育的目的和办学的宗旨。美国中学
课程门类繁多是一个显着特点。
一个学校可开设几十甚至上百门课程。
这一特点是由综合中
学的性质及其办学宗旨所决定的。
美国的综合中学集升学准备、
职业训练、
公民教育于一体
,
不少美国人认为综合中学真正体现了民主的原则。在美国中学发展的过程中
,
围绕中学的目
的和任务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
代表传统观点的教育家认为中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
知识
,
为学生升入高等学校服务
,
主张加强学术性课程并对所有学生实行统一要求
;
而代表进
步主义
(
Pro2gressivism)
观点的教育家则强调学校的社会功能
,
认为中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的场所
,
它首先是
“民主的熔炉”

“人民的学院”
,
因此
,
中学的任务是多功能的
,
它应该面向所
有青少年
,
满足他们的所有需要。
1918

,
代表进步主义观点的美国中等教育重建委员会制定
了美国教育的七大原则
,
确立了基础教育面向全体青少年
,
满足所有青少年所有需要的办学宗
旨。
这一宗旨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极为深远。
正如美国教育专家沃斯坦因
(Ornstein)
指出的
,
这一决定最重要的方面是把传授知识、为升学做准备仅仅作为中学七大教育目标之一
,
而不
是唯一的目标。这些教育目标仍然影响着今天的美国中等教育。

既然要满足所有学生的所有需要
,
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就不可能不繁多。除了一般基础
文化课程
,
如英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外
,
美国中学还为有志升学的学生开设学术性
课程
,
为不打算升学的学生开设各类职业训练课程。此外
,
还为既不打算升学也不打算接受职
业训练的学生开设满足他们兴趣和需要的课程。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
,
学生在完成了所需学
分后即可取得中学毕业文凭。课程分必修和选修
,
学生在完成了州所要求的必修课标准以后
,
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选修学术科、职业科或其它课程。所以
,
美国中学生在
选课方面有相当的自主性。从理论上讲
,
每个学生都可按自己的意愿
,
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
因此
,
各个学生的课程计划都可能与他人不同。为了帮助学生选课
,
并为家长提供有关升学和
就业方面的咨询
,
每所中学都配有专职的教育专家。
值得一提的是
,
美国中学不仅课程门类多
,
主干课程还有层次的区别
,
比如
,
同是一门英文课
,
它就可能有高、
中、
低三个水平
,
学生可根据
自己的程度决定上那一个水平的课。对于天资优良的学生
,
学校还开设有高级课程
,
即所谓的
AP (advanced placement )
课程
,
优秀学生还可去就近的大学修课。
选修高级课程不仅增强了这
些学生进入名牌大学的竞争能力
,
而且这些课的学分还可用于减免大学毕业所需的学分
,
缩短
大学学习的时间
,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由此可见
,
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
,
体现了“满足所有学生所有需要”
的办学宗旨。学分制、选修课以及分层次教学有利于个性化的教育
,
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
到相应发展。但是
,
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课程名目繁多
,
主次不分
,
过分强调实用
,
使大量非学术性课程冲淡了基础文化课程
,
这也就是
80
年代的批评家所批评
的“大杂烩”和“自助餐式”的课程。由于实行学分制且毕业要求偏低
,
有些学生避难就易
,
尽选服务性或娱乐性的课程
,
因此
,
降低了中学毕业生的标准。

‘贰’ 美国小学科学教学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世界各国,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竭尽所能地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所有的途经中,科学教育毫无疑问是最基础和有效的方式。所以,科学课程引起了前所未有关注。众所周知,美国的科学教育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美国的学生被认为更具有学术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力。这其中必定有原因。科学课程在美国是中心课程之一,它和数学,语文和历史等课程有着同等地位,因此,学生和老师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科学教学上。还在小学的时候,他们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学习科学与技术并自己解决问题。现代西方教学的核心在于指导活动并采用活动类型的教学程序。在科学课堂上,教师组织大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升,他们会主动和同伴合作,想出解决老师给出的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美国学生使用的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更加显示了学术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数年的教育,学生会形成学术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中国的小学生使用美国的教材来学习科学课程,这就涉及到了浸入式教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有益,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学术精神,批判思维和创造性,即语言和科学的结合。本文详细描述了美国小学科学课程的信息,包括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材,教学模式和科学教学。美国小学科学课程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阐述。关键点是美国科学课程中体现出来的学术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我们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中国小学科学和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些启发。

‘叁’ 地理《美国》的教学反思谁有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及设计思路

《美国》是六年级第一册世界分国篇中的内容。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从面积来说,美国位居世界第四;从人口来说,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此教材把美国列为重点介绍也是北美洲中唯一介绍的国家。同时通过学习美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可以了解整个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本教材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居民、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的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美国工农业的特点和美国的主要城市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很全面,所以《美国》一课至少需要二课时(第一课时:自然地理,可以从阅读分析各种地图来学习;第二课时:人文地理,不仅需要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还要有用地理思维去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分析都是针对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亚、非、欧洲的九个国家,所以学生对国家地理的学习过程、学习框架和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对美国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新闻中常常听到,日常生活中也会谈论到,较感兴趣,所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相关的知识,便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

2、 教学目标及依据

1) 知识目标

知道美国的农业构成和经营特点以及主要的农产品;了解美国的主要农业带;知道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和依托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工业特点;知道美国工业的地区分布;知道美国的着名城市和风景名胜。

2)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用综合的观点,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认识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读图获取农业带、工业区的分布,提高综合分析和识读各类图表的能力;学会读统计图了解能源消费的现状,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

3) 情感目标

从美国现代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新兴工业在世界的优势地位,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树立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观点。

4) 依据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的农业和工业都有很有特点,要了解美国的经济,就必须了解美国的工农业特点,而且必须从各类图表的识读来综合分析,同时使学生懂得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从小热爱学习、好好学习。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依据

1) 教学重点

美国现代化工农业特点;美国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人地关系如何更好地协调发展。

2) 教学难点

人地关系如何更好地协调发展

3) 依据

要说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就必须从美国的农业和工业入手,掌握美国现代化工农业特点,美国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所以这是本课的重点。

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世界各国包括美国都必须清楚地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促进人地关系更加协调地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 学法分析

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和书籍收集整理有关美国的资料,掌握这种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课堂里让学生相互交流资料并讨论,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学生通过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意识到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用所学知识去揭示地理现象,并通过讨论分析,做出判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学生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对比我国与美国的特点,进一步掌握国家间的地理差异,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并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学习,比如联系“孙桥农业区”的开发情况,引导学生可以了解我们上海的实际情况,或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三、 教法分析

学生对美国的情况是有较多的了解的,在讲课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储备,充实讲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学习国家地理,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地掌握一个国家的各方面的情况,而应突出重点,抓住这个国家的地理特色,归纳出其主要特征。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学生探究式教学方法,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作用,抓住重点,设计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和环保意识。

通过各种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获取新的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制课件,利用大量相关的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 教学程序

1、 引入新课

第一课时已经分析了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的优越性,而农业生产与这些自然因素关系密切,所以由复习提问美国的自然条件,引出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生通过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意识到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2、 讲授新课

由表格“美国农作物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的地位”,让学生分析讨论美国农业的地位并得出结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是美国四大农作物。

提问:除了自然条件优越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为农业发展提供条件?让学生讨论美国高度现代化农业的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广泛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同时让学生对比我国农业与美国农业的特点,树立科教兴农的思想,联系上海的“孙桥农业区”的开发情况。

看“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请学生说出美国由南往北和由东向西的不同农业带的名称,认识到美国农业生产地区分工明显的特点。

由说一说:生活中的美国工业产品,导出美国现代化工业。并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分析说明美国工业部门齐全,技术先进,生产能力大,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并让学生再次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看“美国工业分布”图,引导学生从资源和交通条件来分析美国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原因并了解三个工业区的分布。

公路运输和交通促进了工业发展的速度,美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是世界上公路建设最完备的国家,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石油产量”图和“世界石油消费量”图,提问: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业生产国,但它为什么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的矿产品?学生可根据各国人均消费的石油量,交流自己的看法。同时,让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与能源消费会给美国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进一步思考哪些影响会牵涉到全球?(如温室效应、酸雨)该由谁来负责?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生相互交流课外查找到的美国的着名城市和风景名胜。

3、 总结

地区分工明显的农业: 1)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2)农业带的分布

依托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工业:1)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

2)布局日趋合理的工业区

3)世界公路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4)世界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

着名城市

4、 课后练习设计

继续收集关于美国的资料,以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并可在班内举行小型展览会。

‘肆’ 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对中国教材的启示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及设计思路 《美国》是六年级第一册世界分国篇中的内容。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从面积来说,美国位居世界第四;从人口来说,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此教材把美国列为重点介绍也是北美洲中唯一介绍的国家。同时通过学习美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可以了解整个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本教材介绍了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居民、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的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美国工农业的特点和美国的主要城市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很全面,所以《美国》一课至少需要二课时(第一课时:自然地理,可以从阅读分析各种地图来学习;第二课时:人文地理,不仅需要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还要有用地理思维去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下分析都是针对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亚、非、欧洲的九个国家,所以学生对国家地理的学习过程、学习框架和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对美国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新闻中常常听到,日常生活中也会谈论到,较感兴趣,所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相关的知识,便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 2、 教学目标及依据 1) 知识目标 知道美国的农业构成和经营特点以及主要的农产品;了解美国的主要农业带;知道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和依托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工业特点;知道美国工业的地区分布;知道美国的着名城市和风景名胜。 2)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用综合的观点,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认识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读图获取农业带、工业区的分布,提高综合分析和识读各类图表的能力;学会读统计图了解能源消费的现状,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 3) 情感目标 从美国现代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新兴工业在世界的优势地位,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树立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观点。 4) 依据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的农业和工业都有很有特点,要了解美国的经济,就必须了解美国的工农业特点,而且必须从各类图表的识读来综合分析,同时使学生懂得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从小热爱学习、好好学习。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依据 1) 教学重点 美国现代化工农业特点;美国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人地关系如何更好地协调发展。 2) 教学难点 人地关系如何更好地协调发展 3) 依据 要说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就必须从美国的农业和工业入手,掌握美国现代化工农业特点,美国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所以这是本课的重点。 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世界各国包括美国都必须清楚地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促进人地关系更加协调地发展的重要性,所以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 学法分析 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和书籍收集整理有关美国的资料,掌握这种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课堂里让学生相互交流资料并讨论,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学生通过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意识到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用所学知识去揭示地理现象,并通过讨论分析,做出判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学生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对比我国与美国的特点,进一步掌握国家间的地理差异,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并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学习,比如联系“孙桥农业区”的开发情况,引导学生可以了解我们上海的实际情况,或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三、 教法分析 学生对美国的情况是有较多的了解的,在讲课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储备,充实讲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学习国家地理,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地掌握一个国家的各方面的情况,而应突出重点,抓住这个国家的地理特色,归纳出其主要特征。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学生探究式教学方法,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作用,抓住重点,设计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和环保意识。 通过各种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获取新的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制课件,利用大量相关的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 教学程序 1、 引入新课 第一课时已经分析了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的优越性,而农业生产与这些自然因素关系密切,所以由复习提问美国的自然条件,引出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生通过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意识到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2、 讲授新课 由表格“美国农作物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的地位”,让学生分析讨论美国农业的地位并得出结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是美国四大农作物。 提问:除了自然条件优越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为农业发展提供条件?让学生讨论美国高度现代化农业的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广泛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同时让学生对比我国农业与美国农业的特点,树立科教兴农的思想,联系上海的“孙桥农业区”的开发情况。 看“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请学生说出美国由南往北和由东向西的不同农业带的名称,认识到美国农业生产地区分工明显的特点。 由说一说:生活中的美国工业产品,导出美国现代化工业。并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分析说明美国工业部门齐全,技术先进,生产能力大,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并让学生再次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看“美国工业分布”图,引导学生从资源和交通条件来分析美国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原因并了解三个工业区的分布。 公路运输和交通促进了工业发展的速度,美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是世界上公路建设最完备的国家,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石油产量”图和“世界石油消费量”图,提问: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业生产国,但它为什么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的矿产品?学生可根据各国人均消费的石油量,交流自己的看法。同时,让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与能源消费会给美国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进一步思考哪些影响会牵涉到全球?(如温室效应、酸雨)该由谁来负责?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生相互交流课外查找到的美国的着名城市和风景名胜。 3、 总结 地区分工明显的农业: 1)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2)农业带的分布 依托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工业:1)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 2)布局日趋合理的工业区 3)世界公路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4)世界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 着名城市 4、 课后练习设计 继续收集关于美国的资料,以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并可在班内举行小型展览会。

‘伍’ 夸美纽斯的教学论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夸美纽斯和谐教育思想虽然带有浓重的“神学色彩”和空想成分,但是他通过教育来补救社会、时代缺陷的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重视教育作用,促进教育公平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致读者的部分就表明“大教学论”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公平的教育具体表现为个人受教育权利、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投入的平等。

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教育发展在东部与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校际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造成这种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有: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困难重重;教育过程投入的均等长路漫漫;教育公平感因人而异。

当前,我国的社情国情决定了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教育公平应当是和谐社会中不可动摇的底线,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只有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才能达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按照夸美纽斯的构想,学生除了学习宗教课程,还应当学习天文、地理、物理、几何、音乐、法学、医学等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细化来说包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与提升,如果我们的教育不重视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必然会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或人格畸形,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应当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成人、成材奠定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学生各个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要根据各育的性质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分配教学的时间与教育力量,处理好各育之间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的天性,“每个学生都把他的全部精力用在那门显然适合他的天性的学科上面”,显然,夸美纽斯高度肯定受教育者的天性在教育中的影响,教育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天性和特点来实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应当是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其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从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

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陆’ 美国 开端计划 对我国学前教育公平有何启示

教育公平是人们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倡导的一种教育理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当前,实现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开端计划(Head Start)是美国联邦政府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教育补偿,以追求教育公平,改善人群代际恶性循环的一个早期儿童项目。该计划自创始至今的四十多年里,已经为2200多万名儿童提供了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留级和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的数量,既赢得了贫困家庭的好评,又促进了社会的教育公平。尽管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我们无法简单照搬美国的做法,但开端计划所蕴含的教育公平取向仍然给我们以启示。
一、开端计划的教育公平取向
在探讨教育公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公平。美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着名的公平(正义)原则〔1〕,依据他的公平(正义)理论,对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援助就是公平观的具体体现。开端计划通过为处境不利的儿童提供教育补偿,促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良好发展,以此来实现教育公平。开端计划所蕴含的教育公平取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以立法的形式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并为此持续投入资金
由于现实中存在着国民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因此,保障教育机会均等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保障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是为了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它“意味着任何自然、经济、社会或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2〕政府必须承担推进教育公平的重任,除了满足一部分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之外,还应该对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必要和及时的教育补偿,从而缩小他们与其他儿童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开端计划体现了这一教育公平取向。根据美国联邦法律的规定,政府的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门应向指定的开端计划实施部门提供经济援助。开端计划不向家长收取费用,其经费80%来自联邦政府的拨款,其余主要来自社区。联邦政府的拨款自开端计划实施以来从未停止过,且数额始终呈上升趋势。政府在1981年出台的《开端计划法案》(Head Start Act)中规定,联邦政府每年至少应为开端计划项目拨款10.7亿美元。自该法案颁布实施以来,政府对开端计划项目的拨款数额逐年增加:1990年为15.52亿美元;1999年达到46.58亿美元,是1990年的三倍;到了2005年,拨款数额达到了68.43亿美元,是1990年的四倍。从人均来看,1992年政府对每名儿童的投入是3415美元;2004年达到了7222美元,是1992年的两倍。〔3〕2007年,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高票通过了有效期为五年的开端计划新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应在2008年向开端计划提供73.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还增加了无家可归儿童、流动儿童、身体残疾儿童及非英语母语儿童参与开端计划项目的机会。〔4〕政府拨款为开端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来自不同群体的学前儿童已经或正在从开端计划中受益。
除了提供资金之外,政府还以立法的形式推进教育公平。《开端计划法案》中的“无歧视原则”规定:对于任何歧视种族、信仰、肤色、性别、生理缺陷等的项目、计划或活动,政府的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门将拒绝给予财政援助。开端计划将获得资助的优先权给予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儿童,要求参加该项目的所有儿童中至少应有90%的儿童来自收入低于政府贫困线①的家庭。此外,开端计划一直规定残疾儿童的参与比率不得低于总数的10%。1985年参与开端计划项目的儿童中,残疾儿童占总数的12.2%;1996年参与开端计划项目的残疾儿童占13%,这些儿童均存在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包括智障、残障、畸形、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情感障碍、语言障碍以及学习障碍等。〔5〕开端计划要求所有地区的项目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对区域内处境不利儿童的家庭进行两次家访,其目的在于更直接地为这些家庭提供服务。这些具体规定保障了处境不利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在相当程度上缩小了他们与同龄其他儿童之间的差距,为他们的入学作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促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量跟踪研究报告表明,开端计划用不对等的手段对待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促进了教育公平,确实对儿童个人和家庭产生了显着影响,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二)提供综合性服务,保障儿童未来发展的公平
儿童因其天资、家庭出身的不同,他们拥有的机会也是不同的。公平的教育并非是平均主义、同一模式的教育,而是给予每个儿童最适宜的教育条件,使每个儿童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充分地发挥潜能。开端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项目,它所提供的针对儿童早期的连续性、综合性服务保证了教育的高质量,使天资各异和来自不同家庭的儿童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保障了儿童未来发展的公平。
开端计划的总目标是培养儿童高水平的社会能力,使处境不利的儿童能够适应环境,克服障碍,承担生活中的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端计划主要提供四个方面的服务:儿童教育与发展服务、家长参与服务、健康服务、职员素质提高服务。
儿童教育与发展服务主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及多样化的经验,以适合儿童年龄与发展状态的方式帮助儿童实现在社会意识、身体素质、智力水平以及情感状态上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家长参与服务的目的在于帮助家长提高理解能力,增强教育技能,获得关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知识经验,以加强家长在儿童教育上的作用。〔6〕健康服务就是为儿童提供身体、心理以及饮食营养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包括每天进行健康检查,为儿童治病,为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帮助家长了解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等。职员素质提高服务为家长和在项目中服务的职员提供职业培训机会,从而更好地推动开端计划的实施。开端计划所提供的这些服务不是彼此孤立的单方面服务,而是互相协调的、综合性的服务。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开端计划正在尝试进行改革,拓展服务范围。例如,从1995年开始,开端计划的早期项目——儿童早期开端教育计划(Early Head Start)——开始为婴儿、蹒跚学步的儿童以及怀孕妇女提供服务,以提高婴儿出生时的健康水平,促进婴儿的发展,增强家庭在儿童早期教养中的积极作用。开端计划最初是一个半日的服务项目,现在已开始尝试提供全天服务。开端计划实施之初只是提供基于项目中心的教育服务,即让儿童来项目中心学习;现在的开端计划则增加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帮助家长处理诸如孩子的读写能力、家长的失业危机以及家庭中的物资滥用等问题。此外,随着儿童早期教育对知识基础的日益重视,近年来开端计划项目中加入了满足3~4岁儿童需要的发展适应性课程,以促使儿童在幼儿园和学校中获得成功。
开端计划在美国实施四十多年来一直为处境不利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综合性服务,帮助儿童为学校生活作好基本准备,其结果是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入学后留级儿童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的智商和学业成就都有所提高。这一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开端计划在为儿童提供全面服务,追求教育公平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三)重视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发挥家庭、社区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
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教育补偿,仅仅依靠教育机构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的作用。按照“生态学”的观点,要使教育影响更为有效,不能只满足于学校教育的几个小时,而要改变儿童生活的环境。只有家园、社区协调一致,为儿童营造适宜其发展的教育环境,才能使每一个儿童实现最佳的发展。开端计划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和对家长的教育。一些美国学者把家长参与视为开端计划的核心所在。开端计划一直信奉这样的理念:要改善儿童的生活,必须使儿童的父母和教师的生活发生相应的变化;缺少家长的参与,就无法改变儿童的生活。在开端计划中,家长是作为儿童的责任监护人、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开端计划以及社区的贡献者等重要角色参与到项目中来的。开端计划的法案中对家长的参与作出了一些规定,例如,地方项目政策小组的成员中必须有51%的人是目前参加该项目的儿童的家长;家长的参与应属于自愿行为;家长可以以雇员或是志愿者的身份来为项目服务;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有的设施都应向家长开放,家长可以参与其孩子教育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等。这些规定给予了家长较大的优先权,以鼓励家长的参与,确保开端计划的服务质量。此外,开端计划还非常重视对家长的教育,通过为家长提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使家长能够正确地教育孩子、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在与社区合作方面,开端计划致力于加强与相关社区机构的沟通、合作和信息共享。这些社区机构包括卫生保健服务提供者(如诊所、内科医生和牙医),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营养服务提供者,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的个人和机构,维护和支援家庭的服务机构,儿童保护机构,当地的小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文化机构,儿童保育服务提供者以及任何为家庭提供支持和资源的机构或商业组织。〔7〕这些社区机构和家庭相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服务网络。在利用社区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上,开端计划一般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协调模式,让一位家庭服务专家为大约60个家庭提供社会服务;二是综合模式,让一位指导者和一位主管教师合作,为大约10个家庭提供社会服务和家访。〔8〕
开端计划鼓励家长参与项目,推进了全社会对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和支持。从另一方面讲,该计划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这类家庭的压力,使家长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自身的职业培训,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
二、开端计划对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的启示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在社会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一群体主要包括贫困农民、失业者和农民工的子女以及单亲家庭子女、流浪儿童、残障儿童等,他们接受正常教育和特殊补偿教育的机会都很有限。解决处境不利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教育消除不平等,实现教育民主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美国开端计划在追求学前教育公平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政府应重视弱势补偿,积极推进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我国是一个公共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国家,需要受教育的儿童占世界总数的20%,教育经费却只占世界教育经费总量的1%;而就是这有限的公共教育经费中,也只有1.3%左右是用于学前教育的。〔9〕这些有限的经费是为优势群体服务还是为弱势群体服务,这是教育政策上的两种全然不同的选择。美国开端计划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处境不利的儿童,政府更应该提供资金和制度上的保障,以给予他们必要的教育补偿,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国应立足于基本国情和教育现状,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并建立一个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只有积极关注弱势群体,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才能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水平,促进处境不利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最佳发展。
其次,我们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开端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各类服务项目的相互协调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教育条件,使儿童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处境不利儿童所涉及的对象是很广泛的,而且由于地域、环境、历史传统等差异,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不可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如在我国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部,建立大量定点的正规学前教育机构并不现实,灵活而花费低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如各种形式的流动幼儿园、图书站、玩具馆等。这些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能够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受教育机会,即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政府应对各种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有所资助,并经常加以引导。
再次,我们可以利用社区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开端计划是调动各种社区机构资源来维护幼儿利益的先驱,我国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也可以借鉴开端计划的做法,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通过家庭教育辅导站、儿童节假日活动室、幼儿教育辅导站等形式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政府应支持这些教育组织,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上的资助,同时加强对这些组织的规范管理,以维护处境不利儿童公平的受教育权。

‘柒’ 美国教育技术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有哪些启示

我国自从邓小平同志开放高考后 进行了一系类的改革 我们因学美国的素质教育 在中国 有些学生虽成绩好 但待人处世却没有 说明什么吗 是这个教人读死书的中国教育!害我们没了实现能力!是谁引起的?答案:中国教育 应试制度》

‘捌’ 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提到教育技术,很容易让人想到幻灯、投影,电视、录象、计算机,还有那些为了解决多媒体教室中各种操作故障的技术人员,有许多人把教育技术看作是类似“拧螺丝”的物化技术,甚至有人索性称之为“机器”。在我国教育技术(国内仍称为电化教育)的发展实质上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对于这样一个新兴学科(教育技术学),人们产生一些困惑与误解是在所难免的,这种狭隘的观念多半来自人们对“技术”这个词的片面理解。“教育技术”来源于英文中的Ecational Technology,从字面上可译为“教育技术”。但technology有“工艺学”的意思,代表了一门学问,它不同于technique(技术)。台湾的张宵亭教授把Ecational Technology译为“教育工学”,也正是考虑到“技术”与“工艺学”的区别。桑新民教授也说过“电化教育(即这里所说的教育技术)强调了学科的立足点是教育而不是技术”。因此,教育技术决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物化技术,更不会是机器的同义词。<br> 根据美国AECT 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研究领域是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涉及哲学、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电子理论、美学理论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教育技术的实践就是用科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教育技术是思想、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综合。”(高利明)它所关注的主要不是现代信息技术本身,而是各种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它所追求的不是教育的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br>“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在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标志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把学生培养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李克东)的人。勿庸置疑,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途。

满意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美国地理教学对我国有哪些启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8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6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7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8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0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3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6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9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2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1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2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0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6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34